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袁隆平”“张秉贵”“钟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那是1961年7月的一天,下课铃声响过之后,袁隆平拍去身上的粉笔灰尘,掖着讲义夹,匆匆来到校园外的早稻试验田。采用常规法培育出来的早稻常规品种正在勾头撒籽,呈现一派丰收景象。袁隆平把讲义夹放在田埂上,走下稻田一行行地观察起来。突然,他那敏锐的目光停留在一蔸形态特异、鹤立鸡群的水稻植株上。他屏气静神地伸出双手,欣喜地抚摸着那可爱的稻穗,激动得几乎要喊出声来!

这是一株奇特的稻禾,株形优异,穗大粒多,足有十余穗,每穗有壮谷一百六七十粒。袁隆平用布条扎上记号,从此格外精心地照顾这蔸稻禾。收获季节他得到了一把金灿灿的稻种。第二年春天,袁隆平把这些种子播种到试验田里,期待收获有希望的新一代稻种。可是当秧苗长高之后,袁隆平发现,它们高的高,矮的矮,成熟得也很不一致,迟的迟,早的早,没有哪一蔸的性状超过它们的前代。

一种失望的情绪掠过袁隆平心头,但是对孟德尔、摩尔根遗传学有着深入研究的袁隆平进而想到,从遗传学的分离律观点看,纯种水稻品种的第二代是不会有分离的,只有杂种第二代才会出现分离现象。今年它的后代既然发生分离,那么可以断定去年发现的性状优异稻株是一株“天然杂交稻”的杂种第一代。

(选自《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

材料二:

张秉贵常说:“我们售货员要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团火,来温暖人民群众,使他们不仅在商店里感到热乎乎的,回到家里热乎乎的,走上工作岗位还要热乎乎的,激发出更大的革命干劲儿,投入社会主义建设,这才算我们对革命事业有了一点儿贡献。”为了当好顾客的参谋,他不知费了多少心血去熟悉自己柜台里的商品。公休日,他到糖果厂去参观访问,了解糖果的制作过程;下班后,他又到医院向医生学习各种糖果的营养知识;卖糖果时,他虚心向爱吃糖的顾客了解各种人吃糖的习惯和各种糖果的味道。几年来,他还自己花钱买了230多种糖果来品尝,并请同柜台的售货员一起尝。经过刻苦钻研,张秉贵的商品知识十分丰富,为群众服务也有更多的主动权了。遇到患肝炎的顾客,老张就介绍买糖分多对治肝病有好处的水果糖;遇到患气管炎的顾客,他就介绍买冰糖;对消化不良的顾客,他又请顾客买柠檬糖和橘子糖……在售货中,他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了顾客买与不买一个样,买多买少一个样,生人熟人一个样,大人孩子一个样。

(选自《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

材料三:

西藏大学的老师展示了钟扬2017年6月24日的工作安排:上午到拉萨贡嘎机场,下午3点半参加西藏大学博士生答辩会,5点跟藏大同事和研究生处理各种学科建设和研究生论文等事情,晚11点回到宿舍网上评阅国家基金委各项申请书,凌晨1点开始处理邮件,凌晨2点上床睡觉,清晨4点起床,4点半赶往墨脱进行野外科学考察。

钟扬未完成的愿望很多,他希望继续收集青藏高原的种子资料,希望帮助西藏大学学科建设不断提高,希望培养出更多扎根高原的植物学人才……

脑溢血之后,医生、亲友、同事都劝钟扬不要再去西藏,说他简直是拿自己的生命做赌注,而他第三次向组织递交了继续担任援藏干部的申请书,成为第八批援藏干部。

“再次进藏时,我明显感觉到他的身体大不如前,连上车和下车都特别吃力。但他总说'没事,我很好’。他对我说,自己的时间太短了,必须这样。”钟扬的同事说。

2017年9月25日,钟扬忙碌的行程在赴内蒙古城川民族干部学院作报告之后戛然而止。

而在他双肩背包的很多张小纸条显示出,他的工作依然很满——

9月26日,他将回到复旦大学上党课,带大家学习科学家黄大年的先进事迹;

9月28日,他将来到拉萨,参加29日的西藏大学生态学一流学科建设推进会;

之后,他将完成西藏植物学期刊的创刊文章,完成关于“生物样本库的伦理问题和管理政策研究”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招标,继续英文科普书籍《不凡的物种》的翻译工作……

(选自《“探界者——钟扬”》)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则材料,均以报道不同战线上的先进人物为主,都属于人物通讯中的传记式类别,全都属于传记文学的范畴。

B.材料一,通过描写袁隆平发现“天然杂交稻”第一代,并反复分析、实践的过程,表现他勇于实践、敢于探索的精神。

C.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张秉贵说到做到,恪尽职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体现了“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的思想境界。

D.材料三写到,钟扬总说“没事,我很好”,对同事说“自己的时间太短了,必须这样”等,表现了他专心工作、只争朝夕的忘我境界。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通过动作、神情与心理描写,生动表现了袁隆平在发现高产稻穗时,有惊喜和失望,更有深入思考和不辞辛苦的行动。

B.材料二,通过人物典型的语言和践行承诺的一系列举动,充分表现了张秉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品质。

C.材料三的前四段,不仅运用正面描写,更是通过侧面描写,由他人的语言和周围人耳闻目睹的事迹,全面塑造钟扬这一人物形象。

D.由三则材料可以看出,人物通讯需要综合运用描写手法来刻画人物的身分、性格、思想、作风、生活状况等方面。

3.下列选项均属于人物通讯,从题目看不同类的一项是( )

A.索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记优秀共产党员木里县马班邮路乡邮员王顺友(新华社2005.06.02)

B.你负责逐梦冰雪,我负责温暖世界——2022北京冬奥会大学生志愿者掠影(光明日2022.02.08)

C.一个人,一辈子,一道渠——贵州遵义老支书黄大发的无悔人生(《人民日报》2017.04.19)

D.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人民日报》1966.02.07)

4.材料三中,是如何记述钟扬2017年6月24日工作安排的?请作简要分析。

5.材料一原文为什么以“喜看稻菽千重浪”为题?请结合“曾记否,到中流击水”“创新是科学家的灵魂和本质”“事实是科学家的空气”“饥饿的威胁在退却”四个小标题进行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A2.C 3.B    4.详细列举工作时间表,充分表明了钟扬珍惜时间,废寝忘食(日以继夜)的工作状态;每个时间点都用短句叙事,有一种紧迫感,更能突出钟扬的忙碌。这样写,突出表现了人物拼命工作作风,忘我奉献的精神。    5.①借用诗句,生动形象,富有神韵和文采。

②题目中的“喜看”含义丰富:既写出了袁隆平获得最高科技奖的心情,也写出了作者及人们看到袁隆平作出巨大贡献的喜悦和激动。

③题目中的“稻菽”点明了袁隆平的研究对象。

④“千重浪”形象地描绘了水稻研究的广阔远景,鼓舞和振奋人心。

⑤题目重在描述研究的结果,四个小标题重在揭示“喜看”的原因。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分析文章的体裁特征的能力。

A.“都属于人物通讯中的传记式类别”说法有误。传记式人物通讯属于通讯中的人物报道,与传记文学是不同的体裁。

故选A。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的艺术手法的能力。

C.“不仅运用正面描写”说法有误。根据原文“西藏大学的老师展示了钟扬2017年6月24日的工作安排”“脑溢血之后,医生、亲友、同事都劝钟扬不要再去西藏”“钟扬的同事说”等可知,材料三主要是通过侧面描写,没有正面描写。

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比较信息的能力。

A.根据“记优秀共产党员木里县马班邮路乡邮员王顺友”可知,本文应是人物通讯中的传记式。

B.根据“大学生志愿者掠影”可知,属于人物通讯中的群像式。

C.根据“贵州遵义老支书黄大发的无悔人生”可知,本文应是人物通讯中的传记式。

D.根据“焦裕禄”可知,本文应是人物通讯中的传记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余莉莉 “劳动”单元情境教学案例
《喜看稻菽千重浪》《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探界者钟扬》群文教学教案
张秉贵、袁隆平、钟扬体现了不同时代的宣传导向
2023-2024学年【新教材】第二单元第四课《喜看稻菽千重浪》《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探界者”钟扬》群文阅读 教学课件部编版(2019)必修上册
《 喜看稻菽千重浪》 课件
人物通讯备课札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