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劳动者注意,这10种情况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没有经济补偿

经济补偿金一般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的前提下产生。《劳动合同法》规定了七种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除了这七种情形的解除或者终止就没有经济补偿金。对此,小编总结了以下10种解除劳动合同没有经济补偿金的情形,提醒劳动者注意并且能够避免这些情形的发生。


一、员工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是要满足以下条件:首先,用人单位所规定的试用期期间符合法律规定;其次,在试用期间。试用期间的确定应当以劳动合同的约定为准;若劳动合同约定的试用期超出法定最长时间,则以法定最长时间为准;若试用期满后仍未办理劳动者转正手续,则不能认为还处在试用期间,用人单位不能以试用期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与其解除劳动合同;再次,对是否合格的认定一般应当以法律、法规规定的基本录用条件和用人单位在招聘时规定的知识文化、技术水平、身体状况、思想品质等条件为准;最后,对于劳动者在试用期间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必须提供有效的证明。

二、员工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适用这一项要符合以下三个条件:首先,规章制度的内容必须是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而且是通过民主程序公之于众的。其次,劳动者的行为客观存在,并且是属于“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最后,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处理是按照本单位规章制度规定的程序办理的,并符合相关法律、法规。

三、员工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害。 这是指劳动者在履行劳动合同期间,没有按照岗位职责履行自己的义务,使用人单位的财产遭受重大损害,但不够刑罚处罚的程度。

四、员工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公司提出,拒不改正。 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兼职”。我国有关劳动方面的法律、法规虽然没有对“兼职”作禁止性的规定,但作为劳动者而言,完成本职工作,是其应尽的义务。从事兼职工作,在时间上、精力上必然会影响本职工作。

五、员工存在欺诈、胁迫、乘人之危行为导致劳动合同无效。

六、员工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是指:被人民检察院免予起诉的、被人民法院判处刑罚的、被人民法院依据刑法第三十二条免予刑事处分的。劳动者被人民法院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缓刑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七、员工提出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 如果是用人单位提出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需支付经济补偿,员工提出的可不支付经济补偿。


八、员工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这两种解除用人单位无需支付经济补偿。

九、员工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 员工违法解除劳动合同一般是指未提前通知或提前通知期未达到法定天数就离职的。

十、解除公益性岗位员工劳动合同的。 依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的规定,政府有关部门为安置就业困难人员提供的给予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的公益性岗位,其劳动合同不适用劳动合同法有关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规定以及支付经济补偿的规定。

(更多内容请点击关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员工辞退与补偿金大全
新劳动法如何规定十年以上工龄终止合同的补偿?
2017年最新劳动法:辞退员工的补偿远比你想象的高!
单位不出具书面辞退证明 劳动者如何维权
辞职与终止劳动关系有何区别?
劳动法规定,员工即使主动辞职,企业也须赔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