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里特别有禅

诉衷情

黄庭坚

戎州登临胜景,未尝不歌渔父家风,以谢江山。门生请问,先生家风如何?为拟金华道人作此章。

一波才动万波随,蓑笠一钩丝。金鳞正在深处,千尺也须垂。

吞又吐,信还疑,上钩迟。水寒江静,满目青山,载月明归。

注:诉衷情:词牌名,又名“渔父家风”,即序中所称,化自佛门唱词“钓鱼船上显家风”,北宋中期以降,文人诗词中借以寓写渔隐梦想。作者作此词时被贬戎州,以此言自家门风。

金华道人,唐代词人张志和,东阳金华人,曾做《拨棹歌》,其歌曰:“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

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渔父的形象大致可以分为几类呢?

首先同学们想到的是,劝说屈原“与世推移”的渔父这是一个已经洞察了世俗生存技巧的智者形象;同学们还说到了姜子牙,我把这类渔父定义为“志不在鱼,而在诸侯”,不算真正的渔父;还有就是《东周列国志》中伍子胥逃亡路上自刎以名气节的渔父,更像是侠客烈士。然而占据文学作品主流的还是像李煜塑造的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万顷波中得自由”的逍遥自在的隐士形象。

而今天,我们试卷上的这首黄庭坚的《诉衷情》又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渔父形象呢?

首先,我们来看这首词的小序和注释,交代了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当时作者被贬戎州,赋闲之日,登高揽胜,目尽青天,感怀今古,不禁向往独钓江天,泛游五湖的自由生活,而与金华道人张志和心神遥接。

关于张志和,我们学过他的《渔歌子》,里面的渔翁“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在注释中,我们可以看到黄庭坚的这首词深受他的《拨棹歌》的影响。有直接挪用原作的,也有间接化用的。尤其是后两句,特别需要我们留意,因为黄庭坚的作品中的渔翁与张志和笔下的渔翁是同一种文学形象。而张志和的诗句“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更像是一种佛家偈语,这也正是理解黄庭坚《诉衷情》思想感情的密钥。

这首词的表面意非常好理解,我们不妨想象这样一个画面:江静水寒,一渔翁披蓑戴笠,置身碧波之上,垂钓于九重之渊鱼翔深底,沉沦不起,为取水下金鳞,渔翁不惜垂纶千尺,人鱼之间似在进行心理博弈。水纹波动,渔翁之心却静比江水。闭目神游,感知鱼儿的试钩,吞又吐,信还疑,最终,空船载月,心满而归。

其实,即便不理解这首词,仍然可以从分析选项中得到答案。在其中一个选项中说的是“营造了一幅渔翁满载而归,澄澈空明的画面。”其实这里是一个自相矛盾的表达,如果满载而归,鱼获丰富,就不可澄澈空明。因为,满载而归,是物质的富足;而澄澈空明,虽称为“空明”,却是一种心性圆满的精神富足。

同时,满载而归的,只能是以捕鱼来谋生的渔民,而不是垂钓于空灵之境的渔父了。

试想一下,如把柳宗元笔下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改动一字,为“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鱼”,诗歌的情感与原作大相径庭,艺术审美也大打折扣了。钓鱼的渔翁,是一个可怜的老人,为谋求一鱼裹腹,于天寒、地冻、鸟绝、无人之境,苦苦垂钓,境况何等凄凉!然而“钓雪”的渔翁,虽也给人以苦寒之感,但却充满了一种审美。这时候的渔翁,不为一鱼而钓,钓的是雪中的诗意,是天地唯我的孤独,是一种享忧的境界,是一种避世的自由,是一种超脱的静谧,是一种精神的圆满。

因为在我们中国的传统哲学观念里,物质的满和精神的空是永远对立的。若想灵魂轻盈,精神富足,必不被世俗物质所累,而世俗的“满”恰被认为是精神之“满”的羁绊,正是这种理念所致,我们在中国的古典文学作品中见到的所有“由凡入圣”的智者、隐士,莫不是物欲极低之人。

所以,这首词中的渔父,已经得道忘鱼,进入禅境了。同时也可以从中看出,作者此时虽仕途骞滞,却并不在意,而以“渔父家风”的精神追求来抚慰自我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诗词欣赏」诉衷情·一波才动万波随 ▏ 黄庭坚
黄庭坚《诉衷情·一波才动万波随》阅读训练
黄庭坚《诉衷情·一波才动万波随》
51岁的黄庭坚被贬黔州,心情郁闷,一个垂钓的老者让他顿时释然,作词《诉衷情·一波才动万波随》
诉衷情令 一一 登岳阳楼[词林正韵,双调四十四]
黄庭坚一首词,诗意化禅境,告诉你什么是人生最高境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