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五石之瓠》课堂实录及品鉴
探“无用之用”,悟“比”式说理
——部级精品课《五石之瓠》品鉴
执教:吴倩倩 观察:童洪星

【教学设想】
《五石之瓠》是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该单元收录了先秦诸子的经典论说,对应“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学习任务群,重点指向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两方面的核心素养,旨在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之根的理解。落实到具体教学,既需要让学生对这些经典论说的思想内涵有深刻理解,并能感受其现实意义;又需要引导学生关注先哲不同的论说风格与方法,领悟其妙处。而这样的要求如何在一课时的单篇教学内尽可能实现呢?课文《五石之瓠》的教学实践,是我对此进行的思考与尝试。
基于“思想内涵”与“说理方式”两大方向,我将本课设计为三个环节:第一、二环节分别落实“有用”“无用”之辩的本质及“无用之用”的思想内涵与现实意义,第三环节则落实庄子等先哲的“比”式说理。三个环节均是由浅入深。对于相对浅显的词句疏通问题,以思维导图取而代之。借助思维导图,带领学生梳理两则核心故事的相通之处,让学生理解“有用”“无用”之辩的本质。在此基础上,再给学生提供相应的课外材料,引导学生据此总结出“无用之用”的具体内涵,进而思考其现实意义。而在“说理方式”部分,同样由课内到课外,由庄子到其他先哲,让学生理解其背后的思维方式与文化内涵。最后,通过作业考查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课堂实录】
一、条分缕析,借导图打通文本
师:同学们好!首先请大家走进“课前信息站”,一起看一段视频。看完后请一位同学试着概括视频的主要内容。(视频播放略。)
生:留守女孩钟芳蓉以 676 分的高分报考了北大考古学专业,但是一些网友却对她的选择表示质疑和反对。
师:概括得很准确。那么,为什么网友会反对钟芳蓉选择考古学?
生:他们觉得考古专业太冷门,在就业、赚钱方面是没什么用的。
师:实际上,“有用”“无用”之争历来有之。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五石之瓠》,看看庄子对此是如何看待并传达他的看法的。课前同学们通过预习,已经基本疏通了课文。现在,请大家结合注释再读课文,并尝试用原文完成学习任务单上的思维导图(略)。
师:根据思维导图,同学们想一想,“五石之瓠”和“不龟手之药”两个故事间存在哪些相通之处?试着分角度概括分析。
生:讨论的核心问题是相通的,都围绕“如何用”来展开。
惠子和宋人是相似的,惠子只想着用大瓠盛水浆或是做成瓢,宋人只想着用不龟手之药来漂洗丝絮,好不容易才靠出售药方换来百金,他们都只着眼于小利,而没有看到背后的大用。
庄子和吴王之客也是相似的,庄子愿意把大瓠系在身上作为腰舟而浮游于江湖,吴王之客通过药方大败越人,获得封赏,他们都实现了对物的大用或妙用。
师:没错。但我们同时需要注意,尽管吴王之客相较于宋人而言眼光更高,但在本质上他的做法仍然是功利的,远远没有达到庄子的境界。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惠子和庄子对“五石之瓠”的不同态度与做法。惠子是怎么做的?
生:惠子想用大瓠来盛水浆,来做瓢。
师:这是对于物的加工、改造和制作,如果我们用一个字概括,是什么?
生:技。
师:庄子的“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其实很值得我们玩味。
同学们从主客体的角度分别想一想,这背后有没有更深层次的意味?
生:庄子保留了大瓠原本的样貌,其实正是顺应了自然;人也因此得以“浮乎江湖”,得以以一种更为逍遥的状态游于世间。
师:很好。如果我们也用一个字来概括,庄子对“大瓠”的态度是怎样的?
生:道。
师:一个是拘泥于可见之利的“小”技,另一个则是万物的本原、根据和开端,是“大”道。《五石之瓠》中的“有用”“无用”之辩,我们其实可以视之为“大”对“小”的反击。而从本质上讲,“有用”“无用”之辩的区别在哪里?同学们可以结合庄子对惠子“犹有蓬之心”的评价来思考。
生:“有用”“无用”之辩,在本质上是两种思维方式与处世方式之辩。
师:庄子的学说并非如惠子所说的“大而无当”,相反,是有“无用之大用”的。而庄子所追求的究竟是怎样的“无用之用”?我们继续探讨。
二、寻理探源,当思想照进现实
师:同学们都知道,《五石之瓠》这篇课文节选自《庄子·逍遥游》。现在,我们回归原典,聚焦《逍遥游》的第 13 段(投影略)。请大家朗读这一段,找出原文中论述“大樗之用”的部分,并与“大瓠之用”进行比较。
生:“大樗之用”是“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前面学到的“大瓠之用”是“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
师:从使用者的角度看,这两种“用”有什么相通之处?
生:“大瓠之用”中,使用者身心两闲,优游从容;“大樗之用”中,人可以彷徨,可以徘徊,可以无所事事,可以逍遥自在。使用者都达到了自由逍遥、游于世间的状态。
师:这种自由逍遥、游于世间的状态,其实就是我们前面想探讨的什么问题?
生:庄子“无用之用”的具体内涵。
师:是的。但是,“无用之用”仅仅包含这一层面的意味吗?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曾经对大家刚刚所读的《逍遥游》中“大樗”的片段作出了评价(投影略)。我们先一起看一看。
看完之后,请大家先试着用自己的话把这段文字的核心意思复述给同桌听,然后再请一位同学来回答。
生:物正因为无用,反而能够摆脱有用性标准的衡量尺度,反而能够摆脱束缚,保全自我,真正释放纯乎自然的、发自本体的力量。
师:我们试着选择一个核心词概括一下海德格尔的这番评论。
生:保全。
师:这个词在“大瓠”和“大樗”的故事中能找到依据吗?
生:在“大瓠”的故事中,大瓠既没有被劈开,也没有被当成粗笨的器皿,得以保全;在“大樗”的故事中,大树也同样免于斧斤之祸、外物之灾。
师:大瓠如此,大树如此,而人其实也并无二致。由此我们发现,庄子所追求的“无用之大用”是精神上的自由与逍遥,同时也是自然的,是保全的。同学们,“逍遥”与“保全”分别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生:“逍遥”听起来自在又潇洒,但是“保全”隐约有些凄苦。
师:这离不开庄子所处的社会环境。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个片段(投影)。
回闻卫君,其年壮,其行独。轻用其国而不见其过。轻用民死,死者以国量,乎泽若蕉,民其无如矣!
师:这段文字描绘了怎样的社会环境?请一位同学来作具体分析。
生:这里所描述的“卫君”,凶暴独断,从不反省自身的过失,更不愿意接受任何人的劝谏。在他的暴政下,民众的生命贱如草芥,到处弥漫着死亡的气息。而卫君的“其年壮”似乎暗示着民众的苦难看不到尽头。
师:结合这样的社会环境,同学们是否能理解看似并不和谐的“逍遥”与“保全”是如何统一于庄子“无用之用”的思想的?
生:正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庄子才希望让精神的自由去解放形体的生命,他以“逍遥”的心态游于世间,才是使自己能够真正得以保全的“无用之大用”。
师:当我们审视当今社会,庄子的思想学说又有着怎样的现实意义呢?留守女孩钟芳蓉以高分报考了北大考古专业,这件事情本身是否应当引发舆论的如此关注呢?网络时代,部分低学历的网红收入远高于 985 名校的毕业生,这是不是意味着读书没用了?面对社会相关行业和领域的“内卷”趋势,“996”和“躺平”成为两种截然不同的选择,我们又当何去何从?这些问题,留待同学们课后去思考。
三、品言论说,探“比”式说理智慧
师:庄子留给我们的财富,远远不止这些。学到这里,我们回过头来想一想,在《五石之瓠》中,庄子是怎样完成“有用”“无用”之辩的?惠子给庄子抛了一个难题,庄子有没有直接作答?他的做法是什么?
生:庄子没有直接作答,也并没有具体阐述“无用之用”,反而对惠子讲了“不龟手之药”的故事。
师:这个故事有什么特点?惠子的问题得到解答了吗?
生:故事生动易懂,并且和惠子提出的问题之间存在相似之处。惠子听了之后自然会悟出相应的道理,问题也就自然得到解答了。
师:同学们再回过头看《逍遥游》中“大樗”的片段,是不是也是如此?
生:是的,问题也是通过庄子所讲的相似的故事间接得到解答的。
师:这样的说理方式,我们在其他先哲身上也能觅得踪迹。请同学们看一看《孟子·梁惠王上》和《韩非子·定法》中的片段(投影略),四人小组试作分析。
生:面对“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的疑问,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点出答案。而对“术与法孰急于国”的疑惑,韩非子巧妙地借“衣食孰急于人”让听者明白道理。吃和穿,谁又能说清楚哪一种对人来说更重要呢?问题自然也就迎刃而解了。
师:分析得很到位。刚刚大家看出了故事和问题之间的相似性。正是基于这种相似性,以生动浅显的故事讲述的时候,对方瞬间明白所讲故事的道理的同时,其实也就走入了我们的逻辑,并借由我们的逻辑完成了对原问题的类推。同学们,我们在《诗经》中曾经学过三种主要的表现手法。庄子、孟子和韩非子通过讲一个相似的故事来说理,像不像运用了其中的某种表现手法?
生:像“比”。
师:没错。我们不妨借用这个概念,姑且称之为“比”式说理。大家觉得“比”式说理怎么样?
生:这样的说理其实是让听者自己悟出道理,因而更具有说服力。这实际上是把听者带入了我们的逻辑,避免了直接的言语上的冲突,很有智慧,很高明。而且所讲的小故事也蕴含了丰富的想象,富有文学性,又增加了一点浪漫的味道。
师:看来大家对“比”式说理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不可否认,这种说理可能在逻辑性和严密性上存在一些缺陷,但它的表达,以及它背后的思维方式,都是传统文化之根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传达了一份浪漫与智慧。同学们,无论是“无用之大用”的思想境界,还是“比”式说理的智慧之法,庄子给我们留下的,都是无比宝贵的精神财富。而他也与先秦诸多先哲一道,构筑起了中华传统文化之基,并以历久弥新的璀璨之光,照亮了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前行之路。
师:我们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课后请大家完成两项作业。第一,通读《逍遥游》,摘录其中对你有启发的句子,并背诵下来。第二,针对老师课堂上所提到的社会现象,任选其一,结合庄子的“无用之用”思想,尝试运用“比”式说理的方法,写一段不少于 400 字的文字,表达自己的观点。
【名师观察】
吴倩倩老师的这节课被评为了部级“精品课例”。什么样的课才称得上“精品课例”?笔者认为,它必须具有“普及性”和“示范性”,甚至可以让其他老师直接“拿来”使用。
语文课堂教学,其“教学内容的确定”多年来一直是“随意”的。我们看各地的“同课异构”,同一篇课文往往开出了不同的花,王老师讲“桃花”,李老师讲“梅花”,……教师做的多为“自选动作”,几乎是想怎么上就怎么上。而且,每位老师都在竭力讲一些“与众不同”的东西,还美其名曰“创新”。
但,这也许正是传统语文教学的问题所在,也正是新课标、新教材试图努力“矫正”的内容。
在新课标、新教材背景下,语文界倡导“大单元任务式教学”,重视整合,提倡群文阅读。在此背景下,还能进行单篇教学吗?回答是肯定的。没搞好单篇阅读,怎么搞得好群文阅读呢?单篇精读是语文学习的“底色”,单篇精读是群文联读的基础。离开单篇精读的群文阅读有可能就是“假阅读”,群文阅读替代不了单篇精读。但是,新课标、新教材背景下的新课堂中的“单篇教学”,必须是“大单元视野”下的单篇教学,是为了完成“单元研习任务”的单篇教学,它的课堂教学内容不应该是教师“自选”的,而是由“单元研习任务”规定的,教师做的更多的是“规定动作”,与传统的“单篇教学”不一样。
所以,实施单篇教学,首先要研究“这篇”选文在整个单元、整套教材中的位置,应该通过“这篇”选文的教学去完成“单元研习任务”。《五石之瓠》是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文章。该单元对应“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学习任务群,以“百家争鸣”为人文主题,选入先秦诸子的一些经典论述,《五石之瓠》是其中的一篇。结合学习任务群、单元导语、学习提示、单元研习任务,遵循大单元教学理念,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应围绕“文化传承与理解”和“思维发展与提升”两大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展开。基于此,吴老师确立了两个教学重点,一是探“无用之用”,二是悟“比”式说理。这两个内容是本单元教学的“规定动作”吗?应该是。“无用之用”是老庄的基本思想,“比”式说理在《庄子》《孟子》《韩非子》等诸子著作中均有“精彩表现”,可谓中华传统思维之“根”。
教育部评出“精品课例”,是让我们一线教师“学习”的,因此它必须具有“示范性”,是可以推广普及的。吴老师这堂课的教学过程、教学方法自然不是“规定的”,或许我们还可以想出更优的方案;但这堂课设置的“教学重点”应该是“规定的”。
在新课标、新教材背景下,在大单元任务式教学背景下,同一篇课文,那种王老师讲“桃花”李老师讲“梅花”的时代应该结束了。吴老师这节课的价值也许正在这里,当今语文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许也正在这里。
摘自《语文教学通讯》A刊2022.8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五石之瓠》教学设计及课件
【关注】何郁丨以学科大概念统整单元教学与单篇教学——谈“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任务群教学
26《小石潭记》教学实录及反思特级教师 王君
徐杰:我对“大单元整合教学”的一点看法
【完整版】温儒敏:统编高中语文教材的特色与使用建议
对新课标的认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