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花木兰”究竟是何方人氏?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这是《木兰词》中的片断,这首词,记述了中国古代巾帼英雄花木兰代父从军的动人事迹。

有关木兰的身世、故里、生卒年代等,多少年来,一直是个未解谜团。人们长期争执不休,各陈己见。迄今,仍至少有四个地方把木兰说成是自己家乡的英雄,有武汉黄陂说,河南虞城说,安徽亳州说,陕西延安说,且各有方志记载、遗迹所存。

但有学者通过钩沉史迹与实地探查后,更倾向于“武汉黄陂说”:木兰本姓朱,黄陂人氏,木兰山下是其家。甚至,有人明确提出:木兰出生于武汉黄陂木兰山北麓之古双龙镇(今姚集大城潭村)。《南齐书·州郡志》载:南齐司州安蛮左郡辖七县,首个即木兰县。梁陈时一度变更,隋开皇十八年,复称此名。以人名作县名古今有之。若以此推断,至迟在南北朝时,就已认定黄陂北部是木兰将军故里了。

明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及清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的《黄陂县志》均记载:“木兰将军,黄郡西陵(今黄陂)人也。姓朱,父寿甫,母赵氏……儿时状貌端凝,不雅修饰……”汉文帝时“会突厥入侵,军书叠至。寿甫苦于嬴弱,不堪远征,日夕忧虑。木兰……乃市鞍马,易戎服,为男子妆,代父从征”。“一十二载,立功异域”,朝廷封她为将军。木兰不受朝禄,乞归故里,终年九十,葬于木兰山北的将军庙下。《黄州府志》、《湖北通志》、《萍踪积小》、《名胜志》皆有类似记载。乡人为纪念木兰,在墓前立“木兰将军之墓”石碑,并于明万历三十七年(公元1609年)在山上大兴土木,相继建成木兰殿、木兰将军坊。

相传,木兰之父朱天禄,时为千总,母赵贵贞,温良贤淑。夫妇俩年逾半百,无后,常登木兰山祈嗣而生木兰,木兰山上的祈嗣顶,相传即木兰父亲求子的地方。木兰投胎时,曾有仙人托梦:年幼则习文练武,年长而女扮男装,代父从军。木兰便自幼习武于木兰湖畔,操戈舞剑,天长月久,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替父从军,屡建战功。

世上又素有朱木兰与花木兰之说,此事也有一段奇妙的传说。木兰从军后,“朝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曾为汉朝大将军周亚夫麾下小校,随周亚夫出兵雁门关。木兰在两军阵前,擒获一番女,名花阿珍,木兰与其结为兄妹。花阿珍心仪木兰少年英俊,苦苦向其求婚,木兰推辞不脱,无奈将自己之姓改作姓花,以绝婚事。从此,军中将朱木兰唤作花木兰,花木兰之姓名乃传于民间。

这些虽然只是美好的传说,但木兰的“家国情怀”,木兰的“忠孝勇烈”,却早已深入民间百姓心中。体现对木兰的敬仰和怀念的那座木兰山,也从此名声大振。正如明朝诗人徐承颐在《木兰山》诗中所言:“未有木兰先有山,山名偏借木兰补;木兰与山名俱在,山并木兰争万古。”

唐代诗人杜牧曾游木兰山,并赋《题木兰庙》一首:“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赞颂了木兰女扮男装,征战疆场的英雄气节和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

应该说,在男尊女卑的中国封建社会,女子是难以载入史册的。是故木兰到底是否确有其人?又系何朝何方奇女子?实在难以用史料或实物予以确凿定论,神州遍地盛开“木兰花”,也未必是件坏事。因为世人所敬重的是一位巾帼英雄,所崇尚的是一种民族气节。诚如曾经有过的诸葛亮襄阳、南阳之争,既然“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顾嘉衡语)呢!

(本篇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程竹怀 | 木兰山 充满花将军美丽传说的山
“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评裴高才主创《木兰传说》
关于花木兰,还有这三个问题
行走天下 | 拜谒延安木兰陵园 神州四处有木兰
木兰故里木兰山,英雄气度不一般
景区抢名人屡见不鲜,花木兰原籍究竟在哪里,武汉黄陂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