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站在文明门槛上的良渚文化,为何未能在“满天星斗”时代成功突围

良渚遗址最近申遗成功,成为了大家热烈讨论的话题。尤其是良渚文化与中华文明的关系,以及良渚文化自身到底发达到什么一个什么样的高度的问题,各种争论不休。与围绕在夏朝身上的谜团和争论不一样,夏朝涉及历史学、考古学,以及历史和考古学对应的问题。而涉及良渚文化的一些问题多数与考古学有关,并不需要太多历史学介入,如:良渚文化究竟有怎样一个发展高度?良渚文化与华夏文明的关系及定位问题;良渚文化的去向问题等等,都得从考古学角度来解答。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因为是良渚文化灭亡时,夏朝还未建立,而在传世的史学文献中,又几乎没有对4000-5000多年前南方太湖流域的相关记载。所以,要想弄清楚良渚相关的若干问题,多数要从考古学入手,少量涉及历史文献学;今天我们就立足考古学本位,通俗地谈一下有关良渚文化涉及的相关问题。

良渚VS中原

良渚遗址与良渚文化的区别

关于良渚,首先要弄清楚遗址与文化的区别。从考古学上讲,良渚遗址和良渚文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良渚遗址是位于长江下游的一个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其以莫角山为中心的遗址面积约为30万平方米,外围有宏伟的水坝系统所围绕,城内有分布密集的村落、墓地、祭坛等各种遗存,出土物中以玉琮、玉璧为代表的玉礼器最具特色。简单的说,良渚遗址是一个远古时期城市的遗址,可称之为良渚古城遗址。

除了良渚遗址外,在广大的太湖流域,还发现了上百座与良渚遗址存在时间、文化面貌一致同类型遗址,而包括良渚遗址在内的这上百座遗址所反映出来的考古学文化面貌,就叫做良渚文化,良渚文化的分布范围主要在环太湖和钱塘江流域。这个范围比良渚古城要大得多。

左图:良渚文化的分布范围;右图:良渚遗址核心区

这样看来,良渚文化我们可以理解为良渚古国的『疆域』,文化辐射到的地方,皆为王土。而良渚遗址则可视为良渚古国的都城,是良渚文化的核心。

满天星斗的时代,良渚为何未能胜出

根据考古学遗址分期和C14测年,良渚文化存在了约为距今5300-4300年这一千年的时间,此时的中国正处于新石器时代的中晚期,与早期相比,经过几千年新石器时代的发展,中国各地的考古学面貌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彼时,良渚之外的华夏大地是一副遍地开花的状态,无论是长江、黄河流域,还是北方的西辽河流域,都分布着成熟的新石器聚落和文化圈,苏秉琦先生正是根据这种现象,提出来了著名的“满天星斗”的概念。

同时期的良渚并不孤独:满天星斗的新石器中、晚期

中原区:中原正是仰韶文化庙底沟时期,在经历了彩陶向四方的大规模传播之后,大型建筑遗址和大型墓葬的出现,表明此时的中原地区的社会结构正在经历着一场重大的变革;

海岱区:山东半岛周围则的大汶口文化,农业和手工业已经有了具体的分工,用作记事的刻画符号已经广泛出现,产生文明因素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

两湖区:长江中游是屈家岭-石家河文化,它有着和良渚一样高超的制玉技术,考古发现此时的石家河文化不仅有大的城址出现,伴随着社会财富的急剧增加,明显的阶级分化也出现了;

燕辽区:西辽河地区则是红山-小河沿文化的根据地,红山也有着发达的制玉技术,与良渚玉多璧、琮、钺不同的是,红山玉多是被认为可以'沟通天地'的玉龙、玉蝉、玉鸟等器物(李伯谦观点,《中国古代文明演进的两种模式》),另外红山区还发现了众多庙、坛、冢等遗迹,表明红山文化已经向更高层次演变了。

不同的发展模式带来的不同文化面貌

可以说与良渚文化同一时期的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都进入了文明要素蕴育的关键时期,良渚文化及其所在的长江流域,其文化发展高度比同时期的中原区要发达,这也是考古学者口中所称道的『东方先亮』(许宏观点),按照正常的发展轨迹,这些区域在相当于中原地区的夏王朝时期,也应该出现自己的文明和王国,但在距今大约4300左右,受环境等相关因素影响,除了中原区外,包括良渚文化在内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纷纷衰落甚至消亡,之后中原夏文化的崛起并向南扩张,打乱了长江中游一带正常的发展秩序,使该地区最终失去了独立进入文明的机会,这是良渚文化未能从满天星斗时代突围的重要原因

相关阅读: 从“满天星斗”到“月明星稀”,龙山时代的繁星是如何陨落的?

良渚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异同

良渚文化未能从满天星斗的新石器时代突围,有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洪水的泛滥,但归根结底是自身文化属性的内在因素在起作用。考古学者通过对良渚、红山、仰韶文化众多遗址和墓葬随葬玉器分析认为,无论是北方的红山、南方的良渚,还是中原地区的仰韶文化,发展到距今4000-5000年的这个阶段,都已经进入了苏秉琦先生所说的『古国阶段』,但他们的社会组织形式却各不相同:

良渚文化古国是:神权、军权、王权相结合的以神权为主的神权国家;

红山文化古国是:以神权为主的神权国家;

仰韶文化古国是:军权、王权相结合的王权国家 。

——李伯谦,《中国古代文明演进的两种模式》

由此可见,不同的社会组织形式,带来不同的发展道路,也自然导致不同的结局。以祭坛、大型城址和精美玉器为标志的良渚文化,继良渚之后的广富林文化、马桥文化等,并没有发展出比良渚文化更高层级的文明,反倒是自行萎缩或者被别的文化取代、融合或同化了。也就是说,文明的特征已经出现的良渚文化,已经一脚站在文明的门槛上了,可惜是由于种种原因,经过之后的发展,良渚并未进入文明社会。

同样站在文明门槛上的良渚和仰韶文化

中原文化则不同,在经历了『东方先亮』的沉寂期之后,经过龙山时代的充分发展,脚步没有停止或迂回,在距今大约3700年前后进入了文明时代——二里头文化时期。这是一个以青铜文化为特征的广域王权社会,与后世的商朝、周朝的社会组织形式别无二致。不可否认中原龙山文化以及后世的二里头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对周边文化,如良渚、红山、山东龙山文化等等所创造的某些先进文化因素的吸收,但总体来看 , 只中原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的发展,更多的是对仰韶文化的直接继承和发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早期中国是怎样的?
从“满天星斗”到“月明星稀”,龙山时代的繁星是如何陨落的?
关于红山文化研究几个问题的再思考
张天恩:中国早期文明路径与文明史观的产生
严文明《重建早期中国的历史》笔记整理
驳《中国历史学家问什么要隐瞒三星堆研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