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一个瘫痪孩子身上透视美国的残疾儿童教育
     从一个瘫痪孩子身上透视美国的残疾儿童教育
  
  
  
  
  我去参加上三年级的女儿班级的秋季“ Party ”时,她班上的一个特殊孩子,给了我很大震动。
  
  那是一个患有高位截瘫的黑人男孩,坐在轮椅上,头被一个宽松的塑料套固定在椅背上,两只胳膊被固定在扶手上,脚被塑料套固定在踏板上。
  
  他的左手手指可以微微挪动,所以那台轮椅的控制板就安装在他的左手下面,他的手指朝不同的方向稍微一动,轮椅就会听他指挥向前走向后退和转弯,非常灵敏、智能。
  
  这个轮椅是政府有关部门专门为他定制、送给他的。
  
  在他的旁边有个特殊教育老师和一个家长照顾他,当他的手。
  
  搞活动的时候,孩子们根据提示来猜和秋天有关的单词,他猜出哪个字母,老师就替他在纸上划上,这样他就参与了整个活动;后来大家一起做“秋天的树”的时候,老师给他几个样子问他要选哪种树,他选出一种,老师就照那个样子剪,然后每粘一个树叶老师都会征求他的意见替他粘上,完成后老师在他的作品上写上了他的名字,举到他的眼前给他看,那个孩子露出开心的笑容。
  
  后来吃东西时老师把蛋糕捏成小块喂到他的嘴里,再把果汁递到他嘴边让他吸……。
  
  很巧照顾他的这个老师是我的邻居,在 她照顾孩子的 间隙我和她聊了聊。她一直在学区初中当特殊教育老师,最近小学的特殊教育老师不够了,被临时借调过来帮忙。
  
  起初我以为那个男孩只是开“ Party ”的时候过来热闹热闹,没想到老师说他每天都来上课。我很不理解这个孩子身体都已经差到如此程度了,为什么还要和正常的孩子一起上课,对于他来说多么辛苦,何况他需要这些吗?
  
  和全身瘫痪一个残疾孩子 悄悄问邻居老师这个问题,她回答说他虽然身体有病,但是智力正常,不能因为他身体的病痛妨碍了他智力的发育,让他参与到同龄孩子的活动中,才有利于他的身心发展。
  
  因为他智力正常,所以家长要求安排他上正常班上课。无论学校多么费劲安排人手都要让他来,这是他的权力。
  
  课间休息时间孩子们都到操场上玩,老师也会推着他去,让他看孩子们玩,同时呼吸新鲜空气。
  
  他大概每天有一大半的时间在正常班,一小半的时间在特殊班里。无论在哪儿,这位老师都紧跟在旁协助他做所有的事情,当他的手。同时学校还安排一名家长义工和老师一起照顾他,因为像上厕所换尿布这样的事一个老师不够。
  
  学校还配有专门的校车每天到他家门口接送他上学。
  
  从这个高位截瘫孩子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美国对残疾孩子教育的缩影。
  
  美国在 1975 年通过了《残疾人教育法》,对有残疾的婴幼儿提供免费教育和治疗 , 并让所有残疾儿童享有免费的和适当的公共教育的权利。
  
  零到三岁的孩子如果发现身心有问题,会有政府所属的专门机构( Early Intervention Program )安排治疗师上门提供帮助,比如语言发育迟缓的孩子会接受语言和人际交往训练,行为有问题的孩子会接受行为训练,痴呆儿接受的智能训练就更多了,身体残疾的孩子有理疗师上门给做理疗及康复训练。
  
  等到孩子三岁以后,公立的教育系统会接管。各个地区都有特殊教育幼儿园接收有问题的孩子入园。从这时候开始,每个孩子都会有一份属于自己的“独立教育计划”( Individual EducationPlan ),对他们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地进行教育和训练。制定这个教育计划的时候,学校的校长、专家、老师和家长要坐在一起开会讨论签字通过才行。
  
  进入学龄的特殊儿童,学区会安排他们进特殊学校或正常学校的各种特殊班,或者像那个男孩子一样,正常班、特殊班都参加。
  
  如果孩子一直需要特殊教育,那么“独立教育计划”就会伴随他直至高中毕业。
  
  所有的这一切,都是政府免费提供的。
  
  时代杂志曾报道,美国每年花费数千万美元于特殊教育。特殊儿童不仅享受上面所说的免费教育和训练,还可以申请政府的医疗卡,十八岁之前看病包括看牙医都不用花钱。
  经常有谈论中美两国生活的比较的话题,我认为,对于两国社会的顶层--那些有钱有权的人,没有什么差别;往下比到中产阶级,差别开始显现;等到了工人农民这一层,差别就比较明显:普通工人农民在美国都可以有房有车,这一点在中国暂时还做不到。
  
  两国最明显的差距其实在于需要政府和社会救助的弱势人群上,不能说是天壤之别,说巨大并不为过。
  相信在不远的将来,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我们在这方面的差距肯定会越来越小,每个残疾人都能得到足够的人文关怀和对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深度│东莞特殊教育的融合之路
残障儿童随班就读之困
爱心呵护折翼天使
普校入学“零”拒绝,为什么能随班就读的孩子还是很少?
G20之特殊教育:美加日澳4国如何推进公平融合?值得借鉴
重要政策!学校不能单方面退学,还要为通过评估的自闭症儿童优先安排学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