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师培训】新时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新思维

张旭玲老师
创新能力的形成以知识为基础
在对知识进行加工的过程中加入偶然迸发的灵感
就形成了创新的想法
从理论和技术日益成熟的人工智能,到精美易用的创意产品,以及当下被广泛提及的5G网络,各行各业都对创新能力提出了自己的要求。作为教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其适应未来对人才的要求,成为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什么是创新

创新能力的误区:

误区一:创新能力就是想象力

其实:小孩子的想象力丰富,但想象力不是创新能力

误区二:创新能力是灵光闪现

其实:创新能力需要长期培养和学习

误区三:创新能力只是艺术和科学的表达

其实:创新能力无处不在

误区四:只有少数人有创造力

其实:创新既是发明创新,也是应用创新


创新有三个基本特质:新颖、有价值、可能实现。而创新能力主要指“应用创新”,即把新技术应用于某个方面的能力。以5G技术为例,可以被用于智能家具、无人驾驶等方面。创新还被应用于教学方面,例如通过眼球追踪技术实现智能化教学。


创新未必一定是发明创造,一些常用的日常用品只需要细微改动,就能成为人性化的创新产品,被赋予新的价值。例如做饭用的围裙,在普通围裙上加一个兜子,做饭的时候可以把手机放在里边,这就是生活中有价值的创新。

创新能力需要培养哪些素质


创新能力的形成以知识为基础,在对知识进行加工的过程中加入偶然迸发的灵感,就形成了创新的想法。创新能力的基本素质包括:观察力、想象力、反思质疑能力、博学多思、专注执着、热忱激情。


在信息时代,计算机能够部分替代大脑完成知识的存储工作,这种人机结合的模式被成为“认知外包”。新的记忆模式解放了人的大脑,现在人们可以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知识框架的建立和知识的整合。

新的技术层出不穷,运用新技术解决复杂问题,这也是一种创新。但仅仅把新技术当做工具还不足以培养出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多学科能力,形成知识框架,只有将知识与新技术有效结合才可能培养出创新能力。

老师要引导学生丰富知识库,进行广泛阅读,既要阅读自然科学、历史、科幻、经济学,也要阅读艺术、心理学,甚至情感小说。庞大的知识量结合广大的知识面,才有可能使人摆脱信息束缚,形成多学科思维,进而具备思考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一,通过互联网获取知识。互联网上有许多知识类网站,能满足查阅论文、浏览公开课、视频教学的需求。

第二,创建创新型师生关系。创造宽松的教育氛围和平等的师生关系,正确对待学生的质疑,给学生布置需要思考,难度适中的问题,同时增强教师自身的创新能力。

第三,保护学生想象力。阅读科幻小说可以开阔思维,教师要鼓励学生阅读科幻作品、关注新技术发展,并保护孩子的想象力。

第四,鼓励表达形式的创新。除了文字,鼓励同学用音频、视频、图画、编程等自己熟悉的方式去表达内心的想法。

第五,培养反思与质疑能力。通过自我检查发现错误,分析问题。质疑别人,更要质疑自己,在自我审视的过程中学习批判性思维。鼓励提问,鼓励学生不盲从。

第六,指导学生参加科技创新大赛。

第七,善于观察生活。生活中有很多能激发灵感的创意产品,通过观察这些商品能开阔自己的思路。

第八,激发灵感——虚拟创意超市Kakamu。

第九,激发灵感——广告创意。

第十,重视艺术教育(音乐、绘画、舞蹈、影视)。开展情景主题教学,通过记录灵感、交流碰撞、小组讨论等培养合作能力。

第十一,保持生活热情。热爱运动,有爱好、有生活目标、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样的孩子才自信,才有价值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意识培养
缺乏好奇心想象力难成创新人才
初中数学作业的个性化设计
浅谈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大学创造力之二:大学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