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部六病”临证基方
作者寄语:三部六病是正真中西医结合的桥梁,是一代中医人智慧的结晶,是中医历史上的里程碑,我们要秉承刘老的中医创新及治学精神,将三部六病深入学习,领悟精髓,做好传承与发扬,做一个正真的中医人!
■ 来源 | 张建成
感恩三部六病,感恩师祖刘绍武,感谢师父马文辉,感谢师伯赵卫星,还要感谢众多的三部六病的师伯师叔众弟子们在传承与发扬中医三部六病所付出的努力与艰辛!我是一个西医临床大夫,自己开门诊20余年,但是自己非常喜欢中医,一直以来喜欢看一些中医书籍,从上面寻找好的案例跟方剂在临床应用,并且自学制作丸、散、膏。但是始终是在中医上没有章法,没有思路可循。往往是走几步就走不动了,没有向下走的方向了。这种中医思想一直困惑了我多年。

那是在18年的10月份在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接触到了三部六病,刚一接触就深深的吸引了我,从此一发不可收,每天彻夜学习三部六病,从中寻找中医的真谛。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与总结终于理顺了一个大概思路。这已经让我欣喜若狂,让我发现三部六病才是我想要的东西,三部六病才是西医人学习中医最佳的选择,三部六病才是连接中西医的桥梁,才是真正打开中医大门的金钥匙,也是传统中医理解医圣张仲景,理解中医真谛的不可多得的好学术。自此我主动在我们的群里分享我的学习心得与不解,慢慢就掌握了临床的开方看病规律。在即将满两年的临床案例分析与总结中有了自己的一些小经验,在下面我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给提出宝贵建议与错误,我会认真学习并改正的!

临床案例

案例1

江**,女,37岁,2020年7月3日就诊。

患者因体虚乏力到诊所就诊,初见患者微胖,面色黄白,双目无神显疲惫,自述自年后出现乏力,不爱动,干活没力气。心烦偶有头痛,头晕。夜间睡眠质量不好,咽中有异物,似痰,咳不出来咽不下去。脉诊双溢脉,聚关脉,舌尖红,质淡,苔白腻,有齿痕。腹诊腹主动脉亢进,大便一天一次,便稀,粘腻,排便无力。

处方:桂枝10g,白芍30g,甘草10g,党参30g,花椒10g,大枣10枚,陈皮30g,天花粉20g,牡蛎30g,茯苓20g,黄芪30g,当归20g,清半夏15g,厚朴18g,黄柏10g,苍术15g,苏叶10g,大黄5g

日一剂,水煎服,分两次温服。此方是桂枝汤基方加调神胃汤加半夏厚朴汤加减。

7剂后患者自述乏力感减轻,头痛头晕减轻,眠也较前改善,咽中异物感减轻,痰可以活动,但还是不畅。效不更方,上方继续服用3周,诸症皆消,双溢脉减轻,舌质淡,苔薄白,齿痕少。

按语

此患者初诊肝阳上亢,肝郁气滞,湿邪困脾,因腹诊腹主动脉亢进,所以选择桂枝协调方为基方。刘老在小柴胡汤的基础上创立了协调基方,(柴胡,苏子,党参,花椒,甘草,大枣)此方具备了寒、热、补、泄、升、降、收、散四个方面八种性质的基本属性,其药相互制约,协调共济,共同组成合法的大法。

临床上作为基方可以合经方,可以合验方,可以作为协调整体的单方,以一方应万方!如果在临床上我们注意腹诊,患者出现腹主动脉亢进,我们就把基方定为桂枝协调方。临床主证只要符合腹主动脉亢进,无胸胁苦满就可以定方。

桂枝协调基方组成:桂枝,白芍,党参,川椒,甘草,大枣。在此基础上我们以四脉定证配合调心汤,调胃汤,调肠汤在临床上灵活运用。特别提醒的是加调神汤时将天花粉取代石膏,茯苓取代车前子即(天花粉,牡蛎,茯苓,大黄)

临床上的案例虚寒体质尤为多,腹诊中腹主动脉亢进的患者占多数,因此腹诊在门诊诊疗上就非常重要。基方的选择不可马虎。以四脉定证结合腹诊、舌诊,来提高疾病的诊断,这样临床有效率及治愈率的提高是与此不可分的!希望大家重视。

案例2

蒯某某,女性,60岁,因睡眠不好,口干口苦就诊。

老年女性,体型瘦小,面色略黄,自述口干口苦,睡眠不好,易做噩梦,且害怕易惊醒,脱发严重,心中烦。脉诊双溢脉,聚关脉,且有紊脉,(患者冠心病多年,体虚乏力,精神欠佳)舌质略红,苔白厚,胃口处怕凉,时有反酸,大便每日1-2次,无力不畅。腹诊腹主动脉亢进。

处方:桂枝10g,甘草10g,白芍30g,生姜19g,大枣10枚,龙骨30g,牡蛎30g,丹参30g,百合30g,乌药10g,郁金15g,瓜蒌30g,五味子15g,天花粉20g,黄连6g,吴茱萸3g,苍术15g,干姜10g,茯苓15g,陈皮30g,炒栀子10g,淡豆豉10g,大黄3g

7剂,一日一剂,分两次早晚温服。

患者服用一周后倍感舒服,睡眠改善非常好,噩梦惊悸脱发减少,身上感到有力精神状态好,心肌功能大有改善,复诊后守方继续用药1个月,余症基本消除。

按语

此方根据四脉定证调神胃心汤,有腹主动脉亢进选用桂枝类方为基方(主证噩梦,惊悸,脱发以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为基方)加减。

总结

腹诊有以下点是可以广泛用于临床的:腹主动脉在脐上及脐旁可触及者,可以使用桂枝、牡蛎、或茯苓组合的方剂,如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救逆汤,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八味肾气丸,炙甘草汤等;腹动脉在脐下可触及者,可以使用含有桂枝的桃核承气汤桂枝茯苓丸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医圣张仲景名方——茯苓四逆汤
【经方论坛】方、证、病机对应之我见zt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以失眠为主症的焦虑、失眠、抑郁、狂躁确有较好疗效
黄煌教授辨证思想
论《伤寒论》中少阳病的兼证、夹证、变证
崔云教授运用桂枝类方治疗男科病经验探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