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做一个教育型的班级管理者

我们得承认,对于一个学生来说,班主任首先是一个领导者、组织者、管理者,班主任工作躲不开行政色彩。“领导”强调的是把握方向和智慧,“组织”强调的是安排和凝聚,“管理”则包含计划、组织、智慧、控制、协调等职能,所以,我认为,“管理者”一词更能概括一线班主任的工作特点。

但必须强调的是,班主任并非一般的管理者,他首先是一个教育者。他的工作对象不是成年人,而是少年儿童;他的任务不是短期的,而是长远的(百年树人);他的工作环境不是社会,而是一个“准社会”。这些特点决定了班主任的“管理”与工厂、军队、公司、机关等不同。在公司里,迟到可以罚款,而在学校这样做就很可笑;公司招聘员工,考试不合格就不要你,从此和你没有任何瓜葛。学校里学生(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不管考得多么差,你也不能赶他走,你还得耐心帮助他,因为你是教育者。

所以,班主任不是一般的管理者,他是“教育型的管理者”。

作为一个教育型的管理者就必须要明白,我们管理的目的不是为了使学生就范,而是使他们受到教育。

有些教师和家长认为,能管住学生就是好老师,就是有水平,这对吗?

能管住学生是一种本领,但不等于有水平。看一个教师是不是好老师,不能光看他是否管住了学生,还要看他的“管”中有多少教育因素。

而且我们不难发现,“管住学生”有时就像是一根被时刻绷紧的橡皮筋,它会跟着你的管理力度而出现反弹。并且,他是有一定的限度的,当橡皮筋的弹性已经到达它的极限,它就会崩断,彻底瓦解你的班级管理。所以,学生对班主任工作不服从、不认同,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生不能从你的管理中得到教育,只得到了逆反情绪的增长。

那么,如何才能让自己做到在“管理”中“教育”学生呢?首先,教师要善于仔细分析班级某种不良现象产生的原因,然后针对根源,利用多种多样的活动,采用恰当的方法和策略,让学生在你的引导中能自我认识到行为的错误性,从而进行自我改良。而不是采取强制性的限制手段,机械的制定条条框框,然后根据制度规定进行冷漠的处理。

2015年秋季,我接手了一个新的七年级班级。一开学,我就制定了非常详尽的班规,并利用班会课,带领全班同学认真地学习了《中学生行为规范》。但是,一段时间过去以后,我发现班上出现了两种不良的现象,一是同学之间的交往有点生硬,不是很融洽,彼此之间缺少互帮互助,显得不团结;二是多门学科的老师投诉,孩子们完成作业练习的时候缺乏深入的思考,总是想当然,错误百出。

我知道这是他们这个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由于意识的发展,正处青春期的他们内心情感更加丰富和复杂,他们开始拥有越来越多不愿意告诉他人的心思。他们不再像童年时期那样,能够轻易把自己的心里话告诉别人。于是,他们多会表现为郁郁寡欢,内心封闭。但他们又渴望拥有知心朋友,当他们遇到知心朋友之后,又会毫不保留地与对方交流。所以,他们就会在一两个同学之间建立友谊,但是又会拒绝更广泛的结交和交流,这就导致了整个班同学之间的关系显得很别扭。在学习上,因为他们还刚从小学升入初中,小学的知识一般都是惯性思维,长达六年固定不变的思考方式训练已使他们在做练习时养成了想当然的习惯,暂时还走进不了峰回路转的逻辑推理思维模式。

于是,我给他们上班会课,告诉他们同学之间应该怎样相处,告诉他们同学之间团结互助的重要性,告诉他们初中知识的难易程度与小学知识的难易程度有什么不同,做练习时应该要养成怎样的好习惯等等,甚至还找那些问题严重的学生进行个别批评教育,但是效果甚微。

因为这个阶段的他们是高傲与自卑的综合体,他们一方面会表现得过于自信,甚至会幻想自己无所不能,并因此在众人面前显得高不可攀;另一方面,他们又会怀疑自己的能力,对自己的每一方面都不满意。对一个要么过于自信要么彻底否定自己的人单纯的说教,那简直就是对牛弹琴,因为此刻的他们太过于自我。只有想办法让他们在亲身体验中找到自身的不足,才会让他们产生改变的念头和力量。

我决定给他们举行一个活动。

走进教室,我告诉他们,这节课我们不上课,来做一个“传数字”的游戏。同学们一听,都来了兴趣,一致要求参加。

我把全班分成四个组,每组10人,排成四个竖列,我来出数字,由每列队伍的最后一个同学用拍打前一个同学的背的方式来传递这个数字(比如数字是5,就拍打前面同学的背部五下),然后再依次往前面传递,一直传递到队伍前面的第一个同学,由他说出数字是多少来验证该组的数字传递是否正确。传递的过程中不能说话,只能运用肢体语言。

第一轮,我给了每组一个20以内的数字,他们很快完成了任务,而且都传递正确。于是都觉得这个游戏太小儿科了,开始沾沾自喜,飘飘然。

第二轮,我给了每组一个200以上的数字,结果,没有出乎我的意料,由于他们的大意和轻敌,导致全军覆没——没有一个组传递正确。

我没有继续进行下一轮,而是跟他们讨论原因。

有的说:我还沉浸在上一轮的喜悦之中,后面的同学已经开拍了,又不知道怎么提醒他重拍,也就大概加估计往下拍了。

有的说:我后面的同学拍背的力量太轻,速度太快,又不知道该怎么告诉他,就只好稀里糊涂的接着往下拍了。

有的说:我开始一直在很认真的等着后面的同学拍我的背,但是等了很久也没有动静,偏偏等我一放松,他就拍上来了。想让他重来,又不让说话,就只好跟着瞎拍一通了。

有的说:我一不小心多拍了两下,但是不知道怎么纠正,就只好让大家跟着我错下去。

……

我说:“那你们说现在该怎么办?”

“我们要商量一下。”他们异口同声地说。

于是,他们十人一组展开了讨论。最后,针对已经出现的一些情况都想出了解决的办法,比如:统一用手掌拍,拍错的时候就用一个手指头戳一下前面同学的头,表示要重拍;如果没有数清楚后面同学拍的数量,就跺一下脚,或摇一摇头,或摆一摆手,表示要重拍一次。

然后他们又信心满满的排好队伍,准备开始游戏。

这次,我给四个组的数字分别是:5.4,﹣6,30﹪,﹤10。

拿到数字的那一刹那间,四位同学都严重蒙圈了!

这怎么拍???

死一般的沉寂……

时间在流逝,每个人都无从下手!前面的同学卯足了劲儿、绷紧了每一根神经在等待着,但是,始终没有等到那拍出的手掌。

于是,前面的同学终于按耐不住了,有的在跺脚,有的在摆手,有的在摇头,有的干脆回头瞪了同学一眼,意思好像在说:“拍出一个数字有那么难吗?”

万般无奈之下,拿到5.4的同学,在同学的背上先拍了5下,稍停片刻,对着前面同学的背就是一拳(代表小数点),接着再拍4下;拿到30﹪的同学直接对着前面的同学直接拍了30下,然后拉着前面同学的手重重地往后“掰”(谐音“百”)了一下;拿到﹤10的同学在拍了10下以后,再用剪刀手(代表﹤)在同学的背上狠狠地叉了一下;拿到﹣6的同学干脆宣布放弃!

前面的同学跺脚、摇头、摆手,表示不明白,要求重拍!又是一样的拍法重复一次,背上又是这一拳那一叉!……没辙了,只好依葫芦画瓢,往下传!

拍完之后,一头雾水的同学们全都迫不及待地过来围住了拿数字的同学。

“你到底拍的是什么?”“我们不是商量好了吗?”“怎么感觉是没头没脑的?”七嘴八舌。

拿数字的同学把数字亮出来,直接说:“你们来拍!”

全班傻眼!

接着,又商量,把数学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符号都设定了相对应的肢体语言,再继续游戏,终于成功!

大家长吁一口气,时机已经成熟,我让大家谈感受。

“原来看似简单的数字游戏也可以这么变幻莫测。”

“如果不是大家商量好对策,齐心协力,这个游戏还真完不成。”

……

“所以,游戏里的数字就像我们在学习的知识,小学阶段简单、直观,初中阶段相对要复杂、逻辑性强。在学习中如果不深入思考,想当然,就会导致错误百出,渐渐陷入学习的困境。同时,如果我们在学习上、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能像游戏中那样团结协作,同心同德,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那么很多事情就会迎刃而解,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我最后总结道。

周围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

班主任工作中,如果经常设置一些针对性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心智、情感、思想的自我成长,远比简单、枯燥的说教和直接了断的管制更能打动学生的心灵,也能让师生关系在活动中得到润滑,变得融洽,赢得学生对自己工作的认同和尊重。

有时,班主任工作得不到学生的认同,是因为某些在班级中有影响力的孩子不服从班主任管理所造成的。对于这种情况,班主任就要善于分析孩子的性格特点,从中找到突破点,在对他的潜移默化中树立起自己在他心中的地位,从而通过得到他的认同而获得整个班级学生的信任和支持。

2016年下学期,班上转来了一个新生。此生非常任性,爱顶撞老师,把这看成表现自己的机会,还扬言:“我这个人,吃软不吃硬!”喜欢做“领袖”——带着同学惹是生非的那种,在同学中间很有影响力。

随着他在班上造成的影响越来越大,班级的很多工作都不能正常开展,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多次找他谈话,他表面上应承,实际上依然我行我素。时间长了,反而对我苦口婆心的规劝和说教产生了厌倦和鄙夷的情绪。我还找了一些经常跟他瞎起哄的孩子进行批评教育,班级状况依然没有什么改变。

青春期的少年有着强烈的独立意识,并且喜欢表现自己的独立性,不愿意服从权威,甚至故意与成人或者权威对抗。因此,要改变他就必须在与他的交锋中通过一些方法和措施让他自发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让他了解作为他的老师,不管是从学识、智慧还是生活的经验,都要比他丰富,明白在他目前的生活与学习中暂时还离不开老师的引导和教育,从而服从老师的教导。

更重要的是,很大意义上来说,改变了他,就等于管住了整个班级。

机会来了。

一天跑操,他突然说感冒了,跑不了。然而,从他满不在乎的表情中我读出了“挑衅”。他以为我对他已经无计可施,在同学面前显示自己能耐的机会到了。

此时,我很明白,如果我只是要他去校医那里检查,然后开出证明来让我批假,即使他因为我的班主任权威回到队伍跑步,他也会觉得我很无能,那么,以前的局面还会依然存在。但是,如果我顺从他的意思,批了他的假,就会更加显示出我对他的无能为力,会使他更加有恃无恐,增加我管理班级的难度!

两难中我突然灵光一闪,想到了一个办法,于是,我批了他的假。

他像一个凯旋的将军一样,高傲地走回了教室。

跑操结束,我去了一趟食堂,请食堂的师傅帮我熬一碗姜汤,而且要浓一点。

姜汤熬好以后,我端去教室,找到他,对他说:“你感冒了,老师很担心你。听说姜汤可以驱寒治感冒,所以,老师特意去食堂帮你熬了一碗姜汤,你把它喝了吧!”

他惊愕地看着我,为难的表情爬上了他的脸颊——不喝吧,那明显表示自己说了假话;喝吧,姜汤的辣味他不喜欢。

在我的催促下,他心不甘情不愿地喝下了那碗姜汤。浓浓的辣味让他明白了在班主任面前说假话有时会给自己种下“苦果”,班主任的威严是不可以随便挑衅的。在这个事件中,首先我批了他的假,表示了我对他生病的理解和体谅;然后用一碗姜汤,向他显示了我作为一名班主任的聪明和智慧。

在后来的一些“交锋”中,我继续用我的智慧和策略让他在同学面前一次又一次尝到了失败的滋味。

但是,他好胜的性格使他并不会那么容易认输。他开始偷偷观察我,抑或是想找到我的弱点,来一次反败为胜;抑或是想弄清楚我的智慧和策略来自于哪里,然后偷学,争取能超过我。但是,无论是因为什么原因,我已经渐渐感觉到他对我日益明显的佩服和敬畏。

在他观察了我很长一段时间之后,终于有一天忍不住问我:“老师,你经常看些什么书啊?”

我知道他为什么这样问我。他已断定我的智慧和策略是从每天坚持不断的阅读中获得的。我也经常跟他们说,读书就是与智者同行。

于是,我告诉他,我现在在看《孙子兵法》和《三国演义》。

看着他眼睛发亮的样子,我主动地把书借给了他。

他也喜欢阅读,更何况这次还想从我看过的书里学到跟我一样的智慧,所以,他如饥似渴的看。

因为这两本书是文言文版本,我估计他很多地方都看不懂。但是,自以为是的性格又使他不会轻易的找我讨教。我便每天主动地去询问他阅读的进度,然后跟他聊一些他可能读不懂的内容。

慢慢地,他看到了自己在知识上的浅陋,也认识到了任性、自以为是会给自己的成长带来的影响,明白了在学习上还离不开老师的引导;

慢慢地,他会主动拿着书请求我帮他讲解一些不理解的地方,并时不时谈一谈自己阅读后的感受和对文中一些内容的看法,让我给他做一下点评;

慢慢地,他开始带领班上同学主动完成一些班级事务,甚至协助我管理班级。

班级管理其实也是一个艺术天地,作为班主任,可以在其中尽情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所以,当自己的工作得不到学生认同时,首先要找到根源所在,然后根据这个年龄段孩子的行为和心理特点,研究一下“为什么会这样”,把同样的表面现象按不同本质做一下分类,就容易找到对策。

班级管理有许多的常见策略和套路,但是没有固定的模式。管理不能只是简单的“照章办事”,更需要创造性。在两个案例中,不管是整体性问题还是个体引发的全体效应,我没有把两个问题做单纯管理性的处理,而是创设各种有助于学生成长的情境,遵循“让学生体验人生,而不是背诵人生”的教育原则,侧重于对学生内心世界的研究和引导,着力于学生思想的自我生成和成长。这样,既有效地管理了班级,又在学生心中树立了自己的地位和威信。

曾伟,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学校骨干教师;学校教科研中心教研员,语文学科带头人;多次主持校本课程的研究和编写工作;《基础教育论坛》封面人物;几十篇论文在国家级、省级、市级征文活动中分别获一、二、三等奖;参加各级教学比赛、创课大赛、精品课程建设、教师专业技能大赛都曾获国家级、省级、市级、镇级一、二、三等奖;几十篇文章和研究成果在《教育学》《教师教育论坛》《教育理论研究》《课堂内外·教师版》《文存阅刊》《读与写》《语文课内外》等国家级、省级、市级刊物发表,并被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收录;2018年参加由教育部关工委社区教育中心组织的“中国好老师评选”成功入围终审;现在为百度学术网学者(注册)、中国教育学会会员、广东省教育学会会员、中国导读语文协会会员、中国导读语文协会微信公众号编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治标不治本,班级不会稳”
班主任应注意的六项教育[转]
高一班主任
巴蜀之地 | 薛孝文:我的三任班主任老师
班级管理中的“赏”与“罚”艺术
审视德育量化管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