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剧”的呻吟
“剧”的呻吟
       好的剧本摊上了好的投资人,好的投资人又摊上了好的导演,好的导演又摊上了好的剧组,好的剧组又摊上了一些好的演员……如此,一部好的影视剧才有可能横空出世。除此而外不可能再有奇迹发生。在中国,编剧的成功绝对是偶然性的。
       除了编剧的个人素质——比如:创作的功底、厚实的生活积淀、对作品的责任感、文化修养、艺术品位……之外,完全是听天由命的,一个剧本写出来之后完全是在偶然之中或成功或一败涂地,与作品的好坏、质量似乎没有太大的关系。最滥的剧本也可能登上金銮殿,最好的剧本也可能扔进垃圾箱。
       尽管人人都知道“剧本是影视业的灵魂”,没有好的剧本便没有好的影视业,更不会有好的导演和一流的演员。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只看重几个闪光的所谓的“名星”却不知“名星”为啥会闪光。目前,中国的影视垃圾已经多到令人难以忍受的程度。大量肤浅的,没有阅历和质感的,毫无生命力的,更无生动故事情节的影视作品,强硬地充斥于人们的视野之中。
这都是投资方、制片人急功近利、鼠目寸光,只看重投资回报高的剧本,而对那些有生命力的,高水平的剧本则视而不见或难以识别所造成的。一旦失败便又开始愚蠢的嚎叫:好的编剧为啥越来越少?!……好的剧本为啥总是看不到?!
      这种将自身的愚蠢怪罪于社会或编剧与剧本的下三滥行为,比比皆是。恰如“拉不出屎的人,愚蠢怪罪地球没有吸引力”一样。
     好的编剧不受尊重,好的剧本不受重视。
     许多制片人和导演傻B似的,总以为自己比别人高明,随意删除或擅自篡改、歪曲原创剧本的结构与思路,然后就是极其愚蠢地违背合约规定,任意拖欠、克扣剧本酬金,恶意侵犯编剧的署名权、作品复播版权、DVD版权、海外版权等所有版权的利益分成权。再然后就是把编剧们尽情的踩在脚下,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独揽风光。
       这些习惯装牛B的导演和制片人,统统的把编剧们当成农村来的打工仔。因而这些导演和制片人只能像猪一样的制造一些垃圾。他们极其缺少人的智慧,不懂得什么是剧本的生命力,只知按照个人的喜好来行事,最终不是垃圾的制造者,就是把自己变成垃圾。实在令人可悲可叹。
        再唠叨一点“戏中话“:
        影视剧的“赞助费”早已变成了中国的潜规则。只要交15—20万元,任何黑不溜秋的歪瓜劣枣都可以演影视剧中的主角1号;8—14万元,可以演影视剧中的主角2号;5—7万元,可以演影视剧中的主角3号;1—4万元,可以演影视剧中的配角……由此可见中国影视剧粗制滥造成风,已然风光无限。比如《甜蜜蜜》可以挑出几十处硬伤,但是依然可以横空出世。影视界的另外一种怪现象,就是“红包评论”。这或许也是中国的一大特色。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总之,长期从事影视业的牛B分子,时不时的装猫装狗、装五装六……这或许是情有可原的。因为他们活着就是为了“装”,“装”就是他们最体面的职业。一旦“装”过分了,便会招来一些唾骂与嘲笑。这有点象庙里的木鱼,必须勤敲打才行。倘若圈外之人也跟着瞎装、穷装……那就是“吃着黄连唱颂歌——苦中作乐”了。切记:是个萝卜就别装土豆;是个歪瓜劣枣就别装大瓣蒜。
       综观中国的影视剧,一部接一部,然而真正有生命力的,几乎没有。绝大多数影视作品都是过眼云烟,看过后便灰飞湮灭,没有留下震撼,亦没能留下任何痕迹。尽管如此,中国的影视业却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护短”机构及众多的“护法”官僚。有了这些重权在握的“大官人”的阴阳庇护,无论是多么畸形的产物,皆无任何危机,皆可“高唱凯歌还”。
中国的影视剧就是经过这群虾兵蟹将的胡乱折腾之后,那些原本有价值的、充满生命力的剧情精华,便被兴高采烈地剔除了,剩下的只是一些奄奄一息、无病呻吟的糟粕了……
原创//中国文化剑客//萧涵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的剧本我的剧(27)
影视制片 从项目策划到市场营销
写剧本这件事如果不记录一下,好像就从来没发生过……|与电影相伴的日子16(终篇)
细节和功夫才是成功的关键 |作者/背景音乐/闫成
“完成剧本才能备案”的广电新规出台,一线编剧和制片人怎么看?| 调查
广电新规催生“攒剧本”热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