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吃补药“勿以价格论贵贱”,听老中医讲秋冬进补的6条规则

秋冬进补,春天打虎”,老祖宗的留下的古训成为了人们秋冬季节进补的最大理由。按照中国人的习惯,大家称之为“啃秋 ,“补冬”,因为进入秋冬季节以后,气候逐渐严寒,自然界的动植物均处于收藏蛰伏的状态。人也同样顺应着自然界的变化,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原本是讲,指农业生产的一般过程。被中医理论引申为人体的养生保健方面,中医讲,进秋收藏季节,正是养精蓄锐的大好时期,这时人的皮肤肌肉,腠理比较致密,汗出较少,摄人的营养物质也容易贮藏起来,另外,冬季,人的食欲也比较旺盛,秋冬时节是给身体“进补”的大好时节,一般从秋分以后开始,冬至以后逐渐增加进补,但是,进补在中医是很有讲究的,也就是所谓要科学进补,要补得恰当。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下,冬季进补的几个大原则: 1、虚则补之:“补”,一般是针对“虚”来说的,中药滋补品种类较多,性能各异,进补之前,应先辨明自己身体的气血阴阳及体质亏损的差异,有针对性的应用补品,方能收到良好效果。倘若不分青红皂白乱补,人家补啥自己也跟着补,结果影响体内阴阳、气血、脏腑功能的平衡,不但无法增强体质,还可能出现问题,轻者浪费钱财,重者还会影响身体导致新的气血紊乱,更甚者还会加重病情。

2、补益与调养相结合:当秋冬寒冷的空气作用于机体,会使人体血管中的血液流动不畅,甚至引起淤血阻滞;加上人们的运动往往减少,血液粘稠度增高,血流速度缓慢,易引起血液淤滞或血管梗塞,冬季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较高。冬季养生,要避免纯补、壅补、腻补,做到补而不腻,补而不滞,要通补结合,补得恰当才能达到养生的目的。建议大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调补,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切忌盲目进补:每种进补品都有一定的适应症和适合使用的对象,不是每个人都适宜进补,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因此与之相适应的补品也是不同的。有些价格昂贵的补品,并非对每个人都适合,,更不能觉得补品越贵越好,切不可“以价格论贵贱”,应实用有效为原则,即老百姓说的“缺啥补啥”,也就是中医讲的辩证施补,其实把中医的精华“辨证施治”应用到养生保健中来。。 4、补益不宜过当:所谓补品,也不是多多益善,中医讲,“过当则伤和”,过量服用补品也是会有害的,服用不当也会损健康,认为“多吃补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是不科学的。因为突然大量进补,会加重脾胃及肝脏的负担,可导致消化器官功能紊乱,也会体内阴阳气血出现新的失调。

5、进补要循序渐进,即使体虚需要进补的人,也要循序渐进,身体极度虚弱的人,要注意“虚不受补”的情况,不可盲目大补,以免碍胃,引起消化功能减退,反而导致身体更虚。对于“虚不受补”的人,中医讲究要从食补开始,先进米粥类,再逐渐增加药物,待脾胃功能渐好转,可以少量进一些平和的补药,然后再逐渐加强药量及药性更强一些的药物,才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

6、补益一定要与治疗相结合:对于本来就有疾病的患者,不能一味的滋补,要结合治疗疾病,特别是要防止“闭门留寇”,由于补药多分别有收敛、止血、止汗、缩尿、固摄等作用,不利于病邪的驱除,所以,进补不忘驱邪,不忘治病,并给病邪以出路,使其排除在体外,才能达到健康的目的。特别提醒,在急性病发作期一般不宜进补,如体内有痰浊、食积、湿热者,应先进行治疗调理后,才能选用滋补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秋季进补5大忌,乱补不如不补!
UC头条:虚不受补怎么办?中医指出:先调养好这两处,再进补也不迟
告诉你疾病真相98——人参杀人无罪,大黄救人无功
中医养生方药,不同年龄、体质、工作的养生补益方法(收藏)
如何选用适合自己的煲汤用药材
吃啥补啥要根据身体虚弱类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