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两材料)关于“汉字之美”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和“中国文化热”的持续升温,汉字设计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形成了多元的设计体系,也呈现出多维度的发展格局。

文化维度,汉字的意象

表意性,体现了汉字以意赋形、以形写意的造字规律,使其蕴含丰富的文化信息。设计师们巧妙利用汉字形义相生的特质,挖掘其深厚的文化内涵,通过汉字整体结构与基本笔画的意象表达,传递中国精神,彰显中国智慧。

由设计师邵柏林设计的故官博物院院徽标识,是彰显汉字意象之美的典型代表。该标识以“官”字为基础,设计者将“官”字上一点巧妙转化为海水江崖纹和玉璧的组合形象,取“珍如拱璧”之意。“官”字方正的结构象征紫禁城的建筑格局,下不封口的设计则寓意现今的开放与包容。标志整体“天圆地方”,既生动表现了故宫之“形”,又充分传递出其文化精髓,充满设计巧思与艺术趣味。

价值维度,字体的繁盛

中国汉字经历岁月洗礼,薪火相传,如今已发展出成熟而多样的字体系统。当计算机字体中常见的宋体字、黑体字已经不能满足信息传播的需求,多样化的字库字设计便如雨后春笋般蓬勃生长。许多极富中国传统美学价值的书法字体陆续被设计师们整合并转化为字库字,如深受大众喜爱的康熙字典体、颜体、柳体等。

此外,一批字体设计师通过创新的设计方法激活了古老汉字的文化魅力。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陈楠教授设计的“汉仪陈体甲骨文”字库,是首例将甲骨文转换为计算机字库字的设计作品。设计师通过探索甲骨文蕴含的数学几何之美,提出“格律设计”的方法论,为古老的汉字穿上“新衣”。

空间维度,形式的探索

与传统汉字的演变多是围绕笔画的写法展开不同,在文化交融互渗的大数据时代,现代汉字的设计则是从字形、结构、笔画、字义等全方位介入的。字体设计师们或是以剪切手段分割文字,形成局部或整体的位移与重叠,使其产生错位感;或是将汉字局部进行主观缩放,构建新的视觉焦点,从而改变文字的语义指向;抑或是择取不同民族的语言文字并以巧妙的手段融入汉字的构造,创作出多种文化意象叠加的艺术符号……

比如,在考察了众多传统样式的相关设计后,蒙古族设计师李岩松决定以全新的角度和设计方法设计“福禄寿喜”。他首先将四个字重组为“福海”“丰禄”“寿山”“喜气”四个词组,同时加入了蒙古文释义,通过抽象化提炼、分解重组、图形装饰等方式对文字进行设计处理,最终创作出富有现代感的“新字体年画”。

科技维度,技术的支持

如果说二维背景下的汉字设计依赖于设计师的传统文化修养和创新设计思维,那么由数字技术支撑的三维动态汉字设计,则需要创作者在掌握平面设计要领的基础上,具备对新媒体技术的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能力。

2022年西安美术学院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主题为“无界西美”,把世界艺术的视阈和中国传统美学的特点结合在一起。在杨田田创作的展览主视觉设计中,主题汉字在跃动的节奏下产生丰富的形态变化,看似无序的汉字结构重组的背后,是庞大而有序的计算机算法。

未来,新技术与新观念的产生必将为汉字设计带来更加丰沛而鲜活的生命力,为汉字之美再添全新维度,让我们拭目以待。

(摘编自光明日报2022年10月10日刘时燕《汉字设计,激发传统文化新活力》)

材料二 汉字是意美、形美、音美“三美”兼具的文字,历代书法家创造的多姿多彩的书法艺术,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美学精神和审美理念。然而,近年来,一些个人和机构为了追求标新立异、突出视觉冲击,忽视汉字的书写规范、书写技法和文化内涵、审美特征,故意将汉字笔画和结构进行粗俗、草率的夸张变形,创造出一些拙劣的字库字体产品,亟待规范。

以丑为美、以怪为美的字体出现在公共空间,不但不能体现汉字之美,反而会降低全社会的审美水平,不利于大众汉字书写规范意识和审美趣味的培养,也会对青少年产生误导。《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确立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定地位,并规定“公共服务行业以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服务用字”。当汉字被应用于出版、影视、媒体、展览、广告等面向社会公众的领域时,使用规范应该是基本要求,在网络空间也同样如此。公共空间中的汉字规范而优美,会在无形中营造美的氛围,提升大众的审美素养。

规范是美的基础。规范汉字使用,并不是拒绝个性化的汉字书写,而是提升审美水平的题中之义。对字库设计者和相关企业来说,需要强化把关意识,提升审美水平,放下浮躁的心态,更好创新。同时,政府应加强行业引导,指导相关行业协会联合发出规范用字倡议,遴选推荐优秀字体,引导出版、影视、媒体领域提升自觉意识,落实各项要求。同时,有必要加强标准研制,指导相关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开展研究,推动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立项、编制工作,为规范用字提供技术支撑。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2年1月25日 张贺《以规范书写呈现汉字之美》)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国经济的腾飞和“中国文化热”持续升温,汉字设计形成了多元的设计体系,发展格局呈现多维度态势。

B.在现代汉字的设计中,字体设计师将汉字进行主观缩放,会构建新的视觉焦点,让汉字的语义指向有所改变。

C.三维动态字体设计往往由数字技术支撑,需要创作者既掌握平面设计的要领,又能对新媒体技术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

D.根据国家法律,网络公共空间也应承认规范汉字作为国家通用文字的法定地位,以规范汉字为基本用字。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故宫博物院院徽标志整体“天圆地方”,生动表现故宫之“形”,既充满设计巧思和艺术趣味,又能彰显中国智慧。

B.康熙字典体、颜体、柳体等极富中国传统美学价值的书法字体比常见的宋体字、黑体字更能满足信息传播的需求。

C.以丑为美、以怪为美的拙劣字库字体作品不但不能体现汉字之美,还会降低全社会的审美水平,并对青少年产生误导。

D.规范汉字使用,需要字库设计者、企业、政府等多方努力,加强行业引导,加强标准研制,为规范用字提供技术支持。

3.根据材料一的内容,下列作品与设计维度对应正确的一项是(3分)


4.汉字设计可以通过哪些做法激发传统文化新活力,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4分)

答:

5.材料一主张以多元的汉字设计来呈现汉字之美,材料二则主张以规范书写来呈现汉字之美。二者是否矛盾?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4分)

答:


1.B(A选项对应材料一第一段“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和'中国文化热’的持续升温,汉字设计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形成了多元的设计体系,也呈现出多维度的发展格局”,语序改变,不影响文意。B选项对应材料一的“字体设计师们……将汉字局部进行主观缩放,构建新的视觉焦点,从而改变文字的语义指向”,材料说的是“局部”,选项表达的是整个汉字。因而错误。C选项对应材料一“由数字技术支撑的三维动态汉字设计,则需要创作者在掌握平面设计要领的基础上,具备对新媒体技术的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能力”,有改动但未改变原意。D选项对应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确立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定地位,并规定'公共服务行业以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服务用字’。当汉字被应用于出版、影视、媒体、展览、广告等面向社会公众的领域时,使用规范应该是基本要求,在网络空间也同样如此”,选项中“国家法律”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根据“网络空间也同样如此”可知网络空间面向社会公众领域时(即网络公共空间)也应当遵守法律中的规定。)
2.A(A选项是材料一“通过汉字整体结构与基本笔画的意象表达,传递中国精神,彰显中国智慧”“标志整体'天圆地方’,既生动表现了故宫之'形’,又充分传递出其文化精髓,充满设计巧思与艺术趣味”两句的融合,正确。B选项对应材料一“当计算机字体中常见的宋体字、黑体字已经不能满足信息传播的需求,多样化的字库字设计便如雨后春笋般蓬勃生长。许多极富中国传统美学价值的书法字体陆续被设计师们整合并转化为字库字,如深受大众喜爱的康熙字典体、颜体、柳体等”,材料并没有体现出书法字体比常见字体“更”能满足信息传播需求。错误。C选项对应材料二“以丑为美、以怪为美的字体出现在公共空间,不但不能体现汉字之美,反而会降低全社会的审美水平,不利于大众汉字书写规范意识和审美趣味的培养,也会对青少年产生误导”,材料给出的前提是“字体出现在公共空间”,而选项忽略了这个限制条件。错误。D选项对应材料二最后一段,逻辑混乱,混淆了分属于不同主体的职责。如:扩大范围,张冠李戴,材料并未要求字库设计者、企业加强行业引导,这主要是政府的职责。)
3.D(A.李冠林《五谷丰登》对应的是“空间维度,形式的探索”,作品融合了传统的合体字形式,将寓意吉祥的繁体字词组进行外在形态与内在含义的双重融合。对应的是材料中的“从字形、结构、笔画、字义等全方位介入”,“以剪切手段分割文字,形成局部或整体的位移与重叠,使其产生错位感”。因而错误。B.王加号《秦砖汉瓦系列·百家姓》对应的是“价值维度,字体的繁盛”,图片展现的是一系列将秦砖汉瓦的纹样细节融入骨骼的字体。在“秦砖汉瓦”为主题的字库字设计中,设计师王加号将传统纹样进行提炼和转化,并结合汉字体的结构特点进行再创作。因而错误。C.靳埭强《字与笔·恩重如山》对应的是“文化维度,汉字的意象”中的“设计师们巧妙利用汉字形义相生的特质,挖掘其深厚的文化内涵,通过汉字整体结构与基本笔画的意象表达,传递中国精神,彰显中国智慧”,体现“汉字整体结构的意向表达”。因而错误。D.席佳斌《开卷有益》对应的是“科技维度,技术的支持”,对应文中的“由数字技术支撑的三维动态汉字设计,则需要创作者在掌握平面设计要领的基础上,具备对新媒体技术的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能力”,“开卷有益”四个字是“三维设计”的,具有“平面设计”的意味。因而正确。)
4.①意象上:以形义相生的特质挖掘汉字的文化内涵,用整体结构与基本笔画进行意象表达。②字体上:将富有中国传统美学价值的书法字体转化为字库字,通过创新设计激活古老汉字文化魅力。③形式上:从字形、结构、笔画、字义等全方面介入,让传统样式呈现现代感。④技术上:运用平面设计和新媒体技术,将汉字重组,使其更有生命力。(每点1分,需写清汉字设计和传统文化的关系,有其他答案酌情给分,大段抄材料没有自己融合概括地不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要点的提炼概括,需要注意审准关键词,答的是“汉字设计”的“微法”,答题过程中应体现这种做法对“传统文化新活力”的激发,并且不能直接抄原文,需要“简要概括”。
5.不矛盾。(1分)因为提倡规范汉字的使用,反对的是以丑为美、以怪为美的乱象,并不拒绝个性化的多元的汉字书写(1分)。而多元的汉字书写,也需要以规范的汉字使用来提升审美水平。(1分)所以规范是多元的前提,两者并不矛盾。(1分)
【解析】解答本题需抓住两个关键词“多元”和“规范”,根据材料内容探寻两者的真正关系。最能体现关系的句子在材料二的“规范汉字使用,并不是拒绝个性化的汉字书写,而是提升审美水平的题中之义”,应以这句为基准,结合材料更多内容,答清楚提倡“规范”反对的是“丑”“怪”,不反对“多元”而好的“多元”对“规范”也有所依靠,由此得出结论两者的真实关系并非“矛盾”,而是“规范是多元的前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汉字设计,激发传统文化新活力 作者:刘时燕
始终坚持练字却没效果,或许是审美力没跟上
收到字体侵权函请莫慌
为进一步规范出版、影视及相关新媒体等大众传播媒介汉字使用,中国出版协会、中国报业协会、中国期刊协会、中国版权协会等共11家协会、学会日前联合发布《关于规范使用汉字的倡议》。其中提出,鼓励研发和使用优秀
“曾翔字库”上线,对于这款字体你怎么看?
字体图形化设计小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