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五石之瓠》教学设计及课件

《五石之瓠》课文朗读(人教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最新课件】五石之瓠

《五石之瓠》教学课件

【成果展示】王景愉:《五石之瓠》教学实录

吴倩倩 童洪星 《五石之瓠》课堂实录及品鉴

高中语文《*五石之瓠》》微课精讲+知识点+教案课件+习题

高中教材配套教案:《五石之瓠》配套教案(可下载)

选择性必修上册《五石之瓠》精品课件

部统编《 五石之瓠》课件(38张PPT)

庄子的“无用之用”——读庄子《五石之瓠》(别一格朗诵、解读)

朗读|选择性必修上册《五石之瓠》
人教版高中文言文配乐朗读《老子》四章 《五石之瓠》庄子 《兼爱》墨子

《五石之瓠》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五石之瓠》是部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第七课,本单元集中学习先秦诸子散文,要加强对传统文化之根的理解,要注意领会先秦诸子对社会人生的洞察,要思考其学说的现实意义,理解各家论说的方法,领悟其妙处。

五石之瓠选自《庄子·逍遥游》,题目是编者所加,文章想象丰富大胆,像匹骏马驰骋于宇宙,摄取与表达中心思想有关的妙趣横生的题材,生动、形象地宣传了作者的观点。学习本文能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文化传承与理解能力、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

二、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落实文言基础知识,疏通文意。

思维发展与提升:把握本文借助寓言所论述的深刻哲理。

审美鉴赏与创造:在比较中品味本课两篇文章不同的论辩风格。

文化传承与理解:领略庄子寓言故事中蕴含的思辨性,恰当评价庄子的说理散文及其思想。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文中的文言基础知识,厘清文章文章的主旨。

教学难点:体会庄子借助寓言,曲达旨意的写作手法。了解这则小故事的寓意。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提问法、小组合作法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有人说,庄子眼极冷,心肠极热。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肠热.故感慨万端。那么,庄子睁着什么样的冷眼,又具备何等样的熟肠?他为什么是非不管,却又感慨万端?是什么牵挂他的热肠。使他到底不能忘情?又是什么被他冷眼看穿,于是他掉头不顾?

人们把庄子称为“神人”,他看破功名,不屑死亡,一生贫困,却始终乐在其中。他的作为,经常令人瞠目结舌,又使人拍案叫绝。那么他的人生态度是怎样形成的?在他快乐逍遥的表面下,是否隐藏着另一面的事实真相?

我们今天就来进一步走近庄子。

2.文学常识

1)庄子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字子休(一作子沐),战国时宋国人,思想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代表作《逍遥游》。原系楚国王族,楚庄王后裔,后因乱迁至宋国蒙(今河南商丘)。

庄子因崇尚自由,仅担任过宋国地方的漆园吏。对此社会上有两种解释,一说以漆园为古地名,庄子曾在此作官;另一说为庄子曾在蒙邑中为吏,主督漆事。

据传庄子尝隐居南华山,卒葬南华山。他继承并发扬老子思想,世称老庄。最早提出的“内圣外王”思想对儒家影响深远。

《庄子》一书,是道家经典之一,共33篇,是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的道家经文。庄子尝隐居南华山,故唐玄宗天宝初,诏封庄周为南华真人,称其著书《庄子》为《南华经》。其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

《庄子》分内篇、外篇、杂篇三部,大小寓言二百多个,该书包罗万象,对宇宙生成论、人与自然的关系、生命价值、批判哲学等都有详尽的论述。

2)惠子

惠施,宋国商丘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名家思想的开山鼻祖和主要代表人物。惠施是合纵抗秦的最主要的组织人和支持者。魏惠王在位时,惠施因为与张仪不和而被驱逐出魏国,他首先到楚国,后来回到家乡宋国,并在宋国国都商丘与老乡庄子成为朋友。

3)庄子思想

A.庄子的无神论和天道观。

在人类的婴儿期,人们认为,天也就是大自然的万事万物,都是神创造的,天就是上帝或者说是帝。而道家的创始人老子否定了这种理论。老子说天是道的产物。庄子认为,道是无处不在的,但道又是没有具体形态和意志的,道是产生天地万物的本原。(朴素的、原始的唯物观)

B.庄子的认识论。

所谓认识论简单来说有两种,一是认为这个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第二种是认为这个世界不能被认识。庄子认为,人类拥有认识世界的能力,但是人永远也无法认清全部的世界,所以费心费力地去学习,是毫无意义的。

C.庄子的人生观。

人生观其实是由命运观决定的。你有什么样的命运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庄子的命运观,有一句话可以概括: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意思是说,你无法对抗命运,你只能顺应自然顺应命运。我们要安时顺命,超然物外,才能实现精神的自由和逍遥。

D.庄子的齐物论。

这是庄子哲学思想的基础。庄子认为,这世界上的一切,其实从更高远的境界来观察的话,我们会发现,一切都是一样的。什么喜怒哀乐,什么荣华富贵,甚至连生与死,最终都是一样,他们之间没有差别。既然如此,我们就没有必要去追逐那些荣华富贵了,既然如此,我们所谓的失败,所谓的挫折,那也只是过眼烟云了。

E.庄子的辩证法。

老子的思想中的一大特点就是辩证法。而庄子也继承了这一点。庄子认为,事物是由正反两个方面的矛盾对立组成的,相互依赖相互转化。庄子在《德充符》中列举了很多对矛盾对立的现象:“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这些矛盾是相互转化的。

材与非材

庄子在山中行走,看见一棵树长得很美很高大,枝叶很茂盛,伐木者停在那棵树旁却不伐它。庄子问他这是什么原因,伐木者回答说:“这棵树没有什么用处。”庄子说:“这棵树因为不成材,结果得以终其天年了。”

庄子出了山,来到县邑,住在老朋友的家里。老朋友很高兴,准备酒肉,叫童仆杀一只鹅款待他。童仆请示道:“一只鹅会叫,一只鹅不会叫,请问杀哪只?”主人的父亲说:“杀那只不会叫的。”

第二天,弟子向庄子问道:“昨天山里的树因为不成材而得以终其天年,现在这位主人的鹅却因为不成材而被杀死,先生您将在成材与不成材这两者间处于哪一边呢?”

庄子笑着说道:“我将处于成材与不成材之间。成材与不成材之间,似乎是合适的位置,其实不然,所以还是免不了遭到祸害。如果遵循道德行事,就不是这样了:既没有美誉,也没有毁辱,时而为龙,时而为蛇,随时势而变化,而不肯专为一物;时而上,时而下,以顺应自然为准则,在万物的原始状态中漫游,主宰万物而不被万物所役使,那么怎么会遭到灾祸呢?这就是神农、黄帝所取法的处世原则。至于万物之情,人伦相传之道,就不是这样了。成功了就会毁坏,强大了就会衰微,锋利了就会缺损,尊贵了就会受到倾覆,直了就会弯曲,聚合了就会分散,受到爱惜就会被废弃,智谋多了就会受人算计,不贤德就会受人欺辱。怎么可以偏执一方而加以依仗呢?”

3.背景

本文节选自《庄子·逍遥游》,“逍遥”意思是优游自得的样子;“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

庄子天才卓绝,聪明勤奋,并非生来就无用世之心。但是,一方面,“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的腐败社会使他不屑与之为伍;另一方面,“王公大人不能器之”的现实处境又使他无法一展抱负。

人世间既然如此污秽,他追求自由的心灵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里翱翔,在绝对自由的境界里寻求解脱。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写出了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逍遥游》。

4.题目解说

“石”是计算容量的单位,十斗为一石。瓠,葫芦。《五石之瓠》节选自《庄子·逍遥游》(《庄子集释》,中华书局2004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

五石之瓠:本文主要内容的概括,该题目是编者添加的。五石:五十斗。石(shí),计算容量的单位,十斗为一石。重量单位,一斗为十升,一升米重1.25斤,一石为10*10*1.25=125斤。五石即625斤米。瓠(hù):葫芦。《五石之瓠》选自《庄子·内篇·逍遥游》。

5.层次结构

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惠子的困惑:五石之瓠大而无用

第二部分:运用言说理:宋人——不免于洴澼絖;——裂地而封之。(所用之异)

第三部分:得出结论:大浮江湖——超出常规思维。

6.课文赏析

研读第一层:惠子认为大瓠无用

原文:惠子庄子曰:“魏王我大之种,我之成而五石。以盛水浆,其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之。

【注释】

:对……说。:赠送。:葫芦。:种植。:成长,长大。:连词,表顺承。:名作动,收获果实(葫芦),结出的果实有五石容积。以盛水浆:省略句,“以(之)盛水浆”,之,代指瓠。:形容词作名词,坚固的程度。自举:宾语前置,即“举自”,拿起自己。以为:把……当作。:那么。瓠落:很大的样子。所容:所字结构,容纳的东西。呺(xiāo)然:庞大而中空的样子:连词,表原因,因为。掊(pǒu):砸破。

【译文】

惠子对庄子说:“魏王赠送我大葫芦的种子,我将它培植起来后,结出的果实有五石容积。用大葫芦去盛水浆,可是它不够坚固,无法拿起来。把它剖开做瓢,却因太大而没有适于它容纳的东西。这个葫芦不是不大呀,我因为它没有什么用处而砸烂了它。”

研读第二层:庄子举例说明“所用之异”的道理

原文:庄子曰:“夫子拙于用大矣。宋人有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技百金,与之。’客得之,以吴王。越有,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也。

【注释】

:副词,实在,确实。于用大:状语后置句,用大,名词,使用大东西方面。:擅长。:调制。龟(jūn)手:龟,同“皲”,冻裂手。……者:固定结构,有一个……的人。洴(píng):使动,使……浮起。澼(pì):在水中漂洗。絖kuàng):同“纩”,丝絮。……为:把……作为。:营生。请买其方百金:省略句,省略介词“以”;状语后置句,(以)百金买其方。聚族:聚集全家人。鬻(yù):卖。:请允许我。:同“悦”,取悦。难(nàn):发难,即发兵侵略,这里指越国对吴国有军事行动:率领军队。裂地:划分出土地。一:同样的。:有的人。以封省略句,省略介词宾语“之”,即药方。所用:使用方法。:不同。

【译文】

庄子说:先生实在是不善于使用大东西啊!宋国有一善于调制不皲手药物的人家,世世代代以漂洗丝絮为职业。有个游客听说了这件事,愿意用百金的高价收买他的药方。全家人聚集在一起商量:'我们世世代代在河水里漂洗丝絮,所得不过数金,如今一下子就可卖得百金。还是把药方卖给他吧。’游客得到药方,来游说吴王。正巧越国发难,吴王派他统率部队,冬天跟越军在水上交战,大败越军,吴王划割土地封赏他。能使手不皲裂,药方是同样的,有的人用它来获得封赏,有的人却只能靠它在水中漂洗丝絮,这是使用的方法不同。

研读第三层:庄子批评惠子见识浅陋

原文: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注释】

:用绳结缀。以为:把……制成。大樽:可以拴在身上的一种凫水工具,俗称腰舟。:表顺承。:表转折,却。:草名,其状弯曲不直,心被蓬草塞闭,比喻见识浅陋,不通达的见识。

【译文】

现在你有可容五石东西的大葫芦,为什么不把它做成形似大酒杯的器具而浮游于江湖呢,却担忧它大而无处可容纳?看来先生你还是心窍不通啊!

【探究】

1)《五石之瓠》一文是怎样通过“大瓠”与“不龟手之药”之用的对话阐述“无用”和“有用”的观点的?

①惠子对庄子发起“大瓠无用而掊之”的诘问,庄子回以“不龟手之药”的故事作为启发。②庄子告诉惠子怎样“巧用”这个“五石之瓠”,建议他可以把这个大葫芦当作腰舟系在身上,用来浮游于江湖之上,这正是一种自由自在的“逍遥游”境界。③由此可见,“无用”是“大瓠”的外在价值,而“有用”是事物的内在价值,“无用”很可能有大用。从“逍遥游”的角度来说,人应该注重内在的生命价值和自我价值,巧用“无用之用”来实现自我价值。

2)概括本文的寓意,给了你什么样的启示?

寓意:惠子用的'大瓠之种'事例,意在讥讽庄子的学说大而无用;庄子用的'不龟手之药'事例意在证明自己的学说大有用处,只是惠子不能通晓领悟。

启示:这篇寓言说明,同样的东西用在不同的地方,其效果大不一样。对待事物,要主动探寻规律,用善于发现的眼睛探索事物最大的价值,从而更好地利用它。

3)试概括文中庄子和惠子的形象特征。

庄子:放旷豁达,无欲无求,随顺自然,也必能得到真正解脱的真人状态。

惠施:斤斤计较,锱铢必争,有太多欲望要求和外界与内心的束缚。

7.思考探究

1)惠子和庄子分别是如何使用“大瓠”的?宋人和客分别是如何使用“不龟手之药”的?如何理解这两个故事的寓意?

惠子用“五石之瓠”盛水、做瓢,都失败了,于是“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宋人“世世以洴澼絖为事”,“鬻技百金”;客凭借不龟手之药“大败越人”,“裂地而封”。

两个故事的寓意是:同一事物,用法不同,价值不同;要善于转换视角,发现和发挥事物的最大价值;“无用之用”才是“大用”。

不龟手之药

宋人


世世以洴澼絖为事

同一事物,用法不同,价值不同;要善于转换视角,发现和发挥事物的最大价值。“无用之用”才是“大用”。

以说吴王

大败越人,裂地而封

大瓠之种

惠子

盛水、做瓢

为其无用而掊之

庄子

虑以为大樽

浮乎江湖

2)分析宋人和惠子的相同点;客和庄子的相同点及不同点。

惠子、宋人:只看到世俗的小利,看不到背后的“大用”。

客、庄子:相同点是都能看到事物背后的“大用”,发挥事物的最大价值;不同点是客看到的仅仅是功利,而庄子追求精神的自由,二者境界不同。


相同

不同

惠子

只看到世俗的小利,

看不到背后的“大用”。


宋人


都能看到事物背后的“大用”,

发挥事物的最大价值

看到的仅仅是功利

庄子

追求精神的自由

3)分析“不龟手之药”的故事在全文中的作用。

A.批评惠子的孤陋。

惠子不能合理使用大瓠,只能把大瓠打破,这种做法与宋人“世世以洴澼絖为事”,“鬻技百金”类似,他们只看到世俗的小利,看不到事物背后的“大用”。惠子也是宋国人,庄子当着惠子讲宋人的蠢事,有明显的讽刺意味。

B.凸显庄子的超拔。

客凭借不龟手之药”裂地受封,眼光和做法超过宋人太多。客虽然眼光高,还停留在功利层面,庄子以超凡的智慧说出大瓠的妙用,隐含精神的自由,境界比客更高。

8.写作特点

1)运用寓言故事说理,形象生动,说服力强。

庄子讲述了一个“不龟手药”的故事,同样的药方,不同的用途,得到了“或以封,或不免子浒避线”悬殊的结果,生动地阐明了事物价值的大小取决于“所用之异”的道理。

2)夸张、对比手法的运用。

庄子笔下的大瓠能装得下五石的东西,五石就是五十斗,相当于五百升,体现了庄子丰富的想象力:“客”凭着不龟手药,大败敌手,获封土地,极富夸张色彩,增强了故事的生动性和感染力。同样的不龟手药,宋人不免于迸避缆,“客”却被君王封赏,结局对比鲜明,突出了用途决定价值的道理。

3)论点鲜明,论述思路清晰。

文章开头先写惠子的问题,庄子指出“夫子固拙于用大”。接着运用寓言故事说理,得出“所用之异”的结论,然后再回到惠子的大瓠上,说,“何不虑以为大梯而浮乎江湖”,指出了正确做法,同时指出惠子思想的局限“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论述首尾照应,深刻透彻。

六、本课总结

本文中,惠子仅从日常使用的层面上考虑“五石之瓠”的功用,庄子则超越了世俗经验的束缚,指出了“五石之瓠”的独特价值。本文运用寓意深刻的故事,表现出庄子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

探“无用之用”,悟“比”式说理
——部级精品课《五石之瓠》品鉴
教学设想】
《五石之瓠》是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该单元收录了先秦诸子的经典论说,对应“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学习任务群,重点指向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两方面的核心素养,旨在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之根的理解。落实到具体教学,既需要让学生对这些经典论说的思想内涵有深刻理解,并能感受其现实意义;又需要引导学生关注先哲不同的论说风格与方法,领悟其妙处。而这样的要求如何在一课时的单篇教学内尽可能实现呢?课文《五石之瓠》的教学实践,是我对此进行的思考与尝试。
基于“思想内涵”与“说理方式”两大方向,我将本课设计为三个环节:第一、二环节分别落实“有用”“无用”之辩的本质及“无用之用”的思想内涵与现实意义,第三环节则落实庄子等先哲的“比”式说理。三个环节均是由浅入深。对于相对浅显的词句疏通问题,以思维导图取而代之。借助思维导图,带领学生梳理两则核心故事的相通之处,让学生理解“有用”“无用”之辩的本质。在此基础上,再给学生提供相应的课外材料,引导学生据此总结出“无用之用”的具体内涵,进而思考其现实意义。而在“说理方式”部分,同样由课内到课外,由庄子到其他先哲,让学生理解其背后的思维方式与文化内涵。最后,通过作业考查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课堂实录】
一、条分缕析,借导图打通文本
师:同学们好!首先请大家走进“课前信息站”,一起看一段视频。看完后请一位同学试着概括视频的主要内容。(视频播放略。)
生:留守女孩钟芳蓉以 676 分的高分报考了北大考古学专业,但是一些网友却对她的选择表示质疑和反对。
师:概括得很准确。那么,为什么网友会反对钟芳蓉选择考古学?
生:他们觉得考古专业太冷门,在就业、赚钱方面是没什么用的。
师:实际上,“有用”“无用”之争历来有之。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五石之瓠》,看看庄子对此是如何看待并传达他的看法的。课前同学们通过预习,已经基本疏通了课文。现在,请大家结合注释再读课文,并尝试用原文完成学习任务单上的思维导图(略)。
师:根据思维导图,同学们想一想,“五石之瓠”和“不龟手之药”两个故事间存在哪些相通之处?试着分角度概括分析。
生:讨论的核心问题是相通的,都围绕“如何用”来展开。
惠子和宋人是相似的,惠子只想着用大瓠盛水浆或是做成瓢,宋人只想着用不龟手之药来漂洗丝絮,好不容易才靠出售药方换来百金,他们都只着眼于小利,而没有看到背后的大用。
庄子和吴王之客也是相似的,庄子愿意把大瓠系在身上作为腰舟而浮游于江湖,吴王之客通过药方大败越人,获得封赏,他们都实现了对物的大用或妙用。
师:没错。但我们同时需要注意,尽管吴王之客相较于宋人而言眼光更高,但在本质上他的做法仍然是功利的,远远没有达到庄子的境界。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惠子和庄子对“五石之瓠”的不同态度与做法。惠子是怎么做的?
生:惠子想用大瓠来盛水浆,来做瓢。
师:这是对于物的加工、改造和制作,如果我们用一个字概括,是什么?
生:技。
师:庄子的“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其实很值得我们玩味。
同学们从主客体的角度分别想一想,这背后有没有更深层次的意味?
生:庄子保留了大瓠原本的样貌,其实正是顺应了自然;人也因此得以“浮乎江湖”,得以以一种更为逍遥的状态游于世间。
师:很好。如果我们也用一个字来概括,庄子对“大瓠”的态度是怎样的?
生:道。
师:一个是拘泥于可见之利的“小”技,另一个则是万物的本原、根据和开端,是“大”道。《五石之瓠》中的“有用”“无用”之辩,我们其实可以视之为“大”对“小”的反击。而从本质上讲,“有用”“无用”之辩的区别在哪里?同学们可以结合庄子对惠子“犹有蓬之心”的评价来思考。
生:“有用”“无用”之辩,在本质上是两种思维方式与处世方式之辩。
师:庄子的学说并非如惠子所说的“大而无当”,相反,是有“无用之大用”的。而庄子所追求的究竟是怎样的“无用之用”?我们继续探讨。
二、寻理探源,当思想照进现实
师:同学们都知道,《五石之瓠》这篇课文节选自《庄子·逍遥游》。现在,我们回归原典,聚焦《逍遥游》的第 13 段(投影略)。请大家朗读这一段,找出原文中论述“大樗之用”的部分,并与“大瓠之用”进行比较。
生:“大樗之用”是“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前面学到的“大瓠之用”是“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
师:从使用者的角度看,这两种“用”有什么相通之处?
生:“大瓠之用”中,使用者身心两闲,优游从容;“大樗之用”中,人可以彷徨,可以徘徊,可以无所事事,可以逍遥自在。使用者都达到了自由逍遥、游于世间的状态。
师:这种自由逍遥、游于世间的状态,其实就是我们前面想探讨的什么问题?
生:庄子“无用之用”的具体内涵。
师:是的。但是,“无用之用”仅仅包含这一层面的意味吗?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曾经对大家刚刚所读的《逍遥游》中“大樗”的片段作出了评价(投影略)。我们先一起看一看。
看完之后,请大家先试着用自己的话把这段文字的核心意思复述给同桌听,然后再请一位同学来回答。
生:物正因为无用,反而能够摆脱有用性标准的衡量尺度,反而能够摆脱束缚,保全自我,真正释放纯乎自然的、发自本体的力量。
师:我们试着选择一个核心词概括一下海德格尔的这番评论。
生:保全。
师:这个词在“大瓠”和“大樗”的故事中能找到依据吗?
生:在“大瓠”的故事中,大瓠既没有被劈开,也没有被当成粗笨的器皿,得以保全;在“大樗”的故事中,大树也同样免于斧斤之祸、外物之灾。
师:大瓠如此,大树如此,而人其实也并无二致。由此我们发现,庄子所追求的“无用之大用”是精神上的自由与逍遥,同时也是自然的,是保全的。同学们,“逍遥”与“保全”分别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生:“逍遥”听起来自在又潇洒,但是“保全”隐约有些凄苦。
师:这离不开庄子所处的社会环境。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个片段(投影)。
回闻卫君,其年壮,其行独。轻用其国而不见其过。轻用民死,死者以国量,乎泽若蕉,民其无如矣!
师:这段文字描绘了怎样的社会环境?请一位同学来作具体分析。
生:这里所描述的“卫君”,凶暴独断,从不反省自身的过失,更不愿意接受任何人的劝谏。在他的暴政下,民众的生命贱如草芥,到处弥漫着死亡的气息。而卫君的“其年壮”似乎暗示着民众的苦难看不到尽头。
师:结合这样的社会环境,同学们是否能理解看似并不和谐的“逍遥”与“保全”是如何统一于庄子“无用之用”的思想的?
生:正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庄子才希望让精神的自由去解放形体的生命,他以“逍遥”的心态游于世间,才是使自己能够真正得以保全的“无用之大用”。
师:当我们审视当今社会,庄子的思想学说又有着怎样的现实意义呢?留守女孩钟芳蓉以高分报考了北大考古专业,这件事情本身是否应当引发舆论的如此关注呢?网络时代,部分低学历的网红收入远高于 985 名校的毕业生,这是不是意味着读书没用了?面对社会相关行业和领域的“内卷”趋势,“996”和“躺平”成为两种截然不同的选择,我们又当何去何从?这些问题,留待同学们课后去思考。
三、品言论说,探“比”式说理智慧
师:庄子留给我们的财富,远远不止这些。学到这里,我们回过头来想一想,在《五石之瓠》中,庄子是怎样完成“有用”“无用”之辩的?惠子给庄子抛了一个难题,庄子有没有直接作答?他的做法是什么?
生:庄子没有直接作答,也并没有具体阐述“无用之用”,反而对惠子讲了“不龟手之药”的故事。
师:这个故事有什么特点?惠子的问题得到解答了吗?
生:故事生动易懂,并且和惠子提出的问题之间存在相似之处。惠子听了之后自然会悟出相应的道理,问题也就自然得到解答了。
师:同学们再回过头看《逍遥游》中“大樗”的片段,是不是也是如此?
生:是的,问题也是通过庄子所讲的相似的故事间接得到解答的。
师:这样的说理方式,我们在其他先哲身上也能觅得踪迹。请同学们看一看《孟子·梁惠王上》和《韩非子·定法》中的片段(投影略),四人小组试作分析。
生:面对“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的疑问,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点出答案。而对“术与法孰急于国”的疑惑,韩非子巧妙地借“衣食孰急于人”让听者明白道理。吃和穿,谁又能说清楚哪一种对人来说更重要呢?问题自然也就迎刃而解了。
师:分析得很到位。刚刚大家看出了故事和问题之间的相似性。正是基于这种相似性,以生动浅显的故事讲述的时候,对方瞬间明白所讲故事的道理的同时,其实也就走入了我们的逻辑,并借由我们的逻辑完成了对原问题的类推。同学们,我们在《诗经》中曾经学过三种主要的表现手法。庄子、孟子和韩非子通过讲一个相似的故事来说理,像不像运用了其中的某种表现手法?
生:像“比”。
师:没错。我们不妨借用这个概念,姑且称之为“比”式说理。大家觉得“比”式说理怎么样?
生:这样的说理其实是让听者自己悟出道理,因而更具有说服力。这实际上是把听者带入了我们的逻辑,避免了直接的言语上的冲突,很有智慧,很高明。而且所讲的小故事也蕴含了丰富的想象,富有文学性,又增加了一点浪漫的味道。
师:看来大家对“比”式说理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不可否认,这种说理可能在逻辑性和严密性上存在一些缺陷,但它的表达,以及它背后的思维方式,都是传统文化之根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传达了一份浪漫与智慧。同学们,无论是“无用之大用”的思想境界,还是“比”式说理的智慧之法,庄子给我们留下的,都是无比宝贵的精神财富。而他也与先秦诸多先哲一道,构筑起了中华传统文化之基,并以历久弥新的璀璨之光,照亮了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前行之路。
师:我们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课后请大家完成两项作业。第一,通读《逍遥游》,摘录其中对你有启发的句子,并背诵下来。第二,针对老师课堂上所提到的社会现象,任选其一,结合庄子的“无用之用”思想,尝试运用“比”式说理的方法,写一段不少于 400 字的文字,表达自己的观点。
【名师观察】
某老师的这节课被评为了部级“精品课例”。什么样的课才称得上“精品课例”?笔者认为,它必须具有“普及性”和“示范性”,甚至可以让其他老师直接“拿来”使用。
语文课堂教学,其“教学内容的确定”多年来一直是“随意”的。我们看各地的“同课异构”,同一篇课文往往开出了不同的花,王老师讲“桃花”,李老师讲“梅花”,……教师做的多为“自选动作”,几乎是想怎么上就怎么上。而且,每位老师都在竭力讲一些“与众不同”的东西,还美其名曰“创新”。
但,这也许正是传统语文教学的问题所在,也正是新课标、新教材试图努力“矫正”的内容。
在新课标、新教材背景下,语文界倡导“大单元任务式教学”,重视整合,提倡群文阅读。在此背景下,还能进行单篇教学吗?回答是肯定的。没搞好单篇阅读,怎么搞得好群文阅读呢?单篇精读是语文学习的“底色”,单篇精读是群文联读的基础。离开单篇精读的群文阅读有可能就是“假阅读”,群文阅读替代不了单篇精读。但是,新课标、新教材背景下的新课堂中的“单篇教学”,必须是“大单元视野”下的单篇教学,是为了完成“单元研习任务”的单篇教学,它的课堂教学内容不应该是教师“自选”的,而是由“单元研习任务”规定的,教师做的更多的是“规定动作”,与传统的“单篇教学”不一样。
所以,实施单篇教学,首先要研究“这篇”选文在整个单元、整套教材中的位置,应该通过“这篇”选文的教学去完成“单元研习任务”。《五石之瓠》是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文章。该单元对应“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学习任务群,以“百家争鸣”为人文主题,选入先秦诸子的一些经典论述,《五石之瓠》是其中的一篇。结合学习任务群、单元导语、学习提示、单元研习任务,遵循大单元教学理念,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应围绕“文化传承与理解”和“思维发展与提升”两大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展开。基于此,某老师确立了两个教学重点,一是探“无用之用”,二是悟“比”式说理。这两个内容是本单元教学的“规定动作”吗?应该是。“无用之用”是老庄的基本思想,“比”式说理在《庄子》《孟子》《韩非子》等诸子著作中均有“精彩表现”,可谓中华传统思维之“根”。
教育部评出“精品课例”,是让我们一线教师“学习”的,因此它必须具有“示范性”,是可以推广普及的。某老师这堂课的教学过程、教学方法自然不是“规定的”,或许我们还可以想出更优的方案;但这堂课设置的“教学重点”应该是“规定的”。
在新课标、新教材背景下,在大单元任务式教学背景下,同一篇课文,那种王老师讲“桃花”李老师讲“梅花”的时代应该结束了。某老师这节课的价值也许正在这里,当今语文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许也正在这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五石之瓠》课堂实录及品鉴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21课《庄子》二则 教学设计
松颜读庄子:《逍遥游》之十
【关注】何郁丨以学科大概念统整单元教学与单篇教学——谈“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任务群教学
《庄子》之逍遥游
单篇阅读课如何落实大单元任务群教学——以《背影》教学设计为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