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秋季如何防燥?中医有两款经典方剂中医...
秋季如何防燥?中医有两款经典方剂

中医认为,燥是秋天的主气。
燥邪为病,分为温燥和凉燥两种。
①、初秋尚有夏热余气,此时,燥与温热结合,侵犯人体,多为温燥。
②、深秋有临近冬天的寒气,燥与寒邪结合侵犯人体,则多为凉燥。

燥邪最易致病,燥邪致病的特点是:
①、燥易伤津
燥性干涩,缺乏水分,与湿相反,因此其致病易伤津液。

常见表现症状:口鼻干燥,咽干口渴,口唇皱裂,干咳无痰,大便干结,或皮肤干燥、严重者皮肤皲裂,毛发不荣等。

②、燥易伤肺
肺是比较娇气的脏器,喜润恶燥。
肺又主呼吸与大气相通,外合皮毛,开窍于鼻。
燥邪多从口鼻而入,最容易损伤肺津肺络,使肺失濡润,影响肺的宣发肃降的功能。

中医治疗温燥和凉燥,有两款经典方剂:
1、适用于温燥的方剂:桑杏汤
组方:桑叶、杏仁、沙参、浙贝母、淡豆豉、栀子皮、梨皮。

用法:水煎服。

功效:轻宜燥热,润肺止咳。

应用:适用于外感温燥轻症。

症状表现:头痛、身热不严重,口渴咽干鼻炎燥,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舌红,苔薄白而干,脉浮数。

可用于秋季发生的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咯血、百日咳等病症。

外感温燥,以身热头痛,口渴咽干为主要表现症状的患者,可用桑杏汤治疗。

组方解读:
①、桑叶疏散燥热,宣肺止咳;杏仁宣利肺气,润燥止咳,二药配伍,肺卫并治,共为君药。

②、淡豆豉助桑叶宣散表邪,沙参、贝母助杏仁润肺止咳,同为臣药。

③、栀子皮清泄肺热,梨皮清肺润燥,均为佐药。

组方特色:
组方药轻力薄,因此适宜温燥外袭,肺失清肃之轻证。

用药提示:桑杏汤药轻力薄,燥热灼伤肺阴较重,身热咳喘,舌干少苔者不宜使用。

2、适用于凉燥的方剂:杏苏散
组方:苏叶、杏仁、半夏、茯苓、前胡、桔梗、枳壳、橘皮、甘草、生姜、大枣。
用法:水煎服。

功效:轻宜凉燥,宣肺化痰。

应用:适用于外感凉燥证。

症状表现:恶寒无汗,头微痛,咳嗽痰白,鼻塞咽干,舌苔薄白脉弦或浮。

现代临床应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慢性支气管炎等外感凉燥证,或外感风寒轻证。

组方解读:
①、苏叶辛温而润,疏表散邪;杏仁苦辛温润,宣肺止咳,二药配伍,肺胃卫并治,共为君药。

②、前胡疏风散邪,降气化痰;桔梗、枳壳一升一降,调理气机,同为臣药。

③、半夏、橘皮、茯苓理气化痰,助君、臣药宣肺止咳化痰,为佐药。

④、甘草调和药性,配桔梗宣肺止咳,化痰利咽;生姜、大枣调营卫,和诸药,均为佐使药。

组方特色:
杏苏散温而不燥,散而不峻,药性平和,因此既可治外感凉燥,又可用于外感风寒,邪浅病轻之证。

用药提示:杏苏散疏散力轻,恶寒身热严重而无鼻咽干燥者不宜使用。

总结:
秋燥分温燥和凉燥。
①、初秋多为温燥,选用桑杏汤,轻宣燥热,润肺止咳。
②、深秋多为凉燥,选用杏苏散,轻宣凉燥,宣肺化痰。#药事健康超能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杏苏散《温病条辨》 (文献来源:李庆业《传统方剂手册》)
UC头条:外感风寒(咳嗽咽痒),中药方剂1则,宣肺散寒,降气止咳
治燥剂—轻宣外燥{杏苏散、桑杏汤、清燥救肺汤}
止咳化痰平喘药及方剂
猪咳嗽的中兽医辨证论治
科普:呼吸、肺病常用中药,家中可以常备哪些?哪些症状可以使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