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共情

共情就是同理心,是看到对方,给对方照个相,反应出对方当时的想法,情绪,心理状态,

目的:是让对方感到被理解,使谈话顺利进行、促进关系

共情有:

1.简单共情,

例如,看起来你挺难过,很不舒服吧?

你有些焦虑,你很愤怒,你挺失望的吧?

你好像挺讨厌她的?你好像怕见到他……

2.行为共情:

如,获奖了,你高兴地要跳起来了吧!

他那样骂你,你气得想要揍他一顿,

你觉得他们没文化,观念很老旧,心里有些鄙视他们

你再也不想见到她了

你愤怒地想把桌子都翻了

3.短语(成语)共情:

如,看起来你灰心丧气的,

……

你今天兴高采烈啊

……

你听到那个消息,顿时感觉五雷轰顶

……

你恼羞成怒

你对他们所言所行鄙夷不屑

4.线索共情:

贯穿过去…现在…未来

如,

过去,可能你的原生家庭给你造成一定的影响,父母多抱怨指责,没有给你肯定认可,学习或者工作上又受到挫折,导致你比较自卑,没有感觉到真正被爱被关注,没有足够的安全感,自我价值感较低,

现在把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你担心如果孩子成绩不好,将来就不能成材,你就是失败的,他就会过得不好,这是你不能接受的。对吧

……

你从小爷爷奶奶带大,他们比较溺爱你,你要什么就给什么,父母忙着工作也觉得对你有愧疚,也不敢对你要求什么,都顺着你,尽可能满足你的需求。

这可能导致你现在遇到一些挫折或者他们没有按照你的意愿行事,你就觉得很委屈,很受不了,觉得自己没被尊重,没被认可,就会产生敌意。

就像那次沟通……的事情,导致你对他很有成见,不能理解他,不能原谅他,你们矛盾就这样产生了。你对未来你们的关系好像也不看好,也有些担心。想起来都不舒服。

5.经验共情(比喻):

如,你第一眼见到他时的心情像一头小鹿在心头突突跳吧

你的担心就像一个大钟,时不时在你心里敲几下

他不听你的话,你气得肺都要炸了

你去找她,结果碰了一鼻子灰

共情(empathy),也叫换位思考,是站在对方立场设身处地思考的一种能力,即于人际交往过程中,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Hoffman教授认为,共情能力是一种人类生而具备且必不可少的能力。

有趣的是,大多数对他人情绪敏感又反应强烈的人,都认为自己是因为太能感同身受,也就是共情能力过强。但事实上,真正的共情和上述的两种对他人情绪敏感的情况之间有一个本质上的区别:共情的出发点是为他人的利益,而不是为自身的利益——共情是为了理解、体谅和缓和他人的苦难,而并非是出于自我保护。

那么,正确的共情应该怎样做呢?

1. 明确自己的情绪来自哪里

首先,你需要觉察自己被他人的情绪影响究竟是由于感同身受,在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还是仅仅只是被对方那种强烈的情绪感染了。有一个确认的方法是,在你看到他人心情低落,而自己也似乎因此变得低落时,问一问自己:我的低落是因为我尽量想象把自己放到了和对方同样的处境,所以体会到了Ta身在其中的痛苦;还是我只是看到Ta低落,觉得这种'身边的人情绪不好’的感觉让我很紧张、焦灼,因此想让Ta恢复平静?如此一来,你能够区分自己是在共情对方,还是更多出于对自己的保护。

2. “这真的与我相关吗?”

如果你发现,自己对他人情绪的敏感是出于害怕自己因此受到伤害,或是担心那是对自己的评价,那么,你需要明白以及去证实,他人的情绪可能与你无关。为此,你可以试着留心并记录下周围人情绪激动的时刻,克制住自己不去做出反应,比如牺牲自己的利益去取悦他人。

接着,你需要做的就是观察对方的情绪是否是指向你的,是否真的预示了接下来Ta会对你造成伤害。此时你多半会发现,你并不是他人情绪的“受害者”。而如果你在得到现实的验证前已经抢先一步为了自我保护作出了反应,就会失去验证的机会,因为即使你没有被伤害,你也会归因成“幸亏我已经先有所行动了”。不仅如此,你甚至还可以在对方情绪平静下来以后直接向对方确认你的猜想和预设。

3. 说服自己:我没有承担他人情绪的责任

你需要明白的是,无论是为他人的共情,还是为自己的保护机制,你都用不着、也不能够为他人的情绪负责。不管是多么亲密的亲人,伴侣还是朋友,你们也始终是独立于彼此的个体。因此,你在对他人的痛苦悲伤感同身受的同时,也要清晰地意识到:这是Ta的情绪,也是Ta的人生,我可以去站在Ta的角度上理解Ta现在的感受,但我不能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除了情绪上的边界,行为上的边界也尤为重要。当你知道某个亲密的人陷入困境时,你可以告诉Ta你会支持Ta,可以给Ta提出一些建议,可以陪伴在Ta身边。但,你不能擅自为Ta做决定,也不能过度干涉Ta的选择,即使你认为自己是出于“好心”。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是,你不能代替他人痛苦,更无法拯救别人。

希望你能找到自己和他人之间健康的边界。有能力关怀,也有能力保持自我的平稳。这样的话,你就能进入到一个非常舒服的状态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我对别人的情绪格外敏感? | 研究:共情能力太强会更不开心吗?
【心理学VLOG】同情心泛滥,哭死我算了|心理综合症&情绪调节攻略
大家都说我冷漠,我觉得自己是不会爱的怪物。|缺乏共情能力背后,是个怕受伤的孩子
为什么有些人说话那么伤人?丨你不是情商低,只是少了些同理心
共情,是优秀父母最重要的“软实力”
四十岁开始,摆正自己(醍醐灌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