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单材料)钟敬文《节日与文化》阅读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近代以前,长期的农业社会,产生、继承、发展了许多节日。现在只要打开《岁时广记》一类的古代文献看看,你就会感到惊异了。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节日?是古人闲着无事干,或者他们物力、精力过剩,所以要来弄弄这种四时八节吗?不是的。尽管过去有些节日,现在我们看来是无谓、可笑乃至可厌的,但其在被创造乃至被继承的当时,有它的主客观原因和相应条件。在过去节日及其活动中,有些是有一定现实意义和作用的(如端午的洒雄黄酒、六月六的晒衣物及年终的掸尘等),有些却只是为满足生活、心理的要求(如新年的家人团聚、亲友来往以及追傩、钉桃符等)。后者往往带着幻想和迷信的色彩。这是由于当时人们对付实际事物的能力还很有限,认识事物的知识水平又比较低下。因此,为了满足需要,不能不借助于巫术及宗教信仰、仪式。这就必然要使这种文化带有消极的因素。它标志着人类和民族文化的原始的或近原始的阶段。
但是,人民文化具有一种自然调节、改进的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实际活动能力和心理智能也不断变化。他们对于传统文化(包括节日活动在内)中的不合理的、过时的部分,往往不自觉地或半自觉地加以改动,使之合理化(或比较合理化),使之具有较高的社会意义。例如本来是一种禳灾法术的放纸鸢活动,逐渐成为一种大人或儿童的文娱活动。又如本来是江滨人民驱除瘟神等的宗教行事——送瘟船,后来却被联系到楚国忠臣的沉江故事,使它具有历史的和伦理的意义。这种事实,不仅说明了民间文化的进步性,也增强了文化进化理论的可靠性。
民间节日,作为一种文化事象,有一个颇值得注意的特点,就是它的复合性。例如端午节,它既有划龙舟吃粽子等活动,又有饮雄黄酒、插艾蒿、挂蒲剑、贴钟馗图、小孩带香囊和穿老虎腰肚,以及出嫁了的女儿回娘家、邻居互送节物等活动。至于那一年之首的春节,活动事项就更加繁多了。宋人陈元靓编纂的《岁时广记》中,元旦这部分的资料(包括活动和故事),就占了三卷。18世纪中叶文人学者所写作的新年民俗诗集《武林新年杂咏》里,关于艺术、技艺一类事项的题目就有40多个。这些表明,民间的许多节日是包括社会的多种活动事项在内的。从社会文化的门类说,它包括经济、宗教、伦理、艺术、技艺等活动。它是许多文化活动的集合体,是民族文化的一种展览会。
由于上述这种特点,民间文学的功能必然也是多方面的,关于人际的团结、社会规范的保持、技能的表现、医药的运用,以及对各种心理的慰藉……总之,民间节日,在过去,尽着各种社会功能,是民族文化的综合应用。在这种意义上,我们今天不能简单地以旧文化、旧生活模式一笔抹杀它。
我们现在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许多社会礼制和观念都起着新的变化。我们的风俗、习尚(包括节日)也不能安于旧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我们已经采用了一些新节日,如青年节、劳动节、建军节、国庆节(还有些地方把重阳节改为老人节)。但同时有些传统节日仍在普遍或局部沿用,如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不过由于现实生活有较大的变动,作为上层建筑的文化,不能不作相应修改,如传统新年改为春节,并加入新的内容(慰问军烈属等);清明节主要作为纪念革命烈士的节日等。这样做,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这些有长远历史的古老节日,在新社会中就成了新文化的一部分。我以为传统节日行事中,还有些是颇有意义或情趣的,像上文所提到的晒衣物、掸尘等,符合新学理和新社会要求。此外,如清明踏青、踢毽子,重阳登高(南方并放纸鸢),甚至如七夕的女儿月下穿针、中秋的玩兔儿爷等,虽没有显著的社会或科学意义,但作为民族的传统生活情趣,以某种适当形式给予保留,也是可以考虑的吧?
(摘编自钟敬文《节日与文化》)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A.节日在被创造乃至被继承的当时,有它的主客观原因和相应条件,节日及其活动是有一定现实意义和作用的。
B.传统节日中有些带有迷信和幻想的色彩,这与当时人们对付实际事物的能力和认识事物的知识水平有着密切的关联。
C.传统文化(包括节日活动在内)一经改动,便会合理化或比较合理化,并且能具有较高的社会意义。
D.端午节活动繁多,通过这个节日可以推论民间的许多节日,包括社会的多种活动事项,具有复合性。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A.因为古人长期处于农业社会中,闲暇时间较多,故而创造、发展了许多节日。
B.江滨人民的一种宗教行事——送瘟船,与楚国忠臣的沉江故事发生联系后,意义得到拓展。
C.民间的许多节日是许多文化活动的集合体,是民族文化的一种展览会,有多种社会功能。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些传统节日名称、节日活动内容有变动,是社会礼制和观念变化的体现。
3.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A.文章第一段,主要论证传统节日被创造和被继承的主客观原因和相应条件。
B.文章第二、三段,都是开头提出论点,然后展开论述,都运用了举例论证。
C.文章第五段,举中国节日及其活动内容的例子,论证的只是风尚变迁的必要性。
D.文章从多个角度和层面谈了节日和文化的关系,娓娓道来,富有生活气息。
4.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应怎样对待传统节日?请举例说明。(4)

5.育英中学正在进行家乡文化调查,确定主题为春节,请你根据文本内容设计一个调查内容提纲,要求包含三个方面。(6)




1.B[解析]A项,节日及其活动是有一定现实意义和作用的错误。根据原文但其在被创造乃至被继承的当时,有它的主客观原因和相应条件。在过去节日及其活动中,有些是有一定现实意义和作用的(如端午的洒雄黄酒、六月六的晒衣物及年终的掸尘等),有些却只是为满足生活、心理的要求(如新年的家人团聚、亲友来往以及追傩、钉桃符等)”可知,语段限定的范围是有些C项,传统文化(包括节日活动在内)一经改动,便会合理化或比较合理化.并且能具有较高的社会意义错误。原文表述为他们对于传统文化(包括节日活动在内)中的不合理的、过时的部分,往往不自觉地或半自觉地加以改动,使之合理化(或比较合理化),使之具有较高的社会意义D项,端午节活动繁多,通过这个节日可以推论民间的许多节日,包括社会的多种活动事项,具有复合性错误。原文表述为民间节日,作为一种文化事象,有一个颇值得注意的特点,就是它的复合性。例如端午节,它既有划龙舟、吃粽子等活动,又有饮雄黄酒、插艾蒿、挂蒲剑、贴钟馗图、小孩带香囊和穿老虎腰肚,以及出嫁了的女儿回娘家、邻居互送节物等活动。至于那一年之首的春节,活动事项就更加繁多了……这些表明,民间的许多节日是包括社会的多种活动事项在内的
2.A[解析]A项,因为古人长期处于农业社会中,闲暇时间较多,故而创造、发展了许多节日错误。根据原文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节日?是古人闲着无事干,或者他们物力、精力过剩,所以要来弄弄这种'四时八节吗?不是的可知,不是因为闲暇时间较多,选项属于强加因果。
3.C[解析]C项,论证的只是风尚变迁的必要性错误。根据原文第五段最后一句可知,还论及了作为民族的传统生活情趣,可以某种适当形式给予保留的观点。
4.①对于有悠久历史的部分传统节日,普遍或局部沿用时,可以增加新的活动内容,丰富其内涵,如传统新年改为春节,增加慰问军烈属的活动,清明节纪念革命烈士等。某些传统节日行事中,虽没有显著的社会或科学意义,但具有民族的传统生活情趣,要以某种适当形式给予保留。如清明踏青、踢毽子,重阳登高(南方并放纸鸢)等。(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5.①春节的起源及其产生的主客观原因和条件。春节的传统习俗、活动内容。春节所具有的特色的社会功能。春节在新时代所发生的一些变化。(每点2分,任答三点即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2高考试题及答案-政治-江苏-1
中国祭祀文化:敬天地,崇祖先
今夜是元宵
中国文化跳火堆
民俗文化知识有哪些
弘扬传统节日 传播核心价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