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松辽盆地白垩系地层打地热井的成功率有多大?

松辽盆地白垩系地层打地热井的成功率有多大?

    答:松辽盆地是基于中新元古界--古生界沉积岩系基底,在中、新生代历经走滑拉分断陷--引张拉伸坳陷--挤压抬升萎缩等 3个阶段发展而成的,盆地沉积盖层自下而上为上侏罗统、白垩系、古近系和新近系,盆内沉积累积总厚度约达7000米左右。由于中、上部白垩系沉积层以泥岩为主,夹有少量的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缺少明显的断裂构造,致使岩层的孔隙、裂隙不发育,地下水的贮存和运移空间小;加之中上部存在着巨厚的泥岩起到了良好的隔水作用,使地下水缺少补给来源或者补给微弱,造成白垩纪地层富水性极差。即使是在深部一定规模的张性断裂构造,受白垩系沉积层过厚的影响,在浅部及中部软质岩层中断裂构造规模明显减小,而在断裂带中多为泥质充填导致孔隙度减小、渗透性变差,断裂构造中的含水裂隙发育较差,很难形成较好的富水带。因此,在松辽盆地白垩系地层开发地热资源,若不能找到一定规模的断裂构造、选择深部砂岩比例较大且含水裂隙发育较好的位置定井,就很难保证成功率;即使是在断裂构造内定井凿井,也多属于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岩层,对于成井的出水量和出水温度的期望值也不能高。我们在2017年在哈尔滨市先锋路东段使用VCT成像深层探测仪勘探定井,凿井深度2133米,应用多种方法连续洗井一个多月,出水量从最初的每小时5方、上升到10方,井口出水温度53C。此地热井的成功源于恰好有一条隐伏断裂经过项目区内,所选井孔位于断裂构造中心、1000米之下破碎明显、含水裂隙相对发育处,在哈尔滨市主城区已施工诸多地热井尚无成功案例的条件下取得成功已实属不易

    寇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浓墨重彩重现大庆油田发现的过程,若感动不了您,只能怪我没写好
综合地球物理勘探在铁路隧道高压气体勘探中的应用
重大突破!东北发现大量页岩油气,资源量近80亿吨
入地7018米 全球首个钻穿白垩系科学钻井正式完井
中国陆上石油储量研究
页岩油长什么样?看大庆如何从石头缝里“挤”石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