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照片,这里是清末的广州,看百年前广州的样子

如今我们提到国内的大都市,首先想到的就是北上广,这个广就是广州。广州有2200多年的历史,这里有“千年商都”的美誉,这里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地。

在鸦片战争前,清朝一直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禁止海外贸易。但是当时的广州是清朝闭关政策下唯一幸存的海上丝绸之路,清朝在广州设立广州十三行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

那清末的广州城是什么样子的?通过一组老照片,带大家去看百年前的广州,带大家去看广州那段历史。

图为广州的一段城墙,正前方的那个是镇海楼。镇海楼座落在广州市越秀山小蟠龙岗上,一开始是叫望海楼,登上此楼,可以远眺珠江,当时的珠江河道很宽,很是壮观,故称“望海楼”。后来取此楼雄镇海疆之意,又称镇海楼。

此楼修建于1380年(明洪武十三年),由永嘉侯朱亮祖所建。因镇海楼修建有五层,所以又俗称五层楼。镇海楼历史上曾五毁五建,现在的镇海楼是1928年重修后遗留下来的。

图为广州琶洲塔。琶洲塔在珠江边上,始建于1600年(明万历二十八年),是一座风水塔。相传在古时珠江中常有金鳌浮出,所以原称海鳌塔。又因建塔的山岗为两山相连犹如琵琶,所以得名为琶洲塔。

该塔为八角形楼阁式,青砖砌筑,外观9级,内分17层,高50多米。这里是清朝广州城的八景之一,有“琶州砥柱”的美誉,而且这里还是广州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遗址。

图为广州将军府。广州将军这个官衔想必很多人并不陌生,在很多影视剧中都见到过,在清朝广州将军官阶与两广总督相同,地位却比其更高。

清朝广州将军府面积很大,广州将军府坐北朝南,大门位于今天的中山六路,后墙位于今天的迎宾路。东起解放北路,西至六榕路,今天的将军东、西路和广东迎宾馆都是当时将军府的一部分。

图为广州城门。在清朝广州城一共有18个城门,分别是:正东门、小北门、大北门、正西门、正南门、归德门、文明门、定海门、太平门、竹栏门、油栏门、靖海门、五仙门、永清门、永兴门、永安门、东水关、西水关。如今广州的这些城门都已不在了,但现在广州很多地名都直接或间接的取自这次老城门的名字,像靖海路、文明路、小北路、西门口等。

图为广州云津阁。云津阁也叫广州荔湾文塔,文塔高13米,为六角形金字尖顶砖木结构,塔底每面宽2.5米,塔高二层,塔门向北,门首有“南轴”石匾,二楼窗顶上方嵌有“云津阁”石匾。大家看这塔是不是很像一支古人用的毛笔,文塔寓意文运昌盛,古人建造这样的塔是希望学子好学上进,发奋读书,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图为广州六榕寺花塔。花塔始建于537年(南朝梁大同三年),当时叫宝庄严寺舍利塔,后毁于一场大火,在北宋哲宗年间重建易名千佛塔。千佛塔在清朝初年重修后,因塔身檐壁色彩斑斓从而得名花塔。花塔为砖木结构,平面八角形,外九层、内十七层,楼阁式,高57.6米。塔身为井筒式结构,底层直径12米并有副阶。

图为广州城东南角的一个八角楼。清朝广州城东南角的位置,大致在今天广州市越秀中路与文明路相交处。此楼为三重檐建筑,建的是相当的气派,在当时是广州城东南角的标志性建筑了。大家看到楼角挂的铃铛了没?这个叫惊鸟铃,通过风吹动铃铛造成响声,用来惊吓鸟类,防止鸟在停留处排泄粪便等污染建筑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每天老照片】-1万-9221- 30年代广州老照片,那时的“羊城”已经很繁华,看看它过去的样子
从南汉脊瓦饰到宋代陈献章沧海龙吟琴:广州博物馆杂项欣赏
广州的变化
广州博物馆(镇海楼)
160年前罕见的广州城墙、城楼
羊城寻幽:镇海楼看沧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