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庭坚《诉衷情·一波才动万波随》阅读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诉衷情·一波才动万波随

黄庭坚

戎州登临胜景,未尝不歌渔父家风,以谢江山。门生请问:先生家风如何?为拟金华道人①作此章。

一波才动万波随,蓑笠一钩丝。金鳞正在深处,千尺也须垂。

吞又吐,信还疑,上钩迟。水寒江静,满目青山,载月明归。

注释:①金华道人,即唐代词人张志和。张志和自号烟波钓徒,东阳金华(今属浙江)人,曾写有《渔歌子》五首。

15.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词作开篇“一波才动万波随”,与词尾“水寒江静,满目青山”前后呼应,结构严谨,写空阔之景寓有舒旷之气。

B. 词作上片收笔写鱼翔深底,为取金鳞,渔翁不惜垂丝千尺,下片以渔翁凝神垂钓承转,描写中兼赋笔,过片自然。

C. 词作运用拟人手法,写鱼儿刚刚吞下了鱼饵,又将信将疑地吐了出来的情态,将艰难钓得鱼儿的完整过程表现得风趣活泼。

D. 词作题序指明作者观察胜景取登高远望的角度,既为写阔大之景提供了条件,也为笔触的自由灵动提供了可能性。

16. 这首词的题序中说“为拟金华道人作此章”,请简要分析作品体现了金华道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这首词是如何抒发这种情感的?


【答案】15. C

16. ①金华道人张志和在《渔歌子》中营造了一种空灵洒脱的境界,表达了逍遥自由的渔父家风。词作表达了作者仰慕金华道人,努力挣脱现实束缚的高逸情怀。

②词作用虚设之笔描绘了鱼儿游翔深底,渔翁千尺垂钓的情形,以及当鱼儿吞而又吐时,渔翁则闭目凝神,心与鱼游的垂钩之乐,渔父这种举目江天山水,得道忘鱼的快乐传达了挣脱世俗的自在逍遥。

③词作末三句与开篇呼应,渲染出一幅空灵澄澈的江渔归晚图,突出渔父澄静澹远的高妙境界与脱落尘滓的悠然情怀。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C.表现“艰难钓得鱼儿的完整过程”错误,“吞又吐,信还疑,上钩迟”,这一虚设之笔描绘了渔翁闭目凝神,心与鱼游的垂钩之乐,这种快乐中,渔父举目江天山水,忽然得道忘鱼。

故选C。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金华道人张志和在《渔歌子》中描写了江南水乡的山光水色和怡情悦性的渔人形象,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渔夫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本诗的题序“歌渔父家风,以谢江山”,表明了写作的真正动机,乃于表明自己仰慕金华道人,面对江山胜景,幡然悔悟,希望摆脱苦闷现实的心理。

词的下片,“吞又吐,信还疑,上钩迟”,运用虚设之笔描绘了“鱼儿吞下了鱼饵又吐了出来,将信将疑迟迟不肯上钩”的情景,此时渔翁闭目凝神,心与鱼游的垂钩之乐,在这种快乐中,渔父举目江天山水,忽然得道忘鱼,传达了挣脱世俗的自在达观的心态。

该词在构思用意上搬用了唐代船子和尚的偈语,将张志和那种志不渝、逍遥自由的渔父家风,又升华为一种摆脱世网,顿悟入圣的精神境界,借此表明词人当时遭贬后的心胸抱负和向往独钓江天、泛迹五湖的自由生活。特别是最后“水寒江静,满目青山,载月明归”三句与开篇呼应,以诗家之化境写禅宗之悟境,用自然超妙之景象征自己词人觉悟解脱,由凡入圣的心志襟怀,突出了任漂泊而不问其所至的境界,这也正是自张志和至黄庭坚所立志以求的最高境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诗词欣赏」诉衷情·一波才动万波随 ▏ 黄庭坚
诗里特别有禅
黄庭坚《诉衷情·一波才动万波随》
51岁的黄庭坚被贬黔州,心情郁闷,一个垂钓的老者让他顿时释然,作词《诉衷情·一波才动万波随》
诉衷情令 一一 登岳阳楼[词林正韵,双调四十四]
旧谱填词|诉衷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