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24届名校模拟信息类文本阅读教考关联类精选

2024届名校模拟信息类文本阅读

教考关联类精选(学生版)

一、【2024届河南省TOP二十名校高三下冲刺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鲁迅的小说创作始于1913年,止于1935年,时断时续前后不过22年,全部所得只有《怀旧》和《呐喊》《彷徨》《故事新编》三集,共33个短篇。莫言的小说创作从1981年起步,迄今32年,累计有长篇11部、中短篇110余篇。从创作的时代背景和数量上看,二者区别殊异,关联甚小。但就作品题材、情境的设定和叙事方式的运用来讲,它们却显示出同以乡土社会为重和以忆旧追述为主的特色。

这种把选材的重心和叙事的焦点,都对准叙述者过往熟悉的某一乡野村镇里的生活场景和世态人情,把叙述者执行叙述的声音、角度和认知基准,则尽可能靠近预期读者的创作手法,按照鲁迅1935年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里的概括,就是所谓“乡土文学”。鲁迅原称的“乡土”,本是指作者现居地远方(空间和时间)的故乡。因而“乡土文学”一说,在鲁迅那里,也主要是指那种被动或主动地离弃了故乡、侨寓在异地,借着刻画和咏叹远去的故乡人事来寄托乡愁的作品。

鲁迅一代的作者笔下的故乡和鲁迅所界定的“乡土文学”,随着中国文学思潮与中国社会思潮的汇流、推进,到1930-1940年代之际,范畴逐渐扩大、内涵逐渐深化、意味逐渐抽象,终于转移、融合进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大众与精英、民间与官方、农村与城市等二元对立的观念轴心、演变成了与传统、民族、大众、民间、农村等一系列表征整个中国社会的价值本位的观念直接对应的一种文学意象和文学风格的符号。

随之而后,长达三十多年“政治先行、文学后进”的文艺运动,使得这一与具体的文学创作实践密切相关的社会观念生成和丰富的历史细节,一度湮没不彰。原本在作家的创造意念和文学文本的世界里可以斑斓多姿的乡土人情和乡土故事,与社会学甚至政治经济学意义上的传统文化,民雅精神,农村面貌,农民阶级等理念形态,日益深入地熔铸,极财在了一起,相应地:“乡土文学"原有的那种批判现实和针还人性的幽暗气质—鲁迟胃经细致论析过的那肿因作者个性,阅历和写作才具的不同而形成色各异,但暴调相信的乡”——也被彻庭消除,取而代之的是以克服作者主观介入为前提的透明写实的情节处理和机械两分的人物塑造。

直至1080年代,随着包括莫言在内的寻根一代作家的崛起,才重新激活了“乡土文学”。异将其还原为一种创作手法。

与其他许多同辈作家在寻根落潮之后粉纷离开“乡土”、关怀当下不同,莫言的小说创作重心至今保持在他的成名作所确立的那个特色鲜明的“乡土”叙事场域之内。这不仅突出地体现于他的1]部长篇作品.同时也休现于他相当部分的中短篇小说,关于这一点,类似鲁迅小说中的“乡土”始终或明或睛地维系于以未庄,鲁镇、S域为符号.以绍兴为原型的地理人文场景,莫言的小说也显现出执着,持久地将自己真实的故乡山东高密大栏乡文学化和意象化的取向,其结果就是“胶东高密东北乡”这一亦真亦幻的场景在莫言小说世界里跨文本、跨时代的稳定存在。

此外,也正如鲁迅小说的叙事建构,赋予未庄、鲁镇、S城这些文学场景作为凝滞不变的“老中国儿女”思想和生活情态的地标隐喻的意味,莫言小说的叙事建构,也在不断丰富和加强“胶东高密东北乡"作为社会和历史的地标隐喻的意味。恰在此,莫言小说展现出了与鲁迅小说同中见异的特质:它的叙述者和鲁迅小说一样都间离于它所叙述的乡土故事,但鲁迅小说这种间离更多、更明显地依托了承五四思想启蒙运动而来的知识分子立场,理性为主、感性为辅;而莫言小说却正好相反,它的叙述间离主要是支撑在感性基础上,其中也快带着知识理性的因素,但并不以此为重。莫言小说世界的景观因此在趋于芜杂、斑斓和幽暗的方向上显得更为奔放、狂野。

从精神谱系上究其成因,这当然仍可归结为从文学寻根一代而来的一种思想和审美习惯。但在别的许多作家那里中断了的习惯,莫言却在其创作中进行了独异、新颖的拓展.其脉络已远超出文学或社会潮流总体进程的涵盖范围。对于这种发展,或许从乡土是依从还是成就现代、是依从还是成就都市、是依从还是成就世界等社会历史的实际问题层面去探察,才会获得较为合理、贴切的认识和理解。如果非要用一个名词来加以概括,鲁迅小说和莫言小说这种既相关又相异的关系或可称作中国新文学史上的“中层叙事”在不同时代区间和文化层次上的不同呈现。

(节选自李林荣《从鲁迅到莫言:新文学传统中的乡土叙事)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鲁迅的小说在创作时长、作品数量方面皆不及莫言的小说,但二人的小说创作在题材、情境设定以及叙事方式方面却显示出相同的特点。

B.鲁迅的小说创作处于辛亥革命之后,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关联紧密,而莫言的小说创作大多处于文学思潮的鼎盛时期。

C.类似于鲁迅小说中文学场景的设定,莫言小说聚焦于胶东高密东北乡,并且这一文学场景稳定地存在于其不同时期、不同文本的作品中。

D.鲁迅小说和莫言小说虽然所处时代和文化层次不同,却有一定的相似性,二者都可以归人鲁迅所界定的“乡土文学”的范畴。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乡土文学的概念、范畴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而变化,但是不论如何变化,都以乡土社会为叙事焦点

B.乡土文学在1940年之后的三十多年里受到社会学县至政治经济学的限制,因此原本可以斑斓多姿的创作内容产生了一定的变化。

C.乡土文学在鲁迅一代的作者之后曾有一段湮没不彰的时期,直到莫言在内的寻根作家的崛起.才使得乡土文学重新焕发生机。

D.鲁迅小说和莫言小说的叙述者都间离于它所叙述的乡土故事,但叙述者在叙事间离的理性和感性的侧重上则有所不同。

3.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鲁迅的乡土小说世界里,乡土环境不是寄子某种人生理想的世外桃源,而是诸如鲁镇一般思想凝滞不前的所在。

B.鲁迅的《故乡阿Q正传》等作品,用生动的现实主义笔触描绘了农民的悲惨处境,是对乡土生活情态的揭示。

C.其他作家完成寻根任务后便离开家乡,只有英言常住在他的故乡山东高密大栏乡写作,这是他对自己“乡土”叙事场域的坚守。

D.莫言乡土小说的“回归”趋势,与鲁迅小说在对“乡土”的离弃方面有着细微的区别,但是都对乡土文学发展做了一定的贡献。

4.下列对乡土文学代表作品的解说,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荷花淀》叙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河北省中部白洋淀(荷花淀)的一场没有硝烟弥漫的伏击战。

B.《边城》中写湘西每到端午不管大人小孩都穿新衣,用雄黄蘸酒在额头画王字,午饭后还会赶去看划船比赛。

C.《小二黑结婚》描写了在解放区新的历史条件下,一对青年男女冲破封建传统争取婚姻自主的故事。

D.《哦,香雪》开篇没有一句话正面描写城市,仅以一列象征城市的火车为读者拉开了故事的序幕。

5.请结合本文内容,简要分析鲁迅小说《祝福》中乡土文学的叙事特点。(6分)

二、【2024届山东省滨州市高三下二模考试】

(一) 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当前,旅游在消费时代成为了一种旅行、观光。人们带着旅行手册,以攻略的观光者姿态按图索骥,将被文本符号化的各色纪念品一网打尽,马不停蹄地占据每个特色鲜明的景点,带着心满意足的表情将自己放在其中定格拍照。他们似乎忘记了“慢慢走,欣赏啊”的箴言,或者说他们的心灵从未随之而来,而是安放在都市的某个暗黑角落。因而,他们在风景中没有“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的物我浑然一体,而是冰冷地进行“凝视”。

如果我们进一步要试着对当下中国百姓蓬勃兴起的观光旅行图景进行分类的话,一种是浪漫主义式的旅行,包含着中产阶级孤独的、持续不变的沉浸与幻想,热衷于欣赏自然界奇观,如自助旅游、背包客、探险旅游等小众旅游。二是集体主义式的共同体行动,它们是大众观光、团体旅游组织的一系列短暂相逢,倾向于集体娱乐的方式,在风景名胜走马观花地收集形形色色的文化符号,这是大众的狂欢。无论是浪漫主义的还是集体主义的旅行观光其实是在交通、信息、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对“地方”的文化消费。在此过程中,地方性与消费者之间免不了互动、博弈、协商和沟通,并且促使了文化的相互变迁。从游客来说,其消费的事实就是意义符号建构起来了某种特殊的需要。从旅游地来说,这种建构需要旅游地对景点进行筛选和排除。

其实,旅游的过程是外在事物与内在心灵之间的亲密关系,这在中国古代传统中就多有论述。《列子·仲尼》对于“外游”与“内观”做了一番辩证式的分析:“务外游,不知务内观。外游者,求备于物,游之不至也。”不过,此处侧重的显然是“内观”,“外游”不过是形式枝末。庄子的逍遥游、屈原的上穷碧落下黄泉,大都是作为与外在和而未分的一体,没有自外于天地山川。中国山水画从宋元兴起,马远、夏圭、李成、倪云林的风格特色恰恰暗合了相关学者的分析:因为政治的挫折而逃回到内心。

说到这里,有必要对“旅游”的发生做进一步的追溯。荣格通过梦和心理原型的剖析,认为“游”其实是根源于人性深处的超越性需要,“通过超越达到自由的最普通的梦,象征之一就是孤独旅行或朝圣的主题”。现代人类学、民俗学、民族志调查也表明,许多原始部落都存在着让少年独自旅游的成年礼。他们离开家庭,从他们自己的存在模式中寻找自由。在旅游中,每个个体都能调和性格内的冲突元素,最终达到身心平衡,成为自己真正的主人。与荣格将“游”的根源定位在“人性的超越”不同,龚鹏程则从“超脱”的角度来深入理解“游”的本质。古人上下周游、游仙访道,还在于进行一种自我转化的历程,摆脱不称意,获得超越性解脱的追求。他们可以暂时离开自己原有的社会阶位,摆脱一切社会关系,成为另一人。经过旅途的重新体验生活、重新观察世界,也获得新的生命感受、新的体悟,获得了生命转化的意义。

(摘编自《论旅游》)

材料二:

中国古人常用的一个非常有趣的概念,叫“造化”。它是一种创造和化育万物的力量,它是否有意志呢?古人也不愿深究。你也可以把它理解为天地宇宙内在的生命力,它是永恒和无限。

作为个体存在的生命短暂而渺小,这给人带来许多焦虑。当人们面对自然的时候,万象森然,壮丽而精妙,喻示着“造化”的神奇与活跃。人在自然中,会感受到自身与永恒之间的联系,体会到正是“造化”源源不绝地将一种智慧注入到我们的生命之中。

王羲之的《兰亭》诗:“寥朗无厓观,寓目理自陈。大矣造化功,万殊莫不均。”用白话来说就是:辽阔而明朗的世界无边无际,当人们注视它的时候,世界的真理就自然而然地呈现出来。伟大啊,造化的业绩,一切存在之物都蒙受它的恩惠。所以说,自然就是最显著的“神迹”,也是创造者存在的直接证明。

中国古人还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叫“天人合一”。它可以从多个层面来阐释,其中之一,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并由此达成人与天道的一致。从这里引发出一种思考:相对于天道的永恒而言,从人类社会的权利结构产生的规则和价值是不稳定的,根据这种不稳定的规则和价值来确认的成功与荣耀是不真实的;当人们在世俗社会中追求荣耀与成功时,他们背离了生命的真实,他们的生命变得轻浮而虚妄。

东晋时曾任司州刺史的王胡之赞美桐庐印渚的水:“非唯使人情开涤,亦觉日月清朗!”清洁之水可以洗涤污物,这是日常经验范围里的事情,但说它可以使人情“开涤”——由壅塞而致通达,由污秽而致清爽,就有一种玄妙的意味。简单地说,这就是因为人情融合于自然而获得它的超越性,从而使生命状态转化为宽广从容,成为美丽的生命。有“人情开涤”,进而便有“日月清朗”,这也是自然而然。这里“日月”犹如说天地、世界。用晦暗的心看到的世界只能是晦暗的,而明朗的心则使整个世界呈现明朗。在这个短小的故事里,人与自然的一种精神性关联得到非常生动的呈现。

我们说旅游“有意思”,就是因为这个过程能够使我们从习惯与庸常中摆脱出来,面向长天大地、高山流水,踏入古往今来,与世上豪杰谈论生与死,谈论高贵与卑怯……我们的生命尝试一种可能,就是更广阔、更超脱、更丰富的境界。

(摘编自骆玉明《跟着唐诗去旅游》)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现在一些旅行观光者“务外游”,心灵未随之而来,所以他们只是“凝视”而无法与风景融为一体。

B.当下的旅行过程,既有游客以意义符号建构起的特殊需要,也有旅游地基于自身特点对景点的筛选。

C.古人认为“造化”是创造和化育万物的力量,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天地宇宙内在永恒无限的生命力。

D.旅游过程能让我们从庸常中摆脱出来,突破时空的限制,尝试生命更广阔、更超脱、更丰富的境界。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中作者将当下中国百姓的观光旅行分为两类,通过不同旅行方式之间的比较,说明团体旅游对地方的文化消费能力更强。

B.材料二中作者引用王胡之的话阐明净水可以让人情通达清爽,而清明的心则使世界呈现明朗,这体现了人与自然的精神性关联。

C.与材料一的结构不同,材料二首先对古人常用的两个概念进行分析阐释,然后总结旅游的价值意义,行文清晰,论证严密。

D.材料一与材料二在内容上有相互印证之处,但材料一更侧重旅游这一过程的价值意义,材料二更侧重自然带给人的生命体验。

3.下列选项,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

A.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

B.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荀子·王制》)

C.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

D.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子·外篇》)

4.根据材料,下列选项对表格内容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管子笔下的“周游”,并非获得超越性解脱的自我转化历程。

B.杜甫抱壮志而远游,可以从造化的神奇与活跃中汲取智慧。

C.王勃笔下的“宦游人”感受到了在追求世俗成功时的虚妄。

D.朱熹笔下的游学,从某种程度上可以促使文化的相互变迁。

5.根据材料一,结合下面文段,谈谈对苏轼赤壁之游的理解。(6分)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三、2024届湖南省重点高中三下二模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曾敏行《独醒杂志》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元祐初,山谷与东坡、钱穆父阿游京师宝梵寺。饭罢,山谷作草书数纸,东坡堪称赏之。穆父从旁观,曰:'鲁直之字近于俗。’山谷曰:'何故?’穆父曰:'无他,但未见怀素真迹尔。’山谷心颇疑之,自后不肯为人作草书。”这个小故事,让我们感觉到当时人对于“雅”“俗”的敏感。不过,总体上看,在宋代趋于平民化的大环境之下,“雅俗兼备”、精致与俚俗互通,成为时代的突出特点。

②文化方面兼通雅俗的风格,应该是受到中唐以来禅宗潜移默化的影响。禅宗强调持平常心,注重“当下”,强调佛法在世间,具有渗透性、普适性,所谓砍柴、担水无非是道。宋代新儒学的产生,实际上和禅宗的影响有非常直接的关联。正是在和佛教学说、道教学说相互碰撞、相互冲突,一方面相互排斥,另一方面又相互吸纳这样一个过程里面,新儒学才真正成长起来。我们看到像《景德传灯录》这样的佛学著述会说:“解道者,行住坐卧无非是道;悟法者,纵横自在无非是法。”北宋的理学家二程则说:“物物皆有理。如火之所以热,水之所以寒。至于君臣、父子间皆是理。”

③当时这些人物从理念上觉得天地之间“无非是道”,行、住、坐、卧,纵横自在都是道,万事万物皆有理。这也像《宋史·道学传》里说的,天地之间、“盈覆载之间,无一民一物不被是道之泽”。这个“道”是渗透在民间日常生活里面、“日用而不知”的。也就是说,新儒学的影响渗透到方方面面,宋代士人的日常生活,包括日常的游从方式和他们心目中的理念是交互融通的。

④这些理念渗透在宋代士人的生活之中,在政治生活之外,属于士人的相对独立的生活空间也愈益丰富而具体。“宋人从本来属于日常生活的细节中提炼出高雅的情趣,并且因此为后世奠定了风雅的基调。”在当时,“风雅处处是平常”,生活俗事、民间俗语,都可能有其雅致趣味、都可以入画入诗。王安石回忆往事,于平淡中感怀世间沧桑:“三十年前此地,父兄持我东西。今日重来白首,欲寻陈迹都迷。”杨万里也曾写:“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这些篇什以高雅的立意、简朴的语言、习见的俗语,表达出对于哲理的深邃思考。

⑤雅俗相通,诗、书、画也都相通。苏轼曾经说:“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我们讲宋代的艺术、美学,今天真正能够直接“触摸”到的宋人留下的文化痕迹,除去我们熟悉的史籍,就是传世书画作品、出土器物和宋代建筑。其中,无论书法还是绘画作品,都蕴含着当时文化精英的学养与情操。

⑥宋人画作对我们观察宋代社会文化生活、体悟士人的思维世界很有帮助。艺术史本来应该是历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被人为分开了。当然,历史学者与艺术史家对画作的认识角度不同。艺术史家往往是将特定背景下的画卷“拉”出来,进行聚焦式的情境分析;历史学者则倾向于把书画材料“推”进特定的背景之中,作为观察时代的一个“窗口”。绘画不仅能反映生活,也存在“政治主题”。宋代历来以宫廷绘画兴盛、职业画家活跃、文人画思潮形成而著称。除了与宫廷或朝政相关的绘画之外,宋代的地方官员会以画图作为告谕民众的施政手段;处江湖之远的士大夫,也会以图画或直白或幽约地表达心声。文人的绘画及鉴赏、馈赠、收藏等活动,也渗透着构建人际网络的努力。即便看似超脱于政治的文人画,也是特定政治文化环境导致的结果,体现着对当时政治景况的直接或间接回应。

⑦作为书画欣赏的外行。从我的角度来观察,会觉得宋代的画作,尤其是山水画,可能呈现着当年画家“观天下”的方式和感悟。黄庭坚即将人世间的情景与天下、自然界的江山联系起来,他说:“人得交游是风月,天开图画即江山。”(《王厚颂二首·其一》)这里所说的“风月”,不仅指美好的景色,更是指心旷神怡的状态。中国传统山水画作,与西方揣摹实景的风景画不同,是“寄情山水”,重在内心情感的流露沟通。士人画作是文人的业余消遣,技法无法与专业画家作品相比,但正因为如此,更便于抒写他们的襟怀和心声。

⑧有学者指出,今人提及画卷的时候,通常是说“看”画,但是古人会说“观”。“观”是什么意思呢?《说文》里说“观”是一种“谛视”,是指凝视、审视,不是写生意义上的透视,而是包含了内心体悟的凝视和洞察。山水画作的“高远”“深远”“平远”,其实是出自作画者、观画者内心对于山川的全景式体验。这种“观天下”的方式,反映着他们的“天下观”。正因为如此,当说到宋画意境的时候,我们会想到画境、诗境、心境,这些是贯通彼此、浑然一体的。

⑨宋代艺术有很多突出的特点,简约,是宋代艺术的重要特点之一。当然,以瓷器为例,我们也会看到,和清雅端庄的风范同时并存的,也有粗砺朴拙的器具、浅俗庸常的风格,比如说一些瓷器上写着“忍”,或者“孝子”“贤妻”这类字样,这一些器物肯定也为世俗之人所喜爱。

⑩通过许多实例,我们可以看到,当时雅和俗这两者是并存的,而且某种程度上应该说是融通的。宋人画作里有描写市井生活的画卷,文学中也有描写市井生活的作品。这就很生动地体现出贯通于两宋的文化风情或者说文化特质。

(选自《宋·风雅美学的十个侧面》三联书店,有删改)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曾敏行《独醒杂志》中记载的小故事表明,在宋代趋于平民化的大环境之下,“雅俗兼备”、精致与俚俗互通,已成为时代的突出特点。

B. 禅宗强调持平常心,注重“当下”,强调佛法在世间。在中唐以来禅宗潜移默化的影响之下。宋代的文化具有了兼通雅俗的风格。

C. 天地之间“无非是道”,万事万物皆有理,诸如此类的理念渗透在宋代士人的生活当中,士人相对独立的生活空间也因此变得丰富而具体。

D. 与西方描摹实景的风景画不同,中国传统山水画重在内心情感的表达;宋代文人为方便自己抒写襟怀和心声,把士人画作当做业余消遣。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宋代新儒学的产生与发展都直接受到禅宗思想的影响;成长起来的新儒学深刻影响着宋代士人的思想和行为,渗透到他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B. 宋代山水画作画者、观画者“观天下”方式,反映着他们的“天下观”,其思想理念与黄庭坚在《王厚颂二首·其一》中所体现的理念不同。

C. 宋代士人善于从日常生活的细节中提炼出高雅的情趣,并将其入画入诗,文章中列举的王安石、杨万里的诗句足以体现这一点。

D. 历史学者倾向于把书画材料放到特定的背景之中,借此观察时代的种种风貌,而绘画不仅能反映生活,也可能是政治文化环境的显现。

3. 下列选项,不能作为支撑宋代“简约之美”的依据的一项是(   )

A. 宋瓷多为纯色,不像后世的瓷器那么绚烂堂皇,呈现出独特的审美追求。

B. 唐朝的绘画大红大绿,到宋代竟敢用墨来画画,崇尚淡雅,淡雅反而更形成高贵。

C. 南宋画家梁楷的人物画,体现着“参禅”的兴味,所谓“萧萧数笔”“神气奕奕”。

D. 《朱子语类》记载:“天地与圣人都一般,精底都从那粗底上发现……虽至粗底物,无非是道理发现,天地与圣人皆然。”

4. 古人提及画卷的时候,通常会说“观”。自古诗画同源,请结合材料相关内容,说一说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一词的创作是如何体现这种“观”的。

5. 某博物馆拟推出一期宋代雅俗美学特展,结合材料内容,请你为本次特展推荐两组不同类型的展品,并说明推荐理由。

四、辽宁省名校联盟2024年高考模拟卷(信息卷)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文化,国之魂也。文化的形成,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集体智慧的结晶。文化孕育着民族的根与魂,是发展的最终归处。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守住文化自信是当下发展必须重视的时代课题。

文化自信需要“求木之长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必浚其泉源”的传承过程。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绵延不断的民族历史,积淀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基因,是见证历史的文化遗存,是滋养精神血脉的宝贵财富,也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在科技日新月异、信息迅速迭代的社会里,传统文化处于被遗忘的风险之中,在这样的情况下,传承显得尤为重要。不忘本来,方能源远流长,筑牢文化自信只有从传承传统文化开始,建立国人对文化的认同感、自信心,才能更加坚定民族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需要“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的创新方式。创新是文化保持持久生命力的根本。近年来各种文化类节目频频出圈,创新节目让更多的年轻人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如今随处可见的汉服文化,各种文创作品上的文化元素,还有古建筑的修复等等,都无时无刻不展现着文化之美。唯有在不断创新中,中华文化才能焕发新活力,才能被更广大的年轻人接受。要主动了解当下文化需求,借助现代化的科技传播手段,展现传统文化的内涵美,去展示更深厚的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需要发扬“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共识。文化自信不在于故步自封,中国文化走出去,是文化自信的必经之路。从“丝绸之路”到“郑和下西洋”再到“一带一路”,从古至今,一次次文明的交流碰撞,促进了中华文明的进步,也向世界展示了独特的中华文明,为国人带来空前的文化自豪感。在与国外文化交流的基础上,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坚定文化自信,不仅要让中国文化走出去,更要让中国优秀文化走出去,才能让文化自信真正为中国增添底气。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软实力竞争的核心要求,是新时代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昌盛的内在力量,是中华民族屹立世界的底气,要加强对文化自信的坚守,迈出更加自信从容的步伐,建设文化强国。

(摘编自李宇昕《筑牢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

材料二:

广大乡村蕴藏着充满特色风情的文化资源。就物质文化层面而言,乡村有着大量文物古迹、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农业遗迹、灌溉工程遗产以及自然风光、田园景观等;从非物质文化层面来说,乡村的民族节庆、传统民俗、戏曲曲艺等文化资源也十分丰富。我们要深入挖掘乡村文化中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充分发挥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的重要作用。

乡村文化认同是农民对乡土文化的确认与接受,是对乡村生活方式、文化行为、思维模式的认可与遵守。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乡村文化是传统农耕文明的表现,蕴藏着深刻的历史人文价值与经济价值。乡村文化形态既包括家族宗祠、农业遗迹等物质的部分,也包括民间曲艺、手工技艺等非物质部分,利用新媒体平台传播和数字技术采集、记录、储存乡村文化资源,建设具有特色的数字化乡村文化馆、乡愁馆,挖掘优秀的乡村文化资源,认识乡村文化所蕴含的价值,认同乡村文化,是维系深层情感的集体记忆。

当下,乡村的主要任务是立足乡村实际,把乡村文化与现代文明要素、农村农民发展需求等结合起来,汲取城市文明及其他文化优秀成果,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推动优秀传统乡村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丰富表现形式,释放乡村文化的内在魅力,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引领乡村风尚向上向美向善,使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更加强劲。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是乡村文化自信构建中有内驱力和感召力的核心力量。借助新媒介平台,农民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创建歌舞队、书画社等文化自治组织,自导自演乡村春晚,以乡愁乡情为纽带,培养一批熟悉和热爱乡村文化的乡村“文化带头人”,挖掘乡村文化活力,坚定乡村文化自信。

(摘编自曹阳《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乡村振兴》)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科技日新月异与信息迅速迭代导致传统文化被遗忘,如果忘掉本来,传统文化就无法传承,文化自信就无法坚定。

B.中华文化必须不断地创新,且考虑人们的需求,被更广大的年轻人接受,才能焕发出新的活力、生命力持久。

C.乡村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十分丰富,后者对我们挖掘优秀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具有重要的作用。

D.乡村振兴不能只依靠外力,还要靠内生动力,调动乡村文化建设主体的积极性,就调动了乡村文化自信构建的核心力量。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次次文明的交流碰撞,为国人带来空前的文化自豪感,是因为国人在与外国文化交流过程中,感受到中国文化比外国文化更优秀。

B.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软实力竞争的核心要求,如果长期打击一个国家的文化自信,就可能会使其失去民族的根与魂。

C.文化自信是不能凭空产生的;既要追溯历史、挖掘传统、促发创新,也要与其他文化碰撞、取长补短、去旧扬新,才能有自信的底气。

D.无论是国家增强文化自信还是乡村振兴文化自信,都应顺应时代特点,考虑人的需求,依靠、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使文化焕发活力。

3.下列做法,最符合材料一“让中国优秀文化走出去”观点的一项是(3分)

A.50多个国家地区的代表汇聚敦煌,以“沟通世界: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为主题,召开第六届丝绸之路国际文化博览会。

B.甘肃演艺集团歌舞剧院《丝路花雨》在深圳、海南、福州、南京、杭州、上海、济南、青岛等城市留下飞天曼妙的身姿。

C.来自世界各地的380名黎氏族人代表在长治黎城西周黎氏古墓遗址公园广场祭祀先祖黎侯,并成立华夏黎氏慈善基金会。

D.根据教育部的官方数据,目前中国每年出国留学的硕士人数在15万人左右,拓展国际视野,增强竞争力与发展潜力。

4.结合材料二的观点,对下面这则报道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品名厨粤菜佳肴、赏传统貔舞,中新广州知识城的乡村旅游吸引了不少“村外人”慕名而来。近日,作为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试点中心镇,新龙镇充分发挥小城镇连接城乡作用,依托全区产业基础优势与中新广州知识城的辐射带动,与龙湖街、九佛街共同绘就知识城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

据介绍,新龙镇通过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弘扬当地传统文化,做好对非遗文化的传承保护。吴焕东是新龙镇大坦村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貔舞的第六代传人。在他的努力下,目前,大坦村貔舞队成员已有40多人,并且多数是青少年。令吴焕东颇为自豪的是,舞队经常在省、市、区各级文化活动中登台亮相。

A.貔舞属于广州具有特色风情的乡村非物质文化资源。

B.传统貔舞能吸引很多“村外人”,说明其具有经济价值。

C.舞蹈队发展到40多人,吴焕东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了重要作用。

D.貔舞的传承说明农民认同传统生活方式,想回到过去。

5.请结合材料一对鲁迅《拿来主义》一文中提到的做法进行点评。(6分)

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五、2024届安徽省皖北五校联盟高三5月二次联考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日常生活中,我们总能见到大大小小的博弈,博弈可以是多人参与的,也可以是在多团队之间进行的。在博弈中,参与者会受到特定条件的制约,且都希望能使自身得到利益的最大化。参与者往往会根据对手的策略来实施对应的策略。可见,博弈是具有斗争性和竞争性的现象,而博弈论研究的就是有关这类现象的理论和方法。

若以时间顺序为基准,博弈论可以分为两类:静态博弈和动态博弈。前者是指在博弈中,所有的参与者共同选择或者非同时做出选择,但是所有的后参与者对此并不知情,即后参与者不知道最初的参与者做出了怎样的决策和实际行动。后者是指在博弈中,所有的参与者采取的具体行动有先后之分,而且后来加入的参与者能够非常清晰地看到前面的参与者的具体行动。在中国古代,博弈论思想就已经存在。人们最初常把博弈论思想用以研究娱乐性质的胜负问题,比如人们在下象棋、打牌中都会用到这类思想。不过,在此阶段的博弈论是相对粗浅的,人们只是根据经验来把握博弈的局势,努力使自身利益最大化,还没有向着理论的方向发展直到20世纪初,博弈论才正式发展成为一门学科。冯·诺伊曼和奥斯卡·摩根斯坦第一次博弈论进行了系统化和形式化的研究。

·诺伊曼用二人零和博弈证明了他的理论。零和博弈是一种非合作、纯竞争型的博弈在这种博弈中,一人赢就意味着另一人必然输,一人胜一筹,另一人必输一筹,两者的净获利;加始终为零。将两人下棋的博弈抽象化后,就出现了这样的问题:若知道参与者集合、策略集和盈利集合,如何才能找到其中的平衡?如何让博弈双方都感到最合理?最优解或最优策略什么?怎样才算合理?在解决这类问题时,人们常会使用传统的决定论,并遵循其中的最大小原则。具体来说,就是每一位参与者都会猜测为了让自己最大程度失利,对手会实行什么略,并据此制定出最优策略。冯·诺依曼利用线性运算等数学方法成功证明了在二人零和博弈中可以找到一个最小最大解。

此后,约翰·纳什提出纳什均衡的概念。他认定博弈中存在着均衡点,并运用不动点定理成功证明了该点的存在,这一重要的研究为博弈论的普遍化奠定了基础。什么是纳什均衡呢?它指的是:博弈中的所有人都将面临的一种特殊情况,即当对手不改变自己的策略时,他当前的策略是最优选择,如果参与者改变他当前的策略,他的利益就会受损。只要博弈参与者都保持理性,那么他们在纳什均衡点上就不会有改变自身策略的冲动。

在两人博弈中,只要参与者的纯策略是有限的,其必然存在至少一个纳什均衡点。要证明纳什定理必须运用不动点理论,这一理论是研究经济均衡的主要工具。也就是说,找到了博弈的不动点就等于找到了纳什均衡点。作为一种重要的分析工具,纳什均衡点能让博弈研究在特定的结构中找到有意义的结果。但是,由于纳什均衡点的定义中规定参与者不会单方面改变策略,忽略了其他参与者改变自身策略的可能性,所以具有非常大的局限性。纳什均衡点的应用在多种情况下缺乏说服力,因此一些博弈研究者将它称为“天真可爱的纳什均衡点”。

时至今日,博弈论已经发展成一门相对成熟和完善的学科。目前,博弈论在多个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例如,一些生物学家会利用博弈论来预测生物进化的某些结果,或者理解生物进化的原因。此外,我们还能在演化博弈理论、行为生态学等方面见到博弈论的身影。而现代经济博弈论已经成为经济分析的主要工具,它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理论的发展,特别是对信息经济学、委托代理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

(摘编自约翰·冯·诺依曼《博弈论》,刘霞译)

材料二:

从博弈结果看,博弈可以分为零和博弈与非零和博弈。零和博弈是指博弈前的损益总和与博弈后的损益总和相等,博弈过程只是损益在不同博弈者之间的重新分配。在日常生活中,下棋、打球以及赌博等通常是零和博弈,即你所失去或得到的和对方得到或失去的是一样的。非零和博弈是指博弈后的损益总和大于(或小于)博弈前的损益总和。非零和博弈根据总和的正负又分为“正和博弈”和“负和博弈”两种。

正和博弈是指博弈双方的利益都有所增加,或者一方的利益增加,而另一方的利益不受损害,或者一方利益的增加超过了另一方的利益损失,因而博弈各方的利益总和将有所增加。一般而言,市场经济中的交易行为是一种典型的正和博弈,每个人自由选择其所需,做出对其而言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的策略(行动),从而增加了每个人的收益水平,产生了大于“零”的社会新增利益,是一种最为典型的合作共赢的博弈关系。也正是基于此,市场经济制度创造了巨大的人类财富。

(摘自蒋文华《博弈论:每个人都能成为决策高手》)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博弈具有斗争性和竞争性,所以参与者会根据对手策略来实施对应的策略,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

B.静态博弈和动态博弈的最大区别在于,静态博弈的参与者只能依据对对手策略或行动的想象来做决策。

C.最初的博弈思想多用于娱乐性质的活动,只停留在经验层面,还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不具备可考价值。

D.目前,博弈论在多个领域获得广泛应用,对生物学领域的影响比对经济学领域的影响更大更广泛。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零和博弈中,一方的收益必然意味着另一方的损失,博弈双方的收益和损失相加总和永远为零,双方也存在合作的可能。

B.“纳什均衡”指博弈双方在对手的选择不变的情况下,无法通过改变自己的策略而达到一个更好的结果。

C.博弈论作为一门学科,与其他学科联系紧密,如文中提到的线性运算和不动点理论等就属于数学学科范畴。

D.市场经济中的交易行为是一种典型的合作共赢的博弈关系,交易双方可以从中找到对自己有益的解决方案。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足球比赛的罚点球环节属于静态博弈。   

B.“石头剪刀布”的游戏属于静态博弈。

C.历史上著名的田忌赛马属于动态博弈。   

D.辩论赛的自由辩论环节属于动态博弈。

4.博弈学上有个著名案例——“囚徒困境”,甲乙两个嫌疑人被隔离审讯,警方告诉他们,会根据各自表现,给出不同的判决政策(如下图)。根据图表,下列关于“囚徒困境”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注】第一个数字表示甲的支付(收益),第二个数字表示乙的支付(收益)。判刑的年数用负数表示,零表示释放。

A.该博弈是非合作博弈,不可以提前沟通。   

B.该博弈的四种可能结果都属于零和博弈。

C.该博弈中个人最优解不一定是集体最优解。 

D.该博弈的唯一纳什均衡点是双方都认罪。

5.关于《孔雀东南飞》中的爱情悲剧,有人认为:焦仲卿应负主要责任,在这场爱情博弈中,如果他能坚持下来,焦刘爱情就会有圆满的结局。请结合文中的“纳什均衡点”知识简要反驳这一说法。(6分)

六、2024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下二模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艺术真实是艺术家以生活真实为基础,按照生活发展的必然逻辑和自己的美学理想,对生活进行提炼加工和集中概括,反映社会生活本质的真实。艺术真实是对生活真实的净化、深化和美化,它比生活真实更集中,也更能深刻地揭示出社会生活的本质。艺术家以生活中的真人真事或生活中可能有的人、事为基础创造艺术真实。

艺术虚构是艺术创作的基本手法之一,是艺术家通过想象、联想、夸张、象征、推理等方式对生活素材进行再创造和重构铸的过程,旨在更深刻、更集中、更典型地反映生活。艺术创作从本质上来说就是艺术家反映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认识活动,在艺术虚构中创造出艺术真实。那么,艺术创作是如何借助艺术虚构创造出艺术真实的呢?艺术创作始于生活真实,生活真实要成为艺术表现的对象,必须同艺术家的内心世界发生一定的联系。而艺术家对生活的认识所形成的主题,就是这种联系所爆发的火花,这火花就成为艺术家进行艺术虚构的开端。在艺术虚构的过程中,艺术家调动全部生活积累,使这火花变得越来越明亮,直到融入艺术家创造的艺术真实之中。艺术虚构受艺术家自觉的理性制约,经过艺术虚构进入艺术真实之中的,不只是艺术家的真实思想。还有艺术家的真实情感。作品的主题和思想,是对作为表现对象的客观生活事件所蕴含的社会内容的认识和提炼。如果这种认识和提炼是正确的,如果艺术家在作品中所表现的情感是与人民相遇的,那么,这个作品就符合了艺术真实的部分要求。

在艺术创作中,艺术真实与艺术虚构是辩证统一的。要想创造出艺术真实,一般来说既不能没有生活真实,也不能没有艺术虚构。虚构而达不到艺术真实,或真实而没有虚构,都要不得。离开了生活真实,就没有正确的艺术虚构;离开了正确的艺术虚构,就没有更高的真实,即艺术真实。正如歌德所说,“每一种艺术的最高任务即在于通过幻觉,产生一个更高真实的假象”。达不到艺术真实的虚构是对艺术真实的歪曲,是对生活规律的背离,是虚假的艺术。要想做到艺术虚构与艺术真实的完美融合,艺术家必须具有丰富的生活阅历和洞察生活本质的能力.还必须具有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和敏锐的艺术感受力。

也许有人认为,艺术真实这个概念,对文学艺术中的大部分作品是适用的,却不适用于山水诗、风景画等艺术作品。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之类,除了其中所体现的作者某种特殊审美情趣之外,又何尝不是寂静山林的典型写照?至于从维纳斯的雕像到齐白石的花鸟虫鱼画,无不在典型中见真实,无不在个别中显示着某种普遍性,蕴藏着某种发人深省的内在涵义,体现着事物的生命和灵魂。

(摘编自郁沅《艺术真实与现实主义》、“百度百科”)

材料二:

艺术典型是艺术家通过个性化和本质化创造出来的艺术形象。它既能反映现实生活的某些本质和规律,又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特征;既表现出一定时代人们的审美理想,又表现出艺术家独有的审美感受。它在文学作品中具体是指典型形象,同时也指典型环境或典型事件。艺术典型是个别与一般(本质、规律)的统一,是对艺术真实的最高要求。艺术创作就是要从个别中显示一般,经过虚构创造一种“不是现实而神似现实”的艺术真实,以实现对现实本质的真实反映。

有些艺术形象即使是艺术家采取夸张或幻想等表现形式创造的,其艺术真实性亦为人们所认可。《儒林外史》中有一段关于严监生之死的精彩描写,虽然运用了夸张的形式,却达到了高度的艺术真实。一个垂危的病人在“痰响”弥留之际竟然因为油灯中多点了一根灯芯而“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久久不断气。这显然是漫画式的夸张,是一种虚构。亚里士多德说:“为了获得诗的效果,一桩不可能发生而可能成为可信的事,比一桩可能发生而可能成为不可信的事更为可取。”正如梁祝化蝶,虽然在生活中不真实,但在艺术中却是“可信”的。因为它所运用的方法,仍然是典型化的方法,即在个别中显示一般。

艺术典型必然带有作家的主观因素和理想品格。別林斯基说:“如果艺术作品只为描写生活而描写生活,如果没有任何基于时代主要思想的强烈的主观激情,如果它不是痛苦的号泣或欣喜的颂歌,那么,它就是死的。”可见,主观因素与艺术理想,是艺术典型不可缺少的要素。当然,艺术典型也不是空中楼阁,更不是胡思乱想,那种“为了理想而忘掉现实,为了席勒而忘掉莎士比亚”的倾向是错误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艺术典型又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总之,艺术创作就是从“个别”开始的,作家经过艺术虚构,对“个别”进行改造与加工,使“个别”鲜明化,同时使“个别”中的“一般”深刻化,塑造出艺术典型,从而创造出艺术真实。

(摘编自龚耀生《艺术真实与典型的辩证关系》)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艺术家借助艺术虚构的手法,创造出揭示社会生活本质的艺术真实,艺术真实是对生活真实的净化、深化和美化。

B.艺术虚构始于创作者与生活真实发生联系产生的火花,受创作者真实思想感情的影响,是生活真实转化为艺术真实的一种手法。

C.《儒林外史》中严监生之死的表现形式与生活真实的形式并不完全相符,因它运用了典型化的方法,能够达到艺术的真实。

D.创作者在艺术创作时缺失强烈的主观情绪和明确的褒贬态度,是“为了席勒而忘掉莎士比亚”的错误倾向,是无法创造出艺术典型的。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为了更深刻、更集中、更典型地反映生活,创作者需要融入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对生活素材进行再创造和重构铸。

B.材料一引用歌德的话,在指明艺术创作最高任务的同时告诉读者,艺术创作需要正确的虚构,艺术真实高于生活真实。

C.艺术家创造艺术典型,必须从现实中的个别对象出发,采用艺术夸张或幻想的形式。赋予“个别”以本质意义。

D.两则材料都围绕“艺术真实”进行论述,但材料一重在论述艺术真实与艺术虚构的关系。材料二重在论述艺术真实与艺术典型的关系。

3.下列选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二第二段观点的一项是(3分)( )

A.《变形记》以格里高尔变为甲虫这一荒诞故事反映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唯利是图、亲情淡薄的现实,承载着作者对“孤独”与“异化”的深刻思考。

B.《促织》中成名之子死后变成了蟋蟀,使成名的命运发生了转折,这一离奇的情节反映了当时统治者给百姓带来灾难的现实。

C.《祝福》中祥林嫂经历了两次丧夫、一次丧子,遭受了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后悲惨死去,反映了黑暗封建社会给底层妇女带来的沉重灾难。

D.《窦娥冤》中窦娥受迫害被判死刑,刑场上她发出的血溅白练、六月飞雪这两桩誓愿当场应验,表现了她对黑暗社会现实的反抗精神。

4.读下面的《枯木怪石图》,请结合材料一分析画家是如何创造出艺术真实的。(4分)

5.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发表后,很多读者表示阿Q颇像自己。请结合两则材料分析产生这种感觉的原因。(6分)

七、2024届山东省泰安市多校高三三模联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23年的央视中秋晚会上,首演的原创作品《九州》以“流行+戏腔”的跨界融合手法收获关注与好评。该作品将流行音乐元素,戏曲腔调与传统川剧巧妙融合,传递出中华儿女同宗同源、血脉相承的爱国情怀,不仅在艺术层面实现了再突破,更在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树立了新的典范。

近年来,国风音乐深受大众喜爱,以《万疆》为代表,“流行+戏腔”掀起潮流。该曲推出当年即被媒体评选为“年度十大BGM”,被相关平台评选为“年度歌曲”。作品发行至今持续保持着极高的传唱度,在各大音乐平台,乃至在不少基层文化活动、校园文化活动中,已经成为曝光率最高的经典曲目之一,尤其在学生之间广泛传唱,可谓影响广泛。

“流行+戏腔”的风靡,一方面反映了在建设文化强国背景下,大众审美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独特的东方美学重新成为中国流行音乐的主流;另一方面反映了中国音乐人文化自信不断增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越来越多音乐人的创作自觉。虽然深受西方音乐理论,创作技法的影响,但是现当代中国音乐人积极求变,不断突破,积极挖掘创编素材,跨越中国传统,西方古典与现代音乐的界限,拓宽创作思路,探索中国作曲体系的现代化路径,“流行+戏腔”应运而生。

流行与戏腔通过跨界融合,提升了中国原创音乐的价值内涵,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面向当今时代音乐审美的适应性和可塑性,这一转型为音乐创作开辟了新的视角。“流行+戏腔”自20世纪90年代就悄然走进大众视野,《前门情思大碗茶》《说唱脸谱》等红遍大街小巷。新世纪以来,《故乡是北京》《霍元甲》《梨花颂》《新贵妃醉酒》《北京一夜》等陆续推出,通过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地方卫视的跨年演唱会等大型演出活动走向大众,逐渐成为中国原创音乐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这一艺术现象的兴起离不开中国音乐人对作曲技法的突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挖掘。中国戏曲文化作为千年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为作曲家们提供了深厚的养分。通过现代化的作曲技法以及唱腔设计,将传统与现代交织,使受众得以情感共鸣,作品传唱度较高。戏曲艺术原本蕴含着广泛综合的艺术要素,包括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具备综合性与包容性的主要艺术特征。其音乐素材源自民间,融聚了代代相传的共同记忆与集体智慧,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正因为如此,戏曲即便流传千百年,仍能与现代流行音乐相融合,衍生出“流行+戏腔”这一独具特色的复合性新型艺术范式。这种戏与歌的融合迥异于通俗的流行歌曲,超越了“口水歌”的局限,突显了其艺术性。

中国传统美学理念认为,人声歌唱比器乐更具亲和力和感染力,更容易唤起受众的理解与共鸣,以歌词为载体,既能“传情”也可“达意”。“流行+戏腔”通过创新唱腔设计,充分发挥了声乐演唱中的发声、咬字、气息、装饰音等技术技巧,栩栩如生地刻画音乐形象;在演唱中注重字与声、声与情的相互关系,清晰准确地传达作品的思想性与艺术性,使得高雅音乐与大众生活紧密相连。同时,作曲家以“旋律美”为价值归宿,在创作过程中把控适于传唱的音域,使作品在保持高雅的同时也具有易于传唱的特点,从而取得了深入人心的推广效果。这使得受众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学唱并传唱。

“流行+戏腔”的创新传承不仅激活了国民内心的民族文化基因,也为传统戏曲文化融入现代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此类题材的作品不仅具备高雅音乐领域的艺术水准,也在大众娱乐领域具备了广泛的传播价值。此外,在美育教育方面,这类作品也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前门情思大碗茶》《说唱脸谱》《故乡是北京》《梨花颂》等作品已被纳入中小学音乐教材,成为课程内容。通过音乐教育的熏陶,可以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领略中华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融合的魅力,培养他们对国家文化的自信和认同。

“流行+戏腔”音乐作品的涌现与风靡,标志着中国原创音乐的一种新潮流。这种音乐形式将传统戏腔与现代流行音乐相结合,弥合传统与现代,凸显东方音乐美学思想,多维度呈现了国风音乐“守正创新”的理念。这一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在音乐界取得了显著成就,为中国音乐走向世界开辟了新的路径,使得中国原创音乐在国际音乐舞台上有了更加自信的表达方式。

(摘编自陈凯《“流行+戏腔”让中国原创音乐更自信》)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流行+戏腔”是将流行音乐元素与戏曲元素巧妙融合而产生的新型歌曲,它与通俗的流行歌曲相比,具有更强的艺术性。

B. 为建设文化强国,中国音乐人积极探索歌曲新唱法,终于从戏曲艺术中获得灵感,创作了《万疆》《九州》等优秀音乐作品。

C. 戏曲艺术具有综合性和包容性,其综合、包容了文学、舞蹈、美术、杂技等许多艺术的元素,自然能与现代流行音乐相融合。

D. 《说唱脸谱》《梨花颂》等作品被纳入中小学音乐教材,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了解“流行+戏腔”这种艺术表达方式。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万疆》成功在前,《九州》轰动于后,使“流行+戏腔”类作品风靡,日渐成为中国流行音乐的主流,并为中国音乐走向世界开辟了新途径。

B. 中国原创音乐的价值内涵得以提升,得益于音乐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传承和弘扬以及将流行与戏腔跨界融合的艺术范式的大胆创新。

C. 为了使“流行+戏腔”作品易于传唱,从而取得深入人心的效果,音乐人在创作过程中必定要控制好音域,不使过难的唱腔出现在音乐当中。

D. “流行+戏腔”的音乐形式,能凸显东方音乐美学思想,已经取得显著成就,故而可以作为中国原创音乐在国际音乐舞台上的自信的表达方式。

3. 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五段主要观点的一项是(   

A. 有的歌手没有钻研过戏曲唱法,毫无戏曲功底,却以戏曲腔调去唱流行歌曲,还冠冕堂皇地将其冠以“国风”的标签。

B. 近期流传的《定军山》可谓流行+戏腔”的杰作﹐歌手对其内容的诠释十分到位,让听众产生了英姿飒爽之感。

C. 李政宽创作的《武家坡2021》,不仅使流行与戏腔巧妙融合,而且改写了传统戏主题,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作品的思想意义。

D. 《好姐姐》一曲,以从头到尾贯穿着的现代的流行鼓点感,与昆曲的婉转细腻相结合,既典雅又易唱,让人听了心醉神迷。

4. 下列对“流行+戏腔”风靡的原因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流行+戏腔”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出现,有着相当好的受众基础。

B. “流行+戏腔”契合建设文化强国背景下的大众审美观,深受听众喜欢。

C. “流行+戏腔”的作品是中国音乐人精心创作的,不同于一般“口水歌”。

D. “流行+戏腔”的作品在保持高雅的同时,又有着非常易于传唱的特点。

5. 请简要分析本文与鲁迅的《拿来主义》在文体、主要的论证方式和论证方法上的不同。

八、 2024届福建省厦门市名校教学联盟高三下学期质量监测】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形象思维是借用形象来思考问题,是具体形象的变幻;逻辑思维是借用概念来思考问题,是逻辑的推演。

我们读诗、词、曲、散文、小说,实际上是在接收、玩味纸上的形象。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到底在说什么,他只给你“春蚕吐丝”“蜡炬成灰”这两个形象,你去想吧。人们想了一千多年,有琢磨不尽的美,文无第一,武无第二。逻辑思维之下,只有一个标准答案;形象思维之下,却有无穷的解。

元曲《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里没有逻辑推理,没有因果关系,甚至没有一个动词,我们看到的只是形象。从“枯藤”到“断肠人”连用十一个具体形象,如拼图一样拼出一幅天涯旅人图,产生了震撼人心的美。这是形象思维的力量,逻辑思维办不到。

唐诗是诗歌这种艺术形式的高峰,实际上是形象运用的高峰,之后就跌落下来了。鲁迅说:“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代已被做完。”总体而言,唐之后无好诗,是因为诗中的形象力下降,宋人的诗形象少得可怜,只剩下说理了,那些形成理障的作品,读来味同嚼蜡。

作品中的形象虽然是具体的,但它已不是自己而另有了象征。枯藤也早不是那个枯藤,昏鸦也早不是那个昏鸦,而是它们背后的情绪。人除了个体的思维,还参与群体思维,互相交流磨合,钱学森称之为“社会思维”。人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形成了许多约定俗成的“形象模块”,一一对应内心的某种情绪。比如绘画中,蓝色为冷,红色为热,黄色为暖。生活中,东风表欢悦,西风表悲愁。作者在抒情时不直接说出那个“情”字,而取一个形象来指代,美就这样产生了。辛弃疾本来要说愁,但说出口的却是“天凉好个秋”,孟郊本来要说中榜后的狂喜,说出口的则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都是用相应的形象来进行象征、比喻。所以,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还常精选形象来最后压轴,这叫“结情于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辛弃疾失意落魄,夜宿古寺忽被钟声惊醒:“老僧夜半误鸣钟。惊起西窗眠不得,卷地西风。”他不说心中的凄凉,却说“卷地西风”。蒋捷的《一剪梅》写乡愁,写时光流逝的无奈,结句却是“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这都成了传颂不衰的名句。

下面是笔者几篇写历史人物的文章,当然都是对这些人物的解析、褒奖和崇敬,但收尾时却无一字言情说理,而只取一形:_________

注意以上结尾,在大形象中分别添加了只属于他们个人标配的小形象来强化人物,细微处好像重要场合男人不同的领带和女人不同的胸花。这就是形象思维的象征性,一形胜千言。逻辑思维没有这个隐语效果,它必追求概念清楚,前因后果层层推理,是一种线性思维,形象思维有外溢的美,逻辑思维却只谨守规矩,只看脚下的路。

五彩成锦绣,变化才有美。形象思维把许多形象的模块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不分先后,没有因果,相互融合,浑然一体,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最后连模块本身也找不见了,只是一团美感。就像制酒,酒成后只闻酒香,不见高粱。这种随机组合,依据背景、语境的不同,可以变幻无穷。同是面对秋天的树林,“停车空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是积极兴奋的:“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是消极愁怨的。有时还将物、人的形象相融,像中国古代山水画,于深山古寺、茂林修竹间,点上几个小人儿,李渔有一段写芭蕉的小品:“蕉之易裁,十倍于竹,一二月即可成荫。坐其下者,男女皆入图画。”明明是写蕉,却突然请来人的形象,让其坐在蕉叶下,人的灵魂转附于蕉叶之上,顿然满纸生辉。

李白的“白发三千丈”,在逻辑思维框架下都不合理,但在形象思维框架下,不但合理,而且美丽、浪漫。这种美像瓷器的窑变一样,不可预知、永不重复,有时连作者都惊讶手中的笔怎么会走到这一步。

形象思维是画家手里的一个调色盘,可以随意蘸取颜色,明暗冷暖,掌控画面的情绪。比如笔者的《万里长城一红柳》写长城上一群环保志愿者的愉快生活,其中的一段也是借鉴《天净沙·秋思》,但置换了形象模块,就拼出另一种情绪:“长城古寺戍楼,蓝天绿野羊牛。栽树种瓜种豆。红柳树下,有缘人来聚首。”

又如《风沙行》,主要写风沙的肆虐和沙漠生活的艰苦,但这类文字多显沉重,有压抑感。这时就要扳回一点,拼入几个温暖可爱的形象:“沙地的可咏可叹之物还有许多。有一种红柳,生长很慢,极耐旱,枝通红。细枝可用来编筐子,我刚住下时房东送来一只新的红柳梦笙,横纹竖线,细编密织,就像是一只大红灯笼,红艳照人。放于墙角顿觉随室生群,寒窑生暖。”

“别看风沙脾气大,平歇下来也温柔可人。仲夏的夜晚,你一觉醒来正凉风过野,细沙打在窗纸上,簌簌唰唰,如春雨入梦,窗外月明在天,地白如霜,沙冬花暗香浮动。这时忆亲人,怀远方,心也温暖,情也安宁。”

总之,文章是靠形象的形状、颜色、声音、寓意等来创造和平衡美感的。

(节选自梁衡《形象思维与文章之美》)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真正伟大的文学作品富有意蕴,耐人寻味,善于借助形象来表达思想感情,不讲究逻辑推理和因果关系。

B.诗词作品中的一些典型意象,在社会群体思维交流磨合、相互影响下,常用以表达某种相对固定的情绪。

C.同一个形象,由于不同背景、语境等因素的影响,往往会引发不同的情绪,有时甚至是截然相反的情绪。

D.文学作品中有些事物用逻辑思维衡量并不合理,但以形象思维加以观照,却能收到不可预知的新奇美感。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万里长城一红柳》文中仿作《天净沙·秋思》,但其感情基调却与原作不同。

B.本文在阐明观点时多选用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作为例证,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C.在文学作品的创作中,运用象征、比喻等手法,比直抒胸臆更适宜于表达感情。

D.本文作者在文学创作上的实践,体现了其对传统文化的消化、吸收及运用之效。

3.下列不适合填入文中横线处的一项是(       3分)

A.当我们偶然再回望一下千年前的风雨时,总能看见那个立于秋风黄花中的寻寻觅觅的美神。(《乱世中的美神》)

B.我在祠中盘桓半日,临别时又在武侯像前伫立一会儿,他还是那样,目光如泉水般的明净,手中的羽肩轻轻抬起,一动也不动。(《武侯祠,1700年的深思》)

C.辛词中的婉约言愁之笔,于淡淡的艺术美感中,却含有深沉的政治与生活哲理。真正的诗人,最善以常人之心言大情大理,能于无声处炸响惊雷。(《把栏杆拍遍》)

D.只见湖边星星点点,隔不远处就会现出几株古柳,但不管哪一棵,则一律于枝端发出翠绿的新枝,密浓如发,披拂若裾,在秋日的暖阳中绽出恬静的微笑。(《左公柳,西北天际的一抹绿云》)

4.如何借助形象思维增强文章之美?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4分)

5.请结合本文观点,赏析李清照《声声慢》“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一句的凄凉之美。6分)

十、【2024届贵州省六校联盟高考实用性联考(三)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杜甫七律《登高》是历来唐诗选本必选之作。明代探讨“唐人七律第一”的问题,这首诗成了一个焦点,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被誉为“古今七律第一”,之后四百年来几成公论。

“七律第一”的提法,始见于南宋严羽《沧浪诗话》:“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沧浪诗话》是频频赞颂杜甫的,可是说到“唐人七律第一”,却不提杜甫。

至明中叶,明人对“唐人七律第一”的命题发生了强烈兴趣,更多文人参与探讨,又补充了苏颋《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崔颢《雁门胡人歌》、沈佺期《古意呈补阙乔知之》、张说《侍宴隆庆池应制》、岑参《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王维《积雨辋川庄作》以及杜甫四首作为候选,共计七人十一首。

其中,王世贞提出杜甫《登高》《秋兴八首》(之一、之七)及《九日蓝田崔氏庄》四首候选,随后,其弟子胡应麟在这四首杜诗中选出《登高》,并把它从“唐人七言律第一”拔高到“古今七律第一”。此后虽有不赞成者,但因未能提出更有力的竞争诗作,故胡应麟一锤定音。

在诗歌浩如烟海的中国,《登高》能登顶四百多年而不坠,这绝对不是一桩偶然事件,而有其深刻的心理根源。将其他候选作品跟《登高》比较,来窥探古典诗学的终极理想。

崔颢的《黄鹤楼》,因为《沧浪诗话》的影响,在“唐人七律第一”的角逐中,最初是《登高》最强的竞争者。早在明初,高棅《唐诗品汇》收“七言律诗”九卷,即取崔颢、李白等为“正宗”,崔颢居首,而另置杜甫为“大家”。而《黄鹤楼》被淘汰的主要原因,在前四句不合七律体式,明人胡震亨即指责:“今观崔诗,自是歌行短章,律体之未成者,安得以太白尝效之,遂取压卷?”许学夷虽然宣称“崔颢七言律有《黄鹤楼》于唐人最难超越,太白尝作《鹦鹉洲》《凤凰台》以拟之,终不能及”,但也不得不承认它不够“合律”。尽管如此,《古意呈补阙乔知之》《侍宴隆庆池应制》《积雨辋川庄作》等诗,形式都不弱于《登高》,却也全被淘汰,这说明:形式只是入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内容仍然是决定因素。

那么,《登高》的内容,跟其他候选作品有何不同?

《黄鹤楼》之外,最有可能跟《登高》竞争的,其实是王维的《积雨辋川庄作》。比较这三首诗。首先,三诗写景都极为出色。“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秦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皆千古名句。但我们仔细辨析,三诗的场景壮阔有别,激发的情感实有差异,套用西方美学术语,王维激发的是“优美感”;杜甫激发的是“壮美感”,直面超越个体的庞大宇宙;崔颢的“壮美感”则介于两诗中间,强于王维而弱于杜甫。在壮美的强度上,三诗呈现出杜甫>崔颢>王维的排序。

三诗还有另一差异,《登高》和《黄鹤楼》是悲剧性的,而《积雨辋川庄作》则是喜剧性的。自古希腊以来,欧美诗学便认定悲剧高于喜剧。跟胡应麟同代的莎士比亚,他的喜剧再好,也没人认为可以匹敌他的四大悲剧。实际上,“悲剧高于喜剧”是东西方文艺的共同预设。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从未进入候选名单。三诗的悲剧强度,依然呈现出杜甫>崔颢>王维的排序。

《登高》前两联有宇宙的宏伟,后两联有个体的悲怆,两相叠加,个人的悲怆遂有了宇宙尺度的重量,其他诗跟它比都显得分量太轻,远不如《登高》“气象雄盖宇宙”,遂被淘汰。

(摘编自杨志《“古今七律第一”神话及其心理根源》)

材料二:

萧涤非在《杜诗选注》中这样评《登高》:“虽是一首悲歌,却是拔山扛鼎似的悲剧。”

这里的悲剧是一种美学范畴,它的客观基础是人的苦难和死亡,是把个体人生的痛苦和毁灭演示给人看。但悲剧绝不等同于悲哀、悲惨或者不幸,也不是所有人的苦难都具有悲剧之美,悲剧和崇高常常是形影相随的,它要求表现出崇高的因素。

首先,悲剧人物必须具有一定的伟大或正面的品格和素质。杜甫无疑是符合这个条件的。他有崇高的政治理想,忠贞的信念和伟大的人文关怀等,他始终积极的入世直面惨淡人生,都足以说明这是一个高尚的灵魂。所以诗中所写的虽然是个人的不幸,却依然有悲剧的震撼力。

其次,悲剧人物的不幸痛苦必具有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的社会必然性。造成杜甫不幸的原因有多种,但安史之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条。这场持续八年的灾难使强大的唐帝国走向衰落。残酷的战争使人民经历了太多的苦难,这样杜甫的不幸便不仅仅存于“私人生活”的狭小领域,在其个人悲剧的后面有着社会性的现象,这样的悲剧是接近崇高的。

崇高使诗的境界更为阔大,悲剧使其情感更加深挚,这正是本诗千百年来为人们所激赏的原因。

(摘编自郭杨波、周涛《崇高与悲剧之美——杜甫〈登高〉赏析》)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明代探讨“唐人七律第一”的问题,杜甫的《登高》成了一个焦点,此诗也因此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B.胡应麟把《登高》从“唐人七言律第一”拔高到“古今七律第一”,因为没人能提出更有力的竞争诗作。

C.胡震亨和许学夷对《黄鹤楼》的态度不太相同,但就其被淘汰,他们的看法却一致,就是不合七律体式。

D.《登高》能登顶七律有其深刻的根源,两则材料都从悲剧的美学范畴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角度新颖独特。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元人评《登高》“一篇之内,句句皆奇;一句之内,字字皆奇”,评价意见都出奇一致,说明“古今七律第一”名副其实。

B.严羽虽然频繁赞颂杜甫,但在“唐人七律第一”上却不提杜诗,大概与他“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的诗学趣味不符。

C.“悲剧高于喜剧”是东西方文艺创作的共识,《黄鹤楼》虽然具有强烈的悲怆色彩,但其强度不及《登高》,这也是两诗的差异。

D.《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气呵成,.三联对仗,绝无重复,被誉为“老杜第一快诗”,但因为诗中有轻快的喜感,未进入候选名单。

3.下列选项,最能支撑《登高》被评为“古今七律第一”的一项是( )(3分)

A.王世贞:“老杜集中,吾甚爱'风急天高’一章,结亦微弱(斤两不足)。”

B.施蛰存:“杜甫作此联(“无边落木”两句),肯定是先有下句而后凑配上句的。”

C.胡应麟:“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而实一意贯串,一气呵成。”

D.施补华:“起处'鸟飞回’三字亦勉强属对,无意味。”

4.下列选项中对材料二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悲剧和崇高形影相随,因此苦难才具有悲剧之美,萧涤非对《登高》的评价首先强调其“悲歌”就基于此。

B.文中对悲剧内涵的阐述,与鲁迅对悲剧——“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的揭示有着较大的差别。

C.杜甫的老病孤愁不是个人的,具有社会历史的必然性,读此诗我们会受到心灵的震撼,不是居高临下的怜悯。

D.杜甫有崇高的政治理想,忠贞的信念和伟大的人文关怀,杜诗虽然都表现他个人的不幸,但都具有悲剧之美。

5.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登高》被评为“古今七律第一”的原因。(6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七律·改鲁迅诗
乐居乡村(七律·诗一首)
大魔都牵手梓桐艺术馆“问水”千岛湖
鲁迅1933年写下的经典七律,字字珠玑,如今读来仍觉得十分解气
鲁迅仿崔颢《黄鹤楼》讽刺时局
圈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