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陶瓮里出土的稀世大唐珍宝

       陕西历史博物馆是西安旅游不可错过的地方,而陕西历史博物馆内,除了免票的常设展览外,还有门票20元的“大唐遗宝——何家村窖藏出土文物展”和门票300元的唐代壁画珍品馆,300元的唐代壁画珍品馆恐怕大多是专业人士或者发烧友才去,20元的大唐遗宝展则值得进去一开眼界。

       其实从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常设展览一路看来,巧夺天工、价值连城的各朝宝物已经看了很多,对于稀世珍宝似乎已经有些审美疲劳了,但走进“大唐遗宝——何家村窖藏出土文物展”展区,依然眼前一亮,被那些精美的宝贝所震撼。

       稀世珍宝来自埋在地下两个唐朝陶瓮和一个提梁罐。1970年10月5日陕西西安南郊何家村的一个基建工地上,施工的工人挖出了一个高65厘米,腹径60厘米的陶瓮,里面装有大量金银器;10月11日,在第一个陶瓮出土地点的北侧不远处,考古人员又发现了一个大小类似的陶瓮,瓮上面盖有一层银渣,其内装有金银器和玉器;考古人员在陶瓮的旁边还发现了一件高30厘米,腹径25厘米的银质提梁罐,银罐内装有一件精美的镶金兽首玛瑙杯。这次发现共出土文物1000多件。绝大多数器物属盛唐时期,何家村窖藏可称得上“皇冠上的明珠”,也有专家称其为“何家村遗宝”、“大唐遗宝”,它与西方著名的考古发现“阿姆河遗宝”相对应,成为20世纪重大考古发现。

 镶金兽首玛瑙杯是“大唐遗宝”展的代表,它不仅是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更是国之重宝,选用世界上极为罕见的红色玛瑙琢制而成,是海内外孤品,也是国家不允许出境展览的极重要文物之一。

 何家村窖藏出土文物展就位于陕西历史博物馆大厅左侧,需购票20元参观。

 “何家村遗宝”发现40年来,由于种种原因,所有文物从来没有全面、系统地展示过,所以花上20元,一睹神秘的“何家村遗宝”真容,绝对物超所值。

 实际上震惊20世纪考古界的何家村窖藏出土文物不过上面两个陶瓮和一个提梁罐,三件容器里出土各种珍宝1000多件,这两瓮一罐的珍宝都是宫廷之物,但为何埋在何家村,也许只能成为历史悬疑。

 何家村窖藏出土文物中有从春秋到唐代的成套钱币,同时还有来自东罗马、波斯、日本等异域钱币,可见窖藏主人对收藏钱币有独特爱好。

 窖藏钱币中年代最早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节墨之法化”铜刀币,这是齐国的铸币。

 出土钱币中所发现的30枚金开元通宝是目前考古发现中唯一的一次,唐代的金、银开元通宝不用于市场流通,专用于赏赐。

 展览分为“玉润华光”、“金银璀璨”和“珍泉荟萃”三个部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件件做工精良透射着华光的玉器,白如羊脂,温润光滑。

 白玉镶金手镯是玉器中的精品,由三节等长的弧形新疆和田白玉组成,每节白玉两端镶金虎头,在唐代只有少数皇亲国戚和高级贵族才能享用。

 这个玛瑙盆与兽首玛瑙杯的材质貌似相同,这块以深红色、淡红色为主调的红玛瑙,中间竟夹有一层淡白,如此神奇自然的变化,如此鲜润可爱的色泽,使这块红玛瑙成为世间稀有的俏色玉材。

 稀世的材质配上巧夺天工的设计,再加上千年的完好保存,兽首玛瑙杯不成为国宝都难,兽首玛瑙杯不仅是至今所见的唐代唯一一件俏色玉雕,也是唐代玉器做工最精湛的一件。

 珍贵的玛瑙杯很可能是作为文化交流的使者从西域来到中国的,但也不排除这是出自居住在长安的中亚或西亚的工匠之手,亦或是唐代工匠学习外来工艺后利用外国进贡原料琢制而成的杰作。

 “金银璀璨”展览区里更是令人眼花缭乱,件件珍品均叫人目瞪口呆。

 每一件都是稀世珍品,璀璨夺目,精致巧妙。

 鸳鸯莲瓣纹金碗也是何家村出土四件国宝之一,当时出土了两只造型、纹饰均相同金碗,内壁分别墨书“九两半”、“九两三”,应是碗的重量。

 赤金走龙,伸项阔嘴,双角,长尾拖卷,作奔走状,周身饰片状鳞纹,那时的龙似乎更像今日的狗。

 碗底有动物纹饰的银碗。

 何家村窖藏的制作工艺代表了唐代的最高水平,何家村金银器使我们对唐代的金属冶炼、机械设计及加工、焊接、贵金属制作等都有了直观、深入的认识。

 专家推测当时可能已经使用简单车床对材料进行切削、抛光,窖藏文物的焊接、铆、镀、刻、凿等的工艺技术已达到较高的水平,同时大量优质银器的出现也表明当时冶银技术的进步。

 何家村窖藏珍宝还呈现出浓重的多种文化因素。有些文物直接来自波斯萨珊、东罗马、中亚粟特和日本等地,由于唐初社会的开放,大量的唐朝本土以外的物品,乃至宗教、文化等都随着丝绸之路源源不断地流入唐朝本土。

 如这个鎏金伎乐纹八棱银杯,形制上仍保留有粟特带把杯的风格,但其上的人物形象又已完全中国化,可谓中西交融的艺术品。

 碗底有双鱼图案的银碗。

 双狐纹双桃形银盘,盘身为相连的双桃形,两个桃形盘中心以模冲法冲出两只首尾错置、相互顾盼的狐狸,造型极为生动。

  素面提梁银罐,唐代的冶金技术真的超乎我们的想象。

 鎏金鹦鹉纹提梁银罐是何家村的第三件国宝,是迄今已知唐代银罐中最大气和精美的一件,更传奇的是,出土时罐内尚存有半罐水,水上浮着一张极薄的金箔,其上立十二只精致纤细的赤金走龙,水中散落着十余颗颜色各异的宝石,历经千年岁月依然璀璨夺目。

 四件国宝中最有故事的恐怕就是这只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了。唐玄宗即位后,有人向唐玄宗进献了五百匹大宛“天马”,以供军用,唐玄宗心想自己是“太平天子”,也不用什么军马,便从这五百匹骏马中挑出四百匹,调集天下出名的驯马师,把这四百匹骏马训练成能随乐起舞的舞马,又召集天下能工巧匠,在华清宫里修筑了一座庞大而华丽的舞马台,打算给杨贵妃一个巨大惊喜。

 果然被蒙在鼓里的杨贵妃第一次见到四百匹高头大马翩翩起舞时,开心得大笑起来,好景不长,由于唐玄宗日夜沉迷在舞马衔杯和贵妃艳笑的欢乐之中,最终遭遇了安史之乱,唐玄宗仓皇出逃,无暇顾及舞马,舞马归于叛将田承嗣所有。有一天,田承嗣在军中设宴款待众将士,命令军士奏乐,不料怪事发生了,随着音乐响起,舞马纷纷随着节拍翩翩起舞,饲马官看到后不禁怒从心起,军中战马自古都是忠勇节义,怎能让这些旁门邪道的舞马妖冶惑众,乱了军心?这些妖孽必须要除掉。田承嗣听后觉得有理,于是命令军士将所有的舞马全部鞭挞至死。银壶的出土也第一次印证了“舞马”这件历史上昙花一现的故事。

         “何家村遗宝”为后世的人们留下了美妙与震撼,也留下了千古谜团与悬念:这批宝物是什么时候埋的?它的主人是谁?为什么而埋?专家学者至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批珍宝的发掘者认为埋藏的时间是在盛唐晚期(8世纪末),具体地点是兴化坊邠王李守礼王府的部位上,窖藏是在慌恐之中埋藏的,也有专家根据窖藏中刻铭最晚的“开元十九年”庸调银饼将埋藏的年代定在安史之乱时,明确指出这批王府财物,是邠王李守礼的儿子嗣邠王李承宁在安史之乱时埋藏的。也有学者认为这批珍宝是唐代官位显赫的尚书租庸使刘震在战乱之时匆忙埋藏的,而珍宝的埋藏年代应在唐德宗建中四年(公元783年)爆发的泾原兵变中,也就是说,何家村遗宝是收缴上来的庸调及保管的宫廷珍宝。还有专家认为,何家村遗宝是唐官府中尚署管理的皇家财物,窖藏是一次从容的搬迁。因为出土文物中很多器物中都有“墨书”,“墨书”涉及器物和器物中盛装贵重药材的重量等内容,而能详细记载这些内容,说明这些器物是严格按照程序从库房中提取的,并不是在战乱突发后仓促掩埋到地下的。

         历史的真相已经成谜,但这两个陶瓮和一个提梁罐里面出土的稀世珍宝,见证了最鼎盛时期的大唐盛世,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载】陶罐里出土的稀世大唐珍宝
大唐遗宝精粹
【郑说文博】何家村珍宝,大唐遗宝谁家物?——陕西历史博物馆
一把银壶谁家物?西安何家村大唐遗宝之谜
现存于世的“长安十二时辰”中的大唐珍宝
陕西历史博物馆--大唐遗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