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原创】思品教学设计评选活动总结二?应注意的问题

浅谈思品教学设计

——思品教学设计评选活动总结

城关街道南苑中学  魏秀珍

  316,县教研室组织进行了初中思品优秀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评选活动,各位老师的精彩设计深深地吸引了我,虽执教数载,但需要学习、有待提高的太多了!在这里,我结合这次活动和自己的认识,谈一下教学设计应注意的问题,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教学设计涉及的内容:

 1、解读课程标准,解决“为什么教”。即分析编者意图、内容框架、主要观点、问题设置等;进行学习者情况分析,分析学习的需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期望水平之间的差距,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分析教学内容,解决“教什么”: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即如何引导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行为习惯,并掌握什么知识和技能;

 3、确定教学策略,解决“怎么教”的问题:即选择教学媒体,采用哪些教法、学法,设计什么探究活动、提出什么问题,如何实现教学目标或学习目标。

 4、教后反思,择优补拙,提出改进措施。针对课堂教学探究活动、训练等反馈,对教和学的行为作出评价,总结和反思,形成经验,以利今后教学。

 教学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1、必须研究课标和学情

 教学设计时,首先应该研究课程标准、课程理念和学情。研究课程标准、课程理念是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的体现。而学情是教学的起点,是我们教学为之服务的对象。课标讲到品德课要帮助学生处理好三个关系,或者说是三个圈:自我与自我,自我与他人,自我与国家、社会。这节课是属于哪个圈,是围绕什么问题展开的,有了这个大思路,也就确定了一个最基本的问题——“我这节课到底想讲成什么样”、“这节课到底有什么用”。

 从学情来看,要通过各种途径如认知水平、心理生理状况、社会经验以及社会现象等,对学生的特点进行了解。尽量采用他们熟悉的生活情景、熟悉的教学语言,在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充分考虑学生的特殊性,来进行设计。

 2.精心创设教学情境

 创设情境是呈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关键。能不能创设基于学生生活经验的、让学生感兴趣的,并且有思考价值的情景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具体有:“可体验情境”,这是一种学生可以产生真实的切身感受的真实问题情境。“可再现情境”,是通过学生的参与来再现该情境,以此来形成学生的某种体验。“可借用情境”,是把现实中曾经发生过的真实情境借用过来,让学生想象自己在这样情境中的行为选择,再与真实情境中主人公的行为选择进行比较,这实际上是一种保留情境、置换人物的办法。“可想象情境”,是教师为了教学需要虚构的情境,学生首先要想象该情境,然后才能做出自己在该情境中的选择。

 3.恰当设置课堂提问

 一个比较好的课堂是“前开后收”。 “前开”是为了让学生“广泛参与”,“后收”是为了“固化课堂成果”。怎样提出的问题才是有意义的、有价值的,是能够让学生广泛参与的。一是“引导感悟式提问”,预设比较强,答案相对确定,一般的提问模式像“含义是什么?”“原因是什么?”“有什么意义?”。这些问题一般都有相对明确的答案。二是“选择冲突式的提问”比较开放,问题中含有矛盾和冲突,学生可以做出自己的选择和思考。比如“如果是你,你怎么办啊?”“你支持哪一种观点啊?”“你同意不同意啊?”这些问题都没有对学生的思维给予太多限制。因此,“引导感悟式的问题”适宜放在课堂后部,前面有学生的广泛参与,课堂结尾就要体现老师的引导和学生的生成了,这时引导感悟式的问题比较收敛,能够起到固化课堂成果的作用。

 4、教后反思形式多样

 教学是一门艺术,但再好的课堂也有疏漏和失误之处。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教学的得失与成败,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剖析和梳理,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促进个人专业发展,打造优质高效课堂。

可以按照教学的进程进行过程性的反思,对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活动、每一个问题都进行反思。也可以课堂教学中的设问为反思主题,对自己在每个探究活动中的问题质量进行反思,可以从学生对问题的反应、对问题的回答、教师是否提示语追问等问题进行针对性反思,从而在教学策略上真正有所提高。

 教学设计的误区

 新课程改革要求,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设计要凸显教学的主体性和课堂资源的多样化。当前,课堂教学设计仍存在着误区。这些误区的存在,影响着课堂教学效益,制约了“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新课程核心理念的贯彻落实。这是目前教学中亟待反思和解决的问题。

 误区一:教学设计与导学案、教学实录混为一谈。课堂教学设计是指针对一节课或某一个具体问题所进行的教学设计活动,是课堂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实施的前提和基础。教学环节、探究活动,都有围绕教学目标的设计意图,以及探究过程中的预设生成等。

 误区二:教学目标,割裂三维目标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预期目标与标准,目标的确定冗长,欠具体。三维目标不是截然分离的三个目标,而是一个整体,是一节课中需要同时贯彻落实的一个整体教学目标。但落实到具体每节课,则应视课标要求、教材内容等实际情况,有所侧重,如有些课侧重于情感目标的落实,有些课则侧重于能力的提高或知识的传授。

  误区三:活动设计,脱离教学目标,为活动而活动。当前,老师们一改过去自己讲、学生听的“满堂灌”,变“注重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这种变化有利于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加深学生内心体验,增强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感染力,焕发思想品德课的生命活力。然而,课堂活动固然优点多多,但设计不当,同样会产生各种问题活动的内容与形式不能有机整合。活动设计必须依据教学内容,有利于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化解疑点;还必须研究和把握学情,有利于学生建构知识、发展能力、感悟人生、健全人格。同时,活动还必须注意适度,切忌过多过滥。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考虑活动的多样性和灵活性,考虑活动展开的有序性,还应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对活动进行有效地组织、引导和调控,以确保活动设计真正起到实效。

 误区四:教学方法,形式单一,缺乏变化。新课改后,我们十分注重启发学生参与课堂,探究问题,但也有的教师出现了“满堂问”现象。课堂表面上看来热热闹闹,其实对学生能力的提高、情感的滋养并未起多大的促进作用。因而我们在选择、确立和具体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时,都要贯彻“启发式教学”,注意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培养和提高各方面能力。

   误区五:教学媒体,追求花俏和完美,脱离教学主体与教学目标。教学媒体是承载和传递教学信息的载体或工具。现代教学媒体具有声色并茂、信息容量大、交互功能好等优势,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益,作用非常明显。就思想品德课教学来说,还能将抽象枯燥的理论演绎为活泼生动的画面,增强课程的德育功能。但是值得注意,广义的教学媒体不仅包括黑板、实物、投影、录音、录像等信息,还包括教师的口头语言、身体语言等信息传递载体。部分教师将讲解的内容均设计进课件,甚至将开放性试题的答案也设计进去,完全排斥了学生的个性思考,其教学效果便可想而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课堂教学资料
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
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性研究
学习与反思,参与式教学!-今日头条
基于问题设计的数学微探究评价体系构建
旨向深度学习的翻转课堂设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