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阳虚身痛与阳虚水泛的水湿病机何以不同?

阳虚身痛证与阳虚水泛证,在病理上均属下焦阳虚,寒湿水气不化。水和湿虽无本质差异,但也是有区别的,因而,前者为寒湿侵渍筋脉,后者属水气不化而泛溢全身。

阳虚身痛证的主要见证在《伤寒论》原文305条云:“少阴病,身疼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第304条云:“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可知以身体骨节疼痛。脉沉,背恶寒,手足不温为主证,是属阳虚,寒湿外盛于筋脉骨节之间。

阳虚水泛证的见证,在原文84条云:“太阳病, 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第316条:“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可知,本证虽也可出现四肢沉重疼痛,但以腹痛、小便不利,心下悸、头眩,身瞤动,自下利为主,是为阳虚,水气内外泛溢。

故在治疗上均用温阳散水之法,不过,阳虚身痛证,重在温补,用附子汤温经散寒除湿;而阳虚水泛证,重在温阳利水,以真武汤温阳化气行水。

说到这里就可以回答前面文章有朋友的疑惑了:“真武汤证是苓桂剂的加强剂吗?为何同属祛湿剂型而病机治法不同呢?”首先来说肾主水是根本的,但还要脾的运化才能输布有序,病理上两证均为阳虚水气内停,但病机的重点不同,故其主证、治法亦各异

以苓桂术甘汤证为典型,此证病变的重点在于脾阳不运,水饮内停中焦而有上逆之趋势,见证以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目昏眩,呕吐清水痰涎,短气,心下悸,脉沉紧为主。治以温中降逆,健脾利水。

真武汤证病变的重点在于肾阳不足,水气不化,见证以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为主,甚者浮肿,小便不利。在治法上,虽也行温阳化气行水之法,但重在温肾行水。或者以方中药物来对比,真武汤是温肾(阳)健脾利尿消肿,而苓桂剂是温阳健脾化湿,作用快慢不言而喻,只是疾病阶段不同选方不同,这是两者的主要异同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十大类方】真武汤
2.真武汤①:壮肾阳,,四肢沉重疼痛,下利,或肢体浮肿,苔
真武汤你真会用吗? —— 特异性方证之真武汤
浅谈真武汤与附子汤之别
附子汤(古代名方)
经方课堂丨黄煌教你学经方之真武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