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胡因梦:聊一聊我们的“真实本性”
 跟随内心的家人

经典智慧、灵性与科学、真相与真理、实践落地
天心能量世界
聆听心的节奏

走脑的世界正在消亡

走心的时代已经到来

你准备好了吗?


人类的吊诡性在于:
既拥有一个虚拟出来的自我,
同时又拥有一种圆满无缺的真实本性。
在真实本性里面,
是不具备「自我」结构的。

01
真实本性与虚拟自我

探索情绪与烦恼的本质时,无可避免地必须从终极真理的层次去追根究底,而这势必会牵涉到「高层心理学」的概念。

如果采用这种现代心理学语汇来解释佛家所谓的「苦」之源起,或许应该说——人的痛苦主要是源自于追求生存保障、安全感与慰藉而虚构出了种种趋乐避苦的对策,继而建构了一个奠基于心智活动的虚拟世界,并因此丧失了与真实本性连结的可能性。 

这里所谓的「真实本性」指的是一种宁静、清明而又全然敞开的状态,其中没有任何自保需求(包括明显与隐微的自保倾向),而且因确知自己的存在本质乃是究竟圆满的,所以无需再汲汲营营地证明自己的价值了。

换句话说,真实本性里面是不具备「自我」结构的

但人类的吊诡性就在于:既拥有一个虚拟出来的自我,同时又拥有一种圆满无缺的真实本性。

从表面的层次来看,「自我」是积极进取的,「真实本性」则是消极无为的;但是从根本的角度来看,「自我」却是一个不断在顽强抵抗解脱、疗愈与究竟圆满的消极份子,因此正确的认知应该是:在消极无为之中,便存在着最积极的解脱成分。 

由于人类错把追求自保当成了积极的行动,所以意识活动里才不断地进行着一些期待、要求、评断、衡量及规划的活动,而这些活动的底端都带着细微的焦虑、匮乏、自我怀疑与低价值感;

这些思维与情绪活动极难被察觉到,因为运作的速度太快,太容易被认同,而使我们信以为真。




02
发展对大脑底层活动的洞察力

所谓「正念」训练,就是要发展出对这些复杂意识活动的洞见──一种不被烦恼牵着鼻子走的自我透视力,然后学会与底端的焦虑、低价值感等等的情绪能量共处。 

佛家最根本的的四念住修行法门,又称正念修持,目的便是要发展出每个当下的自我察能力。其精髓就在于认清意识活动的本质与真相,但不去试图改变它们,因此也有人称其为“不抗拒之道”。

这种自我训练的方式能够改变我们对事物的理解,也能改变认知及情绪状态,但不必然能将它们全部消除掉,因为清明的觉知所发挥的效用是瞬间即逝的,至多只能维持到下一个情绪出现的时刻。

虽然正念修持无法一劳永逸地解决情绪问题(其实也没有任何方法可以达到这一点),但若是能下深切的功夫让觉知延续下去,便能使我们逐渐了解烦恼的起因,让我们从恶性循环中获得喘息的机会,令内心出现带有空间感的客观意识。

我在38岁那年,花了十个月的时间专注于正念上的实验,当时我切断了一切外缘活动,不看报、不看电视、不接电话、不与人交谈,只是专注地反观内在世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十个月下来,我有了非常清晰的体证——

我发现任何一个念头的生起,都涉及到心底的某种细微的情绪能量,譬如乏味、孤独、想要找点乐趣、觉得自己不够完整或不够理想等等。

换句话说,自我或大脑意识总想制造岀一些活动来脱离「当下」──与过去或未来无关的空寂实相。

荣格曾经用「难以忍受的静止点」(The unbearable stillpoint)来形容这个人人都在逃避的状态。

但空寂为什么这么令人难以忍受?
脑子好不容易空了,不是很解脱吗?
为什么又会生起想要逃避它的驱力呢? 

上述的这些问题,克里希那穆提在我翻译的《点亮自性之光》这本书中,做了以下的观察,他说: 

你的脑子就是整体人类的头脑,它历经长时间的演化,一直受到文化、宗教信仰、经济活动和社会制约的局限。

这样的一副脑子截至目前为止从未停歇过,而且已经在永不停息的活动里找到了安全感。

………

如果你对脑子说:「只贮存切合生活所需的知识,其它一概不存档。」那么你的头脑一定会顿然失去方向,因为它的运转就是从安全感的需求出发的。 





03
运用注意力的能量
随时随地看见并转化身心




除了想藉由念头及情绪活动来确保安全感之外,头脑或自我还有一种很奇特的倾向──不想安住在身体里面,心理学称之为「身心分家」倾向。

在那十个月的闭关期间,我察觉到只要长时间保持静止不动,就会清楚地意识到身体的许多部份是阻塞的,神经质一点的人会被这种阻塞感搅扰而产生不安,于是就不由自主地想转移目标,寻求种种方式的纾解与慰藉。

但闭关的目的就是要逆转这种趋乐避苦倾向,况且已经选择了自囚,也不好意思再往外乱跑了,情势就这么逼得你必须去面对「身心分家」的惯性。

等到一掉回头来开始面对身体上的各种感觉,才赫然发现原来站起来喝茶、幻想将来要到西班牙旅游、甚至扭动身体抓抓手,基本上都是一种挣扎与不安,一种无法与阻塞感共处的习惯反应。 

许多采纳正念训练的心理治疗师都认为:让注意力集中在当下以及身体上,是大部分人最不容易做到的事,其困难度远甚于一切的心智活动及生产活动。

但若是能扭转这些惯性,让自己有足够的时间深入体验这些紧、酸、痛等等的阻塞感,就可能把具体的威胁化为热、压力或振动的能流。这时我们便真实地体证了「一切无常」、「没有任何现象具有永恒不变的性质」

定期为心理月刊写专栏的施莱伯教授说过:「注意力是一种能量,它可以改变它所触及的事物」。而量子物理学的根本定律也已经阐明:次原子是以所有可能的状态存在着,直到观察者集中注意力于其上,才凝固成一种实有的。

因此,正念修持的确像是内在的炼金术,它以接受火炉里所有杂质的平等性(或称为静定功夫),将情绪及念头焠炼成一种精纯而清明的存在状态。 

若想把正念运用在日常生活里,就必须在第一时间内捕捉到自己的情绪反应,否则这些习惯势必会支配我们的认知,令我们的人际关系、工作及一切应对变得复杂难解

换句话说,我们随时随刻得留一部分的注意力在身心上面,其它部分的注意力则放在与人事物的互动上面,并且要留意搅扰的念头之中埋藏着何种情绪,而这情绪又是从什么样的根深柢固的早期信念里产生的。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揭开“静心”神秘的面纱
2-2对临在的体验
“呼吸之间,疗愈自己”:这个方法,送给很累很累的你
《每天最重要的2小时》:谁偷走了你的时间?
如何让自己的能量提升:做好这一件事,人就会越来越“强大”
打坐冥想与脑电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