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寒山寺,在日本的知名度不比中国低

         唐朝有个诗人叫张继,一辈子写了多少诗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流传下来的没几首,《全唐诗》只收录了他一首诗,但就是这首诗让他留名百世,因为这首诗就是千古绝唱《枫桥夜泊》,每一个上过学的人都可以朗朗诵来: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是湖北省襄阳人,传说他去长安赴考,落第返回时,途经寒山寺,夜泊于枫桥附近的客船中,夜里难眠写下了《枫桥夜泊》,可湖北人去西安赶考,怎么要经过苏州呢?所以我觉得更靠谱的历史应该不是这样,根据《唐才子传》记载,张继于“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礼部侍郎杨浚下及第”,也就是他已经考取了进士,当了个不大的官,谁知道两年后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也逃到四川去了,因为当时江南政局比较安定,所以不少文士纷纷逃到今江苏、浙江一带避乱,其中也包括张继。这时他大概40岁左右,在一个深秋的寒夜,夜宿寒山寺外的客船上,也许是为国家的前途担忧,也许是为个人的命运操心,半夜睡不着觉,走出船外,感受到深夜侵肌砭骨的寒意,望着河上渔船的点点灯火,恰巧此时,有半夜敲钟习俗的寒山寺响起了钟声,静夜中悠扬的钟声传入客船。一首流传千古的七言绝句便应声而出,诗句看似简单,却把水乡秋夜的幽寂清冷和羁旅者的孤孑清寥跃然纸上,景物的搭配与人物的心情达到了高度的默契与交融,共同形成了堪称典范的艺术境界。

         《枫桥夜泊》影响了千年,寒山寺也成为历史名刹,寒山寺在中国知名度高无可厚非,但在日本也是家喻户晓我是到了苏州才知道的,据说《枫桥夜泊》是进入日本小学课本,家喻户晓的中国诗文,所以无论中国人还是日本人,受这首诗的影响,到了苏州,都会想去“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姑苏城外寒山寺”看看。我是第二次去寒山寺,上一次去是29年前的1986年,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旅游,也是父母带我们的唯一一次旅游,孩童的我对于寒山寺已经没有了任何印象,只记得寺前有一座高高的拱桥。


 在一个寒冷的秋日,我又来到了寒山寺,没机会夜宿客船感受张继笔下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只能以一名游客的心情花20元购票参观千古名刹寒山寺

 印象中的寒山寺不大,历史上的寒山寺确实也不大,但现在的寒山寺大了很多,盛名之下,新增了不少建筑

 寒山寺是中国十大名刹之一,位于苏州城西古运河畔的枫桥古镇,以前是姑苏城外,现在早已是姑苏古城内

 寒山寺始建于南朝萧梁代天监年间(公元502—519年),初名“妙利普明塔院 ”。唐代贞观年间,传说当时的名僧寒山和拾得由天台山来此住持,改名寒山寺

 “和合”二字寓意着寒山寺两位著名僧人寒山与拾得,民间称之为“和合”二仙

 一艘名为“江枫”的客船停泊在寒山寺外的运河中,那座高高的拱桥就是我孩童时的唯一印象

 关于“江枫渔火对愁眠”,有人认为“江枫”是指江边的枫树,而比较可信的说法应该是指江村桥和枫桥之间的渔火,寺外运河中有江村桥和枫桥两座古桥,诗人当时应该夜宿在两桥之间的客船上,所以会有“江枫”一说

 寒山寺外就是世界遗产京杭大运河的支系,“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正是江南密布的水系造就了鱼米之乡,鱼米之乡成就了人间天堂

  秋日的寒山寺色彩斑斓,不过当年的张继应该没有心情欣赏这些景色,所以写下了一首充满愁绪的诗

 与所有的寺庙道观一样,文革期间,寒山寺遭受重创,寺庙一度沦为造反派刑讯逼供的牢房,佛像、法器、殿阁受损,寺藏文物被查抄,好在主持性空事先采取保护措施,使碑刻、藏经、罗汉等得以保存

 1968年性空被下放昆山农村劳动,1970年仅剩的演林,亦被逐出山门,撵往如皋农村劳动,直到1976年以后才重返寒山寺,1980年被批准为首批全国重点开放寺院之一,寒山寺开始成为来苏州游客必到之处

 如今的寒山寺早已成为苏州古城的一张名片,每年元旦的听钟声活动已经成为苏州古城的传统节目,一般民众根本就买不到票进入寺院听钟,只能在寺外闻听那响彻千古的钟声

 “闻钟声,烦恼清,智慧长,菩提生”,新年夜11点57分,寒山寺悠扬的钟声便会响起,108声钟响之后,时针正好指向12点

 新年夜的寒山寺当然是水泄不通的,但平日的寒山寺还是幽静古朴的

 尽管寒山寺建于梁朝的天监年间,但到了二百年后的唐代,由于僧人寒山曾在该寺居住,才改名为“寒山寺”,寒山又称寒山子,唐代贞观年间,原居住在浙江天台的寒岩,擅长诗词文章,写有诗300余首,后人辑为《寒山子诗集》

 除了寒山,寒山寺还有不得不提就是拾得。唐代丰干禅师住在天台山国清寺,一天在松林漫步,捡到一个幼儿,衣服虽不整,但相貌奇伟,问了附近村庄人家,没有人知道这是谁家的孩子,丰干禅师不得已,只好把这男孩带回国清寺,等待人家来认领,因是丰干禅师捡回来的,所以大家叫他“拾得”

 寒山与拾得成为好友,寒山问拾得曰:“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曰:“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寒山问拾得》因为其中的豁达洒脱和大度超然,也成为佛学中的经典对话

 由于二僧超凡脱俗,踪迹怪异,其典型形象总是满面春风,拍掌而笑,佛门弟子认为他们是文殊、普贤菩萨转世,民间奉为“和”、“合”二仙,清雍正皇帝敕封寒山为“和圣”,拾得为“合圣”,这也是寒山寺前“和合”二字的由来

 藏经楼原来是收藏陈放经书的地方,楼屋顶有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悟净的雕塑像,相传张继诗中的钟就悬于原来的钟楼上,不过现在的钟楼建筑和大钟都不是唐朝的,大钟是1906年重铸的,也有100多年历史了

 寒山寺已经有1500多年历史了,在寒山没来之前,叫做妙利普明塔院,不过现在这座普明宝塔也是上世纪90年代建成的


 普明宝塔是全寺最高点,可以俯瞰寒山寺,也可以远眺苏州城

 无论普明宝塔还是塔前的法堂,都充满了大唐的风范

 寒山寺虽历经千余年,但真正让古刹声名显赫的还是《枫桥夜泊》,传说唐武宗酷爱《枫桥夜泊》,以诗碑陪葬,并留下遗咒,擅刻《枫桥夜泊》诗碑者必遭天谴,但今天的寒山寺内遍布历朝历代的《枫桥夜泊》诗碑

 历代名家都有不少《枫桥夜泊》诗碑,继北宋王圭之后,最具代表性的则有明代文徵明、清代俞樾、民国张继,以及现代刘海粟、启功等,甚至还包括李大钊、陈云等人书写的《枫桥夜泊》诗碑,晚清国学大师俞樾手书的《枫桥夜泊》诗碑已成为寒山寺的一大胜迹

 寒山寺内东院还有一块堪称“姑苏之最”的灵璧石,高达7米、重量约35吨,由农民企业家吴江静思园主人陈金根早年从安徽灵璧山区用重金购得,十年前慷慨捐赠寒山寺,寒山寺长老性空法师题写峰名

 “夜半钟声到客船”,游寒山寺当然少不了大钟,相传唐代诗人张继诗中所涉及的钟,历经沧桑,在明末流入日本,清末,日本的山田先生四处探寻,欲将此钟归还,但终无下落,便募捐集资,在1906年由小林诚等一批工匠精心铸成一对青铜钟,一口留在日本观山寺,一口送来苏州寒山寺

 2008年,寒山寺又添了两项吉尼斯世界记录,一是世界上最大的佛钟,重l08吨,高8.608米,最大直径5.242米,二是镌刻有清俞樾所书张继的《枫桥夜泊》诗的“中华第一诗碑”,大碑主体高度15.855米,总重量为388.188吨

 苏州这十年飞速发展,有钱了搞出吉尼斯世界记录并不难,但无论钟多大,碑多大,其灵魂还是张继的《枫桥夜泊》,一首流传百世的诗文,一首影响了千年的绝句

         说到《枫桥夜泊》,还不能不提这首诗在日本的影响,唐朝对日本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枫桥夜泊》也被选入日本小学课本的诗文,日本人比中国人更注重教育,所以寒山寺在日本的知名度很可能比在中国还要高。甚至连新年夜寒山寺敲钟这样的重要活动,其实也是1979年由日本池田市日中友好会副会长藤尾昭到苏州观光时提出的。在寒山寺中留有《枫桥夜泊》墨迹诗碑的清代著名学者俞樾(1821—1907)在“新修寒山寺记”的记述:“吴中寺院不下千百区,而寒山寺以懿孙(张继)一诗,其名独脍炙于中国,抑且传诵于东瀛。余寓吴久,凡日本文墨之士,咸造庐来见,见则往往言及寒山寺。且言:其国三尺之童,无不能诵是诗者”。

         寒山寺和日本的渊源很深,日本还有这样的传说,说拾得后来离开了寒山寺,东渡日本说法,在日本建“拾得寺”,与寒山寺成为姊妹寺,同时,把叩钟一百零八下的规矩也传到日本,寒山则仍留在枫桥,为百姓施药舍茶,日本人认为听了寒山寺的钟声可以年轻十岁。拾得寺现在日本何处已不得而知,但1929年,日本在青梅山筹建了一座寺庙,亦名寒山寺,寺庙仿照苏州寒山寺,立石碑一座,上刻写张继的《枫桥夜泊》诗,建有“夜半钟声”钟楼一座,在附近溪谷清流之上还架起了“枫桥”。

        日本人对寒山寺情有独钟,除了唐诗《枫桥夜泊》的巨大影响外,寒山和拾得和尚的影响也不可小觑,经过多年的演变,寒山与拾得已经成为日本的二位著名神仙,这两位神仙嬉笑怒骂和放荡不羁的言行演绎成寒山文化,据说这种文化经过日本传到美国后,还成为了美国的嬉皮士文化的鼻祖。2006年5月,日本前首相森喜朗先生第一次来到苏州,他说:“苏州和苏州寒山寺是我向往的地方”,并兴致勃勃地参观寒山寺。最近十年,苏州的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其中也离不开日商的贡献,日本的商人来苏州投资,不少是因为从小就知道“姑苏城外寒山寺”,寒山寺成为苏州一张非常实在管用的城市名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寒 山 寺
苏州之行(三)枫桥夜泊·寒山寺
游在苏州之十: 寒山寺(作者 高志明)
情迷寒山寺:姑苏城外的吴中名刹
《枫桥夜泊》诗碑千年魔咒之谜?
《枫桥夜泊》: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