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公冶长篇》第十三章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文章”,朱熹注释“文章,德之见乎外者,威仪文辞皆是也。”所谓文章并不是目前写作文章的意思,而是仁德的品性外在的表现。包括的言行举止方方面面,也就是威仪。文就是所写的文章的意思,辞则是所说的话。

“性”,朱熹的注释是“性者,人所受之天理”,《中庸》开篇“天命之谓性”,所谓之“性”应该与之相同。目前多解释为人性,也就是“人之初,性本善”的性,但是好象并不能完全涵盖其意义。

“天道”,朱熹的注释是“天道者,天理自然之本体,其实一理也”,这里所说的“天道”应该就是孔子说过的形而上者之谓道,也就是天理。《中庸》开篇第二句“率性之谓道”,也是指的这个“天道”吧。

本章的译文是,子贡说:“夫子关于诗、书、礼、乐等威仪文辞方面的知识,我们经常可以听到并学习,但是老师教授人的本性和天道的理论,我们真是很难听到啊!”

至于为什么会有“不可得而闻也”的情况,朱熹在《论语集注》中是这样解释的,“言夫子之文章,日见乎外,固学者所共闻。至于性与天道,则夫子罕言之,而学者有不得闻者。盖圣门教不躐等,子贡至是始得闻之,而叹其美也。”夫子之文章,也就是夫子的仁德的外在表现,威仪文辞等日常教学过程中,学生们都能看到、听到、体会到。但是关于人的本性和天道的理论,由于过于高深,孔子很少讲,修为不够,讲了也是白讲,也就是说孔子的教学是循序渐进的。子贡的学识水平,达到了一定的程度,从老师处第一次听到关于人性和天道知识的讲解,“叹其美”,故有了本章的感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那句著名的“克已复礼为仁”,到底应该怎样理解?
也说“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 国学网
素说《论语》:公冶长篇(十二)
问辨录卷四
《论语》不可错失的学习【5·11】【5·12】【5·13】无欲则刚
文言百练:史记·孔子世家·夫子之文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