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学良晚年说自己对国家没贡献,吕正操霸气回答,现场无人敢反驳

1991年5月29日,吕正操终于在纽约见到了阔别55年的张学良。

“少帅,我终于见到你了。”

张学良与吕正操

张学良握紧吕正操的手,开口一句“少帅这个名字以后就不要再叫了,我受之有愧啊,毕竟我并未对国家做出什么贡献”。

吕正操摆摆手,接下来的一句回应让无人敢反驳,个个拍手叫好。

他说了什么?身为开国上将的吕正操与张学良又是什么关系?

九一八事变是为蒋介石背黑锅

“你们都听说了没?张作霖那个名唤张学良的儿子老有出息了,不仅成立了一个新式军队,还特别看重年轻人,只要有才华,都能得到重用,升官发财不是梦呢”。

张作霖与张学良

“可不是,那张家原就不是缺钱的人,不像咱们一辈子面朝黄土,终日还得提心吊胆的,这样的苦日子啥时候是个头啊”。

父母与远方亲戚的谈话在1922年的春天一字不落地传进18岁的吕正操耳中,他的心动了!

吕正操

因为吕正操的心中有一颗想报仇的心

他自幼生长在辽宁海城的唐王山后村,九一八事变中日军“亲选”的南满铁路就从村子旁边通过。

1931年的时候,自导自演的日本关东军以发生在柳条湖段上的爆炸为进攻的导火索,点燃了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但是在此之前,吕正操的祖父和大伯父都是由于过铁路而被日本警察砍伤。

身为过路者,日本却禁止乡亲们种地时不准经过铁路,一旦发现有违抗者,都会送上拳打脚踢的“贺礼”。

图片源自网络

对于日军而言,此般的作为是不守规矩的代价,可对于吕正操而言,他却在本应天真无邪的年岁懂得了什么是国耻家恨。

吕正操要报仇,但为的不只是自己一家,他要万千上亿同胞堂堂正正地活着,他要将侵略者赶回自己的老家,于是他怀着当兵扛枪的愿望加入了东北军,成为了张学良麾下的普通一员。

没过多久,旅部招考上士文书,上过小学的吕正操从一众人员中脱颖而出,被调到旅部的副官处,有了和张学良直接接触的机会,并在后来进入东北讲武堂学习。

吕正操(左二)

毕业之后的吕正操褪去了少年的稚气,多了一份军人的铮铮铁骨,张学良说“既然回来了,我可不舍得再放你走,就留在我的身边当副官,与我一同带兵打仗吧,不能让你当师长,着实是有些委屈”。

“少帅,委屈的不是我,东北学生不是'亡省奴’,九一八事变就是摆明了蒋介石想让您背黑锅,我不允许他们这样做”。

原来之际,张学良本是想委派吕正操当师长,但是在南京高级班学习的时候,却有一位国民党的特务跳出来,指名道姓的谩骂吕正操等东北学生,还言之凿凿的说东北的沦陷完全是张学良的不作为。

吕正操

人人皆知是张学良顶着“不抵抗将军”的恶名,可却殊不知他不过是代之蒋介石受过的一枚棋子。

明是豺狼却将自己的恶行泼脏,张学良本着“既已发生,辩驳无用”的想法忍气吞声,但是面对来着不善的国民党特务,吕正操却不让着他,直接拍案而起,将其痛扁了一顿。

张学良与蒋介石

明明是挨打者,但该国民党特务却勾起一抹浅笑,因为他的任务达成了。

蒋介石一直不敢动张学良,并非是忌惮他本身,而是他背后的东北军,既然移不了主,那蒋介石唯一能做的就是架空,不给张学良的人才重用,最终造成的结果就是吕正操打人甚至将将结束,铺天盖地印有《东北军军阀吕正操行凶打人》的大字报就热卖在了南京的大街。

张学良何尝不知此事多有蓄谋的意味,但为了保住吕正操的一条命,他只能揣着明白装糊涂,将吕正操以内勤副官一职在1936年的10月调了自己的身边。

张学良

“少帅,这日子过得实在窝囊,只要您一声令下,咱们东北军的官兵拼出老命也要打回老家,咱们不再为蒋介石的'剿共’卖命”,等吕正操回来之后,乌泱泱一群东北军聚在张学良的身边,只等他一声令下。

可张学良却摇了摇头,“兄弟们,我张学良在此承诺我一定带领大家走上抗日道路,披甲还乡,只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

张学良何尝不知1928年的“东北易帜”已成为引狼入室,蒋介石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坏人,但卢沟桥事变让日本侵略者撬开了侵华的大门,1936年的中国最需要的不是为东北军争一口气,而是唤醒蒋介石内心的良知,联共抗日。

只不过,蒋介石并不想。

正操这条路走对了

因为1936年的10月22日,蒋介石来到了西安。

“学良弟,'剿匪’大事进行得怎么样了?”蒋介石扬起一贯高深莫测的笑脸,让人完全猜不透他的内心在想些什么。

张学良

可张学良没有犹豫,“中正兄,民族生死存亡之际,九一八事变中的不抵抗已是酿成大错,眼下不应继续内战,而是最好联共抗日”。

“张学良,你以为自己是谁?你的少帅梦是不是做得有点久了?你真以为我是在问你的意见吗?我说什么,你只有老老实实的照做才能有好果子吃”。

蒋介石(左)

蒋介石耀武扬威的离去,面对着快软硬不吃的硬骨头,杨虎城再次劝说张学良与自己联手,化好言相劝为“兵谏相逼”。

最终12月12日的兵力封锁了蒋介石所住的华清池,西安事变由此爆发,周总理应邀率中共代编团赶赴西安共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相关事宜,负责接待和警卫这项任务就被交代给张学良信任的吕正操的身上。

周总理

自知局势已经不受自己所控制,蒋介石答应了“停止内战,联共抗日”,但却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个要求:回南京的时候,张学良要与之一同,担护送之责。

既知是虎穴,所有人都在劝张学良不要去,可为了给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善后,张学良还是身穿戎装在1936年的12月25日来到了吕正操等人的住处。

吕正操

“等我走后,军事上交由杨将军全盘接手,你们要服从指挥听从管理”,张学良说了很多,但是当视线落在吕正操身上,期待他说些什么时候的时候,吕正操却直接一句“你能不能不要去?”

杨虎城

“不可以,但我承诺一周内准保回来”,只可惜,蒋介石根本就没打算让其回来,因着宋美龄的面子,蒋介石不敢将之处死,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更何况蒋介石最擅长的便是千百倍偿还的“以牙还牙”。

张学良被软禁,而杨虎城在1937年1月被撤职,后又忙不迭地送往国外考察,梦寐以求的东北军就快落入蒋介石的手中,但吕正操却不愿与虎为猖,而是在1937年5月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张学良

他在西安事变保卫周总理等人安全的过程中,看到了共产党与国民党的云泥之别,在“失去”心爱的“少帅”之后,吕正操毅然投诚,率领东北军691团走上了抗日道路。

张学良因西安事变离开了抗日的战场,但他一手培养出来的东北军是他的枪弹,更是他的利刃,有东北军的一份功勋,就有张学良的一份功。

吕正操走上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抗日道路,为的是中华民族,也为了向张学良证明,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少帅”虽被蒋介石用无形的监狱束缚住了手脚,但消息还是能偶有听到。

吕正操

果真有人偷偷将此事告知了张学良,他被监禁折磨至憔悴的脸上才终究是露出喜色,托人将一句“这条路走对了”转告了吕正操。

他做出了正确的抉择,也在抗日这件事上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吕正操的临终遗愿是张学良能回国

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之后,全国抗日战争序幕被正式揭开,审时度势的中共中央决定双管齐下,一边积蓄斗争力量,一边开展国难教育。

图片源自网络

国之危机,面对国民党政府南撤的命令,吕正操置若罔闻,而是坚持继续抗日游击在10月10日半壁店与日军五六十名骑兵正面相遇的条件之下,以无一伤亡的战果击毙敌军10余人,战马十余匹。

人们常说,行军打仗的时候战马甚至比人更为宝贵,由此可见吕正操打的这一胜仗对维稳军心将会有多大的裨益。

吕正操(左一)

10月11日,抵达的援军包围了我军的一营,明知身处劣势但全团官兵却个个宣誓与阵地共存亡,彼时吕正操所在的五十三军已经跑的很远,但知晓兄弟部队有难,他却毫不犹豫的下令调转方向接应一营,最终伤敌七八百名。

吕正操

聂荣臻取得联系的时候已经十一月初,但返回冀中之后,吕正操却一边率部打游击一边发展抗日根据地,最终成为插入敌人心脏的一把尖刀,给之致命一击。

聂荣臻

抗战的胜利属于中国,与国民党的大决战中胜利的是中国共产党,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宣告成立,而在1955年的首次授衔上,表现优异、功勋卓著的吕正操也被赋予了开国上将的军衔。

三十三年前怀有一腔之志的吕正操做到了往日屈辱不在现,但对其有恩的张学良却依旧被蒋介石扣押,甚至在1975年的临终之际,对蒋经国的嘱托还是“不可放虎归山”。

蒋经国谨遵其父之遗愿,直到1991年3月张学良才终于恢复自由,奔赴美国纽约探亲,而这距离西安事变已经过去了55年。

张学良

张学良不愿在媒体上曝光,但他的心中却牵挂着昔日东北军的下属,当从侄女张闾蘅口中得知吕正操尚在人世的时候,张学良就很想与之一见。

同样的情谊也同样雀跃在吕正操的心中,他无比思念张学良,但奈何蒋介石不愿让张学良与东北军相见,等蒋介石去世后的1984年,终于找到机会的吕正操便连忙托张闾蘅将一副健身球和几罐上好的新茶给张学良送了去。

吕正操

等到张学良终于恢复自由,他忙不迭地就奔赴纽约,如愿在5月29日亲口唤出那句卡在喉咙多年的“少帅”。

“不要再这样唤我,我对国家根本就没有做出贡献,反倒让毛主席与周总理废了不少心血设法与蒋介石谈判换我自由,这真让我愧疚啊”。

看着这样的张学良,吕正操的心情很是复杂,蒋介石用自己的私仇毁掉了张学良的一生,让他自由的时日屈指可数,但吕正朝却绝不允许张学良自怨自艾,因为他不是自言的那样。

张学良与吕正操

“西安事变就是您的功劳,您迈出的这一步算得上是扭转乾坤,若没有您,我就算是浑身有劲也没地方使”。

一语既出,在坐的亲友们都默默点头,虽然张学良自嘲自己对国家什么贡献都没有,但周总理夸他是“民族英雄、千古功臣”,毛主席也赞他是“令中共抱憾的民族功臣”就足证他对国家的贡献。

毛主席

两人围绕东北军高谈阔论,当知道1955年授衔时有25名东北军出身的将领,张学良脸上有着藏不住的自豪,可当说出吴克仁、万毅等殒命沙场的时候,他又止不住的红了眼眶。

阔别多年让两者有说不完的话,但时间摆在那,他们即便还有千言万语,也只能再寻洽谈。

只不过,这样的机会在2001年10月10日之后就再也没有了,因为短暂拥有十年自由人生的张学良离开了人世。

等到2009年的10月13日,最后一名开国上将吕正操也离开了人世,而他最大的遗憾与张学良有关。

吕正操说“我邀请他方便时回家看看,他也多次询问我小平同志等人的身体情况,并且一再说等回大陆的时候,一定要去拜访各位中央领导人,以示自己的感谢”。

他们甚至畅想好了下飞机之后老百姓围着不让走的场面,但疾病不饶人,一切竟成为了不可追。

可实际上,从某种遗憾来说,吕正操的遗憾在一定程度上是实现了的。

那是1992年张学良91岁生日的时候,为了避免舆论副作用,吕正操并未出席,但张学良却让人送出消息希望与吕正操见一面。

吕正操邀请张学良来到自己所住的中国大使馆,而张学良也欣然应邀,使馆是国家的象征,张学良这次回访也算得上一次回大陆。

岁月的年轮淡化着时代的痕迹,但不朽的是英雄,留下的功碑。

正如吕正操所说,西安事变就是张学良的功勋,而抗日战场上的英勇以及建国之后兴修铁路的成就,亦是吕正操身上的勋章。

如此的他们,便是当之无愧,时代最可爱的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张学良的38万东北军都去哪了?
开国将领中唯一的满族中将,被蒋介石密令处决前,越狱出逃投八路
1991年,吕正操在美国会见张学良,被问道:你咋跑周恩来那边了?
软禁中的张学良,想念曾在大陆时的一个部属,此人已成开国上将
东北90岁老太竟是“军火大盗”?临终前,揭秘民国最大军火失窃案
吕正操87岁高龄赴美,张学良见他后好奇地问:你咋跑周恩来那边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