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可能一知半解,但未必了然于心
失温
HYPOTHERMIA


终于,这个冬天,在众多小伙伴儿们的翘首期盼下「云及户外频道 | huwaifm」于农历新年的第一天和大家见面啦!过去的半年来,不少美丽的「云朵」们纷纷在后台留言啥时才能被云及菌勾搭,去人生的第一座5000米走一遭。可惜呀,我对你们(还有我)的小体格子只能表示呵呵。但是,表怕!身体素质差,人要智能化。从现在开始好好接受调(pei)教(xun),神马珠穆朗玛、乞力马,指日可待。



什么是失温


冷和热,是自然界最常见的物理现象之一。正因太过平常,以至于很多时候往往会被我们忽视,但是又不得不承认其对于户外安全出行的重要性。这,就是现实;这,即是真理。因为一切的一切都不以我们的意识为转移,是客观存在的。进行户外活动,安全意识非常非常重要。首先要保证自己处于寒冷环境(通常10℃以下)时避免发生「失温症」。




失温(Hypothermia),又称失温症,是指人体热量流失大于热量补给,从而造成人体核心区温度降低,并产生一系列寒颤、迷茫、心肺功能衰竭等症状,甚至最终造成死亡的病症。


我们先来明确下人体核心区的概念。这是一个相对于四肢和表层皮肤而言的说法,通常,我们把负责维持生命运转的大脑以及心、肺等脏器统称之为人体核心区。




在了解了人体核心区的基础上,小伙伴儿们就能轻松的区分失温和它的近义词冻伤之间的区别了。


冻伤(Frostbite),是指当身体长时间处于低温和潮湿刺激时,就会使体表的血管发生痉挛,血液流量因此减少,造成组织缺血缺氧,细胞受到损伤,尤其是肢体远端血液循环较差的部位,如脚趾。


机智的你一定发现了:失温发生在内部的人体核心区心、脑等部位;冻伤则大多发生在外部的肢体、表层皮肤等部位。失温严重可能导致死亡;冻伤最多也就剁手砍脚。没错,就是这么简单。


如何判断失温


抛开概念,实际情况下如何判断身体是否处于失温状态呢?我们知道,正常的人体温度在37.5~36.5℃区间内。高于,就是常说的发烧,在此不做过多解释说明;低于,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失温。




我们通常按照温度的由高到低,依次将失温划分为3个阶段:


1

轻度失温(Mild Hypothermia),核心区温度36~34℃,症状表现为感到寒冷,出现不能自控的发抖,甚至出现轻微抖动,手部开始发僵且不能做复杂的工作。对于这种感觉,想必大家并不陌生,比如冬季穿的少吧,还非要在外面长时间的瞎嘚瑟。

2

中度失温(Moderate Hyporthemia),核心区温度34~32℃,症状表现为意识开始茫然,动作协调性逐步丧失,说话出现逻辑上含糊不清,甚至行为失常。电影《绝命海拔》里一位登山家在途中突然感到浑身「发热」并疯狂的脱衣服,最后导演就不让他演了。是的,这就是接近重度失温的表现。

3

重度失温(Deep Hypothermia),核心区温度32~30℃,会出现持续性的剧烈抖动,活动能力明显衰退,不能使用双手甚至无法行走。在30℃左右的时候,人体开始进入一种类似冬眠的状态,差不多就算是「待机」了吧。




当然,什么事都不是绝对的。虽然理论上讲,重度失温严重危及生命,但也不排除有些人处于中度失温已经挂了,或者大步流星的走在通往挂了的路上。


是什么导致失温


在户外,有3大因素可能导致失温。


1

风寒效应:人在同样气温但是不同风速环境中感受的温度不同,一般来说,风越大,感觉越冷。

2

水寒效应:水是很好的热导体,当人体处于水的包围中时,热量散发速度是正常情况的25倍。

3

气温过低:当周围的气温过低时,人会感觉寒冷并不自觉发抖,这些就是轻微的失温症状。


这些众人皆知的因素,貌似都是废话,简直就是在侮辱小伙伴儿们的智商。更重要的是,所有的这些,完全抵不过一句「空虚寂寞冷」来的简单粗暴。是冷!是冷导致的失温啊(这还用你教)!




还是之前说的,正因为太过平常,往往容易被忽视。关于上述3类导致失温的因素,有几个细节需要明确一下。这其中不乏一些我们想当然,觉得是理所当然的好方法,而实际上,恰恰是错误的。


Q:不去南北极就不会失温?

A:那就错了。只有去了寒冷地方才会失温而不必担心日常这种错误的念头,从一开始,就要在脑海中打消。理论上,只要环境温度低于体温就会导致失温;实际中,健康的人长时间身处10℃左右的环境中,体温很快就会下降到失温。


Q:多穿点儿就不会失温?

A:绝对不是!因为运动起来你必然会热汗难耐,不能及时排汗,很容易导致体温的流失。在此引用一位户外大咔的名言「如果你在户外站着不动而不冷,那么你,一定穿多了」。


Q:吸烟?喝酒?热咖啡?

A:尼古丁、酒精、咖啡因,这些在户外都是禁忌。而且非但不能让你彻底摆脱失温,还只会让问题变得更糟。比如酒精能够使血管扩张,加速血液的流动,最终导致将热量带出体外。换言之,喝酒暖身,这不科学啊!在酒精的作用下,增加的仅仅是体表的温度,但体内的温度却大量流失。



如何避免失温


1

减少出汗:我们不能阻止运动出汗这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但是可以通过穿有透气设计的冲锋衣或排汗内衣,以及合理的穿衣方式,甚至是止汗剂等人为手段来最大限度的避免汗流浃背。

2

调整呼吸:不正确的呼吸节奏不仅容易导致岔气,更可能在寒冷中加速你体温的流失,因为呼吸会带走体内的热量。至于什么样的呼吸节奏比较合理,这个自行把控,标准是缓慢、平稳、均匀。

3

拒绝棉质:棉织品柔软、亲肤、舒适,但是吸汗,不容易导出从而引起失温。我们的最佳选择是快干排汗的内衣。

4

热量补充:不要让自己体能透支,用食物和热饮随时补充身体热量。



如何紧急应对

轻、中度失温

隔离保暖:想办法将失温症患者与低温、高湿、大风等因素隔绝开来。可以将失温者转移到干燥、背风的地方,及时脱下湿物并做好尤其是头部的保暖。


能量补充:迅速补充热量。可以饮用葡萄糖水溶液、补充热水等促进体内生热;或者通过拥抱、火烤的方式向失温者提供外部热源。

重度失温

重度失温的患者自身已经很难产生热量,更多的是需要外界力量的帮助,除了参照轻度和中度失温的处理方式外,必要的情况下还需要用到心肺复苏急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失温冻死,不仅仅在严冬,也不仅仅在室外
户外失温症
(45)医野掇拾:伏天话体温
户外失温预防和救助方法 | 野人部落
权威解读|失温是如何一步一步夺去性命的,医学专家教你如何识别且互相救助
人体能承受的温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