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庆假期去“收秋”

文/王钦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又到秋收时节,秋收是麦收之后一年内又一个丰收的季节。每年的中秋节后,农作物逐渐生长饱满,叶片逐渐枯黄脱落,秋收便开始。秋意浓郁,薄雾轻纱似的笼罩着大地,阵阵秋风吹落片片树叶,落叶纷飞,随风舞动,田野里那一片金黄色的玉米地,在秋天里羞涩的低头,恰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在流年里轻舞飞扬,诱惑着收割机的轰鸣,为田间忙碌,为收获欢歌,喜庆挂在季节的末梢。

大凡出生在农村的人们,不论你远离家乡数千公里,还是长大后出息了,工作居住在城市里。若父母兄弟在农村生产、生活,那怕你的工作再忙再紧,都要想方设法在“十一”国庆节前后要请假回家一趟,帮助家人完成秋收秋种。常年在外,老人通常是兄弟姐妹们照顾着。因此,回去帮着收秋也是在尽自己的孝道。“秋收不收,烂在地头”;“龙口夺食,颗粒归仓”;季节不等人,收秋需及时;如此,才能做到“手里有粮,心中不慌”!

我虽然在晋南农村出生,可是八岁时就随父母离开了家乡,秋收的情景也就成了我儿时的记忆。后来也曾多次回老家,一般都是避开夏季和秋收的。夏季太热,酷暑难耐;秋收太忙,亲戚们无暇招呼客人,也就几乎没有参与过秋收。

刚结婚的时候,妻子的娘家种了不多的地。国庆前后,在外地工作的岳父会请假回清徐老家收秋。我偶尔有几次回去帮着干活。玉米初收时,通常看不到人影,远远地只看到地里的玉米棵子在晃动,走近了才听到地里“咔嚓咔嚓”掰玉米的清脆声。玉米掰完后,玉米棵子被割倒,才看见玉米的主人以及地里掰下的一堆堆玉米。掰下的玉米需要装袋扛到地头的路上,然后装车拉回。向日葵收割通常是先将顶端割下,然后再将秸秆放到。高粱和谷子的收割是先全部割倒后再用特制的工具取下顶穗。

干活的时候,还要做好防护,避免蚊虫叮咬,叶片划伤。收集回来的秸秆一般是粉碎、沤肥,以备来年地里追肥使用。粮食的收成是和农家肥好坏有直接关系的,“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记得以前我国的农业方针是“土、肥、水、种、密、保、管、工”八项指标,缺一不可。收割回家的黄豆,晾晒与庭院,人们不论白天夜晚,只要一有功夫,就把连带着秸秆晒干的大豆,用木杈棍棒之类的农具,一遍遍地捶捶打打。分离出来的豆秸豆叶,被塞进灶膛,在“噼噼啪啪”的鸣礼中,化作熊熊的火焰,烧熟了饭菜,以最绚烂的方式结束了毕生的使命。

开始几年,这对于我这个没有从事过农活的人,的确吃不消。在田里劳动一整天,晚上还要加班刨玉米,架玉米棒。劳动时,经常出现上下眼皮“打架”的情形。妻子看到我疲惫不堪的样子,总是心疼我,让我提前休息。后来,全家搬到了县城,地也让本家的亲戚们种了。

回想秋收的情景:收割是在享受,忙碌也不觉得累,老人、孩子都在忙里忙外,没有人会觉得委屈,没有人会觉得难受。鞠一捧笑容在田间地头,撒一路歌声为丰收喝彩。田里,你追我敢,奋力向前,来来往往,车来车往,平车,小车,拖拉机等只要是能把收成拖回家的就行。人们似乎没有对体力劳动有任何的歧视,男人、女人,都浑身是劲,就连小孩子也会随着大人在跑前跑后,学着大人的样子在忙碌,老人碰到一起总会夸奖这些孩子懂事。

一天到晚田野里劳作的人们来来往往不间断,直至天黑才会渐渐散尽。一连数日内没白没黑的往返于农田之间,广阔的田野里一派繁忙热闹的景象,到处是人们辛勤劳作的身影。秋收的确很辛苦,但看到丰硕的收成心情自然会很舒畅。北屋顶上晒满了玉米,南屋顶上晒满了花生,院子里谷子将要回仓,黄豆正在街上凉晒,芝麻正垛在东屋房顶上笑开了花……

夜晚,家家户户灯火通明,劳累了一天的农家人,晚上也得不到休息。“啪啪啪啪”的声音,是人们在摔花生,“唰啦唰啦”的声音,是人们在剥玉米。白天收获回来的庄稼,晚上要加紧拾掇出来,明天要及时晾晒,而明天的首要任务,依然是把成熟的庄稼从田野里收获回家。拥有果园、菜园的农户,在秋季里更是忙碌。所有的瓜果粮蔬,都要赶着在冬季来临之前收回家中,否则冻坏了也就无法再食用。

“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一首《秋词》道出了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对秋天两种截然不同的心态。文人墨客的清词丽句,就把秋天赋得雍雅而高贵,华丽而端庄,物华而殷实,娉婷而峥嵘,丛林而侵染,适宜的笔调氤氲了“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多美!秋的神韵浓缩在平平仄仄的诗行里,还有硕果累累,田野上稻谷金黄,空气里弥漫丰收的芬香。到处都是秋的色彩,到处都是秋的味道。天空纯白的云朵,似一朵朵硕大的棉花朵儿悠然的绽放在深邃的天穹;太阳失去了夏日的炎热,有着秋日的清爽,照射着淡淡的光芒,如同田野上一穗穗弯成镰的稻子,镀上熟稔的金黄,柔和太阳的光芒,熠熠闪光,更加凸显沉甸甸的谷粒灿烂的澄黄,耀眼了一片片无垠的田野。

在文人墨客的或悲或赞中,秋天被赋予了太多的情感寄托。但是无论是悲是赞,似乎都与农民无关。不是农民不懂的情调,不是农民不知附庸风雅,而是秋天正是田野奉献的季节,秋天正是农民收获的季节。农家人实在是没有这份闲心,更没有这份闲工夫在此悲喜慨叹!丰收的喜悦,需要用他们流着汗水的辛劳来奠定。在这大忙之际,人们没有花前月下的闲情逸致,花开无人欣赏,花落无人打扫。他们明白:靠“风花雪月”是打不下粮食的,“人若哄地皮,地皮哄肚皮……”

以前秋收至少二十多天,甚至一月有余。如今,机械收割,省去了不少的劳力。田野上只有收割机穿梭着忙碌,看不到农人们的繁忙了,眼前的秋收,没有紧张的收割繁忙了,农人们像闲人一样站着或蹲在田埂上,口里吧嗒着烟卷,悠闲的看着收割机在田里一圈圈的转,一袋袋谷子、玉米从收割机上滚下来。只是少了秋收热火朝天喧闹的景象了……

  收获了一年的汗水,收获了一年的辛勤,收获了秋收的喜悦,收获了秋收的丰收。秋收在季节,绽放出令人欣慰的笑容,绽放出春花秋实的美丽…… 

秋收结束后,接下来就是浇地、施肥、耕地、整地、播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外秋收和国内有啥不一样,玉米直接脱粒收割,秸秆还田
老年人的秋收,熟悉又扎心劳动场景
风景独好丨秋思
国外先进的玉米收割机 一边出玉米粒 一边出秸秆粉末
【三湘文艺】哲夫 国庆忆丰收
老家秋收的场面既温润又扎心,看完心绪难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