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专家支招防高血压:坚持低钠饮食喝绿茶

专家支招防高血压:坚持低钠饮食喝绿茶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7月05日10:46  深圳特区报

  《科学时报》在今年年初发表的一组数字显示,我国目前心血管病患病人数至少2.3亿,每年死于心血管疾病的人数多达300万,其中35至54岁的青壮年死亡人数增加最为迅猛,平均每十个成年人中就有两人是心血管疾病患者。

  要学会正确测量血压

  陈晓燕博士表示,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连续监测血压非常必要,根据患者需要在每天不同时间段多次测量,更接近于日常生活中血压的动态变化状况。此外,通过自我测量血压,患者能真切地感受到服用药物、限盐、戒酒、减重等手段对血压控制的积极作用,从而纠正不重视非药物治疗、服药不规律等不良习惯。因此,学会正确量血压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陈晓燕说,测量血压简单易行,掌握测量方法并经常监测和做记录,学会如何判断血压的波动异常,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对服药有指导作用,因此对疾病控制有极大的益处。通过细心观察、测量和监护,患者也可以成为自己的保健医生。曾经有一名高血压患者向她反馈,通过自测血压,他测出了平日在什么时间和状态下自己的血压有明显上升,如情绪波动较大、蹲下的时候,血压就容易“飕飕地往上蹿”,依据测得的结果他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状态,并在遵医嘱的前提下,适时灵活地改变自己的用药。

  心血管疾病有巨大预防潜力

  “研究表明,美国经过近30年的努力,人口平均寿命延长了6年,其中被延长的3.9年是得益于心血管疾病的有效预防。其中,合理的生活方式很重要。”日前,福田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陈晓燕博士在近期举行的一次知识讲座中如此强调。

  陈晓燕说,心血管疾病是一种受多种因素影响的疾病,多种危险因素包括: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腹型肥胖、吸烟、缺乏运动、紧张等。虽然诱发心血管疾病的诸多因素中,涵盖了如年龄、家族心血管疾病史等不可改变的因素,但是如吸烟、不健康饮食、长期伏案工作等行为性因素和早期生活特点都是属于可改变的因素。既然是“可改变”的,所以心血管疾病有巨大的预防潜力。

  陈晓燕表示,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杀手是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其中半数以上的急性心肌梗死毫无预兆,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则是高血压。

  保持稳定情绪 不要跟人吵架

  很多人对高血压的危害并不陌生,但是对它的了解却始终裹足不前。高血压的危害有很多,其中与其有密切关系的心脏问题就有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紊乱,脑部方面有脑梗塞、脑血栓、脑溢血等。此外,高血压于糖尿病又存在密切的关联。另一方面,影响血压的因素有很多:年龄、睡眠、情绪、生活方式等都会导致血压出现变化。

  陈晓燕对如今的快节奏生活和紧张情绪感到尤为担忧。生活压力太大,“学会如何放松”成为一个重要课题。现在许多年轻人都是吃着洋快餐长大的,出来工作后只顾着填饱肚子和节省时间,也是不注重饮食的结构和质量。“在本来已经存在隐患的基础上,加上精神紧张得不到缓解,很容易出问题。”陈晓燕说,高血压的诱发在很大程度上是与紧张有关。

  记者了解到,高血压患者经常伴有易怒、紧张、情绪不稳等心理表现,这些又都是使血压升高的诱因。陈晓燕强调,心态一定要平和,“不能动不动就跟人吵架”,避免情绪激动及过度紧张、焦虑。此外,要懂得释放自己的精神压力,通过向亲友倾诉,或寄情于音乐或自己的爱好中,使自己保持稳定的情绪和平和的心态。

  健康长寿60%取决于生活方式

  目前,心血管疾病呈发病年轻化趋势,而且面临的主要问题中包括了脑卒中死亡率显著高于冠心病死亡率,高血压患病率高,但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相当低。为此,陈晓燕认为,提高公众对高血压的预防、控制的认识,是一项有效地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措施,也是最经济的治疗手段。

  按照医疗界形成共识,人的健康长寿15%取决于遗传,10%取决于社会条件,8%取决于医疗条件,7%取决于自然环境,而60%取决于其生活方式。

  “首先要管住嘴。”陈晓燕指出,“年轻人喜欢吃快餐,喜欢吃油炸食品,还有荤菜,不良的饮食结构对心血管疾病埋下了很大的隐患。”合理的饮食应该是荤素搭配合理、低钠饮食、喝绿茶等,要重视饮食结构中的多纤维、不油腻。以高血压为例,其发病率高的原因有相当大比例是摄入食盐过多,应以低盐、低动物脂肪饮食为宜,并避免进食富含胆固醇的食物。肥胖者适当控制食量和总热量,适当减轻体重,不吸烟。此外,苦瓜、海带、芹菜等,都能有效地降低血压。

  除了管住嘴,还要迈开腿。陈晓燕认为,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同样重要。对于老年人来说,她不提倡采纳爬楼梯、爬山等运动方式,因为会让老年人的腿关节负荷过大,不妨通过散步的方式,把握持续的时间和强度来进行锻炼。一般来说,散步半小时至一小时,以身体微微发热出汗为宜。对于身体较好的人,速度可酌情加快,但是切忌进行剧烈运动。(张舜)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胡大一(2)国人健康手机号-高血压
老年养生之道
高血压诊断标准(针对不同测量方法)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整理
【疾病调理】高血压日 | 知晓您的血压,更应关注清晨高血压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专家力作:高血压诊断标准
【汪芳说】高血压的黎明静悄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