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伤寒论》113方——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

第二十六方——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

太阳八十六

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主之。

厚朴一斤(250克)去皮,生姜半斤(125克),甘草二两(30克)炙,半夏半升(65克)洗,人参一两(15克)

上五味,以水一斗(2000毫升),煮取三升(600毫升),去滓,温服一升(200),日三服。(一次性纸杯,一杯水为240毫升左右)

胃不偏燥,脾不偏湿,脾升胃降,中气转运,胸腹冲和,故不胀满。汗泄中气,阳虚湿旺,枢轴不运,脾陷胃逆,则生胀满。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人参、甘草,补中而扶阳,厚朴、半夏、生姜,降浊而行郁也。

在平时的运用中,提纲“发汗后”这三字可以忽略掉,有的人不发汗,有中虚胀满者,可以直接用这个方子。有的还是误下之后胀满者,病理就是阳虚,中气不足,壅满而不运。厚朴破其壅满,生姜、甘草、人参、半夏,补虚而扶阳。

《长沙药解》厚朴:味苦、辛,微温,入足阳明胃经。降冲逆而止嗽,破壅阻而定喘,善止疼痛,最消胀满。

厚朴苦辛下气,善破壅塞而消胀满,下冲逆而定喘嗽,疏通郁迫,和解疼痛,除反胃呕吐,疗肠滑泄利,消宿食停水,调泄秽吞酸,止肠胃雷鸣,平霍乱转筋,下冲消滞之物也。

本条厚朴大剂破其中壅,与人参小量补中之虚,二者差十倍而同用,用黄师的下气达郁汤注解,其善治者,肺胃之积,泻多而补少,肝脾之积补多而泻少,半补半行之,补不至于壅闭,行不至于削伐,正气渐旺,则积聚消磨矣。

摘:《经方躬行录》

1治泄后腹胀。(《伤寒尚论篇》)

2治胃虚呕逆、满不食。(《张氏医通》)

3治噫气吞酸,心下坚满膨胀,皆慢性胃炎及胃扩张之证。《伤寒论今释》)

4治脾虚作胀辄效,而脾虚挟积溏泻不节,尤有特效。《伤寒论译释》

5理中汤:同可治腹胀。不同者,理中汤证之腹胀,为脾胃虚寒,必兼呕吐、肠鸣、下利等中寒之状。

1腹胀——闫云科医案

周某,男,45岁,煤矿工人,腹胀纳呆三年余,杂治不愈。2005年6月在省城某医院就诊,胃镜检查:浅表性胃炎。肠镜检查:结肠炎性息肉。超声波提示:肝胆肾正常。中西药服之,症不见轻,唯服乳酸菌素片胀可得减,停则胀满如旧,故每日三服,不敢少缺.2006年4月26日来忻求诊。

望其槁项黄馘,色枯少泽,形体瘦削,行立无力,舌质淡,苔白腻、根部发黄 询知腹胀终日,午后尤甚。饮食无味,饭后满闷不适,饥饿时方觉轻舒。腹不痛,时嗳逆,大便干秘不畅,日二三次,每临晨五点许、里甚急,便后心下空虚不适。背腹畏寒,稍冷则肠鸣,腹胀益剧。寻医多与理中丸或理中汤加桂附,然药后胀益甚。夜寐难,痰多黏稠。口干、口苦,不思饮。切其脉,沉弦细。诊其腹,腹壁薄,松软无压痛,心下微拒压。

脉症相参,此气滞脾虚,上热下寒证也。井下作业,寒湿侵袭、饮食无规,或饥或饱,久而久之,致脾胃损伤,运化失职。水谷之精不济,则日渐虚赢;水湿之浊不降,则脘腹胀满,及纳呆、暖逆、便难始终相伴。观其午后胀甚,大便不爽,心下拒压,便知证非纯属中虚,虚实相兼者,宜补泻同施、独以理中汤者,方证不相吻也。理中汤本为脾胃虚寒而设,兼邪实者非所宜也,故服后其胀益甚。口苦,痰稠,腹背畏寒,为气滞中焦,升降失调,致上热者热自发、下寒者寒自生;夜难寐者,胃不和也,胃和则自寐也。中虚、寒热互结之胀满,以三泻心汤为佳,本案腹胀属气滞中虚,宜宽中下气以行其滞,伍甘温以健中、辛苦调热。拟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加味;

厚朴24g 半夏15g 生姜15g  炙草6g 党参10g  黄连6g  桂枝10g 附子10g 茯苓15g 五剂。嘱勿食难化之物,晚餐少食或不食。

二诊:腹胀减,大便较前为畅,便后不适感消失。胃纳仍差、痰多黏稠,口干苦,背畏寒,苔白腻,脉沉弦细。症有减轻之象,显示枢机启转,升降步轨。然病历三载,岂能愈于旦暮,宜守方续进。

原方加神曲10g五剂。

三诊:腹胀止,胃纳增,嗳逆减,心下拒压不再,大便畅,临晨必行。寐好转,背仍寒。舌淡红,苔白腻,脉沉细。脉证观之,气机业已通畅,开降亦渐有序,宽肠下气理当结束。接下之治,以脾胃久虚,中阳不足,一如硗土难以植茂,故建运脾阳,拯虚济赢应转为首务。拟理中汤加味:党參15g 白术15g 干姜10g 炙甘草10g 附子10g苓10g 黄连6g七剂

后患者因腰椎间盘突出来诊,彼面色红润,颐丰颊满,已非昔日赢容。《经方躬行录》

论;检查有息肉,也没说息肉尺寸多大,此轻的息肉,如息肉大,这就是肿瘤。所谓的浅表性胃炎,做过胃镜的都会有这诊断。此病腹胀,就抓主症。

脾胃病者,必见行立无力,也就是乏力怠之义。舌苔淡者,虚寒无热,既不是宿实上热,也不是外感内热。苔白腻病腹胀者,胃气不降,肺气上逆,不能物化也,津凝而厚腻。胃气不降,所以饮后胀满,饥饿则胃无壅满,只是虚滞,而不满实,所以轻舒。腹不痛者,无胃质伤,也无肝脾贼克,只虚寒气逆不降,所以嗳气,不要误为旋覆花代赭大汤,误用或以可以,皆有补中降逆之药,这就经方的神奇。这个西药乳酸菌片就没有这样的魔力。

此气滞脾虚,是胃气滞,不破胃气,所以理中汤无效,破壅以降逆也。午后胀甚者,即应胃腑日晡之时,胃气不降之故也。下午为晡时,又为分日晡14:15至15:45与下晡15:45至17:15(每个时段为90分钟)。胃逆胆痞,所以痛而拒(注意区别《金匮》腹胀腹满篇,腹满十七,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此是气满,胆痞之痛,区别与停食之实满,壅塞之实痛。口苦者,胃满不降,相火上炎也。气不化津,火炎上热,所以痰稠。夜不寐者,胃气不降,所以卫气失藏,阳不入阴也。

破滞之后,脾胃升降,各复其常,再以温燥之药补虚扶正以理中,此是正治

点击看,感谢分享,读黄元御,学古中医

自学中医,只读黄师,不走弯路,快速入门

自学仲景,只读黄师,四圣一脉,医家准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00首经方方证要点——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读经典用经方: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治腹胀满)附类方鉴别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治愈顽固性腹胀一例(聂惠民)
经方-040、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胃气不降产生腹胀的治疗-《伤寒杂病论》学习笔记47
腹胀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