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帛书老子中的有、无、一、二、三、不

道理解为溯源性认知,任何已知、未知的事物通过特定的方式方法起动溯源型认知(也就是起动道),都会取得一个言语不足以表达,而感觉有相当强烈的感性认知,在帛书甲本中这种感性的认知叫做“一”。而“一”正是以排他性建立最基础概念“二”的依据,最基础的概念“二”限定物某一特定角度的相,各个角度的相描摹出物的整体之相“三”,这样就有了众多的三,万物由此而生。这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而“道者,万物之注也”说的就是道的运行所得“一”是各级概念的内涵。

在溯源认知中,两个最最基础的概念就是有和无。概念都是以排他方式确立含义的,只不过在最最初始建立概念时,只能以感知变化来相互定义。有和无就是用来描述这种最最初始的感知变化的,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都是用来描述万物的,所以说两者同出,异名同胃。既然排他,就必须有一个分界点,这个分界点就是认知到一的那个状态点,在这之前是一片混沌,在这之后是有了强烈的感知,但具体到这个点又是感觉不到的,好像那强烈的感知一下子就出现了。帛书甲本把这个点形象描述为玄,从玄中感知到有,有的概念就建立了(虽然还不能用言语来表达),有排他的那种还没感知的状态就是无。所以说没产生有的感知,无也不会建立,可不是任何的懵懂混沌都认为是无。

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无是一产生之前的那种感知状态,保持着这种状态,感知到的就是还没有区分一的全息状态,这就是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噭。有是一产生之后的感知状态,保持着这个状态,感知到的就是一逐渐显化特性的状态,这种特性就是噭。噭的感知是强烈的,但要描述给别人却只能用类似比划的方法,拿着寸取说明尺有多长,指着下说明高有多高,做个表意动作说明动作会发出什么声音,当先出发指出后随是什么状态,指着有说明溯源认知会感知到无......二就是这些比划出来概念的总称。有了二,自然就有了“那个短的放在高处”“领先的那个发出来笑声”......这些理性组合的事物表达方式,这种表达可以无限复杂叠加将万物说清楚。但是,如果整个的描述过程中间缺少一个环节,最后的信息可能就不完整了。所以对万物要想透彻地理解,就必须追根溯源,建立事物的完整感知链,即起动道,这叫无为。有为是从有到有或者从有到优的过程,无为则是从有到无溯源反思过程。无为不是想当然的一个愿望就能起动道,也不是需要你多么的努力才能实现。帛书甲本给出了居无为之事的方法,那就是观,“万物旁作,吾以观其复也.......”就是观的状态描述,并由此给出了一系列的字义,静、复命、常、明,不。实践中需要在思想上创造一系列的条件才能进入观的状态,这就是为道“与呵,其若冬涉川……”这一章的内容。

可以这样说,道是认知,方法是有和无,应用有和无的方法是观,贯彻这个过程始终的是不。一个共同的源头,从不同的角度、特征做出的相互排斥的概念感知,其行为就是“不”。每一次感知的芮变都是不的行为显化。

我的朋友“帛书少子”对甲骨文、金文等各个不字字形进行讲究,结合帛书老子中“不”的使用语境界定的。少子先生对全文不重复的字都进行了这样的研究验证,帛书老子的解读完全建立在这一成果之上。他是这样写的:甲骨文“不”字形都有一个交叉点或汇集到的指示符“-”或以代表生殖繁育的女性符号“▽”,这是同根性。然则下面三条各异的指事笔符,相互之间没有联系。“不”的造字,显示出古人超越的认知,大千世界,万法归一,在现实中又各以各自独立的形态出现,排他性也是概念形成含义的基础。

“不”的本义是“排斥”,在现代汉语中引申成了“非”、“否”的俗语,“非”和“否”虽然也有些许排斥的内涵,在程度上和“不”是有根本区别的。在帛书老子中“不”除了用“排斥”做动词定语之外,还把“排斥”“筛选”的本义用作名词主语。不理解“排斥”的本义,就很难理解“不道”“不,足以为道”“知不,知尚矣,不知不,病矣”“不德”“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窥于牖以知天道”。

不,溯源认知中唯一的感知判断方式,从万物到三到二到一到无,就是靠不来一次次排除,最后得到一,得到一之后再从一到二到三到万物全过程的感知链就建立完整了,这时对某事物的理解就对错自知了。

说到这里,整个认知的框架基本就有了。帛书老子的这种理论是不是超越了所有的已知哲学、科学理论?老子天下第一,可真不是吹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康熙在故宫题写的“無为”是错字,乾隆临摹时为何将错就错?
连载:不无道理(老子解蔽) 李怀乾参悟《老子》十数年心得!
道冲不盈:《老子》释义(四章)
读帛书老子4.2|天下之物生于有
老子辩证
《道德经》的两把密钥,或许能帮您提升领悟能力,摸到众妙之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