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收割”的底层逻辑:从“观点”到“事实”
所谓“观点”,即基于特定视角而给出的结论。
也就是说,观点,一定是基于某种视角立场的结论。而不同的视角,不同的立场,其底层的东西,是不同的习性和利益偏好,那么,观点就一定会具备特定的基因和指向性。因此,观点,是主观的,甚至是偏见的。
而“事实”,实际上是基于个体自身,对某种观点的确证,或者说是个体经过自我辩证,而后指认为的事实。这里有两个环节,决定了所谓的事实,不过是个体自身的事实。
第一、事实的确证,是基于对某种观点的确认。
第二、这种“确证”,是基于个体自身的习性特征,或者说利益偏好属性。因此,要让某个拥有共同属性的群体,确证某种“观点”为“事实”,实际上,只需要对其习性和偏好,对症下药即可。
而所谓的“收割”,其底层逻辑,也不过是对不同属性的群体,对症下药而已。

01
观点,即所知障。
绝大部分时候,观点,往往是一种“所知障”,即对观点的辨识度,往往与个体所习得的“知”的程度有关。
当个体认为自己的“知”很高明的时候,往往就是个体最无知的时候。这个时候,所知障就越深,即着相越深。
而当个体认为自己很无知的时候,反而是开启智慧的开始。这个时候,个体对所遇的观点,往往是谨慎的,甚至是敬畏的。只有当个体心怀谨慎,心怀敬畏,才会对各种观点保持审视的态度,或者说是探究的理性。
因此,无论是给出观点,还是接受观点,都成为了对个体所知障的检验。
给出观点者,如果接受者越多,那么,也就意味着,这种观点越具备某种群体普适性。如果用于收割层面,也就意味着,这种观点获得了某种不错的呼应,具备收割的基因。
而从接受观点的层面讲,有两种:
一是对观点,越是全盘接收,越跟着观点走,就越暴露出其自身的匮乏。这种匮乏,促成了最大程度的收割。
二是对任何观点,都以自身的观点,予以辩驳,凡是与自身观点相异的,都是错的。凡是与自身观点契合的,都是对的。因此,对于此的收割,只要摸透其观点立场即可,所谓精准收割。
这里所说的个体自身的观点,即为所知障。而这种所知障,即构成为个体“事实”最强有力的事实依据。

02
事实,大多是个体事实,要么被裹挟,要么被所知障捕获。
第一种,是个体的“所知”,无以深度解剖外界之观点,即外界观点获得了凌驾于个体“所知”的碾压地位。
或者说,是外界观点获得了极大的普适性,而个体因“所知”匮乏,被巨大群体裹挟进外界观点之中。这种往往是因自身的匮乏,而只能随大流。
因此,因接受观点而来的即成事实,实际上,要么是被强加的事实,要么是被裹挟而即成的事实。大部分时候,普通人的事实,多为这两种。
强加的事实,一部分是智力压迫,一部分是智力侮辱。而被裹挟的事实,则更多的是某种游戏规则式的机制,所不断传播的事实。
第二种,是个体的“所知”,已然建构为一种坚固的个体辩证法。即入其辩证法路径的观点,即为事实。不入其辩证法路径的,即为假象。
这种模式的个体辩证法,如果未能达到智慧的程度,我们就能称之为“所知障”。并且,越是执着于这种辩证法,所知障就越深。
因此,一旦有观点进入到了其辩证法路径之中,那么,其着相的程度会比任何情况都深,也即进入到了被精准收割的范畴。只因,此类个体的个体事实,会比任何其他形式的个体事实,都根深蒂固,不容质疑。
相比,被强加的事实,会因个体的提升,而被质疑,被辩驳,甚至被推翻。
被裹挟的事实,只要用以捕获那些群体的机制,不再能持续生发,那么,其“事实”依据也就轰然倒塌,其裹挟机制,也就不攻自破了。

03
我们常说,收割,即认知收割。但实际上,并不一定是高维收割低维。
高和低,只是一种单维度的静态对比,缺乏一定的场景基础。只有进入到“观点”和“事实”的具体转变逻辑场景中,才能看到一定程度的认知的维度。
就像观点,本质上就像一种游戏规则。不同出处的游戏规则,代表了不同出处的习性特征和利益偏好。
如果出处的习性特征是侵略性的,那么,其给出的游戏规则,就很可能是自己定规则,让你遵守,而他们自己却破坏规则以渔利。
或者说,这个规则,本身就是站在某种立场制定的,而后借助各种可能的包装,或者具有普适性的手段,强加为其他群体的既定事实。
又比如出处的习性特征是长期属性的,或者说是以小博大特质的,那么,其给出的游戏规则,就可能是“先予后取”。
等到接受其观点的群体规模达到某种程度,只要这种“予”,仍继续存在,那么,其观点,或者说游戏规则,就会在很大程度成为这些群体的既定事实,并且深信不疑,成为强大的共识,即共同事实。
对于市面上的收割机制而言,强加的事实机制,往往效果不好,只要其中有较大群体的“所知”能突破这种“强加机制”的逻辑,那么,消解机制就会萌生。
而那些“先予后取”的机制,就具备了更大的遮蔽能量。只要个体的“所知”不能到达其“长期机制”的节点,个体就会持续为这种事实,疯狂买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种“支配等级”,三种“匮乏机制”
个体、群体、发达、落破、存在、消亡
顶级思维:从“解构”到“重构”
TED演讲||“异类”女医生:事实本身并不会让我们自由
制度性“误伤”:到底伤到了谁?
如何分辨坏信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