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避免家长群变味儿 校方应带头维护家长群“群规”|家长群

  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徐睿霞提交的《关于规范中小学教育中教师使用家长微信群的建议》,引发大量社会关注。

  家长群变味儿现象并非一天两天。前段时间,某地一家长公开抨击老师要求其批改作业、辅导功课并愤而退出家长群的新闻,更是让该话题热上加热。放眼现实,家长群不仅过多过滥,且常常走样,有的成了老师布置任务的“负担群”,有的成了家长盲目点赞的“夸夸群”,还有的成了家长晒娃炫娃的“攀比群”……面对这群那群,家长既不敢拒绝任务,又生怕漏看了有用信息,即使心里不愿意,也会纠结要不要“排队点赞”,生怕导致孩子在学校“穿小鞋”。

  家长压力山大,老师就轻松吗?也不尽然。不少老师表示,患上了家长群恐惧症:只要片刻不看手机,未读消息几百条;稍微回复晚了,家长的“夺命连环call”就追了过来。家长希望与老师多沟通的心情可以理解,但班级学生众多,情况参差不齐,而老师的时间精力有限,如果随时都得在线回复频繁的询问,显然也力不从心,甚至耽误备课时间。

  家长群便捷家校沟通,当然有存在的必要性,但若任其野蛮生长,也难免怪象丛生。早在2018年的两会上,便有政协委员提出《关于停止小学老师用手机微信和QQ对学生及家长布置和提交作业的提案》,教育部也明确回复,教师不得通过手机微信和QQ等方式布置作业,或将批改作业的任务甩给家长,避免出现“学校减负、社会增负,教师减负、家长增负”现象。然而,眼下的家长群乱象与彼时相比,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也提醒着:“约法三章”之后还得有下文,治“标”的同时也要治“本”。

  “群”的问题不在群里,而在群外。扭转变味儿的家长群,必须理顺家校关系、厘清家校责任。学校是教育主阵地,老师当担起教书育人的本职,不应将分内工作转嫁给家长。当然,“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也不能把孩子送到学校就当起“甩手掌柜”,什么事情都推给老师。目前,在家校关系间掌握更多话语权的校方与老师,应主动遵守并维护家长群的“群规”,相关部门也要做好监督管理。划定家校责任的“经纬线”,小小家长群才不至于成了大江湖。 

  胡宇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怀孕教师将11岁女童打到淤紫,校方:其有产前焦虑,已辞退
老师,你为什么非得留家庭作业呢?
女老师打学生视频热传 实为学生先砸老师(图)|视频|老师|学生
我来谈家校关系
沈阳一女教师被曝虐童 校方:涉事教师已经停课
反思丨10个细节教你辨别孩子是否遭遇校园欺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