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来吧不要怕难,来搞定杜甫这首500字的经典一诗



一个真正的爱国者,应该是什么样子?我觉得就是杜甫这个样子。

要读懂杜甫,必须先读懂一首长诗,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的,叫做《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真的有500字。

我觉得它是唐诗里的《第九交响曲》,是盖世一诗,是灵魂绝唱,是杜甫留下来的一千四百多首诗里最震撼人心的长篇。

一直想找个机会讲讲这首诗,但总怕它太长、太涩,到今天下才定了决心动笔。

微博上也有很多朋友鼓励我,说“你只管写,读不下去算我输”。

那好吧,其实也并不很难的,我们一起来搞定它。

话说,公元755年初冬,杜甫要从长安去探亲。当时他刚找到了一份工作,要回家一趟。

如果你对历史特敏感,一看到755年冬这个时间,大概就会立刻“咯噔”一下:哎呀妈呀,要出大事了。

没错,“安史之乱”即将爆发了。大唐王朝处于大爆炸的前夜,一个大乱世就要到了。

杜甫当时啥情况呢,他在长安当了十年“京漂”,到处投简历、蹭饭,求爷爷告奶奶。终于,朝廷不知道怎么想起他了,给了他一个工作,叫做“右卫率府胄曹参军”。

这个岗位是正八品下,比不入流的弼马温还是好一点。

工作定了,杜甫立刻安排回家探亲,看望老婆孩子。他的家人在陕西的奉先县。他就把这次探亲写了一个诗,叫做《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所以你可以理解为《回家的话》。我一点点来讲。

开头是这样的:

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

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


一开头就是自嘲:我这个草根啊——“杜陵布衣”,头脑不灵光,“意转拙”,越活越木了。

我活成这个鬼样子,却还厚着老脸,总有一份雄心,把自己比作历史上的大人物——“稷与契”。

“稷”与“契”这两个人都是上古的著名大臣。用一个现代的成语就是“沟命海心”,杜甫就是自嘲自己沟命海心。

接下来几句都是这个意思:

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阔。

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


“濩落”指没出息,“契阔”指很辛苦。杜甫说自己活成这个鸟样,又辛苦又没出息,本来死了也算了,棺材一盖,一了百了。

可是谁让我没死呢?谁让我还活着呢?活着,我就不甘心,我就总想追梦。

有点像毛不易那个歌:

像我这样优秀的人,本该灿烂过一生。怎么四十多年到头来,还在人海里浮沉。

就是这个意思。

之前这些话,杜甫都是在铺垫,为了下面抒怀。李白写诗就不一样,李白抒情之前不铺垫的,直接胸口一喷就来了。杜甫却要先自嘲几句、铺垫几句,真性情才开始慢慢流露出来。

他说: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取笑同学翁,浩歌弥激烈。


活成这个鬼样子,却还关心别人——“穷年忧黎元”,黎元就是就百姓,他忧个没完,忧到自己肠子滚烫,五内如焚。

有一年北大中文系不记得是考硕士还是博士了,专业考卷就有一道题,填空,考的就是这两句“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所以同伴们也就笑杜甫,“取笑同学翁”,聚会的时候都调侃他沟命海心。杜甫说,大家笑归笑,我初心不改,更加志气昂扬,浩歌弥激烈。

一个人到了四十四岁,要改早改了。杜甫是改不了的,他就是这样的人。

性情了几句后,他又开始往回收了,又讲了几句“套话”、面子话:

非无江海志,潇洒送日月。

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诀。
当今廊庙具,构厦岂云缺?

葵藿倾太阳,物性固莫夺。


就是说我不是非死皮赖脸要当官,我不是没有归隐江湖之志,也想走,可是架不住这时代太好了,皇上太英明了,是“尧舜君”,所以我不忍心走。

他还说:现在有本事的人这么多,哪里差我一个?只是我特么太忠了,我是个忠臣的属性,所以坚决不走。

看到这,你会觉得杜甫挺矫情对不对,你到底是走还是不走啊?而且这家伙貌似还是个马屁精,什么赶上了好时代啊、生逢尧舜君啊,马屁一套一套的,哪里有诗圣的风骨?

别急,你得往下看。

后面又是十二句,大致仍然是表达上面的意思:

顾惟蝼蚁辈,但自求其穴。

胡为慕大鲸,辄拟偃溟渤。
以兹误生理,独耻事干谒。
兀兀遂至今,忍为尘埃没。
终愧巢与由,未能易其节。

沉饮聊自遣,放歌破愁绝。


杜甫讲:咱其实就是个小蚂蚁,过点小日子就好,干嘛要追求当大鲸鱼、搞大事呢?

他说,我这人特别耻于走门路、托关系——“干谒”,好压抑,所以一直混不出头。可是不喜欢归不喜欢,类似的托关系找门路的事我也一样没少干。好惭愧,比不上那些淡泊名利的古代先贤——“巢与由”。我太难了!

人和人是不一样的。有些人天生喜欢搞关系、喜欢钻营,他们会乐在其中。而像杜甫这种面皮薄、自尊心强,天性不喜欢钻营、而又勉强为之的人,就会活得很痛苦。

啰啰嗦嗦到此,杜甫说:愁啊!愁!且喝上两杯,作几首诗,放歌一唱吧!

诗写倒这里,第一部分就算是写完了,已经160个字了,全诗过了三分之一。大家觉得很难吗?也并不太难对不对。

在讲了一通心事和志向之后,杜甫笔锋一转,寒风陡起。

他开始讲自己探亲的事情了。全诗进入第二个乐章:

岁暮百草零,疾风高冈裂。

天衢阴峥嵘,客子中夜发。

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


一年将尽,百草凋零,寒风呼啸,杜甫大半夜出发上路了,“客子中夜发”。

这路可不好走,严霜凛冽,衣带都冻得断了,手指都冻直了不能弯曲。

记住,这是“安史之乱”的前夜,杜甫写的这风刀霜剑,隐隐意有所指。

接着,他一笔荡开,写自己凌晨路过了骊山。骊山有什么?华清池,唐明皇享乐的地方,每年冬天带着杨贵妃在这里泡澡嗨皮。

杜甫说,天寒地冻的时刻,骊山的大人物在奢靡腐化,大搞海天盛宴:

凌晨过骊山,御榻在嵽嵲。

蚩尤塞寒空,蹴蹋崖谷滑。
瑶池气郁律,羽林相摩戛。
君臣留欢娱,乐动殷樛嶱。

赐浴皆长缨,与宴非短褐。


“御榻在嵽嵲”,嵽嵲就是山很高很陡,皇上把海天盛宴就搞在这儿。杜甫真是生猛,直接一笔搞到“御榻”头上。

他说,老爷们天天嗨得很,君臣都在“欢娱”,在“瑶池”里享乐、泡澡、蒸桑拿,“气郁律”。

不但皇帝泡,王公权贵也泡,“赐浴”,一起打水仗。泡完澡就开饭,“与宴”嘛,蒸羊羔蒸熊掌……大吃特吃。

杜甫是一个当时路过骊山的行者,是一个历史的见证者。他清楚地告诉了我们,安史之乱前唐朝君臣是个啥样子?就是这个熊样。

之前我们还说杜甫拍马屁、讲漂亮话,什么“生逢尧舜君”,可你现在发现他是马屁精吗?不是的!这些马屁话只是个幌子,杜甫其实是在见证、在批评。

接着杜甫又说了:

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

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

这是了不起的话,了不起的议论——朝廷用的那些华贵的绢帛,本来都是出自贫苦女孩子的劳动。你们鞭打人家、欺压人家,一车车一捆捆聚敛上来,利益集团们大家分了。

后来郭沫若挖空心思黑杜甫,也不得不承认,这些是很光辉的句子。

圣人筐篚恩,实欲邦国活。

臣如忽至理,君岂弃此物?

多士盈朝廷,仁者宜战栗。


杜甫说,你皇上搞那么多赏赐,纵使权贵瓜分既得利益,本来是为了团结人心,是为了“邦国活”。可是这些权贵们哪一个用心为国呢?

所以杜甫说:“多士盈朝廷,仁者宜战栗”——朝廷里养着那么多所谓的英才,其中有点儿头脑的、有点儿良心的“仁者”真的应该战栗!应该好好想一想!

杜甫之前说皇上是“尧舜君”,可现在却犀利地抨击“尧舜君”。他之前说大臣们是“廊庙具”,可现在却猛烈地批评这些所谓的栋梁材。

他一个路人,冻得要死要死的,你说你先管管自己的衣带好不好啊?都冻断了,裤子都掉了!华清宫的大门你都进不去,却在这里沟命海心,忧愁风雨,大声呼喊。

接着,杜甫笔锋再一转,不光是说骊山了,而是说到了现实中的利益集团:

况闻内金盘,尽在卫霍室。

中堂舞神仙,烟雾散玉质。
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

劝客驼蹄羹,霜橙压香橘。


大意是:我听说大内赏赐的“金盘”——这里指代特殊的利益,都集中到了卫家和霍家。

卫家和霍家啥意思?就是外戚,皇帝的老婆家。“卫”是卫青,“霍”是霍去病,都是汉武帝的皇后卫子夫的亲戚。

杜甫这是在拿汉朝的事指代唐朝,说杨贵妃得宠,杨家鸡犬升天,表面上说的是卫青,其实说的是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这家伙因为杨贵妃当了宰相,一个人兼40多个职务,败坏朝纲,朝政日乱。

杜甫说他们生活奢华腐败,家里演奏着高级音乐,客人来了上貂皮保暖,大概得像郭德纲说的“一日三开箱”,每天换三件貂。

这些利益集团吃什么呢?驼蹄羹,用高汤煨骆驼蹄子。名贵的水果堆成小山,带霜的橙子压着橘子,穷鬼们别说吃过,见都没见过。

写到这里,杜甫的一腔忧虑喷薄而出: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


贫富差距太大了。大唐盛世掩盖下的“冻死骨”,让杜甫太压抑了,太惆怅了,他说不下去了,所以“惆怅难再述”。这是一种仁者才有的惆怅,一个爱国者才有的惆怅。假的爱国者是事不关己的,是不会有这种惆怅的。

到此,诗的第二部分结束。从“凌晨过骊山”到“惆怅难再述”,一共190个字。杜甫运笔如神,从一个苦逼行路人的视角,给你活画出了当时盛唐的真实情景。

如果说第一部分是杜甫的个人牢骚、个人抒怀,那第二部分就忽然深沉了、犀利了、厚重了,境界始大,感慨始深,变成了忧国和忧民。

这个王朝危机四伏,到处漏风。杜甫不是神仙,他也不知道“安史之乱”马上就要爆发,但是你读这个诗,他似乎感觉到了什么,所以他才“叹息肠内热”,仰天长叹,五内如焚。

多么讽刺啊,这么大一个王朝,居然是一个冻得发抖的赶路的人最清醒。

接下来,笔墨又回到自己身上,杜甫继续描写自己的赶路,连续用了十句、五十个字:

北辕就泾渭,官渡又改辙。

群冰从西下,极目高崒兀。
疑是崆峒来,恐触天柱折。
河梁幸未坼,枝撑声窸窣。

行旅相攀援,川广不可越。


不多解释了,路途上真的很辛苦,河水夹着冰,小桥虽然没拆,但也吱吱噶嘎,很难走,大家牵着挽着才能过去。

你再比一下之前权贵家的“驼蹄羹”、“貂鼠裘”、“酒肉臭”,是不是对比太刺眼了,太鲜明了,寒暖两重人间?

既然路途这么艰难,杜甫为什么非要回家呢?他回答说:

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

谁能久不顾,庶往共饥渴。


老伴在他乡,也就是奉先县,一家人骨肉分离。“十口隔风雪”,读到这句,真是催人泪下。

当初为什么骨肉分离呢?因为首都长安遭了雨灾,米太贵,生活成本太高,杜甫一家呆不下去了,只好把家人先安顿到外地。他时时刻刻想家。

所以他说:谁能久不顾?真是一个中年的想家的男人的心声,哪怕“川广不可越”,千难万险,也要去“共饥渴”,同甘共苦。

好不容易回家了,找到了那个贫寒的小屋。可是杜甫看见了什么呢?简直是人间悲剧:

入门闻号啕,幼子饥已卒。

吾宁舍一哀,里巷亦呜咽。


一进门,杜甫就听见家里人的号哭声,小儿子饿死了。

邻居都觉得太惨了,“里巷亦呜咽”,也在为这不幸的一家人呜咽。

读到这里,能不一哭!一个诗圣,一位我们中国的文化的巨人,一个我们民族的瑰宝,生活成这个样子,孩子都要饿死。这真的是时代的惨剧。

杜甫抹着老泪,无比惭愧。他说:

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

岂知秋禾登,贫窭有仓卒。


那一年收成并不坏,可穷苦人家仍然搞不到粮食,遭遇不幸。杜甫说自己愧为人父。

他这个人对家人一直都满怀惭愧,对孩子,他说“所愧为人父”,对太太,他说“飘飘愧老妻”。他勤奋、努力,爱家人,有责任感,可是拼搏半生,无法为他们带来温饱,还是逃不出一个愧字。

但是杜甫有个特点:在自己最痛苦的时候,会推己及人,想到别人的痛苦。

他说自己:

生常免租税,名不隶征伐。

抚迹犹酸辛,平人固骚屑。


什么意思?就是说我杜甫好歹有身份,受到祖上的恩荫,有一些特权,好歹不用交租税,不用服兵役。

什么叫“名不隶征伐”?就是说不用服兵役。

杜甫说,我毕竟还不是最底层的阶层,都尚且遭遇人间惨剧,如此心酸,可想而知那更底层、更穷苦的人呢?

比如那些失去田园产业的人,比如那些边远地区的穷苦士兵,他们的生活可怎么过?

因此他用这样二十个字结尾:

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

忧端齐终南,澒洞不可掇。


他的忧愁,像终南山一样高,“忧端齐终南”。

他的忧愁弥漫无际,不可收拾。“澒洞”,就是弥漫的样子。

五百字的长诗,在杜甫的一片热泪中就此结束。

确实并不很难对不对。

整首诗,杜甫好像只是在匆匆赶路。但是你好像感觉到,他清瘦的身体里,有一颗赤诚的心脏在砰砰跳动。

他卑微、贫寒、纠结,但是又情怀高尚,志向远大,而且对别人满怀同情。

他的笔下,活画出了一个盛世边缘的大唐,浮华奢靡,又处处溃烂。“御塌”高高在上,“瑶池”烟雾朦胧,可是在贫寒的房屋一角还有饿死的孩子,冷暖交织,悲欢迥异。

他还像一个预言家。他身份低微,根本不掌握任何内幕信息,可是你不晓得他从哪里来的敏感,从哪里来的洞察力,能写出大崩溃的前夜,写出”安史之乱”前的山雨欲来风满楼。

他着急万分地提醒大臣们“仁者宜战栗”;他还说“恐触天柱折”,似乎全部在预示着什么。

很快,杜甫的担心就都成为现实。一个月之内,天柱折了,安禄山范阳起兵,大乱爆发,大唐沦为一片腥风血雨、尸山血海。

从这五百字,你能看出杜甫是一个真正的爱国者。

假的爱国者只会唱赞歌,而杜甫是真的关心家国,所以他要呼号、批评和质疑,肝肠如火,涕泪横流。

不知道怎么形容杜甫,看来看去,还是郭沫若那副对联: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可惜的是,公元755年,写下五百字的时候,人们不知道他的伟大。

他只是一个抱着孩子哭泣的四十四岁的父亲。

-完-



《给孩子的唐诗课》,这是当当网购买链接,随书赠送Q萌便利贴,三款随机发,质量很好~

当当购物 轻松爱上唐诗,点击购买
小程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岑参写给杜甫的一首诗,悲叹仕途之坎坷,一代文人的惆怅心态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赏析
托古改制:富人永远被尊敬,穷人永远被欺凌,他是穿越的圣人吗?
杜甫躲过了好友的谋杀,却没撑过一顿烤牛肉,饱餐后怎么就身亡了
杜甫草堂的来历和传说故事
诗圣杜甫的人格魅力(作者不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