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梦回五代:我一个农民眼中,造成中原王朝由弱转强的高平之战

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三次大乱斗时期,期间更是有石敬瑭这般勾结外族,称臣契丹,献幽云十六州的不耻之事,而在后晋被契丹所灭,刘知远建立后汉,不出几载旋即而亡被后周郭威替代之后,刘知远的弟弟刘崇割据山西一带,同时称帝,这个政权在历史上被称为北汉。954年,郭威去世,他的侄子柴荣登基,新君上位,政局不稳,北汉政权也果断抓住这个机会,刘崇倾全国之兵,并向契丹借兵,两路联军一路南下,以攻破后周为目的,一场大战一触即发。然而这场战争的"优势方"北汉、契丹却最终落败,这又是为什么呢?

后汉灭亡

我是山西太原的一个农民,虽然我曾经跟随过后汉皇帝刘知远上过战场,但是这也是过去的事情了,而我这不是也因为战场上受伤而离开了军营,虽然我喜欢那里,但是我却不能再为军队做出任何贡献,只会成为别人的拖累,这不在家乡成为了一个读过几年书、当过几年兵的小小农民,也在这片土地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自然也找到了自己内心所爱,也开始结婚生子,这不,孩子今年已经三岁了。

郭威

乾祐三年三年(公元950年),继位的后汉皇帝刘承佑被杀,原因很简单,就是试图杀死当时外出作战的大将军郭威,其实那个时候郭威并不想起义,只是皇帝做的实在是太难看了。他害怕杨邠、郭威、史弘肇与王章四位辅政大臣分权,所以想要杀死他们,这样的想法很好,毕竟是一代帝王,任谁也不想帝王权利被他人染指,但是,他错就错在把郭威当成和其他三位文官一样了。当他谋害那三位文官的时候,朝廷没有掀起任何波澜,但是同样的方法放在郭威身上就不一样了。皇帝秘密派遣刺客前去刺杀郭威,但是没想到那名刺客居然是郭威的人,原本根本没有任何政治野心和思想准备的郭威得知真相后迫于无奈,开始起兵。

但是皇帝千不该万不该,他不该在郭威兵临城下之际杀死了郭威的所有在京亲眷,这样,他们不反也得反。乾祐四年(公元951年)皇帝兵败被杀。而此时的郭威依然没有称帝的打算(或者说是假意),于是就在刘氏宗亲中选择了一个人立为皇帝——这个人就是刘知远的侄子刘赟,也是刘崇的儿子,但是那人并不听从郭威管辖,还未至京师便被郭威所杀。这时候郭威才称帝,并且建立了大周政权。

北汉

北汉建立

可是虽然后汉灭亡了,但是刘氏宗亲还在,后汉高祖刘知远的弟弟刘崇也占据了河东十二州称帝,延续汉朝国祚。当初后汉高祖称帝之后就将河东之地尽数托付给自己的弟弟刘崇,但是刘崇并不是一个善于治理的人,反而贪财好色,河东百姓也长时间在他的欺压之下。而刘崇在成为皇帝之后的第一件事那就是开始讨伐灭汉的元凶——后周。

而当时的北汉国国力极其衰弱,占地面积仅仅是原本后汉国的五分之一,而且北汉国经过了长时间的压迫,所以很难支持长时间的战争,但是为了复仇更为了争夺天下,北汉皇帝刘崇还是要拼杀,毕竟除了灭国之恨外还有杀子之仇。

刘崇

称侄契丹

北汉的生存环境十分恶劣,北方有契丹外族的敌视,南部有后周的虎视鹰顾,而北汉之所以建立就是因为后周的灭国,所以,对于北汉来说,后周就是死敌,因此,刘崇做了一件对于他来说极其正确的一件事就是向契丹称臣。

其实向契丹称臣他并不是先例,前面有石敬瑭的割地称臣,后面有刘知远的假意称臣,而这次刘崇的称臣做的是"尽善尽美",除了称臣之外还缴纳岁贡,甚至是向契丹皇帝称侄。就这样,北汉开始与契丹产生了联系,由于要向契丹纳税,所以百姓的税赋也就更高了,而我们村子的基本上已经走了一半了,本来我也想要走的,但终究未能成行,究其原因第一是故土难离,这毕竟是我曾经战斗过的地方;第二,我腿有残疾,不能远走,一旦让那些人抓住会连累我一家人;第三就是我的孩子还小,难以忍受路途上的颠沛流离,因此,我们也就不能像其他人家一样去南方避难,也只能在这小村庄中过着仅有的消停日子,可是愈加严重的赋税也只能让我望地兴叹,但是生在乱世就是没办法。

契丹骑兵

就在北汉皇帝称帝的两年时间里,有了契丹的帮助,北汉皇帝也开始认认真真的打起仗来,但是,他的策略也是相当简单,就是死缠烂打,哪怕是牺牲自己,也得同样咬下一块肉。但是大部分出力的也还是北汉的军队,契丹的军队虽然出动,也多是坐山观虎斗,基本上不插手,契丹的作用就是壮壮声势,可是北汉的军队也只能打一些小型战役,大仗北汉还没有实力大,而刘崇自己也没有指挥的能力。因为后周的皇帝郭威那可是跟随刘知远一仗一仗打出来的,基本上没有败绩,刘崇想要与他硬碰硬还是不敢的。

高平之战

可是哪怕小打小闹也会有损耗,就在这两年的时间里,国库基本上已经耗尽了,而且百姓已经走了十之三四,储备的粮草也已经没了大半,就这样,北汉的朝廷可以说得上是摇摇欲坠,毕竟税赋已经很重了。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对于刘崇来说天大的好消息传来了,那就是后周皇帝郭威去世,他的侄子柴荣继位。皇帝驾崩,新君继位,这对于刘崇来说是大好时机,就连我都知道新君继位一般国家都会不稳,而且会清理一部分所谓的前朝功臣,树立自己的权威,那么混迹官场这么多年的刘崇自然也清楚这件事情,所以刘崇决心这次一定要趁着这个时机将后周一举打败。

柴荣

因此刘崇决定倾全国之力荡平后周,自然就开始招兵买马了,甚至还强行征兵,将那些年满十七岁的青年男子全部编入军队之中,自然像我这样的老弱人家也不要,那些日子就听四周声声哭喊,但是没有办法,都无法抵抗官府的欺压。

就这样,刘崇凑齐了近十万兵马,自然还要请求契丹派兵相助。而契丹自从在后晋时期占领了中原部分土地,但是由于契丹在中原烧杀劫掠民心尽失,因此无法在中原立足,而这次,有了刘崇的邀请,甚至也了解到后周的困境,因此也就派人带兵,协同刘崇进攻后周,当然有机会再一次入主中原也是可以的。就这样刘崇就开始带着本部人马以及契丹人马一起进攻潞州,而潞州正是后周都城的第一道防线。

战场杀伐

而此时的后周新君柴荣也提前侦知了北汉的行动,也知道北汉是倾全国之力进攻后周,而且还有契丹兵马相助。如果是只有这两方暂时还好抵抗,最怕的就是在战争的时候后周周边的其他国家也想分一杯羹,战争最怕后方不稳。而且面对这样气势汹汹的入侵者来说,后周的军队只有全力以赴才能取得胜利。

新即位的柴荣还没有来得及脱下孝服就决定御驾亲征,自然当时反对的大臣很多,但是柴荣已经做好了全面亲征的准备,所以那些反对的大臣也就无话可说,但是这就为朝堂之上留下隐患,如果柴荣得胜归来,那么一切无事,如果战败,那么等待他的就是阿鼻地狱,那些反对他的大臣会随时随地将他推翻,因此,这一仗对于柴荣来讲也是事关生死。

柴荣

就在北汉刘崇的军队还尚未到达潞州之前,柴荣的军队已经进入泽州城,泽州的百姓见到皇帝自然喜不自胜因此纷纷围住皇帝的御撵,想要一睹皇帝真容,而柴荣也是一个爱民的皇帝,听到百姓这般想法也就下车与百姓见面、与当地的士兵见面,这样的举动大大增加了柴荣的士气。

就在柴荣继续率兵北上之时,终于与北汉契丹联军遇上,战争开始之时由于刘崇不善指挥,所以柴荣先行取得胜利,但是由于柴荣后续军队未能及时到达,所以导致后续的战争接连失败,一直处于劣势。而刘崇也看后周兵力不足,也就开始轻敌,但是契丹的元帅是精明人,时常劝谏刘崇不要轻敌,但是刘崇并不听从,甚至将契丹元帅惹怒,一气之下领兵到别的地方驻扎。

但是由于兵力悬殊太大,所以后周也就难以抵抗北汉的进攻,甚至柴荣亲自带兵督战,而这时的赵匡胤、张永德见此情景也站出来冲杀。因为柴荣亲自督战,所以后周士气大振,人人奋勇拼杀,当时的局面很快就转危为安,就在刘崇觉得不应该兵败之时,柴荣亲自率兵冲进刘崇营帐,而当时的刘崇惊惧不已,急忙带亲信撤退,而当时北汉主将由于战马突然倒地而被后周将士斩杀,由于主将被杀,皇帝逃走,北汉军队大乱,而此时的刘崇狼狈逃窜,就这样的一场战役以北汉打败告终,最可笑的是契丹见刘崇兵败居然按兵不动,全军而还。

后周

就这样,一场轰轰烈烈的战役就这样结束了,由于发生在高平地区,所以这场战役也被称之为高平之战。但是就因为这场战役我们村子几乎已经空了,田地荒芜,鸡犬之声也很难听到了,一片荒凉之境,也不知道那些逃去南方的村民们生活的怎么样?

总结

其实在北汉立国之后如果想要生存下去,那么就必须要直面北汉与后周的战事,北汉虽然地域狭小,但是面对后周还是有取胜的机会的,但是刘崇的能力承载不了他的野心,所以刘崇也就只有兵败一个结果。但是后周在这场战役中获得胜利之后,柴荣也开始借机整改军队,从而为统一做准备,中原王朝也由弱转强。其实柴荣也算得上是一代雄主,只是可惜早死,不然其成就当不逊色与赵匡胤。

参考文献

《新五代史》

《资治通鉴》

《旧五代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今一帝——柴荣的一生(3)
柴荣人物生平主要事迹介绍
北汉的骨头,确实够硬
杀尽江南百万兵——他屡屡屠城却被史学家们歌颂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侄皇帝”
高平之战历史背景、经过以及影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