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采购?如何保质?如何监管?(校服征求意见稿)请你来提意见!

如何采购?
坚持自愿购买原则
选购周期原则上不低于三年
校服采购坚持自愿购买原则,遵从学生、家长意见,不得强迫或变相强迫学生、家长购买。校服招标采购信息应通过学校的公开场所、公开网络或规定媒体等公开途径发布。为保障校服服务相对固定性、延续性和价格稳定性,原则上按照“一次采购服务期限不超过三年、采购合同一年一签”的要求采购校服供货企业,学校根据每年校服供货企业的满意度测评、售后服务等因素,制定对校服供货企业的考核办法,依据考核结果确定合同是否续签。
校服采购应按照采购相关规定采取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竞争性磋商、询价或比选等方式开展具体工作。鼓励各区(市)县根据区域实际,积极探索区域化集中采购校服模式。
校服款式设计应坚持“安全舒适、经济实用、美观简洁”原则,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年龄特点,突出育人功能,贴近地域和学校文化特点,符合时代精神特征,传承民族文化。
学校应充分考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居民收入水平和家长经济承受能力,通过《自愿订购校服征求家长意见书》广泛征求意见,学校和校服选购组织根据家长意见研究确定采购种类(如:春秋装、夏装、冬装、制服、礼仪服、运动服等)、每类款式、每类套(件)数、面料、参考价格等。
校服款式一经确定应当保持相对稳定,选购周期原则上不低于三年,毕业年级原则上不组织校服选购工作。鼓励各区(市)县、各学校推进校服创新发展,开展校服遴选、设计比赛等活动。

如何保质?
鼓励实行“双送检”制度
每批次随机抽取不少于2套/件留样

校服供货企业、学校应当严格按照标准生产和选购校服,积极配合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做好校服生产和质量的监督检查。校服面料、辅料、配件(料)和制作工艺等有关安全与质量应符合GB18401《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GB31701《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GB/T31888《中小学生校服》等国家标准。有条件的地区、企业和学校可依据T/SCFZ001《高品质校服(园服)质量技术规范》等团体标准提高指标要求。
校服供货企业应切实承担产品质量主体责任,加强原材料进货的质量控制,要求面料供应商提供质量合格的检验报告。校服供货企业对生产的校服成品主动向有资质的校服法定检验机构送检,对于不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要求的不得出厂销售。学校应依据T/SCZXXHQ 001《校服(园服)采购与验收规范》和合同约定进行验收,校服验收合格后方可发放给学生使用。
每批次产品由学校和家长随机抽取不少于2套/件留样,并封存 1 年。
鼓励实行“双送检”制度,在校服供货企业送检的基础上,学校可结合实际,将一定数量校服送法定检验机构检验,检验费用不得向家长收取。有条件的区(市)县台探索开展校服公证检验,提高“双送检”学校覆盖面,相关经费由财政保障,提升校服质量治理能力。
教育主管部门会同有关行业协会、检验检测机构宣贯校服国家标准、建立完善校服团体标准,提高行业质量意识和自律能力,促进校服款式优化和质量安全提升。
校服供货企业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合同约定做好售后服务,对存在安全风险、质量缺陷的产品和学生合理化需求,及时提供维修、退换、召回等服务。校服供货企业售后服务遵守“质量不变、及时响应”原则,鼓励提供线上售后服务,学校将校服供货企业售后服务情况作为每年续签合同的重要测评指标。

如何监管?
实行先服务后付费制度
建立校服供货企业“红榜”和“黑名单”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加强校服质量安全监管,严肃查处生产和销售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伪造或冒用他人厂名厂址等违法行为,对符合《市场监督管理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管理办法》规定条件的,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管理,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示。每年按区(市)县学校数一定比例开展监督抽查,市教育主管部门负责统筹抽查名单,协同监督抽查承担单位开展工作,区(市)县教育主管部门做好落实工作,与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督促不合格校服供货企业及时整改。
实行先服务后付费制度。学校根据相关教育收费政策规定,按实代收取校服费,不得委托家长委员会、校服选购组织或校服供货企业代收取校服费。代收校服费由学校全部划转校服供货企业,不得计入学校收入或截留、挪用,严禁学校及其相关人员从中谋利。学校代收校服费应当按照财务隶属关系使用财政部门监(印)制的财政票据,开具票据时,需填明项目和标准。学校应当将代收费情况向教育主管部门备案。
教育主管部门可结合实际建立本地校服供货企业“红榜”和“黑名单”制度。教育主管部门根据有关部门、学校等单位反馈的情况,对诚实守信、质量优良、信誉良好、满意度高、售后服务优的校服供货企业纳入“红榜”并公开发布,供学校、学生及家长选购校服时优先选择。教育主管部门根据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监督抽查结果,将连续两年抽检强制性标准不合格的校服供货企业列入“黑名单”,三年内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不得向其采购校服
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将校服选购纳入廉政风险防控重点,排查主要廉政风险点,细化预防预警措施。对校服采购过程中,存在未履行职责、违反程序、收取回扣、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等各类违规违纪行为的企业和相关人员,从严查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确保学校校服采购管理规范、流程透明、廉洁公正,校服质量安全、价格合理、服务优良。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市中小学生校服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还提到,对低保家庭子女、特困供养人群、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学生(幼儿)、孤儿等特困对象,要采取多种措施减免校服费用,减轻其家庭经济负担。学校要建立减免学生校服费用的管理制度,按程序确定减免校服费用的学生名单,据实减免,及时向教育主管部门备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校服征订细节及验收注意事项
中小学学校校服选用管理办法(通用5篇)
采购流程及采购流程管理
上海“毒校服”事件波及21所学校(名单)
集团公司采购管理制度案例
跟领导走得太近,这绝对是取死之道:心腹往往会变成心腹大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