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凝炼联班七期高级班第七讲 大观楼长联鉴赏



凝炼联班七期高级班第七讲 大观楼长联鉴赏

撰稿人 辽宁舰     主讲     快乐飞翔

我们今天用被誉为“天下第一长联”的《大观楼》来分析长联。

大观楼 孙髯翁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蘋天苇地,点缀此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临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绩丰功,费尽移山气力。侭朱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一、解读《大观楼》长联 (一)注释: 大观楼:位于云南昆明市近华浦南面。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始建,二层楼宇。大观楼因此长联而成中国名楼。道光八年(1828)修葺大观楼,增建为三层。咸丰七年(1857)长联与楼毁于兵灾。同治五年(1866)重建,复遭大水,光绪九年(1883)再修。 大观楼与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及蓬莱阁齐名,并列为中国四大名楼之一。1983年被公布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观楼远眺:


大观楼近观: 大观楼长联:乾隆年间,孙髯翁为大观楼撰写长联,上联写滇池四周风光,像一幅山水画;下联记云南历史,如一篇叙事史诗。长联气势磅礴,意境高远,悬于楼前近300年,被世人誉为“海内第一长联”。


大观园长联特写

作者:孙髯翁(1685-1774),字髯翁,祖籍陕西三原,博学多识,乾隆年间,因为大观楼题楹一幅,号称天下第一长联,被后人尊称为联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郭沫若赞道:“长联犹在壁,巨笔信如椽”。

五百里:滇池周长五百余里。

滇池:亦称昆明湖、昆明池。云南省最大的淡水湖,有高原明珠之称,在昆明市西南。有盘龙江等河流注入,湖面海拔1886米,面积330km²,平均水深5米,最深8米。湖水在西南海口泄出,称螳螂川,为金沙江支流普渡河上源。

滇池地理位置示意图:


披襟岸帻:敞开衣襟,耸着头巾。岸,〈动〉头饰高戴,前额外露。帻,古时的一种头巾。岸帻。表示无拘无束的样子。

把酒临虚:手拿酒杯,思绪凌空渺远。虚,〈名〉虚空,空际。即天空。引申为凌空。

东骧神骏:东面金马奔驰。骧。〈动〉腾跃;昂首奔驰。神骏,指昆明东郊金马山。

西翥灵仪:西面凤凰飞起。翥(zhù),飞起。灵仪,古代对神鸟凤凰的又一称呼,指昆明西边的即碧鸡山,又叫凤凰山。

北走蜿蜒:北面灵蛇蜿蜒。蜿蜒,蛇爬行的样子。指昆明北面的蛇山。

南翔缟素:南面白鹤飞翔。翔,飞翔。缟素,形容白色的丝织品,指南边的白鹤山。

高人韵士:指文人墨客。

蟹屿螺洲:指滇池中的小岛屿和小沙洲。用“蟹”和“螺”形容其小,形象生动。

风鬟雾鬓:借女人的鬓鬟发髻,形容滇池岛屿和沙洲上的柳丝花草的美丽姿态。鬟,环形发髻;鬓,耳边垂发,喻风中垂柳。

蘋天苇地:形容蘋草芦苇连天盖地。蘋,又叫浮萍,水草名,無根,浮水而生。夏秋开白花。苇,芦苇。“天”和“地”形容数量之多。

翠羽丹霞:美丽的鸟和五彩云霞。翠羽:翠绿色的鸟雀。丹霞:红色的云霞。

辜负:对不住别人的好意、期望或帮助。

九夏:指夏季的90天。

芙蓉:荷花。

三春:指春天的三个月。



汉习楼船:汉武帝派使臣由蜀入滇,打通往印度和大夏之路,使臣过横断山入云岭之南的洱海地区,被昆明族所阻。于是,武帝在长安凿昆明池,造大船于水中演练水军,以习水战,准备攻取滇国(今云南)。楼船,有多层的大船。

唐标铁柱:唐中宗时,御史唐九徵平蕃之乱,收复滇,“建铁柱于滇池以勒功。”铁柱故址在今大理市下辖的祥云县。勒,雕刻 。勒功,把记功文字刻在柱上。

宋挥玉斧:《续资治通鑑·宋纪》:“王全斌即平蜀,欲乘势取云南,以图献。宋太祖(赵匡胤)鉴唐天宝之祸,起于南沼,以玉斧画大渡河以西曰:'此外,非我有也。’”至宋徽宗时,大理国君段和誉遣使朝贡,受封为大理国王。玉斧,文房玩物。

元跨革囊:《元史·宪宗本纪》:“忽必烈征大理过大渡河,至金沙江,乘革囊及筏以渡。”公元1253年忽必烈入大理国。次年又东入鄯阐(今昆明),统一云南全境。革囊:以牛羊皮做成的口袋。充气后可做渡河的工具。

朱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化自王勃《滕王阁序》:“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意为所有的辉煌,都比暮雨朝云更快便烟消云散了。

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历代帝王所立的功德碑,随时间而断裂残破,如同苍烟落日。碣:古代一种圆顶的碑石。

杵:木棒,寺庙里用来撞击大钟的。

渔火:渔民在夜间捕捞时,在水上点燃漂浮的火堆,吸引鱼群。

清霜:秋末冬初开始所降的霜露。


(二)【译文】:

上联:

五百里的滇池,奔到眼前,敞开衣襟,推高帽子,喜见、一片茫茫空阔无边的景象。

看吧、东方的金马山似神马奔驰,西边的碧鸡山像凤凰飞舞,北面的蛇山如灵蛇蜿蜒,南端的鹤山如白鹤翱翔。高人雅士,何不选取胜景到此一行。

观赏、那螃蟹样的小岛,田螺般的沙洲,梳理好雾里云端的美女发髻;还有翠绿的小鸟和火红的霞光点缀着那长满蘋草和卢苇的天地。

面对这大好湖山,又怎能辜负那、四周飘香的稻谷,万顷闪亮的沙滩,夏日盛开的荷花,春天依依的杨柳。

下联:

数千年的往事,涌上心头,举起酒杯,浮想凌空,感叹、那些在历史长河中滚滚前行的英雄,还有哪个存在呢?

回想、汉武帝要开辟从西南到印度的通道,在长安挖凿昆明池操练水军;唐中宗派兵收复洱海,在此立铁柱以记功;宋太祖手挥镇纸的玉斧,面对版图,给西南划定边界;元世祖率大军跨革囊渡过金沙江,统一了云南。这些伟业丰功,费尽了移山的心力!

但尽管有、画栋珠帘,还来不及卷起,便烟消云散;就连那记功的断碣残碑,也已倾倒在夕阳暮霭之中。

俱往矣,只留下、几声断续的疏钟,半江暗淡的渔火,两行孤寂的秋雁,一枕清冷的寒霜。

虽然这副长联的字数不是最多的,但因其全联构思新巧,全联内涵美质,外溢华采,被推为“海内长联第一佳者”并非溢美之词。

梁章钜《楹联丛话》中说:“虽一纵一横,其气足以举之。”


(二)【译文】:

上联:

五百里的滇池,奔到眼前,敞开衣襟,推高帽子,喜见、一片茫茫空阔无边的景象。

看吧、东方的金马山似神马奔驰,西边的碧鸡山像凤凰飞舞,北面的蛇山如灵蛇蜿蜒,南端的鹤山如白鹤翱翔。高人雅士,何不选取胜景到此一行。

观赏、那螃蟹样的小岛,田螺般的沙洲,梳理好雾里云端的美女发髻;还有翠绿的小鸟和火红的霞光点缀着那长满蘋草和卢苇的天地。

面对这大好湖山,又怎能辜负那、四周飘香的稻谷,万顷闪亮的沙滩,夏日盛开的荷花,春天依依的杨柳。

下联:

数千年的往事,涌上心头,举起酒杯,浮想凌空,感叹、那些在历史长河中滚滚前行的英雄,还有哪个存在呢?

回想、汉武帝要开辟从西南到印度的通道,在长安挖凿昆明池操练水军;唐中宗派兵收复洱海,在此立铁柱以记功;宋太祖手挥镇纸的玉斧,面对版图,给西南划定边界;元世祖率大军跨革囊渡过金沙江,统一了云南。这些伟业丰功,费尽了移山的心力!

但尽管有、画栋珠帘,还来不及卷起,便烟消云散;就连那记功的断碣残碑,也已倾倒在夕阳暮霭之中。

俱往矣,只留下、几声断续的疏钟,半江暗淡的渔火,两行孤寂的秋雁,一枕清冷的寒霜。

虽然这副长联的字数不是最多的,但因其全联构思新巧,全联内涵美质,外溢华采,被推为“海内长联第一佳者”并非溢美之词。

梁章钜《楹联丛话》中说:“虽一纵一横,其气足以举之。”

二、《大观楼》长联的立意和谋篇布局:

(一)立意:

此联赞美滇池,生机勃勃,气势不凡;怀古抚今,感叹辉煌不在,蕴含深邃哲理。

(二)谋篇布局:

有人把长联比作词,此话不假。长联的上下联,往往长短句交错,起承转合有迹可循,只是不需要押韵。

长联的谋篇布局,是创作长联的重要一环。而长联的脉络贯通,是谋篇布局的重要考量。

长联的谋篇布局,要从大到小,设计好每一个层次的脉络。

1、上下联之间的脉络:

上联写登大观楼赏滇池风景,并抒发对滇池美好的珍惜之情,景语中突出一个“赏”字。

下联写云南千年的历史,并感慨辉煌短暂,江山长存。情语中贯穿一个“叹”字。

由“赏”而到“叹”,围绕的都是滇池。贯穿的脉络是:天地恒久在,英雄过客匆。

2、上下联各自的脉络:

此长联上下联各分为四段,起承转合的特征明显,脉络清晰。

⑴ 上联:

为什么说景语中突出一个“赏”字?我们来看看上联是怎样起承转合的。

上联分成四个段落。

① 起: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

这是开门见山的“起”。虽然没有点明“大观楼”,但却可让人明白是站在大观楼上放眼滇池。并兴发出作者连形象都不顾的狂喜之情。

起段的脉络是先景后情,触景生情。

② 承:

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

这段承上一段的尾句“空阔无边”,远眺滇池四方的名山,从大空间具体展示其“空阔无边”,兴发出文人墨客争相登临的雅致。

承段的脉络是广角扫描,展示“空阔”。既上承起段的尾句,又下启转段。

③ 转:

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蘋天苇地,点缀此翠羽丹霞。

这段上承承段的末二字“登临”,登高俯视,把目光从远转向近,聚焦于滇池中的细微胜景。

转段的脉络是细部聚焦,从洲屿再细到萍苇鸟。既承上,又以动植物的生动描写为合段的抒情蓄势。

④ 合:

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这段是对前三段的总结,抒发作者面对滇池美景的情感:此般浩瀚的精致的美景,岂可辜负大自然的恩赐。

合段的脉络是,上承转段的“登临”,下启合段的“莫辜负”。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上联的脉络:


奔    ――――→    看      ――――→       趁    ――――→ 莫辜负

(起 总赏) (承 分赏远眺之景空阔) (转 分赏近览之景优雅) (合 以景语比兴结)


“赏”的过程充分,抒情的理由充足。脉络很清晰。

⑵ 下联:

下联同样是分为四个段落:

① 起: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临虚,叹滚滚英雄谁在?

这段兴发怀古之情,感叹生命与辉煌之短暂。

起段的脉络是怀古而叹。

② 承:

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绩丰功,费尽移山气力。

这段承上段的“英雄”,列举汉唐宋元诸朝代皇帝在云南的功绩。

承段的脉络是上承“英雄”,列举历代帝皇在滇池的功绩,下启转段对“英雄谁在”的叹息。

③ 转:

侭朱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

这段转而叹息,辉煌的历史都已成过眼云烟。

转段的脉络是,上承承段的怀古,下启合段的对历史的感叹。

④ 合:

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这段合出作者的感叹,岁月流逝,辉煌又留下来什么?

为什么说下联情语中贯穿一个“叹”字?

看看下联的脉络:


注     ――――→    想     ――――→     侭     ――――→    只赢得

(起 情感总提) (承 叹怀历朝功绩)    (转 叹息辉煌已去)     (合 以景语比兴)


同样是脉络清晰。

这样的谋篇布局,使得上下联浑融于一体,观物写情,内涵深刻,令人叫绝。堪称长联谋篇之典范,值得我们借鉴。

三、长联的选象:

诗词联要含蓄,要有余味,就要借助意象。对联的脉络,也需要合适的选象来显示。

长联因为长,所选的意象往往也比较多。怎样使选象为立意服务?是特别需要作者细细斟酌的。此联的选象就很有考究。

(一)、上联:

上联是欣赏滇池的美,作者在滇池众多景观中,只选取:

1、四围的山,展示滇池的空阔;

2、湖中的岛洲,苹草芦苇、翠鸟丹霞,从细部画出一幅工笔画;

3、最后选取稻(人之食所需)、沙(人之居所用)、荷(人之美所寄)、柳(人之情所托)这些物象,感悟大自然的恩赐,人不可辜负也。

(二)、下联:

下联是感叹在历史长河中,帝皇的功绩,都不过是过眼云烟。所以在选象方面,也很有斟酌:

1、从历朝云南发生的诸多事件中,选取汉唐宋元这四个朝代的四个典故,显示出代表最显赫的帝皇功绩;

2、选取断碣、残碑、苍烟、落照这几个苍凉的意象,反讥盛极而衰的皇朝;

3、结尾选取疏钟、渔火、秋雁、清霜这几个意象,感叹与滇池大自然之美相比,帝皇的功绩,是如此的渺小。

四、领字的妙用:

领字格是词中一种特殊语句结构,领字指在词句的开头,有一个或者两个、三个在语气上起停顿作用、但又不点断句子的字,是词意转折处,使上下句转承结合,起过渡或联系作用的字。

与诗一样,词也是对联的源头之一。所以,领字也被引入到对联,尤其是多句联。

(一)、领字的作用:

领字通常有五个主要作用;

1、承上启下。常用其进行转接。

2、使意境更进一层,跌宕起伏,一波三折,疏密有致。

3、使句式丰富多样,不至于呆板。

4、引导出自对、排比的后续分句,丰富修辞。如果领字后面有两个以上的相同字数的句子,这些句子一般是对仗句或排比句。

5、顿挫分明,声情并茂,铿锵有力。领字多为去声或入声,去声和入声激厉劲足,其腔高,在声韵上起到提振作用。


(二)、领字的特点:

1、总是在句子的开头。

2、领字多为古代字类中的虚字,即现代汉语的动词、形容词和虚词。

3、领字可以由一个字、两个字、三个字组成。罕见有四字领字。

4、把领字去掉,往往是四六字骈文,基本不改变原句的意思表达。

(三)、《大观楼》长联中领字的运用:

作者在此联中,巧妙地使用了大量领字:

1、上下联的领字:

此联上下联各有8个领字: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蘋天苇地,点缀此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临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绩丰功,费尽移山气力。侭朱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上下联各有:

一字逗各4个:“喜”“看”“趁”“更”;“叹”“想”“侭”“便”;

二字逗各1个:“何妨”;“费尽”;

三字逗各3个:“梳裹就”“点缀此”“莫辜负”;“卷不及”“都付与”“只赢得”。

由此可见,上下联的领字数量、位置、领字包含的字数都必须相同。

其中,只有“点缀此”有一个代词“此”,其他都是古虚字。且“此”在这里是方位代词,属于半虚字,其实也是古虚字。

2、领字的声调:

这16个领字,共30个字中,有21个字都是去声或发四声的入声字。只有“喜”“想”“裹”“点”“卷”“与”“只”7个上声字,“何”“妨”两个平声字,不到全部领字字数的三分之一。

3、领字所引领的句子的句数、字数:

喜茫茫空阔无边。

叹滚滚英雄谁在?

一个领字引一个六字句。

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蘋天苇地,点缀此翠羽丹霞。

费尽移山气力。侭朱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

每个领字各引一个四字句。

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

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

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一个领字各引四个四字句。

可见,领字所引领的句子,句数不限,字数不限;但上下联必须一致。

如果一个领字后引两个或以上的句子,后面的句子一般字数相同。

4、领字引领多个句子时,后续句子多为对仗句或排比句:

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

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

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领字后面的四个句子,都是四个联内分句自对,也是四句排比。

5、如果把领字去掉,都是四六字的骈文,全联的意思基本不变:

我们把领字去掉,剩下的句子是: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茫茫空阔无边。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选胜登临,蟹屿螺洲,风鬟雾鬓;蘋天苇地,翠羽丹霞。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临虚,滚滚英雄谁在?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绩丰功,移山气力。朱帘画栋,暮雨朝云;断碣残碑,苍烟落照。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去掉领字后,只有第一句是五字句,第四句是六字句,其他的全部都是四字句。

我们可以看到,省略领字以后,上下联的句意仍然通顺且基本不变。

而加入了领字后,全联的句式便出现变化,不至于呆板。且对于作者的感情抒发,领字也可以起到强化的作用。

因此,在长联中,妙用领字,是一个重要的创作技巧。


五、大量运用自对修辞:

长联因为领字的运用,常常会有句内词语自对或联内分句自对。在《大观楼》长联中,上下联各有13处自对:

(一)、上联当句自对有:

1、披襟‖岸帻,两个动宾词组相对。

2、茫‖茫,两个叠音字相对。

3、空‖阔,两个近义形容词相对。

4、东骧神骏‖西翥灵仪,两个主谓句相对,句式为“状﹢谓﹢宾”。

5、北走蜿蜒‖南翔缟素,两个主谓句相对,句式为“状﹢谓﹢宾”。

6、高人‖韵士,两个偏正词组相对。

7、登‖临,两个近义动词相对。

8、蟹屿‖螺洲,两个偏正词组相对。

9、风鬟‖雾鬓,两个偏正词组相对。

10、蘋天‖苇地,两个偏正词组相对。

11、翠羽‖丹霞,两个偏正词组相对。

12、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两个偏正词组相对。

13、九夏芙蓉‖三春杨柳,两个偏正词组相对。

(二)、下联相应的当句自对有:

1、把酒‖凌虚,两个动宾词组相对。

2、滚‖滚,两个叠音字相对。

3、英‖雄,两个近义名词相对。

4、汉习楼船‖唐标铁柱,两个主谓句相对,句式为“主﹢谓﹢宾”。

5、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两个主谓句相对,句式为“主﹢谓﹢宾”。

6、伟烈‖丰功,两个偏正词组相对。

7、心‖力,两个近义名词相对。

8、珠帘‖画栋,两个偏正词组相对。

9、暮雨‖朝云,两个偏正词组相对。

10、断碣‖残碑,两个偏正词组相对。

11、苍烟‖落照,两个偏正词组相对。

12、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个偏正词组相对。

13、两行秋雁‖一枕清霜,两个偏正词组相对。

(此部分关于联内自对的资料来源于《一得客博客》)。


(三)、自对的特点:

1、参与自对的字数不限:

如:

单字对单字:滚‖滚; 英‖雄。

双字对双字:伟烈‖丰功;断碣‖残碑。

四字对四字: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

2、没有语言单位大小的限制:

初级课我们讨论过,语言单位从小到大分别为:字→词→词组(短语)→句子。

《大观楼》长联,就有各种语言单位的自对:

⑴、字对:

茫‖茫,叠音字自对,“茫茫”是合成词,只有一个语素,不是词组;

英‖雄,两个近义字自对,“英雄”是连绵词,只有一个语素,也不是词组。

⑵、词对:

空‖阔,两个近义形容词自对。

登‖临,两个近义动词自对。

心‖力,两个名词自对。

⑶、词组(短语)对:

披襟‖岸帻,两个动宾词组自对。

蟹屿‖螺洲,两个偏正词组自对。

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两个偏正词组组成的偏正短语自对。

⑷、句对:

东骧神骏‖西翥灵仪,两个谓宾句相对,省略了主语,句式为“状﹢谓﹢宾”。

汉习楼船‖唐标铁柱,两个主谓句相对,句式为“主﹢谓﹢宾”。

(四)、当句自对的对联,上下联的互对,词性、结构可以放宽。

为了比较方便,我们把《大观楼》长联的上下联每一段分别列在一起:

第一段:


五百里 滇池,奔来 眼底;(我)披襟 岸帻,喜 茫茫 空阔 无边。

词性:      数数量 名名 动动 名名        动名 动名 动 声声 形形 动名

词组结构: 定中 定中 动补 定中        动宾 动宾 领 并列 并列 动宾

大结构:    [ 定中 ] [ 动宾 ]        [ 并 列 ] [      动宾     ]

句子成分: [    主    ] 谓 宾 (主)[ 状 ] 谓 [     宾     ]

数千年 往事,注到 心头,(我)把酒 临虚,叹 滚滚 英雄 谁在?

词性:      数数量 形名 动动 名名        动名 动名 动 声声 名名 代动

词组结构: 定中 定中 动补 定中        动宾 动宾 领 并列 连绵 主谓

大结构:    [ 定中 ] [ 动宾 ]        [ 并 列 ] [      动宾     ]

[    主    ] 谓 宾 (主)[ 状 ] 谓 [     宾     ]


五百里 滇池,奔来 眼底;(我)披襟 岸帻,喜 茫茫 空阔 无边。

词性:      数数量 名名 动动 名名        动名 动名 动 声声 形形 动名

词组结构: 定中 定中 动补 定中        动宾 动宾 领 并列 并列 动宾

大结构:    [ 定中 ] [ 动宾 ]        [ 并 列 ] [      动宾     ]

句子成分: [    主    ] 谓 宾 (主)[ 状 ] 谓 [     宾     ]

数千年 往事,注到 心头,(我)把酒 临虚,叹 滚滚 英雄 谁在?

词性:      数数量 形名 动动 名名        动名 动名 动 声声 名名 代动

词组结构: 定中 定中 动补 定中        动宾 动宾 领 并列 连绵 主谓

大结构:    [ 定中 ] [ 动宾 ]        [ 并 列 ] [      动宾     ]

[    主    ] 谓 宾 (主)[ 状 ] 谓 [     宾     ]


(红字就是词性、结构放宽的实例。)

这一段的后二分句,省略了主语“我”。

上联:“披襟岸帻”是两个动宾词组的并列结构作谓语动词“喜”的情态状语,“茫茫空阔无边”,是景观事件,整体作“喜”的宾语。

下联:“把酒临虚”也是两个动宾词组的并列结构作谓语动词“叹”的情态状语,“滚滚英雄谁在”,是历史事件,也是整体作“叹”的宾语。

第二段:


看 东骧 神骏,西翥 灵仪,北走 蜿蜒,南翔 缟素,高人 韵士,何妨 选胜 登临。

词性:      动 名动 名名 名动 形名 名动 形形 名动 形形 形名 名名 代动 动名 动动

词组结构: 领 状中 定中 状中 定中 状中 定中 状中 定中 定中 定中 状中 动宾 并列

大结构:       [ 动 宾 ] [ 动 宾 ] [ 动 宾 ] [ 动 宾 ] [ 并列 ]      [ 状中 ]

句子成分: 谓 [                 并列宾语               ] [并列主语] 谓 [ 宾 ]

想 汉习 楼船,唐标 铁柱,宋挥 玉斧,元跨 革囊,伟绩 丰功,费尽 移山 气力。

词性:      动 名动 名名 名动 名名 名动 名名 名动 名名 形名 形名 动动 动名 名名

词组结构:     [ 动 宾 ] [ 动 宾 ] [ 动 宾 ] [ 并列 ]      [ 状中 ]

大结构:       [ 动 宾 ] [ 动 宾 ] [ 动 宾 ] [ 动 宾 ] [ 并列 ]      [ 状中 ]

句子成分: 谓 [                 并列宾语               ] [并列主语] 谓 [ 宾 ]


(红字也是词性、结构放宽的实例。)

上下联第二段的前四个分句,放宽的主要原因是句内自对。

而上下联第二段的后二个分句,虽然词组结构不同,但句法结构是一样的:

上下联的第五分句,都是并列主语。

上联第六分句,谓语动词是“妨”,《新华字典》:妨:<动>,妨碍,《漢語大詞典》:何妨:无碍;不妨。而“选胜登临”是事件,整体作“妨”的宾语。

下联第六分句,谓语动词是“费”。《新华字典》:费:<动>,损耗。而“移山气力”,也是事件,整体作“费”的宾语。

且“登临”和“力气”都是并列结构,可视作句内自对,词性放宽。

所以,这两段的句法结构基本是相同的。词法结构作放宽处理。

从古人的字类划分来看,这两段也基本符合古人“实对实,虚对虚”的属对规则。

下面两段请大家自行验证。

六、长联的句脚平仄:

上一讲我们讨论了多句联的联律要求,我们用清朝孙髯翁的《大观楼》长联验证一下。

按照上下联的句意,此联的上下联分别可分为四段,其句脚平仄如下:


第一段: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

                平        仄        仄              平

第二段: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

                仄        平        平        仄        仄            平

第三段: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蘋天苇地,点缀此翠羽丹霞。

                平              仄          仄              平

第四段: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仄        平        平        仄  

第一段: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临虚,叹滚滚英雄谁在?

                仄        平        平              仄

第二段: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绩丰功,费尽移山气力。

                平        仄        仄        平        平            仄

第三段:侭朱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

                仄              平          平              仄

第四段: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平        仄        仄        平


我们可以看出,上下联的每一段,句脚平仄都是马蹄律正格。

36句、180字的长联,每一段的句脚平仄能完全符合马蹄律正格,充分显示出作者驾驭文字的高超技能。

愚意以为,此联被冠为第一长联,句脚平仄的工整应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先看全联最后两句(橙色框)的句脚平仄是交替的。

再看中间的句脚平仄,只有两个地方(绿色框)的句脚平仄不是两两交替,其余的地方,全部是两两交替。

所以即使不分段,这副长联也是很规范的马蹄律句脚平仄变格。



凝炼联班七期高级班第七讲作业: 题图成联。要求:创作一副单边四句联。句脚平仄用马蹄律正格。作互评。


琬琰副组月欣

七期中级班11月23日练习题

出题人:采苓组空城

答题人:

点评老师:

熟读讲义,借鉴长联《大观楼》的立意及布局并适当运用领字,采用句内自对的手法,为你家乡某一景点创作一副长联,其他要求,单边三分句(包括三分句)以上,句脚平仄按照马蹄律正格。(跟帖并互评)

题江南

月欣

江南风景美。黛瓦粉墙红杏闹,和风碧水远山青,看十里桃花,千弓桥孔,船家鱼网撒;

青石古街长,螺云乌髻墨香飘,昆曲小生戏子赞,赏几声侬语,一曲唱词,俗世喧尘消。

天下浅评:月欣这个长联很不错,本人也缺少长联工底,向你学习,加油








琬琰副组月欣

凝炼联班七期高级班第七讲作业:

题图成联。要求:创作一副单边四句联。句脚平仄用马蹄律正格。作互评。

题江南图

月欣

春风又绿江南,新雁过,唯见千层潋滟,十里清波, 云树映湖中, 黛瓦青桥相对应;

碧水正肥红鏈,古都忙 ,皆是一曲舒扬 ,几声欸乃,坞篷游画里,橹声歌管互争鸣。     

【七弦绿绮试评】

上联远景,下联近景,错落有致,动静结合。很美的一幅江南春景!

对仗工整,意境好!四句联,写多了一些。

小样复评:

上联视觉,下联听觉,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手法不错,自对也好看。但错别字太多,红鏈、坞篷,什么意思?

互评能解释下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对联例话:楹联的篇幅形制
万树梅花一布衣——孙髯大观楼联墨鉴赏
《古今名联鉴赏》(四)
号称“天下第一佳长联”的昆明大观楼对联
昆明大观楼经典导游词
《昆明大观楼长联·孙髯》原文与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