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旧上海著名美人、中统女谍郑苹如之死

郑苹如在民光中学读书时,丁默村曾当过这个中学的校长,因此有师生之谊。丁默村对自己的学生、貌若天仙的郑苹如十分信任。这个老色鬼以为郑苹如是贪图他现在的权势,愈发得意,在她身上花钱如流水,事事依从,形影难分。他哪知道这个貌似涉世不深、恃宠成骄、贪图金钱的妙龄少女正把自己引向“中统”特务的枪口。

一九三九年十二月二十一日,丁默村去沪西一个朋友处赴宴,打电话约了郑苹如。“中统”特务立即做好了中途截杀丁默村的计划。郑苹如这天特意打扮得花枝招展、浓香袭人,更引得丁默村神魂颠倒。当郑苹如在宴后提出去买大衣的要求后,丁默村立即用自己的小轿车带上郑苹如直奔西伯利亚皮货店。丁默村这天连一个警卫都没带,只有一个司机还候在车内。“中统”的便衣特务一见目标出现,立即向皮货店靠拢。丁默村并非笨蛋,他时时都在提防会有人暗算自己,因为自己欠下的血债太多。突然他从店内的玻璃镜内观察到有几个可疑的人正向自己靠近,立即知道陷入伏击圈了。老奸巨猾的丁默村放开怀中的郑苹如,让她自己挑衣服,自己叼上一根香烟,借掏火之机掏出一大把钞票,撒得满地都是,对她说:“你自己捡吧。”说完,丁默村猛拉开店门冲了出去。郑苹如惊了一下,随即收住要跨出去的脚:预伏的“中统”局人员要开枪了。“中统”的特务未料到丁默村会一个人冲出来,待辨认确实后立即开枪射击,丁默村已经钻进自己的那辆防弹汽车里去了。司机一见丁默村冲来,知道事情有变,立即发动了引擎,待丁默村一进来就加大油门如箭出弦般地飞奔而去。

    “中统”的美人计未能杀死丁默村,却把郑苹如给暴露了。尽管郑苹如在电话里称丁是因为从事“和平运动”而遭重庆政府的暗算,自己邀其买皮衣给了别人可乘之机,而事情与她确实无关。丁默村虽然已明知郑苹如是“中统”特务,可这个老色鬼仍舍不得让他的政敌李士群去杀郑苹如,只怨自己没有小心防范,因此当郑苹如打电话来要钱花时,他马上又派人给送去了几百。郑苹如收到钱后以为丁默村确实没有怀疑,以为自己的色相已经迷住了丁,决定深入“七十六号”特工总部去进一步对丁默村下手。

当年《 良友 》画报的主编之一马国亮先生在二○○二年出版的回忆录《 良友忆旧—— 一家画报与一个时代 》一书中的《 不寻常的封面女郎 》一节中,这样写着:

    有侵略,就有反侵略,有汉奸,就有反汉奸。刊登“卢沟桥事变”的一百三十期的《 良友 》,其封面也与过去各期封面一样,是一位小姐的半身像。但这位小姐不是一位平凡的女性。正因为这样,她不让我们在该期的目录上,写出她的全名,只写了“郑女士”三字。直到好几年以后,我们才知道她是一个轰轰烈烈,献身抗敌的爱国烈士。她的全名是郑苹如。那时候,日本军国主义者不断以武力蚕食我国的同时,也在掠夺到的地方树立伪政权,施行以华治华的狡狯伎俩。为挫败敌人的阴谋,为使为虎作伥的败类丧胆,郑苹如就是我方执行这一任务的工作人员之一。她原是我国法院的一个法官的女儿,家住上海旧称法租界的万宜坊。当时她打入一个汉奸集团,准备执行上级的计划,为国除奸。不料事机不密,被日军拘捕,终以身殉,为国牺牲。我们刊登这封面时并不知情。只在全面抗战军兴以后才略有所闻。已故中国著名学者郑振铎先生和郑苹如的父亲是素识,曾亲口谈过此事。在以后的年月中,《 良友 》也没机会表扬这位壮烈殉难的中华儿女。事隔五十年的今天,我认为仍应该把她的英勇行为告诉我们过去的读者,并表示我们对她的敬意。

    据说她是一位极为优秀的情报员,她凭借母亲的关系,周旋于日寇的高级官佐中,她曾和日本首相近卫文麿派到上海的和谈代表早水亲重攀上关系,继而又通过早水的介绍,结识了近卫文麿的儿子近卫文隆、近卫忠麿,以及华中派遣军副总参谋长金井武夫等人,她探听到汪精卫“将有异动”的重要情报,通过秘密电台上报重庆。可惜政府起先并未重视,直到汪精卫逃出重庆投敌后,方知郑苹如早已掌握此情报。学者罗久蓉亦提到,一九三八年一月淞沪战争爆发后近卫文隆来到中国,任职上海东亚同文书院,不知如何认识了郑苹如,二人经常在赛马场与静安寺路一带夜总会流连忘返。某日清晨,宿舍管理人员突然发现近卫文隆彻夜未归,疑恐遭人绑架。沪西日本宪兵队闻讯后,十分紧张,四处寻找,最后发现他前晚与郑苹如夜宿友人家中。不久之后,近卫文隆即因此被父亲召回东京。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少将参议丁默村从昆明逃往上海日占区,组建了汪伪政权的特务机构“七十六号”特工总部,自任主任,与国民党的“军统”对抗。因为丁默村是国民党特务出身,对“中统”与“军统”的内部机构及活动规律一清二楚,因此在特工战中,“中统”与“军统”常常遭到致命的打击。重庆的国民党当局命令其特务机关抓紧时间,不惜一切代价干掉丁默村。

    郑苹如,浙江兰溪人,一九一八年生。父亲郑钺,又名英伯,早年留学日本法政大学,追随孙中山先生奔走革命,加入了同盟会,可说是国民党的元老。他在东京时结识了日本名门闺秀的木村花子,花子对中国革命颇为同情,两人结婚后花子随着丈夫回到中国,改名为郑华君。他们先后育有二子三女,郑苹如是第二个女儿,从小聪明过人,善解人意,又跟着母亲学了一口流利的日语。她有一个哥哥叫南阳,是学医的,一个妹妹模样儿生得和她差不多,也爱好修饰,举止浪漫,有人便把她俩叫做郑家的一对姊妹花。而郑钺在回国后,曾任上海复旦大学教授,还担任过江苏省高等法院第二分院的首席检察官。他与陈果夫、陈立夫的堂弟,“中统”特务陈宝骅关系甚密,交往频繁。因之不仅郑钺做了陈宝骅工作上的帮手,郑南阳与郑苹如兄妹,也做了陈宝骅的朋友。由于陈宝骅的关系,郑苹如成了“中统”的女情报员。

    抗战发生后,郑苹如毅然参加抗日救亡运动。上海沦陷后,因她自身的优越条件【 社会关系和良好的日语能力 】,她担任了抗日的地下工作,加入“中统”,这时她只有十九岁。花样年华,风姿绰约的她,是上海滩有名的美人,当时全中国最为畅销、最有影响力的画报——《 良友 》画报,在一九三七年七月的一百三十期就以她为封面女郎。她的名媛身份可能是间谍工作的一种掩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怕老婆,能救男人的命
郑苹如色诱刺杀丁默村始末
比《色戒》更震撼,民国邓苹如刺丁案
别只知道看《色戒》,知道人物原型是谁吗?
郑苹如:为国牺牲却被误解,43年后才被追为烈士,死前求过刽子手
“中统”的台前幕后:(20)失败的美人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