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血战天下----卫为秦国附庸
在信陵君去世后不久,魏安釐王也去世,其子魏增继立为王,史称魏景湣王。
  两大巨头几乎同时死去,这对魏国来说无疑是一个悲剧。
  秦相吕不韦可不管“不伐有丧之国”的传统,在魏国政权更迭之际,派蒙骜大举发兵攻打。魏军大败,丢失了酸枣、燕、虚、桃人等二十余城。秦政府把新夺得的土地置为一郡,称为东郡。
  至此,秦国的领土已经东扩到了齐国边境,东方诸国为之震动。

  公元前241年(魏景湣王二年,秦王嬴政六年),东方诸侯又一次合纵。
  参加合纵的有六个国家:楚国、魏国、赵国、韩国、燕国、卫国,其中卫国只是摆设罢了。东方六雄中,只有齐国没有出兵。尽管秦国已经把领土扩张到齐国边境,齐国政府却仍然无动于衷。齐王建根本谈不上有什么雄心壮志,在他看来,秦国想进攻齐国,那得先收拾赵、魏、韩呢。
  魏安釐王及信陵君死后,魏国失去了主持东方合纵的资格,楚国乘机充当老大。这次合纵运动,以楚考烈王为纵约长,实际负责人是战国四公子中硕果仅存的春申君。春申君尽管久负盛名,但在诸侯中的威望远不及信陵君,这也决定了合纵运动缺乏真正的领袖人物。
  六国联军(实际上是五国,卫国滥竽充数罢了)先下手为强,进攻秦军,夺取寿陵。然而联军的攻势并未维持很久,当他们杀抵函谷关时,秦军出关迎战,六国军队不能协同作战,甚至毫无还击,便草草退师了。

  这次合纵运动雷声大,雨点小,没有取得很大的成就。
  合纵的目的是打击秦国,但虎头蛇尾,要是就这样解散,春申君及各国君主颜面上也过不去,怎么办呢?大家坐下来一商量,把怒气发泄到齐国身上。各国在前线与秦国拼命,而齐国人却在背后享乐,这不行,大家心里不平衡,必须教训一下齐国才行。于是六国之师转而东向,进攻齐国,拔取饶安城,以示惩罚。
  楚国主导的东方合纵并未能取得预期的效果,以攻秦始,却以攻齐而结束。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合纵为战国时代东方诸雄最后的合纵。

  合纵运动的终结,与秦国的扩张有直接的关系。
  “合纵”与“连横”的是战国时代两大外交战略,“合纵”主要是东方诸国联合抵抗秦国,因为东方诸国分布于南北,呈“纵”向分布,故称合纵;“连横”主要是秦国拉拢某个东方诸侯,攻打另一个诸侯,主要是呈“横”向分布,故称“连横”。
  在蒙骜攻取魏国二十城后,其领土经魏、韩深入东部,直抵齐国边境,实际上已经切断了北方燕、赵与南方韩、楚的联系,“南北合纵”已经失去了地域基础。
  为了进一步切断北方燕、赵与南方韩、楚联合的可能性,在六国联军罢兵后,秦国又一次发动侵魏之战。此役秦国攻取魏国的朝歌古城及卫国的濮阳城,魏国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更谈不上保护附庸国卫国了。卫国君主卫君角只得投靠秦国,秦国把卫君角迁到野王(今河南沁阳),卫国沦为秦国的附庸国。
  至此,秦国完成了“中间深入,分割南北”的战略布局,为各个击破诸侯、一统中国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里概略说一下东方六强的情况。
  自从乐毅伐齐后,齐国便从第一流的强国沦为第二流,国力不振,继任的君主又碌碌无为,闭关锁国,不参加东方合纵,颇有些孤立主义色彩。
  魏国在魏安釐王与信陵君时代曾有过短暂的复兴,但信陵君死后,国势一路没落了。韩国是秦国东扩的最大牺牲品,此时的韩国几乎称不上大国,差不多就是小诸侯。
  国力仍然比较强的是赵、燕、楚三国。
  赵国在长平之役后,顽强生存下来,其军事力量仍然颇为可观,但已经无法与秦国抗衡了。
  燕国由于长期以来外患少,国家相对安定,受战争破坏小,维持着一支庞大的兵力,但军队素质较低,战斗力不强。
  楚国在春申君执政的时代,国力有所恢复,对外吞并鲁国,扩张领土,充当合纵运动老大。
  可是即便是赵、燕、楚三国,也难以抵挡秦国。更糟糕的是,赵国与燕国陷入旷日持久的战争中,严重削弱两国的实力。楚国也好不到哪去,国内政局动荡,春申君死于非命,楚国复苏的脚步也戛然而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战国时期各国灭亡年历表
人才济济的卫国,为何没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呢?
称王后的魏国及其灭亡
嬴政统一中国前形势严峻,两招整肃秦国内政,为自己亲政扫清道路
合纵连横的博弈,这样的游戏从未停止,活学活用,受益匪浅
共抗暴秦:合纵攻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