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周一本书|《麦肯锡教我的写作武器》

你是否脑子里很多想法,但是写不出来。是否觉得自己写出来的文字完全无法充分的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那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今天所要解读的这本书《麦肯锡教我的写作武器》就可以完整的解决这个问题,接下来我将把书中关于这个问题的部分内容分为三个步骤分享给大家。

一、信息

信息是组成文章的零件。

书中说到只要用对了信息,就能写出一流的文章,那么怎样来理解信息呢?

作者认为只要是明了的表现主谓关系而形成的句子都可以说是信息。

比如说:

我们部门要开运动会

现在是午休时间

我在看一本很好看的书

这些都算是信息。

正是一个又一个这样的信息组成了我们所看到的的文章,所以信息可以说是一篇文章的组合零件。

它分为三类,分别是:记叙信息、评价信息、规范信息。

1、记叙信息

描述事物的状况和现象本身的信息就叫做记叙信息,它是不包含任何判断好坏、对错的。

比如:

“网红殴打孕妇”

“XX公司有两千多人”

“XX公司上市了”

这三条信息说出来,是不包含事实根据、或者任何对错判断的,所以它们属于记叙信息。

2、评价信息

评价信息与记叙信息相反,它是表达某一情况或者现象的好坏。

比如

“这束花好漂亮”

“这篇文章写得真好”

“这个网红太可恶”

这几种信息都包含了某种好坏的判断。

3、规范信息

规范信息是用来表示事物应有的状态以及人们应该采取的行动。

类似

“下雨了,你该回家了”

“网红打了人,应该承担一定的刑事责任”

这种根据某个特定的行为原理而推论出来的都属于规范信息。我们通过下雨了来推论出应该回家,通过网红打人,我们推论出她应该承担刑事责任。

这部分内容我们主要讲了组成文章的零件,也就是信息,它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记叙信息、评价信息和规范信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留意一下,及时的收集各种信息用作自己写文章的素材。

二、主题

主题是装入信息的容器。

如果说信息是传递着想要“表达什么”,那么主题就是传递着“关于什么”的表达。

如果说信息是文章的组装零件,那么主题就是装入信息的容器。

信息和主题组成了一篇完整的文章。

怎样确定一篇文章的主题呢?

1、主题不是句子,不包含主语和谓语

比如“关于网红打人事件的分析”这就是主题,而“网红打人是一起恶劣事件”是信息。

2、从信息推出出题

有时候我们无法确定自己想要写的主题,那么把你搜集到的素材,也就是信息排列出来,从这些信息里面推出主题,寻找能够容纳这些信息的容器。

举个例子,我们列出三个信息:

“洋葱阅读课很实用

“洋葱阅读课改变了很多人”

“洋葱阅读课让我学会了怎样开心的读书”

这三则信息都说到了洋葱阅读,那么作为容器的主题就可以定位“洋葱阅读的影响力”。

三、金字塔结构

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如果结构完整、清晰,那么写起来就会非常流畅;如果在写之前没有考虑文章的结构,写到哪里是哪里,写完之后可能连你自己都不知道想要表达的到底是什么?

金字塔结构是麦肯锡公司研究出的重要逻辑思考架构,它分为直列型和并列型,这跟我们的火箭图很相似,最上面是主要信息,只有一个;中间是三个关键信息,最下面是次要信息,分别对应我们火箭图中的主题——观点——例子。

在写文章的时候其实就是根据金字塔结构来设计信息的排列模式,可以从上而下,也可以从下而上。

1、由下而上法:将信息分群组

当然在分组之前需要先确定一个主题,然后在你的素材库中寻找足够多的信息,然后按照一级品类将他们分组,这其实就是从下级信息引导出上层信息的过程。

我们有两种方法把下层的信息引导出来

第一种是结论法,当你的信息分组之后,其实也可以说是例子列举出来之后,根据这些信息推论出一个归结信息,这个归结信息就是上面的关键信息。一般所用到的连接词有“因此...”“所以...”

第二种方法是摘要法,就是把很多个具体的信息整理为一个抽象的信息

例如:

“洋葱阅读第一期学员是600多人”

“洋葱阅读第二期学员增长了10%”

“洋葱阅读第三期复训学员占3%”

这三则信息中包含了“600”“增长10%”“3%”这些数据,从这些数据那种我们能够摘取什么结论呢?说明“学员增长”或者“洋葱阅读的认可度越来越高”的结论。

2、由上而下法:将信息拆解

由上而下的方法跟由下而上相反,是从上往下逐个拆解信息的过程,同样有两个方法:详述法和理由法。

第一种理由法,比如根据主题你提出了一个观点,那么接下来你就需要根据这个观点来叙述你为什么这么理解或者是什么原因让你得出这个结论。

还是上面的网红打人事件,你从主题得出其中一个关键信息“网红的服装店里衣服都是抄袭大品牌的设计”,那么你接下来要列举的就是你这么说的理由,比如“她店里的哪一款衣服跟哪个大牌的版型完全一样”或者“或者你再哪个杂志、在那个时装秀上看到过类似的款式”,列出的这些理由是你的次要信息。这就是理由法。

第二种是详述法:简单来说就是告诉别人怎么做。

我们还是上面的例子,从主题你得出另一个结论“不应该助长网红这种蛮横、骄纵的心态”,那么怎么做呢?接下来你就可以说出具体的步骤了,比如“不再关注她的直播间”“不买她店里的衣服”等等。

当然这个例子也只是个例子,不能代表真实的观点,因为对于这个事件我了解的并不清楚,只是拿这件事做个例子。

总结一下,根据最开始我们提出的关于脑子里有很多想法却写不出来的问题,我们从书中找出了几点内容作了解答。

就像今天我分享的这篇内容:

我的主要信息是“怎样快速写好一篇文章”

我的关键信息是“信息”“主题”“结构”

我的次要信息就是我举的这些例子。

首先是信息,也就是你脑子里的想法,都是碎片化的,我们需要整合记录下来作为自己的素材。当你有需求的时候从这些素材中提取信息。然后根据金字塔结构按照合适的方法排列,这样就形成了一篇文章。

参考书籍《麦肯锡教我的写作武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会用逻辑,你的故事会更精彩
书评|帮你赚钱的技术活,自我增值的写作利器
书评 | 如何写出一篇逻辑清晰的文章?
《麦肯锡教我的写作武器:从逻辑思考到文案写作》
没有逻辑,勿谈写作
麦肯锡教我的写作武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