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太阳神的崛起:希腊化时代的罗德岛围攻战

一 罗德岛的历史

罗德岛是爱琴海的一个岛屿,是古希腊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新石器时代就已经有人在罗得岛上定居了。青铜器时代(约前2800年至前2000年)岛上已经有相当大的居民点了。前16世纪米诺斯人在岛上定居,前15世纪亚该亚人在岛上定居,前11世纪多里安人来到岛上,他们在岛上建立了今天最古老的三座城市,使得罗得岛的地位大增。罗得岛上的城市与科斯岛以及小亚细亚的希腊城邦库尼多斯和哈利卡纳苏斯联盟组成了多里安海上城市同盟。据荷马记载,罗得岛在特洛伊战争中提供了九艘船。经过漫长的发展,罗德岛上逐渐形成三座城邦:IalysosKamirosLindos

罗德岛的位置



546年小亚细亚的吕底亚王国被波斯战败后罗得岛陷入波斯的势力范围。罗得岛参加了小亚细亚的希腊城邦反抗波斯的战争(前500年至前494年),但最终结果被波斯吞并。前479年在希波战争中波斯战败后罗得岛上的三座城市加入雅典所领导的提洛同盟。前408年罗得岛上的三座城市合并,在岛的北端建立了一座新城市,即今天的罗得市(罗得斯)。当时希腊最有名的城市规划家米利都的希波丹姆斯规划了这座新城市。一个世纪后这座新城市就已经超过雅典成为希腊最大的商城了。三城联合,让罗德岛的军事、经济和社会资源得以组合重整,加强了罗德岛人对抗外部敌对势力的能力。另一方面,罗德斯位于罗德岛的东北角,拥有天然良港,定都于此,可以充分发挥罗德岛在东地中海的商业优势。
 


罗德岛遗址
 
 
431年,著名的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以雅典为首的提洛同盟与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同盟展开对抗,404,在波斯支援下的斯巴达取胜,雅典最终战败,提洛同盟解散,但斯巴达人将魔爪伸向罗德岛,公元前398年至公元前396年,斯巴达人的舰队出现在罗德岛海域附近,斯巴达人与罗德岛人的关系,我们不得而知,但当时罗德岛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仍然受到斯巴达人的控制。斯巴达人将其作为海军在东地中海的一个驻扎地。不久,斯巴达与波斯再度因分赃不均大打出手,公元前398/397年,雅典人科浓(Conon)被任命为波斯舰队的指挥官,在波斯的支援下开始反攻斯巴达,根据狄奥多罗斯的记载,科浓率军队驶向凯尔索尼斯(Chersonese)的时候,罗德岛人起义反叛拉凯戴梦人(Lacedaemonians 即斯巴达人),并迎接科浓全军进城。由此可见,罗德岛人的这一次起义,不仅是为了脱离斯巴达人的控制,更重要的,或许是以与波斯结盟为代价来换取“独立”。当时掌权罗德岛的狄亚格瑞德(Diagorids)家族毋庸置疑也参与了这次谋反斯巴达人的行动,他们认为,与波斯国王的结盟不仅不会威胁到他们的统治,甚至人民会因为他们是这次起义的领导者而更加拥护他们。可惜,他们并没有安享起义胜利的果实,公元前395年,多利马库斯(Dorimachus)领导的民主革命彻底推翻了狄亚格瑞德(Diagorids)家族的寡头统治。狄亚格瑞德(Diagorids)家族和他们的11名支持者在起义中被杀害,其他一些支持者则被流放。公元前394年,波斯军队在科尼多斯(Cnidus)海战中大败斯巴达海军,斯巴达人在地中海的霸权衰弱。对罗德岛人而言,他们可能暂时不会受到斯巴达人的威胁和控制,但因其地处东地中海、紧邻小亚细亚大陆,在一定程度上已被波斯列为帝国疆域的一部分,想要享有完全的自主权似乎是不可能的。此后的几年,罗德斯人的寡头势力在斯巴达人的支持下卷土重来,并引发罗德斯人间的内战,直到公元前387/386年“安塔尔基达斯和约”(PeaceofAntalcidas)签订后,罗德岛人才彻底摆脱斯巴达人的控制。公元前376年,雅典在纳克索斯海战中打败了斯巴达人的海军,重新获得爱琴海制海权。与此同时,底比斯人的崛起也引起了雅典人的恐慌,罗德岛人在雅典与底比斯的斗争间保持观望态度。最终,罗德岛选择了底比斯,364年它与底比斯联盟抵抗第二次雅典联邦。不久,马其顿崛起,逐步控制希腊各邦,摄于马其顿的威慑,在马其顿对希腊的战争中罗得岛站在腓力二世的一边。亚历山大大帝死后罗得岛重新获得独立。
 
 
罗德岛依凭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海运贸易。罗德岛拥有数个天然良港,组建了一个大型奴隶市场。据狄奥多罗斯(Diodorus Siculus) 记载,商人们时常往返于罗德岛和埃及之间,罗德岛为此获利丰厚,埃及已然成其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从公元前 3 世纪开始,随着埃及海上势力的衰落,罗德岛继而成为东地中海地区的海运中心,尤其在马其顿衰败之后,其海运中心地位更为稳固,罗德岛贸易航线四通八达,其商人的踪迹东到叙利亚、腓尼基、奇里乞亚和潘菲利亚,西到西班牙、非洲和高卢,东北至克里米亚的希腊城市,北及喀尔巴阡山区。罗德岛颁布《罗德岛法》作为海运航行的准则,此法令得到东地中海所有商人的遵守,为后来罗马的海商法和东罗马帝国的 《罗德海商法》(Rhodian Sea Law) 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罗德岛打击海盗雷厉风行,从而赢得了 “商人之友”的美称。就军事层面而言,罗德岛融合希腊三列桨战舰和海盗的二列桨希米奥里亚战船的优点,造出三列桨希米奥里亚战舰; 此种战舰机动性较强,成为罗德岛海军的主力战舰。据斯特拉波 (Strabo) 记载,罗德岛大力建造兵工厂,制造各式武器设备,尤其对造船厂的管理甚为严密; 他认为罗德岛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控制着海洋。实际上,从公元前 3世纪末叶至前 2 世纪中叶,罗德岛在很大程度上掌握了爱琴海地区的制海权,其强大海军既是打击海盗和维护海运安全的重要保障,也是制服他国和海上扩张的坚实后盾。在希腊各邦和马其顿相继衰落后,罗德岛运用其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海军与海上贸易,俨然成为地中海东岸不可小觑的力量。
 


罗德岛舰队
 

二 继业者战争与罗德岛
3236月,著名的亚历山大大帝突发疾病,10日去世,年仅33岁,一代雄主亚历山大,就这样陨落。亚历山大去世后,他的母亲,老婆,遗腹子,都被篡位者卡山德毒杀,前323年,在所谓“巴比伦分封协议”中,被称为继业者的亚历山大手下的诸将瓜分了帝国的领土。随后,诸继业者展开了所谓“继业者战争”,获得独立后的罗德岛人选择以“中立”作为他们的外交政策,不直接参与继业者们的混战。但随着继承者混战的升级,罗德岛还是逐渐被卷入其中。在早期的继业者战争过后,逐渐形成安提柯,托勒密,塞琉古,安提帕特,莱西马库斯,塞琉古等割据势力,(如下图所示),前319年,安提帕特去世,经过一番激烈的斗争,安提帕特之子卡山德继承其势力(即上文毒杀亚历山大母亲,妻子的卡山德),在前317年帕莱塔西奈战役及前316年伽比埃奈战役的两场大战之后,315年,攸美尼斯被安提柯击败,其势力被吞并,塞琉古亦不敌安提柯败走,安提柯逐渐得势,大有重新统一亚历山大帝国之势,安提柯的崛起引起了周边诸继业者的警觉,一个反安提柯的联盟逐渐形成。同年,安提柯欲挑战托勒密的制海权,他派使节莫司琼(Moschion)和伊多梅内阿(Idomeneus)到罗德岛上寻求援助,罗德岛人答应为安提柯建造军舰,这些军舰后来被用于安提柯对推罗的围困战(siegeofTyre)。
 


早期继业者战争形势
 

前314年,第三次继业者战争爆发(theThirdDiadochianWar),这场战争主要是安提柯与托勒密、莱西马库斯(Lysimachus)和卡山德(Cassander)之间的对抗。安提柯为了争取希腊人的支持,命令他手下将军托勒迈乌斯(Ptolemaeus)进驻希腊并解放希腊人民,他还与罗德岛人结盟,并以解放希腊人的名义从罗德岛人那里得到十艘战舰。双方互有胜负,公元前311年,安提柯与托勒密、莱西马库斯和卡山德议和,战争暂时告一段落。但不久,战争再度爆发,公元前307年,安提柯之子德米特里(Demetrius)遵照父亲的指令“解放”希腊全境城市,他首先从卡山德的手中夺回了雅典。随后,安提柯写信给德米特里,命令他率领舰队前往塞浦路斯(Cyprus),尽快结束与托勒密的战争。他的军队朝卡瑞亚方向行驶,并且号召罗德岛人和他一起对抗托勒密。罗德岛人拒绝了德米特里,并表示,他们更愿意维持与各方的和平(commonpeace),这一点令安提柯十分不满,引起了后者的敌意,罗德岛与安提柯的关系开始走向破裂。


外号独眼的安提柯 继业者战争时期最伟大的军事家之
 

究其原因,虽然罗德岛表面竭力奉行“中立政策”,但盛产粮食的埃及无疑是地中海东岸罗德岛最重要的商业伙伴。占据埃及的托勒密无疑被罗德岛视为“重要的潜在盟友” 历史学家狄奥多罗斯提到“虽然罗德岛人与各统治者都保持友好关系,小心行事,避免遭到对他们不公正(与某方交往过密)的埋怨,但是他们仍然对托勒密表示出更大的友善。”因为他们与托勒密有非常密切的经贸往来,他们财政收入的大部分来自驶向托勒密的商船,而且他们需要从托勒密进口粮食。与托勒密的密切关系,无疑使得安提柯父子将罗德岛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双方的战争一触即发。
 


托勒密马赛克画
 

三 罗德岛围攻战
公元前306年,在塞浦路斯附近萨拉米斯的海战中,德米特里战胜托勒密海军,夺得塞浦路斯并获得制海权。安提柯父子共同称王,安提柯王朝建立。由于此前在马其顿与托勒密的冲突中,罗德岛以其向来中立的外交政策为由,拒绝与安提柯共同对抗托勒密,安提柯以此为由,决定围攻罗德岛。公元前305年,安提柯派德米特里出兵准备围困罗德岛。罗德岛人害怕安提柯父子的强权,马上派使节告诉德米特里,表示他们愿意与安提柯一同对抗托勒密。德米特里提出罗德岛人交出100名人质,并允许其海军在罗德岛的港口驻扎等无理要求,被罗德岛拒绝。德米特里大怒,准备攻城,德米特里的军队驻扎在罗瑞玛(Loiyma)的码头,共有200艘战船和超过00艘的装备舰,船上有4万名士兵,甚至超过当时罗德岛的总人口。他的联军中还有骑兵和海盗,船上物资充沛。值得注意的是,德米特里的军队中还有一群商人,他们的船只达到1000余艘。这些商人加入安提柯阵营的目的不言而喻,对他们而言,罗德岛人长期占据着商业贸易的有利地理位置,如果安提柯击败罗德岛,他们有机会成为参与瓜分的胜利者,从中发一笔战争财,罗德岛人意识到了形势的严峻,派使节告诉德米特里,希望他不要攻击罗德斯城,但德米特里不予理睬,城里的罗德岛人彻底放弃了与德米特里停战的希望。他们派使节告诉托勒密、吕西马库斯和卡桑德,希望德米特里和安提柯的敌人可以替他们解围。
 


德米特里
 

罗德岛的主城靠海,呈现出不规则形状。城墙基本上沿着海岸线分布,墙体有砖石包裹,沿线设有7座塔楼加强防御。中心剧场和卫城都位于城市的西部地段,略微靠近安提柯大军的陆军攻击方向。虽然陆地防线称得上固若金汤,但海港处却有机可乘。如果封锁码头,城市就会陷入断粮的境地。对这一点,攻守双方都非常清楚,城市的出海口在罗德城北部,总共分为3个港区。其中东西两个小港区因海况不稳定、水面狭窄,对于攻守双方都不太友好。于是,位于中间的港区就成为双方早期争夺的焦点。为了试探火力并警告入侵者,3艘守军战舰驶出海港,向进行封锁的入侵者大胆挑战。凭借岛民的海战技巧,他们一度击中了安提柯大军的运粮船,但最终还是被护航舰船逼退。安提柯舰队也顺进入了战术预定位置。

罗德岛地图
 

面对强敌,罗德人同仇敌忾,将愿意加入到保卫罗德斯城的外邦人留下来,剩下的外邦人则被驱赶出城邦,一是为了节约城中本就供应不足的物资,另一方面也是预防城内外邦人联通外敌的叛城行为。对于那些被主人买来的奴隶,罗德岛人决定,如果他们愿意加入到保卫罗德斯城的战斗中,他们将会被赋予公民权。罗德岛人还发布法令,规定要为阵亡士兵举行国葬仪式,国库要为阵亡士兵的父母和孩子提供赡养资金。这些阵亡的士兵如果有未成婚的女儿,国家要为这些姑娘提供嫁妆,对于他们未成年的儿子,待他们成年后,要为他们在狄奥尼西亚(Dicmysia)的剧场授予荣誉并给他们提供全副的铠甲。这些法令和规定极大鼓舞了士兵们的斗志,他们众志成城,同仇敌忾。为了迎战德米特里的海军舰队,罗德岛人在海堤布置了各种规格的大量弹射装备,以防备敌人从海堤进攻。他们还将投石器也安置在货船上,将船固定在海港码头中。
 


罗德岛守军布置的弩炮
 

双方起初的战斗围绕城周围的防波堤及堡垒进行,德米特里军队驻扎城外,修建防波堤,防止敌人靠近其船只,并在营地建起三重围栅,双方军事准备就绪后,德米特里发动了第一次攻击。但由于风浪过急,不利于作战,只能作罢。待天黑风浪平静后,德米特里以军队对发起突袭,在一次夜袭中,德米特里的军队在防波堤上赢得一个小据点,并动用400士兵再次建起一座堡垒,作为下一步进攻的基地,罗德人也动员起来,营建另一道城墙,将德米特里的堡垒隔离在外,双方围绕堡垒展开8天的血战,在防波堤激战之际,德米特里还对滨海其他地区进行攻击,他动用各类攻城器械,试图消灭城墙上的守军,守军则用弩炮,带火的投射弹及燃烧船实行反击,到了第8天,德米特里军发动全面总攻,但最终仍被罗德岛守军击退,当天晚些时候,德米特里的突击部队差点攻克另一处堡垒,但还是被守军击溃,德米特里军损失惨重,士气大跌,被迫撤退。

罗德岛地形图
 
一周后,德米特里军卷土重来,发动第二波进攻,目标直指港口和城墙,德米特里军以各类攻城器械轰击城内守军,与城内守军展开对射,并伺机攻城,趁着对射的机会,德米特里迅速将海上的移动平台也拉近海港。罗德岛守军迅速加以阻止,但浮动塔楼海上成功占据了港口的入口位置。守军试图用火攻筏进行焚毁,但所有攻城器械都被德米特里的轻型船只保护。他们用火弩箭、投石或者用长杆顶开的方式,成功组织了火攻船靠近。此外,德米特里为加快效率,让各种攻城武器各司其职。投石器轰击城墙和上面的守军,搭载着克里特射手的小船,负责用火箭焚烧港内的罗德岛船只。这一办法迅速奏效,让守军在短期内自顾不暇。双方激战8天,德米特里军几度差点攻破城墙,但最终都被守军击退,士气大跌,罗德岛海军3艘战舰趁其不备,出城突袭德米特里舰队,成功摧毁了2座水面攻城平台,给德米特里舰队造成巨大破坏,减轻港口方向的压力。在遭到这次重创后,德米特里乌斯下令建造1座体积扩大3倍的新攻城塔,想要进一步攻取罗德岛的港口。然而天有不测风云,由于战争发生在冬季,地中海各地经常风雨大作。一场巨大的夜间风暴,直接摧毁了这座重心太高的浮动塔楼。守军舰船则因为有港口和防波堤保护,所以在风暴中幸免于难。也是由于这场风暴,留在港口的德米特里的步兵也失去了后援。罗德岛守军一鼓作气,大批出城迎战,把这些孤立在港口头部的入侵者都一网打尽。被困于港口的400余德米特里军投降。
 


德米特里的攻城器械
 

德米特里对港口的进攻宣告破产,其各类攻城器械亦损失惨重,军队士气大跌,但德米特里仍不死心,就在这时,罗德岛人向外派出的求援终于有了回应,克诺索斯人派来的150名士兵和托勒密派来的500多名士兵也赶来支援罗德岛,虽然人数不多,但极大地鼓舞了守军的士气,公元前304年初,因为海战围困罗德斯城计划失败,德米特里决定尝试以陆战击败罗德斯人。他命人建造了一座巨型攻城塔(helepolis),这座攻城塔据说是当时希腊化世界最大的攻城塔,可能高150英尺,其三面都有铁板保护,内部覆盖打你是哪个兽皮,用来保护士兵,这座攻城塔共有8个轮子,每个轮子大约高20英尺,攻城塔为9层,最底层用于投掷石块,中层为投石机,最高层为弓弩,堪称古希腊工程学的杰作。此外,德米特里还准备了8个用于填平壕沟的“龟甲攻城屋”,类似与可移动的棚屋,为军队填平壕沟时提供掩护。其由4个面组成,可以防火,并有轮子可以移动,还有两座“龟形攻城锤”,据狄奥多罗斯描述,攻城锤长180英尺,整体由铁包裹,需要1000名士兵推动,德米特里同时准备了无数的战用顶棚和仓库用于建造和运输舰船,总共有30000人投入到此次备战, 如此庞然大物,声震天地,守军无不骇然
 


德米特里的巨型攻城塔
 
 

德米特里的龟甲攻城屋
 

依靠这些庞然大物,德米特里军发动进攻,德米特里一边命海军佯攻,一边又利用巨型攻城塔在陆上发起攻势。在地下,安提柯大军的工兵们也在努力的进行土木作业,期望用动摇地基的方式弄塌城墙。在他们的努力下,罗德城最坚固的1座塔楼也开始摇摇欲坠,最后彻底坍塌。德米特里军纷纷涌入,尽管如此,罗德岛公民兵依旧拒绝放弃。他们前赴后继地堵上防线缺口,与德米特里军展开血战,双方伤亡十分惨重,在德米特里好不容易突破第一道城墙后,守军已利用拆毁城内的建筑物甚至神庙临时建起了第二道,第三道城墙,继续顽抗,罗德岛人还在两道城墙之间修筑简易的护城河,面对如此防御,德米特里军的巨型攻城器械施展不开,军队疲惫不堪,士气大跌,德米特里孤注一掷,派出最善战的1500精锐杀入城中。这些人使用传统希腊重步兵装备,趁着夜色翻过了残破的外墙。随后又突破了第二道防线,直扑罗德岛中心区域的剧场。突袭部队的铠甲碰撞和照明火把,惊动了城市中的老弱妇孺,恐惧迅速扩散开来。守军在最初的无望和失落后,迅速派人拼死夺回城墙,切断了突击队和城外大军主力的联系。然后罗德岛军民将安提克精锐都围困在大剧院里,一举围歼,也彻底断绝了敌人窃取城市的野心。
 


 

四 结局
在围攻战中,继业者战争的局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攻打罗德岛已毫无意义,对战过程中,安提柯写信给德米特里,让他尽快与罗德斯人议和,德米特里遵从父亲的指令并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与罗德斯人谈判。托勒密也写信给罗德斯人,他会再支援罗德斯人一批粮食和3000士兵,但是在信后也建议罗德斯人,如果有可能,最好与德米特里商量议和事宜,毕竟所有人都不希望战争继续下去。希腊的埃托利亚同盟(AetolianLeague)也派人敦促这次和谈。最后,在各方的努力下,罗德斯人前来与德米特里谈判,双方和谈的结果是:德米特里不得剥夺罗德斯人的自治权,不得驻军罗德岛;德米特里允许罗德岛人自由支配他们的财政收入;在不与托勒密为敌的前提下,罗德岛人可以加入德米特里的军队作战;德米特里可以随意挑选100名罗德岛人为人质(罗德岛的官员除外)。至此,德米特里对罗德岛人持续一年的围困战宣告结束。战后,为庆祝胜利,罗德岛人将敌军遗弃在罗德岛的武器收集熔铸,建造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太阳神(Helio)铜像。这座铜像竖立在罗德斯港口,足有100英尺之高,凝视着从罗德斯港进进出出的船只。即世界七大奇观之一——罗德岛太阳神巨像。这座巨像其实是希腊人由建筑师Chares设计,经过12年的兴建,罗德岛巨像于公元前282年完工,整座巨像共高33米,以大理石建成,再以青铜包裹,以后更被用作灯塔。可惜的是罗德岛巨像作为一大奇观只存在了短短56年。公元前226年的大地震把这幢伟大巨像推倒,脆弱的膝盖成为了巨像的致命伤,巨像从此倒在Mandraki港附近的岸边。数百年后,入侵的阿拉伯人拆毁并带走了巨像。
 


世界七大奇观之一 罗德岛太阳神巨像想象图
 

安提柯与德米特里父子则继续着继业者战争,对安提柯父子而言,这场战争是外交政策中最大的失败。除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在战争中耗损外,在希腊世界的国际声誉严重受损。自称是“希腊世界解放者”的安提柯父子,却与一个对外中立的小城邦为敌,以重兵围困城邦未果后只能悻悻离开。在围困罗德斯的这一年里,不仅德米特里的军队深陷战争泥潭,安提柯在希腊和小亚细亚的战争也频频受挫,军队的战斗力己大不如从前。安提柯逐渐走向下坡路,前301年的伊普苏斯会战,安提柯军被塞琉古,莱西马库斯,卡山德的联军击败,安提柯战死,德米特里仅以身免,逃回希腊,安提柯所夺取的亚洲大部分领土随之丧失,被塞琉古等人瓜分。前287年,卷土重来的德米特里让儿子安提柯二世看管着希腊,自己则东往向莱西马库斯发动攻击。虽然开始时赢了几仗,但最终在前286年被塞琉古俘虏及幽禁,直至逝世。经过一番激烈的斗争,安提柯二世最终在马其顿站稳脚跟,前281年塞琉古在吕底亚的库鲁佩迪安战役打败并杀死了莱西马库斯,但不久,本人也被刺杀,其子安条克即位,这样,历经几十年的继业者基本结束,逐渐形成了埃及(托勒密),塞琉古,马其顿(安提柯王朝)等三大继业者王国,直至罗马人的到来。
 


前305的继业者战争局势
 
 

晚期继业者王国(托勒密 塞琉古 安提柯王朝)
 


 
参考文献:
《亚历山大继业者战争》(英)鲍勃·本尼特
《论希腊化时期罗德岛海上势力的兴衰》徐松岩 李杰
《希腊化时代罗德岛的对外关系》赵团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罗德岛之围:希腊化时代的军事工程学大战
【古埃及君王谱】古埃及希腊化时期:托勒密王朝(二)
【古希腊列国志】安提柯王朝(三):安提柯一世3
「原创」极简世界史第十三篇之:亚历山大帝国五十年瓜分史
第六章:第四次继业者战争
继业者战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