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四海漫游记|以色列-约旦之旅行日志:第九天/从度假胜地死海经停要塞马萨达,当天抵圣城耶路撒冷
这以-约之旅第九天的行程有些波澜起伏:死海西岸观日出激动人心,马萨达要塞观览精彩纷呈,初抵圣城耶路撒冷稍稍点卯,便觉此地深不可测……

1.晨起,于死海西岸观日出

世界著名的死海,狭长如柳叶,被以色列和约旦的国土所包裹。

咱华师旅行团于2018年元月28日飞抵特拉维夫(位于死海以西偏北),然后,驱车北上,在加利利湖沐浴阳光,通过约旦河,在约旦,经安曼,沿沙漠公路南下,在死海的东岸玩水上飘浮后看日落,继续南下,于瓦迪伦零距离接触、象征地穿越一段沙漠,到亚喀巴。2月4日离开约旦亚喀巴,重又进入以色列。然后,驱车沿沙漠公路北上,来到死海的西海岸。

下图是大巴驶抵此地的轨迹截屏,左下角玫瑰色线为大巴行进路线),入住在漂亮的Prima Oasis 酒店(图2为大巴下沙漠高速驶向该酒店的瞬间隔车窗抢拍图)。


晚餐后被安排前往宝石店,又手机摄得该豪华死海度假酒店的外立面夜景图。


此时此刻,文化悟性引导我在品味两句挺有名的诗: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用它寻找光明。/I was given dark eyes by the dark night,Yet I use them to search for light.
(《顾城诗选·一代人》)

这片大部分为沙漠复盖的土地,拥有地球上很大一部分人口的灵魂,是三大宗教的发源地……

在犹太民族的心眼里,为沙漠所簇拥的迦南美地,是一片流淌奶和蜜的圣地。自然资源的贫瘠与人文资源的富硕,形成鲜明对照的反差组合。

但,在以色列,2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不足千万人口(世界各地的犹太人运动逾2000万),却在复国60多年,在贫瘠的土地上创造举世瞩目的奇迹。原因何在?不能不说,这与其无此精妙的文化灵魂有关……

我感触特深的是犹太人特有的“低调”,其“调”门“低”到,连以色列国歌旋律,都充盈忧愁和伤悲……

如下是我的三张微游录截屏,记载此番游历的表象。会做生意的犹太人,在加利利圣湖游船上,用让我们中国游客兴奋的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奏国歌做开篇,煞尾的,是播放以色列国歌……



以色列国歌的忧伤旋律叩动心灵,于一剎那,我仿佛顿悟“哭墙”的底蕴……如此直击灵魂的体验,因此而成为生命的醍醐,融入自身的内在精神文明……

今天,我们将从死海西岸启程,经要塞马萨达,观览之后前往耶路撒冷,这座圣城是此行重中之重,要逗留三、四天。这个世界三大宗教集聚的地方,无论如何也要去,那里隐藏着太多太多的文化密码……

昨天在死海护肤品专卖店,我看到了咱同胞掏腰包的小疯狂,我更感触到犹太人真正的大聪明: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即便是便是寸草不生的死海,也可以做“活”成为大生意……

今天(2月5日)早早的醒来,难以入眠。写下如上这些(不到此地、难以想象能写出的)文字……

这会儿,我要赶早,在死海西岸迎接东升的旭日……即便天气不作美,我不能用相机拍出美妙的日出东方图也无妨,因为,因为“心眼”里的太阳永远在这个方向升起……
再上截屏如下图,地图中的偏心指向便是死海。

我们悄然无声地从酒店步行前往死海西岸,在等待旭日东升的时刻。

太阳升起来了——

如上​两张照片张行同伴为陶老师所摄,特别鸣谢!

微信上传之后,远在国内三亚的华师校友余燕伶作微评说,这照片特别喜欢,“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击鼓》),世上最美的风景,就是应该和最爱的人一起看[玫瑰][玫瑰]

谁说不是呢:世上最美的风景就是应该和最爱的人一起!

我当然还是老习惯,抓紧时间抢拍在自己看来会稍纵即逝的美妙景象(此片为旅友所摄,谢谢)——


太阳升起来了,天亮了,度假酒店显现其真面目来了——

然后,回到酒店,准备早餐后出发,前往马萨达。

酒店内餐厅——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个酒店有个挺棒的Spa Club(洗浴中心),如下图为门口——

里面的温水浴池,水源来自死海,进池泡泡,出浴后,擦干后的身体肌肤,特别舒爽,触感极佳,摸上去特别光滑。

我在观死海日出后、早餐前,曾到Spa Club内小作体验,除了学会自如平躺在水面(昨天初试死海飘浮时的窘迫不翼而飞,很是体验了一把逍遥境界),还摸索出新套路:双臂抱膝,身体成球样在水面游游荡荡,太有意思了!

到了向死海西岸度假酒店道别的时候。在酒店大堂及门口等旅行大巴的当口,我抓时间,为诸位旅行同伴摄影留念。

各位显得都很精神,一路走来,玩得挺尽兴!出门旅游,真好!

2.登攀要塞马萨达,重温非凡历史

离别死海西岸,旅行大巴载着我等,一路顺风,驶向以色列的世界文化遗产地——

马萨达(MASADA,耶律王朝遗迹)。

车上,我将在死海观日出,现炒热卖做成电子明信片——

又借助互联网,翻览资中筠先生的如下大著——

前方是马萨达:犹如时空穿越,历史故事的舞台就此启幕……

我记住了当年奉命在此镇守要塞的战士誓言:为了自由选择死亡

马萨达世界文化遗产地座落在高高的山岗上,自然形胜决定其作为军事要塞,是易守难攻之地。如图为马萨达要塞的各式地形图——


看到马萨达要塞地形图,我不由想起在国内旅游曾经到访过的贵州海龙囤,也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录2015),两者很可以作一番比较。

【文摘】海龙屯位于贵州省遵义市老城西北约28公里的龙岩山巅,又称海龙囤、龙岩囤、龙岩屯,是一处宋明时期的'土司'城堡遗址。其行政区划属遵义市汇川区高坪镇海龙屯村双龙组。
屯上最高海拔1354米,屯下海拔974米,相对高差300-400米左右。屯顶平阔,面积约1.59平方公里。屯上建有九关,屯前六关:铜柱关、铁柱关、飞虎关、飞龙关、朝天关、飞凤关;屯后三关:万安关、二道关、头道关。
海龙屯于1982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晋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7月4日在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文摘1】马萨达是犹太人的圣地,联合国世界遗产之一。位于犹地亚沙漠与死海谷底交界处的一座岩石山顶,北距EnGedi约25公里。其东侧悬崖高约450米,从山顶直下死海之滨;西侧悬崖高约100米。山顶平整,呈便菱形,南北长约600米,东西宽约300米,周围城墙长约1400米。通向马萨达的自然道路都极为险峻,最主要的是东侧的“蛇行路”(SnakePath)。

【文摘2】马萨达是以色列古代犹太国的象征,公元1世纪晚期被突然彻底摧毁,犹太人就此散居在世界各地;马萨达的希律王宫殿是早期罗马帝国奢华宫殿建筑的代表,至今保存完好;当初犹太人借助希律王宫和周围的帐篷、防御工事成功的抵御了迄今时间最长的、著名的“罗马围攻”;躲避在马萨达古堡希律王宫的犹太难民在城池被攻破前全部集体自杀的悲剧事件不仅仅描述了犹太人的历史,更是人类自古以来寻求自由、反抗压迫的斗争精神的历史写照。马萨达是犹太人的圣地,联合国世界遗产之一。位于犹地亚沙漠与死海谷底交界处的一座岩石山顶,北距En Gedi约25公里。其东侧悬崖高约450米,从山顶直下死海之滨;西侧悬崖高约100米。山顶平整,呈便菱形,南北长约600米,东西宽约300米,周围城墙长约1,400米。通向马萨达的自然道路都极为险峻,最主要的是东侧的“蛇行路”(Snake Path)。

联合国世界遗产地马萨达现如今是一处设施配置完善、遗址维护完好、故事叙述完美的旅游地。我甚至觉得,这是个研学旅行目的地的典范个例,具有品级不低的历史遗迹类旅游项目建设的参考价值

我们来到马萨达的游客中心——

从如下图圆型围栏里,可以俯视这下沉式马萨达要塞概况展陈图景——


移步下楼梯,便进入展示厅。下面这幅马萨达要塞图(局部)很能显示其地势险要——

如下图版展示马萨达要塞遗址的发掘现场——

还有些陶罐之类出土文物展示——

展版设计不求奢华但制作精致——

然后迎接我们的,是个数屏展示的多媒体影像观览厅,相当系统地向游客介绍这个要塞的历史以及作为遗址修复的过程。

在具身性实地观览体验之前,这个多媒体展示实际上以“预设”方式起着导游作用,让即便首次到访、且无任何相关知识准备的游客,能大致了解马萨达。

然后,我们就凭发下的门票,乘坐缆车上山——
下图是即将抵达的上缆车站——
到了上缆车站,然后沿贴着山壁的钢管栈道前行。
到了要塞入口。

进得入口,即见一遮阳棚下,摆放着马萨达要塞模型图,导游据图为我们作讲解——

在这位于山上台地的要塞,导游约定集合时间,然后,大家自由行,各按兴趣选择观览路线和景点。

浏览了一圈,觉得此处作为要塞,马萨达确实非同凡响,从历史视角观之,除了自然形胜,内部布局、交通路线、工事构筑以及驻守必备设施配置,均可圈可点!

居高临下的瞭望孔——


驻所的院落——

房屋台基(如今变身为观景露台)——

掩体坑道——

有几个特别看点,尤其值得记叙——

首先是一间小屋内正在抄写古卷的长者——

其次是要塞里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下图是轮椅行旅者——

第三是见到一群来自学校的师生,看上去是研学旅行,参加者大都手捧着经书,说这是“爱国主义教育”也差不离。

第四是历史遗迹发掘后的修缮特别讲究,动线设计考虑到方便游客(比如栈桥等),遗迹的原物和修复增补部分之间,划有界线,以示区别,如此等等。说明图版也安排得不错,内容上图文并茂,文字为英语和希伯莱语,游客可“按图索骥”地对照察看实景。

这是洞穴中的浴池,根据上图大抵可与实景对上号——

第五是要塞的观景平台设计也充分考虑视觉通廊的要求。

第六,不期而遇的鸟儿并不惧人,且形成饶有情趣的互动。

到了集合的时间,大家自觉聚齐,在上缆车站,等候坐电梯下行,到游客中心,稍事歇息,便搭大巴撤离,前方目的地——耶路撒冷!

3.到圣城耶路撒冷:耶稣诞生的地方

旅行大巴开进圣城耶路撒冷,不认识路,也没有方向,我坐在旅行大巴的右手边,隔着车窗,好奇地抓拍沿途看到的景象。

首先注意到城里的各式交通工具——

以及路人——

时间已经不早。按照行程安排,我们先入驻酒店,放下下行李,定心晚餐,然后再出门,小作观光热身。

晚餐有点简单,不过这薄面饼挺香!

因为要在此地住几天,故今日主要是到距离耶路撒冷约半小时车程的伯利恒,观瞻耶稣诞生的地方——主诞教堂,然后到以-巴隔离墙打个卡。

主诞教堂里面正在整修。

这是入口大门——

这是教堂内的地坪——

此门充满神秘感——

我们排队循序渐进,终于抵进正殿——


然后到巴以隔离墙(伯立恒)稍作观览。这条安全隔离墙由以色列于2002年修建,据说目的是为了隔离巴勒斯坦区域,防止恐怖分子袭击。

高约三四层楼的钢筋混凝土墙,墙上有各种呼吁和平的涂鸦。当然,墙上文字我们是看不懂的。

网上有“必看贴士”有对此地的特别警示:请注意人身安全避免冲突。看来此地不宜久留。我们有点紧张兮兮,稍作逗留,就赶紧撤了。

今天初来乍到,先远眺一下圣城,明天再开启慢慢看模式。


这以-约之旅第九天的行程有些波澜起伏:死海西岸观日出平静安祥得激动人心,马萨达要塞观览精彩纷呈中耐人寻味,初抵圣城耶路撒冷稍稍点卯,便觉此地深不可测极欲一探究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以色列、约旦行之五
以色列游记(8)死海、埃拉特
【海外见闻】容子 | “马萨达永不再陷落”
踏着历史的层基体验文明的渊源
以色列的“真面目”,太“可怕”了!
马萨达战役,960名犹太人的自杀,成全了如今的中东强国以色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