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子:道即是善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最高的善就像水一样。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厌恶的卑下之处。但水虽然表现出了道的特征,但绝不是道本身。

在《道德经》文本中,可以找到道是善的证据吗?有的,道至少有三种善。

第一种善,道创生万物,养育万物之善。

《道德经》第六章说,谷神不死,它就像一个神奇的生殖器官,是天地万物产生的根源,它若隐若现,作用却是无穷无尽。这里的谷神,就是道。

道不仅创生万物,而且养育万物,整个宇宙生生不息,创生不已,同时,道生万物的过程,展现了宇宙万物的整体性图景。宇宙万物之间相互依赖的关系,从而也是对自然万物多样性的存在价值的肯定。人和自然万物的价值都是相同的,没有贵重大小之分。《道德经》五十一章说,道产生万物,德充实万物,道使万物成长发育,安定成熟,并滋养照顾万物。道对万物有创生之德,养育之德,不是善是什么?

第二种善,给予万物以德。

世间万物瞬息万变,唯有天道永恒不变,人们的行为应该效法天道,才能与天、地、自然和谐共处,天下才能清平、祥和,也才能够长久。要真正达到“天人合一”,就要通过修身养德来实现,因而形成了中国古代的修身传统。君子每天都要修身、反省自己所为是否符合天理,如果不修德,就会放纵个人的欲望,就会因迷失自己而堕落。

庄子在回答东郭子道在什么地方时说,道在蝼蚁,道在稊稗,道在瓦砾,道在屎溺。道无处不在,无论任何卑微之处,道也在里面。也就是说,道在万物之中。

我们伟大的祖先,就是在这样将天地万物的美好德性,一代代传续至今。当下的我们, 就是在祖先根脉的生命信息中, 与这些美好的生命德性相互呼应,并激活着我们生命的正能量。

道在万物之中的作用,就使万物从道获得了某种禀赋,这就是德。万物获德以生,它不为任何物体而存在,它存在完全是因为道的加持。

人类以自我为中心去看万物,万物就有美丑的差别,有用无用的差别。但从道来看,万物无一不美,万物无一不有它自身存在的理由。这个理由来自于道,这是道的大善。

第三种善,道虽然是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养育者,但它并不把持、占有万物。

宇宙万物本源和根基相同,人与人、人与自然息息相通,自然物与自然物息息相通。扩而言之,人类生命都可以说是“同根”的。再进一步,在本体层,人与自然、人与物、物与物也都同根。

《道德经》第二章说:“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道任由万物生长而不加以干涉,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作育万物而不仗恃己力,成就万物而不自以为功劳。这样的道,充分肯定万物的自由,充分肯定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圣人如果把这种精神用之于治国理政,少干涉百姓,少发号施令,事情办好了,大功告成了,老百姓就会说:“我们是自己如此的。”

就会出现圣人无为,而百姓自我发展、自我端正、自然富足、自求真朴的和熙局面。道有如此的善,为什么又说天地不仁,圣人不仁呢?

水的自然特性就是趋下、居下;而且,它滋润万物,万物有它才能发育生长;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它遇方则方,遇圆则圆……这些特性,是它的本性如此,自然如此,并不是刻意为之。

在水看来,我就是这样子,哪里存心行什么善呢?道也是如此,它创生万物,养育万物;它给予万物以德;它并不把持、占有、操纵万物……这么多的善,不过是道自然如此,本来如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子《道德经》的几个主要观点
老子道论
《道德经》的哲学观点
老子指微 - 第三十四章 第三十五章
《姬氏道德经》第四卷之道政卷
真庸:无论多忙都应反复阅读的国学经典——《老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