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所有的工业传奇都来自教育

为什么工业4.0的两大主导政府部门,其中之一就是德国联邦教研部?如果不了解德国工业人才培训体系,是很难理解这样的领导架构。这个兼具教育部和科技部的教研部,缔造了了令人神往的职业教育体系。

永不停歇的发动机
毫无疑问,德国工业是德国乃至欧盟的发动机。而推动发动机高速运转的机制,则来自德国一贯致之的“双轨制职业教育培训体系”(下称“双轨制),英文简称dual VETs)。有时候也成为“双元制教育”,其最重要的核心是“企业和职校合作”。

德国人才培养主要通过两条途径实现。一条是小学 →文理中学(Gymnasium)→ 大学(Universitaet),这是一条直接升学的道路,主要培养从事科学和基础理论研究的研究人员;另一条途径是小学 → 普通中学(Hauptschule,往往是学习成绩相对差一些的学生,包括了许多外来移民的孩子) 或实科中学(Realschule,通常学生的学习成绩间于文理中学和普通中学之间) → 职业学校,这是一条直接就业的道路。

人才培养路径

双轨制职业学校的教育,特点之一是对学生教育背景没有特殊要求;而文理中学的一大局限是学制互转上的问题,实科或主体中学几乎没有机会转学进入文理中学,并进一步接受大学教育。

而双轨制对学生教育背景的开放程度要高很多。最早的双轨制的学生主要来自主体中学(Hauptschule),而现在,无论接受哪类中等教育的学生,包括文理中学,都有机会选择双轨制职业学校。 

德国教育体系图
对于直接就业的路径而言,德国有着成熟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包括了小部分由政府公共部门承办的全日制职业学校,以及独具德国特色,由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共同合作建立并维系的双轨制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双轨制)。
德国双轨制

顾名思义,“双轨制”,包括了企业实习和在学校学习两部分学习方式,即实践和理论相结合。 学生是双重身份,既是工厂的学徒,也是公立职业学校的学生。

使双轨制区分于其他教学体系的特征是企业能够直接参与国家职业教育概念的构思和执行:企业、职业学校、商会、政府机构及工会之间紧密合作是双轨制取得成功的核心所在。 双轨制致力于为人才市场提供技能娴熟的劳动力,教授青年学徒在面对未来职业生涯所需具备的相关技能。 正因为这些技能的最终用户是企业雇主,所以在构思和执行阶段能够让他们参与进来,就显得尤为重要。

学生实时参与在企业运营的第一线,倒逼从事理论教学的老师也必须做到与时俱进,教授最前沿最符合当下需求的相关知识。从而确保了双轨制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企业是教育投入的大头
从实施方面来看,双轨制首先由德国政府建立相关法规制度,保障学生的工作权益, 包括不能少于三分之一基本薪资的津贴以及基本福利。企业则按计划将款项投入培训项目,德国每年都要花费大约200亿欧元,其中大部分经费来自各家企业占比大约85%。
企业投入教育经费是大头

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在德国有超过一半的企业,参与双轨制!

学生最后通过商会举办证照考试,考试内容中实务跟理论一样重要,学生在职业学校和企业学到的知识将被交叉验证,通过考试的学生大约有一半会成为公司的正式员工。

每年,联邦教科部和各州文教部要发布学校毕业生统计数和下年度预测数。需要接受双元制培训的学生,早在毕业前就向各有关部门及企业咨询。咨询过程既指导学生选择企业,又帮助企业选择学生。

时间上的考量
具体实施过程中,双轨制职业教育以企业实习锻炼实践能力为主,每周平均3-4天参与到实际工作中去,剩下的1-2天,则在职业学校学习理论知识。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双轨制大学,学制通常为3年。在这3年里,学生们每3个月就要进行学校理论学习和企业实际工作的转换。这期间他们需要完成多篇论文,学校会定期安排口试和笔试。学生们要在企业的实际工作中寻找论文的题目。而在企业的时间段里,学生则要独立承担工作任务,参与企业新业务的研发。值得关注的是,在“职业学士”学位之上,德国的应用科技大学还提供类似“职业硕士”学历。在进一步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教授企业管理的配套课程,如财务管理,人事管理等,使学生具备各项创业必须的软实力。

部分获得“职业硕士”学位的学生常常会先加入企业工作,待积累了丰富经验之后,便会尝试自立门户,中小企业能够在德国蓬勃发展,便也不足为奇。

这才是德国中小企业独霸世界的看不见的秘诀。

双轨制三方皆赢家
对于双轨制职业教育, 企业为何愿意一掷千金,学生趋之若鹜,政府机构津津乐道?

德国企业一个约定俗成的看法是,对职业教育的投资,就是对企业的中长远投资。要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拥有大量在生产一线训练有素的员工。基于这点,各企业都乐于投资职业教育,负担学生在工厂培训期间的一切费用。
企业持相当乐观态度
不仅可以保证高质量的员工,还可以尽可能减少新员工入职阶段的时间等各项成本,通过学徒进入企业的员工,往往已经具备了入职岗位的特定资质, 对企业体现出比一般员工更高的忠诚度。

对于政府机构而言, 优点也是显而易见的。 受益于对招生对象学业背景的高度灵活,双轨制为所有学校的毕业生提供了接受职业培训的机会。财务方面,由于企业的慷慨解囊,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政府公共财政压力。有助于寻找共同发展有竞争力的国家培训标准的合作伙伴。

对学生而言, 就业是第一位要考虑的事情。通过双轨制实践结合理论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学生对劳动力市场有较好的理解,并能够获得广泛认可的培训证书。 所学即所用,务实有效。 不仅如此,学生能在学习期间就开始有一份较为稳定的收入。

在“双轨制”教育下,学生毕业时就成了技能娴熟的专业工作者并能立即为企业所用。年轻人得到工作,企业得到合格的雇员,劳动力市场进入良性循环。

相比之下,那些只接受过学院教育的毕业生参加工作后却很难立刻进入“职业角色”,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转型期。

因此,在欧洲,凡是实行“双轨制”的、职业教育比较完善的国家,如德国、瑞士等,年轻人失业率就比较低。

比工业4.0更诱人
中国制造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期,高素质的产业工人,已经倒逼职业教育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而德国毫无疑问是学习的样板。不光是中国,即使在美国,也对德国这种双轨制的职业教育体系赞叹不已。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德国的职业教育就此高枕无忧。近年来追求高学历的“世界病”也在侵染着德国的年轻人,2013年,德国选择大学学习的人数第一次超过选择职业培训的人数。这显然是一个具有重大历史影响的转折。一头是人口总量下降、老龄化严重,另一头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更乐于上大学而非当“现代学徒”,专业技能人员的缺口已经出现。这也成为了德国提出工业4.0的重要原因之一,设法通过向员工提供更灵活更舒适的工作与工作环境,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投入到传统制造业中来,以此应对制造业发展遇到的“透明天花板”。

德国前总理科尔曾经说过:“经过良好职业培训的青年,是德国最大的资本,是德国经济稳定的保障”。一言破题,这条主线贯穿了整个德国工业的振兴。 无论二战后炮弹坑里的迅速崛起,培养出大批各具特色中小企业, 一举成为世界第二大出口大国;还是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 欧元区经济深陷衰退泥沼, 德国仍然一枝独秀,在欧盟国家25岁以下年轻人中,以7.6%的最低失业率, 实现经济的快速复苏。

德国技术型和应用型人才的 “双轨制”职业教育体系,比起工业4.0,甚至是一个更加诱人的话题。


作者简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聚焦职业教育发展:德国双元制教育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
职业教育从1.0版跨入3.0版
国际司:德国职业教育体系介绍
德国教育启示,孩子的成长应该这样培养
中国职校校长考察德国后,写下万字长文……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探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