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胸闷气短、失眠?一张方子化解焦虑,稳定情绪,送给天下操心人

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语人无二三。

人到中年,范女士就面临这种情况,一直郁郁寡欢。近一年来,只要情绪不好就会出现胸闷、气短,还失眠、乏力,经常低烧,心电图检查也未见异常。

这次又因为家庭琐事,病情加重了。在朋友介绍下,到张教授门诊求治。

张教授判断她这是肝气郁结了,开了一周中药,范女士的胸闷、气短、睡眠都好转了,低烧也没有了,也有精神了。又调方巩固了一段时间,所有症状都消失了。

通过疏肝解郁调节情绪问题,这是中医的拿手好戏。具体是怎么做到的?一起来看下面这则验案吧~

01

总是胸闷气短,心电图却没问题,为什么?


范某,女,39岁,2022年3月18日初诊。

【主诉】胸闷、气短伴难以入睡1年余,加重1周。


【病史】

患者一年前因情绪不畅发生胸闷、气短,并伴有间断性失眠,未予以重视。后逐渐加重,尤其是情绪不畅时胸闷、气短尤为明显。于某市医院就诊,肺CT提示:轻微肺气肿,心电图(-)。

医生给予氨茶碱口服无效;再给予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剂,胸闷时吸入,可暂时缓解。

近半年来,失眠加重,并伴有经常下午低烧,体温多在37.6℃左右,时有头晕、头部沉重不适,精神困顿,神疲乏力。一周前因琐事导致症状加重,求诊。


【刻下】

胸闷、气短,伴纳呆,难以入眠、多梦,头晕、神疲乏力、下午低热,舌质淡白、苔薄白,唇色偏紫,脉沉弱。

—— 张景明教授临床验案 ——

患者以胸闷、气短,伴失眠一年就诊,故中医诊断为“胸痹”、“不寐”。
诊断为不寐很好理解,为什么还有胸痹呢?
一般而言,中医内科学的“胸痹”多与西医心脏类疾病联系在一起。然而,“痹”的意思,是指“不通”。


张教授认为胸痹应理解为心胸部痹阻不通所表现的以胸闷为主要症状的疾病,不应仅仅理解为心脏类疾病。

所以,将患者诊断为“胸痹”。 

02

情绪不好,胸闷、失眠就加重?

患者的症状表现有什么特点吗?情绪不畅时,胸闷、气短表现尤为明显。而且结合西医的检查结果,完全可以排除心脏及肺脏疾病。
这说明什么?患者症状的发生与情志因素密切相关。
情志因素为其发病病因,且为症状加重原因,这在中医上属于什么?这是典型的肝气郁结


为什么这个锅要肝来背?肝是冤大头吗?

不是的,还真是肝出了问题。

古代医家认为“七情之病,必由肝起”。因为肝有一个重要的生理功能,就是肝主疏泄,它是人体的情绪调节官。
疏泄是什么意思?疏,即疏通、疏导;泄,即升发、发泄


肝主疏泄,是指肝具有疏通、舒畅、条达以保持全身气机疏通畅达,通而不滞,散而不郁的作用

在正常生理情况下,肝的疏泄功能正常,肝气升发,既不亢奋,也不抑郁,舒畅条达。

那么,人就能较好地协调自身的精神情志活动,表现为精神愉快、心情舒畅、理智清朗、思维灵敏、气和志达、血气和平。通俗点就是说心情好、吃得香、睡得好。
反之,如果肝失疏泄,则易于引起人的精神情志活动异常。疏泄不及,则表现为抑郁寡欢、多愁善虑等。


03

肝气郁结日久还会伤害脾胃

肝主疏泄是保证机体多种生理功能正常发挥的重要条件。比如,每天都在为你服务的消化吸收功能,就一刻也离不开肝的保驾护航。

我们都知道脾胃是人体主要的消化器官。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而肝对脾胃消化吸收功能起着促进作用。

怎么个促进法?

通过协调脾胃的气机升降,以及分泌、排泄胆汁实现的。所以,肝主疏泄是保持脾胃正常消化吸收的重要条件。

而在五行当中,肝属木,脾属土,木克土,所以肝气郁结会横犯脾土,久而会导致脾气虚弱,出现纳呆(饮食减少、食欲不振)、头身困重、神疲乏力等症状。
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气亏虚,气血化源不足,不能滋养头面部,容易出现头晕、沉重不适的症状。下午低热,为气虚发热之象
患者的失眠也跟脾虚相关。俗话说,手里有粮,心中不慌。如果心没有足够的气血滋养,粮食紧缺,心神会安定得下来吗?当然难安,心神失养,则易失眠


还有一个必须要考虑的,就是病程时间对患者心理情绪的影响。长时间求医问药,但却没有明显效果,搁谁谁心情会好啊?

而情绪不好,又会加重肝郁及脾虚的状况,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04

这是气血虚的舌象和脉象

再来看舌象和脉象。
  • 舌质淡白、苔薄白,这是气血两虚的典型舌象;

  • 唇色偏紫,常为阳气虚衰、血行郁滞的表现;

  • 脉沉弱,主气血阴阳俱虚证

这下清楚了吧?舌脉均指向了脾气不足、气血虚弱

所以,病根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肝郁、一个是脾虚。用中医专业术语表达就是肝郁气结,中气不足”。

如何治疗?

肝郁就疏肝解郁;

脾气虚弱就补中益气。


 这不,治法不就出来了吗?治疗当“疏肝解郁,补中益气”。

05

疏肝解郁、补中益气的经典良方

病根找到了,治疗大方向也明确了,用什么药能快一点治好这个病?

张教授派了两个经典方出战——柴胡疏肝散补中益气汤加减。


柴胡疏肝散合补中益气汤加味


柴胡6克        香附子10克    川芎6克 

陈皮12克       炒枳壳20克   白芍12克   

炙黄芪30克   炒白术10克    当归12克    

升麻6克        炒枣仁10克    远志10克

玫瑰花10克    茯神15克       炙甘草6克

7付,水煎服,早晚饭后半小时温服。

中医理论学得比较扎实的同志,应该看出来了吧?张教授开方深得《黄帝内经》“木郁达之”的奥义,他首先以柴胡疏肝散加减来打头阵。
这张方可是疏肝解郁的代表方,它出自明代王肯堂先生的《证治准绳》,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张景明教授《讲透方剂》柴胡疏肝散板书


其中,柴胡身先士卒,既能疏肝解郁,又能疏散退热
被药圣李时珍誉为“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的香附子紧随其后,疏肝解郁理气的功效杠杠的。
接着,派川芎、当归,来补血活血、行气开郁。

炒枳壳

再派陈皮、炒枳壳做辅助,来理气行滞,一起把郁结的气机疏散开。

你注意到了吗?以上药物虽然都可以帮助行气疏肝,调理中焦脾胃的升降,但同时也有个弊端,就在是它们辛香燥烈的特性。

你知道这个特性不好的一点是什么吗?容易伤阴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下面的用药就非常考验医术水平了。
肝体阴用阳,面对诸多理气药虽行肝气却可能伤肝阴的问题,张教授派了白芍来镇场子,它入肝经、味酸,既养肝血,又可以制约理气药的燥烈之性

同时又派了炙甘草,白芍与甘草打配合,既可以养肝血,又能缓急和中,甘草还可以调和诸药,一箭三雕啊

柴胡疏肝散方歌


至于补中益气汤这个方,是张教授的心头好,在以往的医案里已经讲过很多次了。

比如——

八珍汤合用加减治疗月经量少(第36期)

玉屏风散合用加减治疗乏力低烧(第30期)

归脾汤合用加减治疗心脾两虚的失眠(第10期)

补肾药合用加减治疗尿频、尿急、尿不尽,以及肩颈部畏寒、腰膝酸软(第33期),等等。

怎样才能和张教授一样,把它用得出神入化?

关键是找准脾胃气虚的病根,辨证要点也非常明确——大便溏薄、少气懒言、肢体倦怠、面色萎黄、久泻久痢、便意频频、脏器下垂等。

你把这些看准了,用这个方基本上就八九不离十了。

好了,我们继续讲这次的方。张教授派炙黄芪、炒白术健脾益气,解决脾虚问题。

为了快速解决低烧问题,又派了升麻来打辅助,疏散退热,同时它升举阳气的功效也很厉害,能引脾胃清阳之气上升

至于失眠问题,张教授派了一支眠安小分队——炒枣仁、远志、茯神,均是养心安神的良药。


然后,又以玫瑰花来加强疏肝解郁之功,还能给汤药里加入一缕花香
2022年3月25日,患者服药一周后前来复诊,说胸闷、气短缓解,睡眠已见好转,低烧也没有了,精神好转,目前大便日行两次、质地偏稀。
张教授就在上方的基础上去掉了远志、当归,叮嘱患者继续服用一周。后来,该患者在上方基础上加减服用5周,症状悉除
 。

以上就是张教授治疗抑郁症的一则验案,知识点很多,你都学到了哪些?
日出沧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祝愿同志们都能找到解忧的方式,开开心心每一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华廷芳医案精华点评
《医学心悟》
【柴胡疏肝散治疗抑郁症】
5 肝气虚诸证——补肝益气汤(杨震方)
张珍玉医案(五)
悲秋抑郁症的中医辨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