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热门IP改编 好莱坞都在怎么玩?




IP(知识产权)这个词可谓火了整整一年。年初的时候这个词还是电影圈里资本的游戏。到了年末,IP随着一系列热播的剧集变得人人皆知。虽然词是旧词,但在这一年里,它又被人为地附上了多层含义。一开始,IP所指涉的是拥有高超人气的文学作品,《左耳》《匆匆那年》都算是这一阶段的IP变现;再接着,一首歌、一个人物形象也都变成了IP;而近来,这个词又开始囊括了一个核心的上游和下游开发,让IP一词不断地发酵扩散,从单纯的影视作品延展到整个娱乐产业。


这一整年的IP概念发展,看上去就像是好莱坞几十年的浓缩。虽然这些年来IP不是好莱坞的热词,但它的存在才使得好莱坞成为了好莱坞。对于这个电影基地来说,IP一定是有价值的东西,改编IP则是资本市场成熟时,一种稳妥且保险的方式。“故事”,作为电影最核心的部分,主要的来源有三个方面:一是根据经典作品、畅销小说改编;二是导演或者制片人萌生的创意,找编剧或者自己写一个梗概;三才是原创剧本,编剧写完后投入市场等着卖一个好价钱。然而这样的剧本变成电影的几率并不高。


所以说,IP这个概念也是好莱坞玩了几十年的东西,而最近在内陆上映的几部好莱坞作品恰好也能佐证IP概念发展到不同阶段时的变化。


改编第一步:把一部热门小说拍成电影


月20日上映的《火星救援》,如果不说,可能没有太多人知道这其实是根据一部小说改编。虽然每年好莱坞的编剧们会生产大概35万个之多的剧本。但在这些作品之中,变成电影的几率远没有好莱坞之外的素材高。数据显示,1995-2014这十年间,好莱坞一共上映了10615部电影,这其中改编自其他来源的电影共5703部,占据了市场总份额的50.5%。每年被好莱坞买下优先改编权的小说达到了2万部左右,但最终只有1%会进入到制作环节。在这十年里,共有2280部改编自小说的电影,共创造了513亿美元的票房。


因此,《火星救援》能够被改编成电影,可以说是原著小说作者的万幸。在成为在亚马逊出售的电子书之前,《火星救援》只是作者安迪·威尔一章一章发布在个人网站上的闲来弄笔。而他的目标读者甚至也不是主流受众。他期望喜欢这篇小说的人是像他一样,极度热爱技术与科学的极客。


在这段时期中,他累积了大概3000个读者。而安迪·威尔与这些读者的关系也更加微妙。他们会改正他的科学错误,甚至会有美国核潜艇的工程师给他发来邮件告诉他反应堆是如何运转的。在完成小说之后,他把这部《火星救援》免费发布在了自己的网站上,直到2012年9月才发布在亚马逊的kindle商城里,因为商城条款,他将这本书的售价定在了最低要求:99美分。当年12月,这本书已经卖出了3万5千册。


就像所有被好莱坞买下来的热门小说一样,改编成电影的道路并不是笔直通畅。好莱坞的编剧德鲁·高达表现了自己对这个故事的兴趣,愿意自编自导。接着马特·达蒙也被小说吸引。然而合作却因德鲁·高达得到了一个执导新一部蜘蛛侠电影的机会而停摆。直到雷德利·斯科特愿意接下导筒,整部电影才于2014年在布达佩斯的摄影棚开拍。


改编第二步:系列化的创作策略


一部小说作为一个优质IP的战略在好莱坞这儿已经是过时的玩法。虽然每年有大量的小说被改成电影,但这其中又有大量的小说是因已成系列而被好莱坞片场作为续集电影品牌而不断培育。一部原创小说的续集开发很有可能因为非改编自原著而引起众多粉丝的反感;因此买下系列小说的改编权才是好莱坞最保险的赚钱方式。而近几年,续集电影的数量也在不断增长。仅2012年,票房排名前100的电影中,续集的数量就已经达到了1999年排名内的5倍。


今年,《碟中谍5》《007:幽灵党》以及即将上映的《饥饿游戏3:嘲笑鸟(下)》都算是系列电影中的佼佼者。其中《饥饿游戏3:嘲笑鸟(下)》更是近几年的青少年小说改编电影中的优秀代表。在华纳将《哈利·波特》改编成电影引发狂潮之后,各大片商也将目光瞄准了多部畅销青少年小说。打造了《暮光之城》《波西·杰克逊》《纳尼亚传奇》等等系列电影。这其中也并不是每个改编系列都会大获成功。《纳尼亚传奇》与《波西·杰克逊》虽然都有续集开拍,但表现不温不火;而像《圣杯神器》《最后的风之子》这样的失败作品,好莱坞片商也会痛下杀手,续集更是不知道何时再拍。


所以,《饥饿游戏》系列的成功也有些稍稍的意料之外,顺利且火爆地拍到了最后一部。这其中既有片商在挑小说改变时眼光的稳准狠;又有一众演技派演员诸如朱利安·摩尔、菲利普·西摩·霍夫曼等人的加持;以及“大表姐”詹妮弗·劳伦斯的个人魅力。而对于读者和观众而言,《饥饿游戏》与其他青少年小说改编电影最不同的一点则是,它除了关注当下,还链接未来。它让这些青少年们在对书中人物压力感同身受的同时,还会思考自己该往何处去。


虽然青少年小说改编电影如今在好莱坞只有《饥饿游戏》一枝独秀,但这一个十年,不得不说新一代青春片风格的系列电影是好莱坞系列IP的新方向。优质IP除了提供改编的小说文本,吸引片商的自然是站在小说背后,数以万计的粉丝。而这也恰恰将IP改编又推向了一个新的方向。


改编第三步:品牌电影的衍生与营销


如果你关注最近的娱乐圈新闻,可能会发现一桩小说作者与电视编剧打官司的事件。两人所挣的,表面看是电视剧与小说谁先谁后的关系;但实际上,却是对一笔巨额财产的争夺。


这么说可能有些耸人听闻。但如果小说作者最后被证明只是电视剧聘请的编剧之一,那么她就丧失了原著小说,也就是IP的拥有权,接下来这个IP的上游与下游产品开发,她就无权享有任何利益。而这恰恰就是一个IP改编的第三步,品牌衍生。


电影得以拍续集而称之为系列;系列受欢迎而称之为品牌。当电影品牌建立之后,好莱坞需要考虑的就是从这一品牌电影中如何获取更多利润,向上游可以开发电影小说图集,向下游则有大量周边产品可以生产。根据国际授权衍生品产业联合会2014年6月公布的数据,仅在2013年,北美市场电影电视角色所产生的衍生品销售额便达到了514亿美元。007系列作为电影史上最长寿的系列电影,其所拥有的价值和意义也早已超过了“电影”二字,而是作为一个品牌出现在观众的眼前。


虽然早年的邦德电影改编于伊恩·弗莱明的原著小说。但多年过去后,007系列还在使用的,就只剩下伊恩·弗莱明所创造的这个间谍形象了。好莱坞对这个品牌的开发也达到了最大限度。在保留英国人特色的同时,剧情、人物已经完全地产品化。一方面卖给观众的是这个神勇特工的冒险故事,但另一方面,则是兜售给各大品牌的完美硬汉形象。


在这样一个知名系列品牌就是金矿的前提下,我们可以看到丹尼尔·克雷格穿着Tom Ford的西装开着阿斯顿·马丁;也可以看到汤姆·克鲁斯一部戏里撞坏了10辆宝马;还可以看到哈利·波特主题公园即将开幕,道具展也在全球巡回展出。好莱坞片商对这些IP富矿的开采早已不再停留于拍出一部电影,电影只是为了完成这个品牌附加值而诞生的媒介,就像奢侈品每年要涨价一样,几年拍出一部新作,与其他品牌合作的同时卖出更多的周边。而为了保持这个电影品牌用户的忠诚度,电影则需要更精致、更宏大、更吸引人。


像所有行业一样,我们的电影业在今年也进入了一个迅速积累资本的时代。一窝蜂地哄抢热门IP恰好说明了各个制片方希望能够赚钱,稳赚钱。电影是艺术的同时摆脱不掉商品的属性。片商当然也只有在赚到钱的时候才能拍下一部电影。但是IP终归还是要回归到电影的本质上去,如果只是冲着IP后面站着的粉丝挣快钱,那么即使面对一座矿山,也只能砍去森林变现而并不知道山里蕴藏的宝矿的价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移动迷宫3》两天破亿,反乌托邦式青春片在国内的体量究竟能达到多少
43部原创、30部小说改编、8部真实改编——华语电影TOP100票房榜IP溯源
别再讨论IP了,来聊聊品牌电影和4S模型
《愤怒的小鸟》:手游改编电影的成功路线图
续集主宰好莱坞的N个解释
《变5》国外不火国内火,中国观众真的人傻钱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