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精选的八首《长相思》,读完你也能写

《长相思》词牌原为唐教坊曲名,调名取自南朝乐府“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句,多写男女相思之情。又名《相思令》、《长相思》、《双红豆》、《吴山青》等。双调三十六字,上下片格式相同,各三平韵,一叠韵(起首两句韵脚为同一字),一韵到底。其正格词谱为:

上阕:中中平(韵),中中平(韵)。中仄平平中仄平(韵),中平中仄平(韵)。

下阕:中中平(韵),中中平(韵)。中仄平平中仄平(韵),中平中仄平(韵)。

词谱中,“中”即为可平可仄,其余平仄不可改变。并且,在填词时,上下片起首两句都应该为对句。至于词牌中所规定的起首两句叠韵,填词时亦可不遵守此律,只要保证平韵、一韵到底即可。

历来《长相思》词作众多,这里所选八首,堪称该词牌作品经典中之经典。读这些词,不仅是一种美的体验,相信读完之后,你也能填一首《长相思》了。

长相思之一

南唐  李煜

一重山,两重山, 山远天高烟水寒, 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 塞雁高飞人未还, 一帘风月闲。

这首《长相思》语句清丽,音韵和谐,画面感极强,读来不觉让人心生美感。山峦含黛,天空高远,蒙蒙烟水弥散着寒意,红色枫叶交织成一片,那样炽烈地勾起人的相思。读罢上片,一幅意境开阔,格调清越的秋日山水画已然铺展开来。下片中主人公独立寒秋,眼看着菊花从开到残,眼看着塞雁南飞,而所思之人依然没有归期。此情此景之下,那常人看来悠闲的风月,也不过是徒增寂寥罢了。

整首词未着一“秋”字,却尽是秋意。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那浓浓的秋意,岂止是在眼里,更是在心里。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从这首段短短的《长相思》中亦可略见一斑。不仅意境,其中“相思枫叶丹”、“一帘风月闲”这样的词句更是精妙绝伦,耐人寻味。

长相思之二

清代  纳兰容若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二月十五日,纳兰容若从康熙帝至永陵、福陵、昭陵告祭,二十三日出山海关,此词当作于此行之中。词中“榆关”即古榆关,明代改称山海关。

作为康熙帝御前侍卫,容若一生多鞍马劳役,而作为多情的词人,他又比平常人对旅途的感受更为深刻。于是,山长水远、更兼风雪交加的路途中,他的怀家思乡之情便如早春的寒意一样侵骨入髓。

上片说,一路山山水水,走了一程又一程,目的地远在山海关的另一边。队伍浩浩荡荡,夜深之时,铺展开来的千百营帐灯火璀璨,煞是壮观。下片说,一整夜疾风挟裹着飞雪,凌厉的声音撩乱思乡之心,令人难以入梦。想来故园是不会有这样的声音的。雄浑壮阔之景中,密密交织着思乡幽情。

词中“夜深千帐灯”一句曾被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明月照积雪”、“澄江静如练”等句相提并论,称其“境界可谓千古壮观”。可见此词的艺术高度。

长相思之三

北宋  林逋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

这首写相爱之人同心未结而生生别离,充满哀伤的词出自林逋之手。有意思的作为历史上有名的隐士,林逋一生不娶不仕,性情淡泊,有“梅妻鹤子”之称。作为一个独身主义者,作为一个世外奇人,真的就从未有过一个人闯入他的心扉吗?这首《长相思》,给人提供了诸多遐想的空间。或许,在1000年前某个雪花飘落,梅花乍放的冬日,曾有过一位身着红衣的佳人,踏雪前来叩响了他的心门。由此开启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

词的开头用民歌的起兴手法,以叠韵的两个“青”字,勾勒出江南特有秀美山色。两岸青山亘古相迎,冷眼看人间悲欢。是的,它们怎么能明了人间的离别之情。一句嗔怨,从秀丽的景转入深沉的情,巧妙地托出了送别的主旨。

下片直接抒情,泪眼盈盈间,江头潮已平,远行的船即将启程,从今后二人将山水相隔。而“罗带同心结未成”,因为一些力量的阻隔,即使深情缱绻却无法终成眷属。(古代男女定情时,往往用丝绸带打成一个心形的结,叫做“同心结”。“结未成”,暗寓着二人不能在一起已成定局)。于是,分别之际,欲说还休,所有悲苦只能隐藏在心里。那一江之水,延绵无尽,流着的似乎都是哀愁。

这首词情深韵美,具有浓郁的民歌风味。林逋沿袭《长相思》调写男女情爱的传统,以景起兴,反复渲染,以送别之主题,牵引出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情深意切,余音不绝,令人动容。

长相思之四

唐代  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这首《长相思》,写一位女子倚楼怀人。上片说,汴水和泗水日夜流淌,远远地流到了瓜州古渡头,而那看上去影影绰绰的吴山在这月夜里也化作满眼的哀愁。起首连用三个“流”字,既写出水流之蜿蜒绵长,又营造出低回缠绵之情韵。“点点愁”将哀愁形象化,山峰交叠,一如心底涌起的一重一重的哀愁。

下片连用两个“悠悠”,愈见愁思之悠长。恨无尽时,空明的月光下,流水远山沉默不语,而倚楼人却已满面泪痕,幽怀断肠。一句“月明人倚楼”戛然而止,月明如水,远远地只见一个孤独的倩影茕茕而立。

读罢此词,不禁让人想到温庭筠的《望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Mò)水悠悠。肠断白萍洲。” 两首词的意蕴竟如此相似。

俞陛云在《唐五代两宋词选释》中评价此词:“若‘晴空冰柱’,通体虚明,不着迹象,而含情无际。”这大概是对此词意境最贴切最形象的概括吧。

长相思之五

北宋  晏几道

长相思,长相思。若问相思甚了期?除非相见时。

长相思,长相思。若把相思说与谁?浅情人不知。

早年读宋词,读到晏几道时,便隐隐觉其才情不凡,词中颇有些不经意的动人之处。后来知道晏几道乃晏殊第七子,与其父被世人合称“二晏”。词论者皆称晏几道于词上的造诣高于其父。遍读晏几道之词,便会发现这样的评价是极其中肯的。

这首《长相思》采用民歌形式,上下片均以两个“长相思”迭起,反复渲染中,相思之悠长深沉令人感同身受。上片用一设问,说:这绵绵不绝的相思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尽头啊?除非到了相见的时候。自问自答,痴人痴语,可见相思之苦。下片说这相思能说给谁听呢?那些不相干的浅情人终是难于会意。旁人的浅情愈发衬托出自己的一往情深。

相思无尽,相见又无期;想要把相思说给人听,却无人会意;没有尽头,又无解脱之法 ——只能独自啜饮着这样的相思,消磨着日月。这大概便是所谓的“思君令人老”吧。

长相思之六(长相思.惜梅)

南宋  刘克庄

寒相催。暖相催。催了开时催谢时。丁宁花放迟。

角声吹。笛声吹。吹了南枝吹北枝。明朝成雪飞。

刘克庄的这首《长相思》在押韵上相对自由,没有按词谱中规定的那样一韵到底,而是两韵交替。再看刘克庄的其他《长相思》词作在押韵上也都是两韵交替。例如这首:“劝一杯。复一杯。短锸相随死便埋。英雄安在哉。眉不开。怀不开。幸有江边旧钓台。拂衣归去来。”再如这首:“烟凄凄。草凄凄。野火原头烧断碑。不知名姓谁。印累累。冢累累。千万人中几个归。荣华朝露晞。”可见词在其发展过程中,词人们对词牌也根据表达的需要进行了一些创新。

虽然押韵不合词谱,但这首《长相思.惜梅》在节奏和意境上依然是美的。上片写梅花的开放和凋谢:她在层层寒意的催促中开放,在天气日渐转暖时凋谢,寒暖交替催促,她的美丽如此短暂。开得早也便谢得早,不如迟些开放吧。一句叮咛,充满了怜惜之情。

下片中惜花与忧时之情交错。但闻军中角声传出《大梅花》、《小梅花》的曲调,笛声传出《梅花落》的曲子。角声笛声声声入耳,令人不禁心生忧伤:边境告急,国运不济,谁能承担起恢复中原的重任呢?(角为军中吹器,唐大角曲就有《大梅花》、《小梅花》等曲。汉代军中之乐横吹曲中有《梅花落》,且为笛中曲名。故词中角声、笛声都为军中之乐。“鸣角”又有“收兵”之义,意味着边境告急。) “吹了南枝吹北枝”,化用晏几道《虞美人》中“南枝开尽北枝开”句,表面上说角声、笛声吹落了南枝梅花,又吹落了北枝,实则暗指危机存在于偏安江南之小朝延。因而,“明朝成雪飞”一句既让人联想到梅花飘落、纷纷如雪的唯美之境,又暗藏着感伤的情绪,余味悠长。

胡适在其所著的《白话文学史》评价刘克庄,说其“有悲壮的感情,高尚的见解,伟大的才气”。对于此,若能从刘所处时代与其一生遭际去观照,便会有更深的体会。

作者:向阳枝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d51023976db0
来源:简书
简书著作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的转载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并注明出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梅词二十四调(上篇)
洞庭·吟月词班第二讲-鹧鸪天
学填词
【原创】含“春”字的词牌五十二阕 之八◇且行且吟(第43~48阕)
校园梅开话梅词
填词的技巧和词牌的选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