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阳明心学 | 在病根处用功


在前一篇,阳明先生讲主一的功夫,是要专主一个天理。

之前有说格物致知的方法,是格其不正以归其正,从而致良知。通过去除私欲,我们逐渐会明见天理。

但是,有一些私欲会比较顽固,甚至会阻碍我们去除它,这就好像是我们的心生病了一样,反复地困扰我们,使我们不能明见天理。

孟源是阳明先生的弟子,他有一个比较顽固的问题,会自以为是,喜好虚名。阳明先生屡屡责备他。当然,阳明先生是为了帮助他去除私欲,从而找见良知。

有一天,阳明先生又因孟源的问题责备他。然后一个朋友来述说最近的功夫,请阳明先生指正。

孟源在旁边说,这些不过是我之前领悟的旧东西。

阳明先生说,你的毛病又发作了。

孟源脸色一变,想要有所辩解。

阳明先生说,你的毛病继续发作了。

阳明先生接着比喻说,这是你这一生的大病根。就好像土地上种了这个根,雨露土壤都只是滋养了这个病根,四周想要种下美好的种子,但上面有树叶遮蔽,下面有树根盘结,其他种子怎么能生长呢?必须要砍伐掉这个树根,不要有残留,才能够去种下其他美好的种子。要不然任凭你耕耘栽培,也只是滋养这个病根而已。

通过孟源的例子,还有阳明先生对孟源的指点,我们可以更深入地学习格物致知。

在格物致知的时候,微小的私欲很容易去除,但还有一些私欲显得强大,会反复地发作,甚至会阻碍我们去除它。如果我们是真的想要找回良知,就必须要在这些顽固的问题上下功夫。

对于这种强大的私欲,比较好的对治方法,是要有立一个强大的志向,这个志向是会帮助我们找到各自的天命。而关于立志,阳明先生仍然说是要专主一个天理。接下来就当然是日常的功夫,在心念和言行上下功夫,减损私欲,良知会越加地清楚,会帮助我们深层地去除私欲妄想。

文章为个人读《传习录》上卷陆澄录随笔,喜欢欢迎持续关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传习录【一百三十九】
何为“心即理”“知行合一”与“格物致知”
(5)王学大纲――钱穆(注)
王守仁之《传习录》(上)13
陽明心學/張慶祥講師
《心即理》微课感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